第三节 养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24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养蜂
分类号: S89
页数: 2
页码: 505-5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养蜂的情况,包含了品种改良,追花饲养和技术改进的内容。
关键词: 畜牧业 养蜂 永嘉县

内容

南朝宋郑缉之在《永嘉郡记》中记载:“七八月中,常有蜜蜂群过,有一蜂先飞,觅止泊处。人知,辄内木桶中,以蜜涂桶中,飞者闻蜜气,或停不过,三四来,便举群悉至。”可知永嘉素有养蜂之习。民国28年(1939),养蜂1636群,1949年减至400群。
  1959年起,养蜂业逐步从私有转向集体所有,以农业生产合作社饲养为主,国营农场为辅,并采取贷款扶持、稳定蜜价、供应物资、减免税收、培养人才以及推广科学养蜂等措施,1960年增到1500余群,1965年3198群,1975年7973群。至1978年,有公社养蜂场19个,生产大队养蜂场60个,外出养蜂小组108个,人员897人,拥有13532蜂群。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养蜂生产以个体经营为主的方针,职能部门为养蜂业提供产、供、销全程服务。1987年,成立县蜂产品公司,两年中购销蜂王浆3吨,蜂蜜200吨,产值140万余元。1988年10月,成立县养蜂协会,邀请浙江农业大学陈盛禄副教授来永面授科学养蜂知识。1989年,创办永嘉县楠溪江蜂产品加工厂,在上海食品研究所帮助下,生产皇浆蜜液、蜜液饮料、橘子蜜液3个饮料产品,当年销售30万瓶,产值8万余元。1990年,全县有蜂农1021户,专业养蜂人员3063人,年末拥有蜂群83456群,产蜜4177吨,产蜂王浆18.9吨,总产值1043.3万元,溪垟乡西岸村有养蜂专业户155户,养蜂人员465人,饲养意大利蜂2.17万群,成为养蜂专业村。
  今与昔比,养蜂主要革新项目有:
  品种改良。旧时,境内饲养蜂群,全系土中蜂。民国30年(1941)冬天,枫林天主教堂波兰传教士高若山从日本引进意大利蜂5群。1953年,溪垟乡西岸村金家煦向温州农科所购买意大利蜂4群。至1971年,在转地饲养蜂群中,有意大利蜂3378群,中蜂847群。1978年,据79个蜂场统计,共有蜂群13532群,中蜂仅16群。意大利蜂经多年饲养种性退化,采取互换蜂王,在不同品系中进行提纯复壮,引进“高加索蜂”和“平湖蜂”蜂王等措施,1988年改良本地意大利蜂2520群。
  追花饲养。传统养蜂方法,都是在房前屋后、道坦边、楼窗口设木制圆桶固定饲养,一年割巢取蜜1~2次。1953年,西岸村金家煦率先采用转地追花饲养,春季将蜂群运往南方繁殖,根据蜜源植物分布状况,逐步向北转移,冬季运回越冬。永嘉蜂农转地养蜂主要路线有三条:东线,即广东→广西→南京→山东→东北;中线,即广东或广西→湖南或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西线,即四川或云南→湖南→陕西→青海→新疆。
  技术改进。采用人工奖励饲养促意蜂蜂王在早春超前产卵;流蜜盛期提取子脾集中强群和一王一群改为二王一群进行采蜜;开发蜂王浆生产;改蜂箱闭门运输为开门运输,使蜂王继续产卵,避免蜂群缺水和闷死。
  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田菁、玉米、大豆、蚕豆、瓜菜类、柑桔、枇杷、乌桕、板栗、油茶、桉树、马尾松、野山花等。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