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24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畜牧业
分类号:
F307.3
页数:
12
页码:
498-5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畜牧业的情况,包含了家畜,家禽,养蜂和疫病防治的内容。
关键词:
畜牧业
经济
永嘉县
内容
畜牧业是永嘉农村传统家庭副业。在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已有原始养猪,秦汉时期有发展,温州地域西晋墓葬品中有陶制猪栏。境内牧业以猪为首,兼养牛、羊、兔、鸡、鸭、鹅,大多自养自食,商品率低,没有形成独立产业。民国31年(1942),有猪88258头,黄牛27683头,水牛1852头,羊3190头,鸡337712只,鸭138397只,鹅24166只。1949年,全县(今县境内)年末存栏猪4万头、黄牛1.59万头、水牛0.10万头、羊0.39万头,家兔5万头,畜牧业产值47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3.34%。
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一系列利于畜牧业发展方针政策。20世纪50年代初,提倡“私有户养”,推动畜牧业生产高速发展。1957年,全县存栏猪8.25万头、牛2.72万头、羊2.03万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1.06倍、0.6倍和4.2倍;畜牧业产值达1113万元,比1949年增加63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7.49%,比1949年提高4.15%。1978年,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畜牧业生产开始从分散经营、自养自食的传统习惯,向专业化、基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80年代,畜牧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先后涌现一大批养猪、牛、鸡、鸭、蜂和饲养珍稀动物专业户,同时出现一批联户经营、合股经营大户,以及专业村、专业乡,并逐渐形成与畜牧业相配套的畜禽生产服务体系。1990年,上规模的畜禽专业户达1478户,其中养猪专业户139户,年提供商品猪10961头,仔猪3599头;养牛专业户49户,饲养246头;养羊专业户32户,有山羊1987头;养兔专业户29户,饲养长毛兔1408头;养禽专业户207户,有禽17.33万羽,产鲜蛋792吨;养蜂专业户1021户,计7.68万群;鹌鹑专业户1户,18000余羽。是年全县畜牧业产值4680万元,比1949年增加8.77倍,占农业总产值26.96%。
第一节 家畜
猪
品种 永嘉乌猪。系地方优良品种,属脂肪型,体毛、蹄壳均黑色,早熟易肥,耐粗饲,适应性强,繁殖率高,为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当家猪种。母猪主产在田垟、溪垟、仁溪、乌牛一带。
巴克夏猪。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永嘉县中心农场首次引进公猪1头与当地母猪配种。1952年,县家畜配种站又从杭州引进公猪2头。该猪属脂肪型,身披黑色,四肢下部、鼻端及尾尖为白色,嘴短而上翘,体呈圆方形,背短而宽,四肢细短,生长发育快成熟早,采食能力强,容易育肥,20世纪60年代后期被淘汰。
约克夏猪。抗日战争时期首次引进公猪1头,1952年与1984年再引进公猪4头和5头。该猪种属肉脂兼用型,全身白毛,背稍呈弧型,腹线平直,耐粗饲,肥育性能好,但产仔率不高。
苏联大白猪。1965年,县农科所并乌牛公社饲养户共引进3头公猪。该品种全身白毛,皮肤淡红,胸宽而深,背腰微弓,体长,四肢粗壮,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耐粗饲。
长白猪。原名“伦特瑞斯”,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1964年首次引进,全身毛白,耳大前伸,胸深腰长,臀部肌肉丰满,体长而平直,四肢健壮,繁殖性能好,适应性较强。1984~1990年,又陆续引进公猪38头。
杜洛克猪。属瘦肉型猪种。1985年,县家畜良种推广站引进公、母猪各1头,进行纯种繁殖。到1990年,共引进公猪11头,母猪2头。该猪体毛棕色,体长背宽而丰满,臀平厚,大腿肌肉丰满,性情驯良,适应性强,但饲养条件要求高。
温州白猪。选用乐清虹桥猪为母本,苏联大白猪、长白猪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选育而成,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杂交效果好等优良性状,是比较理想的杂交用父本。1975~1990年,引自温州农科所公猪累计239头,深受群众好评。
此外,建国以来还先后引进“金华两头乌”、“丽水碧湖猪”、“泰顺雅阳猪”、“嘉兴太湖猪”等,但均未推广。
1990年,全县公猪存栏71头,其中“长白猪”22头,“杜洛克猪”11头,“约克夏猪”1头,“温州白猪”37头;母猪6932头,其中“永嘉乌猪”5444头,其他品种1788头(包括杂交母猪与外来母猪)。是年,有配种点69个,人工授精点4个,实行人工授精679头次,体配12416头次,累计改良猪种13095头。
饲养 猪是农家饲养量最多的一个畜种。民国22年(1933)《中国实业志》记载:“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五县饲养生猪36万头。”抗日战争后期,农村经济衰落,养猪量下降。1949年,全县饲养量为6.66万头,年末存栏4万头。20世纪50年代,饲养量逐年增加,1954年饲养量11.9万头,年末存栏7.14万头。1955年,国家颁布生猪派购政策,实行派购任务与供应饲料及奖售化肥挂钩。1957年6月1日,县人委发出《关于大力发展生猪生产的通知》,是年全县饲养量13.76万头,年末存栏8.25万头。1958年,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大办集体畜牧场,户养生猪被无偿平调入场。至1960年,全县办场908个,其中县办3个,养猪591头;公社办30个,养猪2036头;管理区办64个,养猪1962头;生产大队办645个,养猪32329头;生产队办166个,养猪1160头;机关、学校、厂矿、企业养猪3260头。畜牧经营的“一大二公”,严重挫伤农户养猪积极性,加之畜牧场经营管理不善,疫病流行,亏本面大,养猪量持续下降。1961年饲养量降至7.01万头,比1957年减少6.75万头。1962年,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畜牧业“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继续实行生猪收购奖售政策,归还自留地,增分饲料地,调高投肥报酬,养猪业呈现新的生机,饲养量迅速回升。全县养猪数1965年为18.78万头,1966年增至19.51万头。“文化大革命”期间,畜牧业“公私并举、私养为主”生产方针受到批判,社员养猪被视为搞资本主义而加以限制,1967年饲养量又开始下降,至1975年降到16.56万头,比1966年减少15.12%。是年,中央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养猪业的通知》,重申发展集体养猪,并把养猪生产纳入“农业学大寨”运动,养猪量又有回升。1978年,复建养猪场239个,集体养猪2349头,全县生猪总量达19.16万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生猪生产持续上升,饲养量:1979年23.71万头,1980年24.08万头,1983年26.95万头。1984年,开始出现养猪专业户。1987年,养猪业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1990年,养猪28.73万头,存栏13.75万头,分别比1949年增加3.31倍和2.43倍。有养猪专业大户139户,养猪21446头,占饲养总量7.47%。
农户养猪圈养、放养兼之。平原多为搭栏圈养;山区、半山区普遍放养。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以青、粗饲料为主。常见青、粗饲料有番薯藤叶、青菜外叶、萝卜、南瓜、马铃薯、野草、苜蓿、紫云英等。粮食加工的副产品有糠、麸皮、豆腐渣、米皮糠等。饲喂肉猪以青、粗料为主,搭配精料。饲养方法一般采用“吊架子肥育法”,喂料安排“两头精料,中间粗料”。饲喂母猪、仔猪以精料为主,搭配青、粗料。建国后,政府重视畜牧生产,注重科学养猪。人民公社化时期,推广养猪“八字宪法”,从种、繁、料、栏、喂、管、保、工八个方面实行配套技术措施。20世纪70年代初期,推行饲料生喂,降低生产成本。1979年,进行“生猪快速肥育法”试验,用6个月时间,以配合饲料生喂和科学管理养成体重100公斤~125公斤肉猪。1988年,推广“快速养猪技术”,进而缩短饲养期,提高出栏率。80年代,推广瘦肉型猪种,实行多元杂交,采用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以及增喂饲料添加剂,提倡硬栏关养,生料、干料喂饲等养猪新技术,提高肉猪出栏率。1990年,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基地村,普遍采用硬栏关养,改传统“吊架子”饲养法为一条龙配套饲养技术;改汤料喂猪为湿料、干粉料、颗粒饲料喂猪,但仍有部分农户沿用老法喂养。是年,全县推销上海“大江牌”全价猪用饲料300.12吨,收效明显,使猪日增重0.55公斤~0.57公斤,料肉比为1.2∶1。
牛
农户养牛主用使役,老残才作菜牛处理。民国28年(1939),有黄牛27682头,水牛1852头。抗日战争时期,耕牛数量减少。1949年,有牛1.69万头,其中黄牛1.59万头,水牛0.1万头。
建国后,人民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和发展耕牛政策,严禁滥宰乱杀,养牛数量逐年上升。1956年养牛2.75万头,比1949年增长62.7%。农业合作化时期,耕牛折价入社,实行公有轮养,统一使役,部分耕牛年老力衰,集体不愿养又不准农户养而过早淘汰,导致养牛量下降,1962年存栏2.36万头,比1956年减少0.39万头。是年,县人民委员会发布保护和繁殖耕牛布告,保障耕牛所有权,鼓励耕牛私养,促进养牛业恢复和发展。1965年养牛2.44万头,1966~1976年,养牛2.21~2.8万头之间。1978年起,以户养为主,1979年政府拨款建立养牛基地57个,并实行养牛奖励政策,规定每繁殖1头水牛犊奖励精饲115公斤,繁殖1头黄牛犊奖励精饲100公斤,向国家投售菜牛、牛皮给予原粮和化肥奖售,调动农户养牛积极性。1980年存栏牛2.67万头,1985年2.91万头,1987年2.99万头,为建国以后养牛最多年份。1990年,全县存栏牛2.84万头,其中黄牛2.39万头,水牛0.32万头,奶牛0.134万头。养牛量比1949年增加1.15万头。
黄牛 永嘉以养黄牛为主,山区、半山区多于沿江平原。体毛大多黄色,亦有黄黑杂色。个体大小差异较大,据抽样84头黄牛测定,成年牛平均体高105.9厘米,体重253.2公斤。多数搭栏关养,大山区有传统放牧习惯,每年清明后放牧于特定山场上,任其觅食,秋后赶回。由于公母牛群混牧配交,导致种性退化,使役能力下降乃至完全丧失。
1956、1979和1980年,分别引进秦川公牛2头。舟山公牛和西门答尔公牛各1头,均因这些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改良所产牛犊不受农民欢迎而中止配种。1979年、1988年和1990年三次引进“温岭高峰牛”共27头,其中公牛17头。至1990年末,累计杂交配种2035头次,繁殖杂交牛1343头。杂交牛所产牛犊平均体重17.2公斤,比本地牛犊14.75公斤,提高16.6%。在同样饲养条件下,一周岁杂交牛平均体重137.5公斤,比本地牛113.2公斤,提高21.5%。杂交牛耐粗饲,采食能力强,体型粗壮,使役挽力佳,适应山区、半山区饲养。
水牛 境内水牛属沼泽型,是沿江平原主要农用畜力。体型粗短壮健,挽力强,使役性能好。1949年仅0.1万头,20世纪50~70年代饲养量增加,1960年0.33万头,1979年增至0.43万头,为水牛饲养量最高年份。尔后,平原地区机耕逐步替代畜耕,饲养量回落。1985年0.34万头,1990年再降至0.32万头,其中种用母牛0.11万头。
20世纪40年代,罗浮、永临、沙头、上塘、清水埠一带率先利用母水牛挤奶。1958年,在岩头、岩坦区推行母牛役、乳兼用,每头日产奶4公斤~6公斤,最高可达9公斤。到1983年末,黄田、乌牛、桥下、三江等地尚有10头挤奶母牛。
为了改良水牛品种,1983~1990年采用良种公牛的冻精人工授精配种累计383头次,产牛犊203头。经杂交改良的一代初生牛犊平均重42公斤,高110厘米,较本地牛犊分别增加41%和10%,生长发育明显加快。
奶牛 1954年,县家畜配种站首次引进黑白花公牛1头,开展奶牛配种业务。1961年,全县有奶牛29头,1965年增至799头,其中杂交牛103头,另有挤奶黄牛40头。“文化大革命”前期,奶牛生产受冲击,加之因武斗温州乳品厂停工,饲养量锐减,曾一度降至300余头。1969年,江北公社和一、和二、和三大队养牛户,联合创办乳品厂,进行牛奶初加工。1970年,饲养量恢复到1965年水平。是年下半年温州乳品厂复工,因而发生二厂争夺奶源现象,后经调解,确定沙头以下老奶区仍由温州乳品厂挤奶。永嘉乳品厂迁址岩头公社溪南大队后,饲养奶牛随之扩大到岩头、港头、枫林、溪垟等地。1971年,全县奶牛存栏1100余头,1973年发展到2310头,创历史最高水平。1974年,部分地区再次批判饲养奶牛,禁止奶牛放牧,造成奶牛饲养量急降,1976年全县存栏仅509头。1978年、1979年永嘉乳品厂两度搬迁,带动了饲养奶牛新区的扩大,奶牛生产大起大落局面宣告结束,1978年回升到715头,产奶1268吨。1984年,存栏1740头,产奶4300吨,并出现奶牛专业村、专业户,上塘镇敬仁村养奶牛104头,江北乡新桥村余光龙饲养10头,年产鲜奶23吨。此后,因饲料涨价,投入产出失衡,奶牛生产稍有滑坡。1985年,饲养1554头,产奶4775吨。1990年,降到1343头,产奶4549吨。
羊
永嘉山区农民,素有养羊习惯,民间流传着“种姜养羊,本短利长”的谚语。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记载:“畜属羊有黑、白、花、黄诸种,皆山羊。”民国28年(1939),全县养羊2109头,1949年存栏0.39万头。
建国后,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养羊业开始发展。1953年存栏0.55万头,1957年跃到2.03万头。1958年,抽调大批劳力大办钢铁烧木炭,森林和山地植被遭破坏,养羊业严重挫折,年末存栏仅0.72万头。20世纪60年代初,粮食紧缺,山区、半山区农民普遍改养猪为养羊,饲养量呈直线上升,1961年,年末存栏为1.93万头,1963年猛增到4.97万头。“文化大革命”期间,羊年末存栏数徘徊在3.2万~4.26万头之间。1979年,省革委会拨款扶持永嘉山区和革命老区发展食草动物,县安排养羊生产专款6.9万元,先后建立山羊基地65个,并给予养羊物质奖励和实行奖售政策,当年饲养量达到13万余头,年末存栏81620头,创历史最高纪录,比1949年增加20倍。是年,收购菜羊和外调山羊5956头,支援庆元县种羊90头,国家收购羊皮37613张,羊毛2399公斤。尔后,因农村劳务输出和产品价格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养羊业受到冲击。1980年开始走下坡路,饲养量连年下降,至1985年存栏仅2.91万头,为1962年以来最低水平。1986年,县府拨款20万元,确定四川区、岩坦区以及岩头区岭头、鹤盛、孤山、表山、五〓和永临区荆源、徐岙、瓯渠等23个乡(镇)为山羊生产基地,对养羊专业户与示范户给予扶持,与此同时,省府拨给永嘉种山养更新补贴费0.6万元。1987年,存栏数回升到3.5万头,涌现养羊30头以上专业户74户,有羊3119头。下嵊乡山霞村胡永藏户养88头。此后,因养羊经济效益仍不如他业,饲养量又趋下降,1988年存栏3.15万头,1990年再降至2.41万头,为1949年的6.17倍。
永嘉山羊属皮肉兼用型,耐粗饲,肉膻味少,品质良好,尤以四月龄体重约15公斤时肉质最佳。境内山羊,因种羊初配过早、利用年限过长和放牧近亲繁殖,导致种质逐步退化。
1980年,在畜种资源普查中,发现“四奶头山羊”,该羊属珍稀品种,具繁殖力强,遗传性稳定,抗热、抗湿、体型大等优良性状。1983年有212头,占种山羊21262头0.99%,1987年发展到1800余头。是年,温州市科委将“四奶头山羊”品种选育列为科研项目,由市农科所和县畜牧兽医站共同主持,在“四奶头山羊”重点产区下嵊、巽宅等地建立选育基地,四年中共选育繁殖种用公母羊248头。1990年,全县拥有“四奶头山羊”2960头。
1956~1980年,先后向桐乡、临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地区分别引进“湖羊”、“萨能奶山羊”和“中卫山羊”试养,均因效果欠佳而淘汰。
兔
农村饲养肉用兔历史久远。1949年,存栏5万余头。1950~1955年,年末存栏4万~6万头。1956年,温州市组织兔肉出口,县内养兔增加,年末存栏达8.5万头,翌年再增至9.86万头。1958年,取消自留地,抽调劳力烧炭炼钢铁,兔量暴跌,年末存栏仅2.82万头,比1949年减少2.18万头。1959年以后,鼓励家庭养兔,相继引进中国长毛兔、安哥拉毛用兔和西德长毛兔。由于长毛兔经济效益高,逐步取代本地肉用兔。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粮食短缺,农民以兔代鸡,养兔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61年末存栏达15.52万头。“文化大革命”期间,兔量锐减,年末存栏仅5万~6万头。1979年,政府和职能部门采取多项扶持养兔措施:省下拨补助粮150吨,县安排专项资金3.45万元,创办县种兔场一个,培育养兔示范户300余户,配备种兔600头。由于兔毛畅销,价格上涨,农民养兔积极性很高,毛用兔发展迅猛。是年,兔年末存栏增到17.36万头。1985年,年末存栏高达22.62万头,为历史最高纪录,产兔毛14.1吨。1986年,兔瘟流行,兔毛滞销,养兔业渐趋衰退,是年,年末存栏数降至14.78万头,比上年减少7.84万头。1990年,全县年末存栏只有7.79万头,产兔毛19吨。
养兔饲料,常用青菜、萝卜、番薯藤、玉米叶、野草等。1982年,引进墨西哥饲用玉米以及美国黑麦草、白三叶、大翌豆等牧草试种。1985年以后,重点推广普及黑麦草,1990年种植1960亩。
第二节 家禽
养禽是农村传统家庭副业。种类有鸡、鸭、鹅、鹌鹑等。民国28年(1939),省农业改进所永嘉中心农场记载:“畜禽饲养数:鸡337712羽,鸭138397羽,鹅24166羽、鸽9134只。”37年(1948),浙江省泰生贸易公司载:“永嘉为全省养鸭、养鹅均在5万羽以上的重点县。”1949年底,存栏31.29万羽。
土地改革后,养禽业迅速发展,1957年末存栏59.15万羽,比1949年增加89%。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禽量锐减,1960年末存栏降至20.91万羽。1961年,国家收购鲜蛋奖售饲料粮和食糖,养禽量开始回升,1961~1965年,年末存栏31.86万~44.55万羽。“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呈下降趋势。1977年,进一步贯彻中央(75)20号文件精神:“要在搞好养猪业的同时,鼓励社员养鸡、养鸭、养鹅。”此后数年,禽只大幅度增长,1978年末存栏86.69万羽,1983年末存栏113.41万羽,户均6.9羽,为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掀起养鸭热,年末存栏达17.8万羽,比1983年增长45.7%。1986年上规模的养禽专业户152户,其中养鸭142户,有鸭4.93万羽;养鸡10户,有鸡9458羽。中塘乡前村78户养鸭专业户,年末存栏鸭3.2万羽,月产蛋4.5万公斤,月产值15万元。中塘乡养鹌鹑专业户李炳林年末存栏鹌鹑8000余羽,日产蛋5600只,年净收入1万余元。1990年全县家禽年末存栏87.78万羽,年内出栏72.37万羽,产蛋1858吨,产肉1085吨。其中207户养禽专业户,存栏10.34万羽,出栏肉禽6.27万羽,产蛋792吨。
本地鸡、麻鸭、灰鹅等传统禽种,建国后40余年来逐步淘汰,期间,引养外地禽种22个。鸡有:来克杭、灵昆鸡、芦花鸡、澳洲黑鸡、新浦东、星波罗、罗斯、仙居鸡、火鸡、红波罗、AA鸡、艾维茵、星杂288、星杂579、迪卡鸡、细毛黑骨鸡;鸭有:TD、北京鸭、樱桃谷鸭;鹅有:浙东白鹅、广东狮头鹅。
第三节 养蜂
南朝宋郑缉之在《永嘉郡记》中记载:“七八月中,常有蜜蜂群过,有一蜂先飞,觅止泊处。人知,辄内木桶中,以蜜涂桶中,飞者闻蜜气,或停不过,三四来,便举群悉至。”可知永嘉素有养蜂之习。民国28年(1939),养蜂1636群,1949年减至400群。
1959年起,养蜂业逐步从私有转向集体所有,以农业生产合作社饲养为主,国营农场为辅,并采取贷款扶持、稳定蜜价、供应物资、减免税收、培养人才以及推广科学养蜂等措施,1960年增到1500余群,1965年3198群,1975年7973群。至1978年,有公社养蜂场19个,生产大队养蜂场60个,外出养蜂小组108个,人员897人,拥有13532蜂群。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养蜂生产以个体经营为主的方针,职能部门为养蜂业提供产、供、销全程服务。1987年,成立县蜂产品公司,两年中购销蜂王浆3吨,蜂蜜200吨,产值140万余元。1988年10月,成立县养蜂协会,邀请浙江农业大学陈盛禄副教授来永面授科学养蜂知识。1989年,创办永嘉县楠溪江蜂产品加工厂,在上海食品研究所帮助下,生产皇浆蜜液、蜜液饮料、橘子蜜液3个饮料产品,当年销售30万瓶,产值8万余元。1990年,全县有蜂农1021户,专业养蜂人员3063人,年末拥有蜂群83456群,产蜜4177吨,产蜂王浆18.9吨,总产值1043.3万元,溪垟乡西岸村有养蜂专业户155户,养蜂人员465人,饲养意大利蜂2.17万群,成为养蜂专业村。
今与昔比,养蜂主要革新项目有:
品种改良。旧时,境内饲养蜂群,全系土中蜂。民国30年(1941)冬天,枫林天主教堂波兰传教士高若山从日本引进意大利蜂5群。1953年,溪垟乡西岸村金家煦向温州农科所购买意大利蜂4群。至1971年,在转地饲养蜂群中,有意大利蜂3378群,中蜂847群。1978年,据79个蜂场统计,共有蜂群13532群,中蜂仅16群。意大利蜂经多年饲养种性退化,采取互换蜂王,在不同品系中进行提纯复壮,引进“高加索蜂”和“平湖蜂”蜂王等措施,1988年改良本地意大利蜂2520群。
追花饲养。传统养蜂方法,都是在房前屋后、道坦边、楼窗口设木制圆桶固定饲养,一年割巢取蜜1~2次。1953年,西岸村金家煦率先采用转地追花饲养,春季将蜂群运往南方繁殖,根据蜜源植物分布状况,逐步向北转移,冬季运回越冬。永嘉蜂农转地养蜂主要路线有三条:东线,即广东→广西→南京→山东→东北;中线,即广东或广西→湖南或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西线,即四川或云南→湖南→陕西→青海→新疆。
技术改进。采用人工奖励饲养促意蜂蜂王在早春超前产卵;流蜜盛期提取子脾集中强群和一王一群改为二王一群进行采蜜;开发蜂王浆生产;改蜂箱闭门运输为开门运输,使蜂王继续产卵,避免蜂群缺水和闷死。
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田菁、玉米、大豆、蚕豆、瓜菜类、柑桔、枇杷、乌桕、板栗、油茶、桉树、马尾松、野山花等。
第四节 疫病防治
种类县畜禽疫病普查办公室经过1987~1989年的3年普查,查清境内曾发生和流行畜禽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68种,常见病6种,其中1978年以后传入和发现有猪五号病、牛五号病、牛锥虫病、猪萎缩性鼻炎、鸡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犬瘟热、兔瘟和兔魏氏梭菌病。
猪病 有猪瘟、“五号病”、乙型脑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感冒、气喘病、红皮病、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仔猪黄痢、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萎缩性鼻炎、破伤风、水肿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蛔虫和细颈囊尾蚴虫病等21种。以猪温、猪丹毒、猪肺疫危害最重。
猪瘟,俗称“烂肠瘟”,每年都有发生,大流行有3次。1954~1955年,永临、罗浮沿江一带,发病4500余头,除急宰扑杀外,死1200余头。1958年,发病5600余头,死5230头。1963年,实行生猪先检疫后收购屠宰,有效控制了疫病传播。1964~1966年,有35个公社413个大队无猪瘟疫情。1978年,仁溪公社猪瘟严重流行,病死1500余头。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历年均有散发,80年代发病呈上升趋势。1987~1989年,年发病猪1539~2249头。1990年,降至827头,发病率降到0.3%以下。
猪肺疫,俗称“锁喉疯”,据1980~1989年局部地区统计,共发病4707头,死亡656头。1990年,有20个乡(镇),59个村发生此病,病猪260头,死23头。
牛病 有牛流行热、“五号病”、布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结核病、放线菌病、炭疽病、破伤风病、肝片吸虫病、焦虫病和伊氏锥虫病等11种,以炭疽病和流行热危害最大。
炭疽病,俗称“牛疔”,为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民国17年(1928),上塘浦口发现首例病牛。建国后,路口、桥下、上塘、沙头、峙口、桥头、田垟、梅岙等乡镇先后发病37头全部死亡;感染得病38人,死亡5人,其中1961年9月,田垟公社垟坑、寺前等地发病18人,死4人。1982年之后,未再发现此病。
牛流行热,俗称“牛流感”、“锁脚疯”,1956~~1988年六次大流行,累计发病2979头次,死19头,致死率0.64%。
羊病 有羔羊痢疾、疥癣、绦虫病、肝片吸虫病和羊虱等5种,以羔羊痢疾危害较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常见散发和局部地区流行。1980年,上塘公社横溪羊场7头羔羊皆发病,治愈5头,死亡2头。
兔病 有兔瘟、传染性口炎、魏氏梭菌病、密螺旋体病、球虫病和疥癣病等6种。兔瘟亦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对养兔业威胁极大。1984年11月,桐州乡蒋山村首次发生兔瘟,6头病兔皆死,尔后迅速蔓延至全村,发病率100%。不到1个月,疫情波及40个乡(镇),累计发病43400余头,致死率78.7%。1986年,发病5500头,死4200头。
禽病 有禽霍乱、禽伤寒、禽副伤寒、禽出败、禽霉形体病、禽曲霉菌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白痢、鸡葡萄球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鸡球虫病、鸡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和鹌鹑新城疫共18种。其中以禽霍乱、鸡新城疫、鸭瘟最常见,发病普遍,死亡率又高,对养禽业带来巨大损失。
禽霍乱,俗称“鸡弹”、“鸡累”,发病快,死亡率高。建国前已有此病发生,建国后各地仍有散发,偶而局部地区流行。20世纪80年代养禽业大发展时期,发病数增多。1980年有51个公社320个大队发生此病,病禽9.7万羽,死亡5.2万羽,致死率54%。1981年发病数增至11.8万羽,死亡7.6万羽,死亡率64%。1983年以后,每年进行两次防疫接种,发病率、死亡率都有减少。1990年发病9.3万羽,死亡4.4万羽,致死率47%。
鸡新城疫,俗名“鸡瘟”,建国初期广为流行。1953年,桥下韩埠村养鸡460羽,发病全部死亡。1962年后,加强防疫注射,疫情一度减轻。“文化大革命”期间,防疫工作放松,发病数量回升。20世纪80年代,随着养禽业大发展,一些养鸡专业户、专业村,由于缺乏免疫知识,引起此病暴发。1988年8月,东岸乡李浦村专业户李某养鸡800羽,70日龄,未经免疫,发病后全部死亡。是年,有45个乡(镇)流行“鸡瘟“,病鸡4.1万羽,死亡3.4万羽,死亡率87.8%。
鸭瘟,俗称“大头瘟”。1984年,鸭瘟遍及21个乡31个村,发病8050羽,死亡6100羽,致死率76%01986年8月,中塘前一村胡某,从缙云县购入蛋鸭650羽,发病死亡540羽,并传染了另外两户,总计发病750羽,致死率84%。是年,发病地区13个乡(镇)36个村,发病鸭4100羽,死亡2650羽,致死率65%。1984年以后,采用鸭瘟疫苗预防,病情得到控制。
蜂病 有蜂螨病、孢子虫病、幼虫腐臭病、麻痹病、白垩病和囊状幼虫病等6种。
蜂螨病,俗称“蜂虱”。此病在中蜂中历来存在。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意大利蜂引进和推广,病害逐渐加重,发病相当普遍。70年代,已达到有蜂就有螨的严重程度。80年代后,随着杀螨剂推广和使用,逐渐得到控制。
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主要侵害幼虫,使其死亡。20世纪60年代初已存在,虽无大流行,仍时断时续常有发生,十分顽固,难以消灭。
防疫
建国前,兽医兽药奇缺,农民又不懂科学知识,往往求神拜佛求消灾,牲畜一旦发病感染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制约着畜牧业发展。
建国后,贯彻“以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防疫方针,开展畜禽预防接种工作。20世纪50年代实施牛炭疽、气肿疽、猪瘟、猪丹毒预防接种。对牛炭疽和气肿疽疫区,采用高密度连续预防措施,消灭气肿疽,控制牛炭疽。60年代对猪瘟、猪丹毒、牛炭疽、鸡新城疫、禽出败预防接种后,疫情减轻或得到控制。70年代以后,预防疫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牛炭疽、兔瘟、兔魏氏梭菌病、禽出败、鸡新城疫、鸭瘟等。1982年后,未见牛炭疽复发,兔魏氏梭菌病、兔瘟、猪瘟和鸭瘟控制较好。1982~1990年底,畜禽预防接种坚持春秋两季防疫,对哺乳仔猪猪瘟与蛋用鸡新城疫免疫接种2~3次。
扑灭疫病坚持“早、快、严、少”原则,采取行政手段和技术、经济措施相结合。在疫区采取“封、检、处、消”综合防疫措施后,对控制和扑灭“五号病”、布氏杆菌阳性牛和鸭瘟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畜禽屠宰检疫工作,1985年以前由食品部门负责,1985年国务院颁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农贸市场中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工作由农业部门主管。1986~1989年,共检疫牛羊肉20余吨,猪肉3万余头,家禽约5万羽。1985~1987年,在瓯江大桥北岸、三江码头和上塘镇分别设置交通检疫点,共检疫家畜6万余头,家禽14万羽。1987年,瓯江大桥北岸检疫点撤销,其业务移交温州市交通检疫站,站址改设在瓯江南岸。
1990年,全县检疫活畜禽52269头(羽),畜禽产品592.3吨,畜皮7.31万张,处理肉类4.7吨。
兽医机构
建国前,县内无兽医防疫机构,畜禽疫病由民间兽医或阉割手治疗。
1952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55年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相继建立,并陆续配备专职畜牧兽医干部。1956年3月,乌牛乡兽医站成立。1963年,罗浮、永临、岩头、上塘、沙头、碧莲、四川、岩坦兽医站成立。至1990年底,拥有区级兽医站8所,乡(镇)兽医站14所,均属集体事业编制。1984年,建立县畜牧兽医联站,为区、乡兽医站经济联合体,亦属集体事业编制。1985年,建立县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为县级兽医行政监督管理机构,属全民体制事业单位。
防疫检疫队伍经过40余年建设逐步壮大。1952年,选送4名乡村干部参加省农业厅畜牧专业培训班后,即成为永嘉首批兽医干部。1953年后,大中专院校畜牧兽医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县。截至1990年末,农业部门共有畜牧兽医干部27名,其中大专学历13人,中专学历8人;具中级技术职称7人,初级技术职称15人。集体性质区乡兽医站职工65人,亦农亦医村级兽医防疫员185人。配备兽医卫生监督员7名,兽药监督员3名。
此外,县食品公司有兽医干部2名,区级食品经营站有专职兽医共11人,县饲料公司有畜牧技术人员1名。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