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经济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23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经济作物
分类号: F307.12
页数: 11
页码: 487-4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经济作物的情况,包含了油料,果品,土特产和蔬菜的内容。
关键词: 农业 经济作物 永嘉县

内容

第一节 油料
  油菜
  油菜是永嘉农村传统经济作物,以采收菜籽榨油为主,亦兼作蔬菜用。1949年,种植0.15万亩,产菜籽54吨。1950~1990年,年均种植油菜0.787万亩,超万亩的年份有10年,播种面积最少的是1966年,仅0.15万亩。1981年,种植面积、菜籽产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分别为2.35万亩和1196吨。是年,罗浮区播种油菜14201亩,占全县油菜面积60.4%;产籽755吨,占全县总产量63.1%。
  建国后,油菜栽培采取五项技术措施:一是更换品种。淘汰低产白菜型油菜,先后推广种植“胜利油菜”、“九二油菜”、“沪油1号”、“沪农早”、“丰收4号”、“浙油7号”、“九二13系”、“川油9号”、“480油菜”、“矮脚早”、“79—601”、“甘油5号”、“宁油7号”、“鉴五”等高产、抗病良种;二是适时早播,培育壮苗。一般在10月中旬(寒露——霜降)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小雪——大雪)移栽;三是增加苗数,合理密植。丰产田亩栽8000余株;四是科学施肥。掌握“基肥足、苗肥勤、苔肥重”的施肥原则;五是田间管理勤,病虫防治早。
  花生
  种植花生多供自食。1949~1990年,年均种植面积1383亩,1950年最多,1977年最少,播种面积分别为0.48万亩和0.03万亩。1990年0.07万亩,总产量120吨,岩头、碧莲、沙头3个区花生面积与产量约占全县80%左右。
  40余年来,花生栽培技术经过多次改革,主要是淘汰老品种,选用新品种,“粤油551”为现今当家品种,并采取秋花生留种;适时早播,播种期提前到3月中下旬(春分前后),采用双粒点播;改一次施肥为多次施肥,实行“适施基肥、早施苗肥、重施下针肥”;重视苗期管理,及时补苗,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
  芝麻
  农村历来利用田边地角以及零星杂地种植芝麻,主要作为香料和制作糕点食品用。面积少,产量低。1953年起,芝麻生产纳入国家统计项目,1953~1961年,每年种植27~86亩,总产0.36吨~1吨,亩产10~33公斤。1962年后,不再列为统计项目。
  第二节 果品
  永嘉果品生产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多年。三国时期,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载:“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北宋梅尧臣(1002~1062)诗云:“禹贡书厥包,未知黄柑美,竞传洞庭熟,又莫永嘉比。”《宋史·艺文志·农家类》著录,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十月,温州知州韩彦直撰《永嘉橘录》三卷,这是中国第一部柑橘专著。稍后,张世南在《游宦纪闻》卷五中有“永嘉之柑为天下冠”的评述。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记载,永嘉果树有柑、橘、梅等16种。
  民国时期,境内果树以柑橘为主。20世纪20年代初期,全县有果树万余亩。40年代为果树生产衰落时期,1949年果园仅存千余亩,年产果品约1500担,其中柑橘200亩,年产460担。
  建国后,历届县委、县府紧紧把握境内山场广阔、水果生产土地资源丰富这一县情,高度重视水果生产,40年中水果生产跨了三大步。1956年,遵照中央农业部“大力提高现有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有计划地向山区、荒地扩大垦辟新果园”生产方针,大力推广溪垟乡幸福社柑橘上山经验,取得显著成效,至1978年全县果园发展到18907亩,约为建国初期的19倍。20世纪80年代初,党和政府把发展水果生产作为繁荣永嘉农村经济重要途径,加快水果发展步伐,1979~1985年,净增果园35101亩。1985年11月,温州市水果商品基地建设会议在永嘉召开,进一步推动水果生产。1986年春,县委、县府把发展水果生产视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措施,拨出支农周转金74万元扶持水果生产。是年,向黄岩、余姚、义乌、玉环、茶山、大荆等地调入多种水果苗木计235万株,开辟新果园35288亩。
  1987年、1988年两年,再辟新果园16632亩,种植果树317万株。1990年,全县拥有果园110852亩,果品总量10180吨,产值1333万元(1990年现行价格),并建立起一批果树生产基地,树种有柑橘、杨梅、枇杷、桃、梨、弥猴桃、梅、杏、李、葡萄等。1954~1990年,购买苗木国家累计投资187.6万元。
  柑橘
  历史上永嘉是柑橘主要产区,品种以瓯柑、温橘为主。民国25年(1936),永嘉县第三区柑类品种改良生产合作社成立,以改良瓯柑为宗旨。1949年,全县种植200亩,产量23吨,主产地在七都乡和江北乡上村。1954年,溪垟乡幸福社率先引种柑橘上山,建立山地柑橘园100余亩,计3250株,获得成功。1956年起,坚持不懈推广幸福社经验,柑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直线上升。1990年,全县有柑橘园51685亩(其中温州蜜柑41038亩,占柑橘类79.4%;椪柑6667亩,占12.9%;甜橙2378亩,占4.6%;金柑879亩,占1.7%;瓯柑620亩,占1.2%;温橘103亩,占0.2%),总产量5487吨,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1949年的258倍与239倍,成为温州市柑橘重点产区,果品远销山东、天津、北京等地。此外,有楚门文旦24.2万株,面积4845亩,年产量40吨;常山胡柚1万株。
  杨梅
  杨梅是永嘉县土产,种植历史悠久。主要产地在岩头、岩坦、碧莲、沙头。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茶山梅”1000株。1986年开始,又陆续引进“东魁梅”、“荸荠梅”、“黑炭梅”等良种苗木90余万株。1972年杨梅总产量275吨,1985年拥有杨梅园15000亩,总产增至1441吨。1986~1989年为杨梅生产兴盛时期,4年累计新增28584亩,计120.63万株,1990年境内杨梅33816亩,总产量2010吨。桥头镇自1986~1990年共栽植杨梅苗30万株,建立杨梅园11173亩,1990年县人民政府确定为杨梅生产专业镇。
  枇杷
  主要产地在六龙乡和黄田乡,乌牛岩头、峙口、巽宅等地亦有零星种植。1949年枇杷产量125吨,1957年达1500吨。1975年,面积锐减,产量下降,年产约20吨。1984年,枇杷生产开始回升,有枇杷园1515亩,约6万株,总产137.5吨。1990年,增至5810亩,年产335吨。品种有红砂、白砂两大类,红砂居多。20世纪80年代,引进“大红袍”、“洛阳青”等良种苗木22万株。六龙乡种植枇杷2000余亩,1990年列为枇杷专业乡。
  桃
  1986~1990年,引进黄桃苗木38.4万株,水蜜桃4万株。主产区岩头、枫林、峙口、渠口等乡镇。1990年,有桃园6149亩,结果投产1295亩,年产462吨,因其经济效益差,开始衰落。
  猕猴桃
  永嘉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主产地在岩坦、四川、岩头等山区。面积550亩以上或年产鲜果90吨以上的有黄南、溪下、潘坑三乡。1987年,永嘉罐头厂与上塘镇浦东饮料厂收购果品分别生产猕猴桃罐头、果浆与果汁饮料,尔后均因质量欠佳而停产。1988年向浙江农科院引进“庐山79。-2”、“龙泉8号”、“庆元82-4”、“黄皮”、“腰鼓”以及新西兰当家品种“海沃德”、“阿利森”等良种苗木1710株,开始人工栽培。1990年,全县野生猕猴桃产量约20万公斤。
  名优果品
  永嘉早香柚 又名“永嘉香抛”。民国29年(1940),用厦门柚果实种子繁殖,母树种植在碧莲镇对埠自然村。具有成熟早、果形美、风味佳、产量高等优良性状。母树树龄虽已50年,年均结果仍有200多公斤,1989年产量高达364公斤,是年被评为全省柚类名优品种和全国柚类第八名,列入省名优水果名录。至1990年,全县建立早香柚基地500亩,种植苗木42250株。碧莲镇被县政府定为早香柚专业镇。
  罗坑杨梅 原产地古庙乡罗坑村,为浙江省名果之一。据罗坑村民间传说,罗坑杨梅是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从本地刺梅中选出的大果型品种。在“大跃进”年代,毁梅烧炭炼钢铁,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仅存百余株,1987年嫁接2.4万株,1990年全县发展到1000亩,计3万余株。罗坑杨梅属迟熟品种,小暑前成熟,果形大,紫黑色,糖份高,风味佳。果品销往温州、丽水等地,颇受好评。
  万寿枇杷 黄田乡万寿村是温州闻名的枇杷产地,全村有枇杷近1万株,年产量约60吨。“万寿枇杷”为7个优良单株的统称,其中徐象贵家一株“贵红种”,1984年被评为温州市第一名。1985~1986年,“万寿枇杷”参加省级评比,其中“尧林种”又获全省第一名,被浙江省科委和农业厅列为枇杷优良品种,载入《浙江省枇杷良种》一书。“万寿枇杷”果大核少,皮易剥离,果肉橙红,汁多味甜,既是鲜食佳品,又是制罐上乘原料。
  第三节 土特产
  茶叶
  茶叶以“永嘉乌牛早”茶品质最佳,1984年种植面积1112亩,制炒青绿茶35吨,产值8万元。1987年评为省级名茶,1989年获浙江省优质名茶奖和全国星火计划银质奖,1990年被列为全国推广品种,农业部拨款支持开发。是年,种植1500亩,产量17.5吨,产值140万元。主产地罗溪、仁溪、乌牛各乡。
  “永嘉乌牛早”茶属早生茶树品种,春分上市,比一般茶树早15~20天。并具有发芽整齐,轮次分明,老嫩均匀,持嫩性好和耐旱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制成炒青茶,条索细紧,色泽翠绿带黄,茶味清香爽口,汤色嫩绿明亮。1985年,“永嘉乌牛早”茶按照“浙江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少量生产上市,很受欢迎,茶叶专家评论:“乌牛早茶,形若雀舌,碧绿甘醇,品质上乘”。
  境内茶叶栽培历史久远。明神宗万历《温州府志》载:“永嘉岁进茶芽十斤。茶产楠溪之五十都及五十一、二等都,地近雁山,色香味与雁山茶无异。”民国6年(1917),永嘉设茶叶检查处,茶商公举胡烈光为处长。16年(1927),产茶50吨。20年(1931),永嘉县成立茶业公会。26年(1937),产茶222.5吨。民国31~34年(1942~1945),茶叶外销停滞,产量骤减,总产量仅为抗日战争初期四分之一。1949年,有茶园2000亩,产茶95吨。此后,开始垦复荒芜茶园,更新改造老茶园,1952年茶叶产量恢复到198吨,1958年茶园增至8190亩,产量375吨。1959年,在“一季超全年、夏茶赶春茶、秋茶超夏茶”的口号误导下,主要茶区普遍采摘过度,茶树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以后连年大减产,1961年茶叶产量降至218吨。1962年,国家规定茶叶收购价按牌价给予20%的价外补贴,并实行粮肥奖售政策,从而提高茶农茶叶生产的信心。经过10年努力,1972年茶叶产量320吨,恢复到1957年水平。20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茶叶赶上旺”运动中,一度掀起群众性开山种茶热潮,先后新辟茶园2.5万余亩。1980年开始,茶叶生产趋向专业化、基地化,是年有茶园26368亩。1981年,建立超百亩茶叶基地52个,拥有茶园10960亩;社办茶场12个,经营茶叶2144亩。1990年,全县茶园2万亩,产茶290吨。有茶叶初制厂53处,制茶机械250余台,年加工能力200吨。
  蚕桑
  蚕桑生产始于1500年前。南朝宋(420~479)郑缉之《永嘉郡记》记载,永嘉有“八辈蚕”;《浙江蚕丝业简史》记载:“齐时,东阳、新安、永嘉等山区也盛植桑树。”清德宗光绪七年(1881)从嘉兴、湖州引入桑苗良种,在永嘉推广。二十三年(1897),孙诒让集资在永嘉创办蚕学馆,选制蚕种,教导饲蚕种桑技术。《温州文史资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温处道童兆蓉到任后,创办蚕桑学堂,教民植桑养蚕,编颁《蚕桑浅说辑要》等书,5年中共购桑秧40万株。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日军入侵,民无宁日,蚕业衰落,1949年蚕茧产量仅9吨。
  建国初期,有散栽实生乔木桑42000株。1956年,永嘉被列为全省发展桑蚕生产重点县。是年,着手进行桑蚕品种改良,到1958年春,除边远山区尚保留部分柘叶蚕种,全县普及改良蚕种,淘汰自制土种。1958年秋,省农业厅在永嘉县建立原蚕饲育区,试制中日一代杂交蚕种,当年生产1000张。1959年秋,省农业厅投资3.4万元,在岩头公社溪南大队创办地方国营永嘉蚕种场,1960~1961年制蚕种3万余张,1962年所制蚕种因感染微粒子病毒而烧毁,1963年4月停办。1957年,落实省府“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方针,掀起栽桑高潮,至1959年末,桑园增至12190亩,3年共植桑560万株,形成28个蚕桑重点大队,年产蚕茧65吨。20世纪60年代初,粮食紧缺,导致大面积挖桑种粮,蚕茧产量锐减,1963年桑园减至3700亩,产茧量降到29吨。之后蚕桑生产出现转机,1964年冬,上塘人民公社敬仁大队种植湖州桑树4.2万株,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又有回升,1966年桑园面积恢复到4500亩,蚕茧产量35吨。1978~~1983年,复栽桑树650万株,桑园增至7000亩。1984年,养蚕3670张,蚕茧总产量117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之后,蚕茧产量又趋下降。1986年,拥有100亩以上桑园的23个基地村,有21个毁桑改种其他作物。1990年,全县仅有桑园1100亩,产茧32吨。
  1956~1963年,三次引进广东省蓖麻蚕种饲养,共收茧80余公斤,制成丝棉6公斤,并为乐清县提供培养赤眼蜂用蚕茧20公斤。
  1966~1972年,共引进53.5公斤柞蚕种,150公斤柞蚕卵,选点黄南乡李家坑、道基村,潘坑乡八亩村,溪口乡陈寮村山上放养,共收茧3.15吨。因效益差停养。
  1956~1990年,引桐乡、海宁两县“桐乡青”、“荷叶白”、“红皮大种”等良种嫁接桑苗340万株,自育良种苗330万株,并推广中日一代杂交改良蚕种。
  西发发发瓜
  永嘉县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民国期间(1912~1949),枫林镇沙岗西瓜以质脆味甘而远近闻名。20世纪50年代,每年种植西瓜100余亩。8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西瓜种植面积大增,1980年600亩,1985年2200亩,1988年3900亩。1990年3600亩,总产430万公斤。主产地在岩头区岩头、枫林、港头、溪垟四个乡镇,其次是碧莲、四川、沙头、岩坦四个区的部分村。当家品种“新红宝”、“金钟冠龙”、“新澄一号”。产品大部分销往温州市区。
  “岩头瓜”质优量多,1990年种植3000亩,总产2500吨,分别占全县83%和58%。
  糖蔗
  糖蔗主要产地是永临、岩头二区。民国31年(1942),全县产红糖25吨。1949年,种植糖蔗300亩,生产鲜蔗566吨。1958~1979年为糖蔗生产鼎盛时期,1958年种植400亩,总产900吨。1972年,桥头、朱涂、桥下、梅岙公社新辟蔗园700亩,全县糖蔗产量增至2100吨,加工红糖240吨。同年,朱涂和桥下公社各建糖厂1座。1973年,种植糖蔗1200亩,总产3082吨。1978年,种植糖蔗3000亩,总产4955吨,在江北新建糖厂1座。1979年,继续增至5400亩,总产量达6881吨,国家收购红糖535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80年以后,糖蔗生产日趋衰落,至1990年近乎绝迹。
  荸荠
  农村历来有零星种植荸荠习惯。主要产区分布在水网平原地区和半山区,每年种植100亩左右,年产量40吨~100吨。荸荠属小宗农产品,均在农贸市场直接销售。
  黄麻
  旧时,黄麻产量居温州各县之首,主产地罗浮、沙头两区。1949年,植麻2600亩,产量396吨。1955年为黄麻生产顶峰年,种植10800亩,总产2160吨,其中罗浮区5700亩,沙头区3900亩。1963~198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500亩左右。1982年以后种植面积锐减,至1987年仅百余亩,产量8吨,皆为农户自种自用。
  苎麻
  境内农村历来利用田边地角种植苎麻,自产自用。1949年,种植800亩,产量12吨。1959年,种植1000亩,产量22吨。1960年起,种植面积税减,产量连续下降。1962年种植面积仅100亩,产量1吨。1985年从湖南省引进苎麻良种“黑皮蔸”、“芦竹青”,1988年总产量升至45吨,1990年总产量降为11吨。
  剑麻
  1964年,从福建引进10万株“凤尾兰”剑麻苗试种,1965年又引进5万株。至1971年,普及到40个公社,300多个生产大队,种植400万株。是年,收购剑麻白棕绳157.2吨,价值39万元。1976年,发展到600万株,年产剑麻丝3000吨,价值300万元。1978年,将剑麻丝制成白棕绳,年产3000吨,产值600万元。1979年以后,产品滞销,剑麻种植量和产品收购量大减,1988年全县只收购剑麻丝305吨,1990年剑麻生产终止。
  棉花
  群众素有植棉习惯。民国28年(1939),植棉9850亩,产棉花1207担。日本侵略军入侵时期,棉花生产下降。抗日战争胜利后,棉花生产迅速恢复,36年(1947),棉田16650亩,产量4495担。1949年,棉田6300亩,总产64吨。1950~1953年,年植棉5000亩左右,年产棉花50吨上下。1954年以后,棉花生产趋向衰落,1958年,强调以粮为纲,棉花种植面积锐减,仅300亩,产量4吨。1959年,棉花种植面积回升到3200亩,产量46吨。1963年,植棉500亩,产量28吨。1966年起,农民种植棉花大多自用。1967~1970年,每年植棉800~1300亩,年产量20吨左右。1971~1974年植棉已很少见,1977年以后近乎绝迹。
  烟草
  沙头、鹤盛、枫林、碧莲、桥下为烟草主产地。民国36年(1947),全县产烟叶3820担。1949年,种烟草2800亩,产烟叶78吨。20世纪50年代前期,烟草面积减少,1953~1957年,每年种烟草300~500亩,年产烟叶10吨~27吨。1958年,烟草生产开始好转,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50吨。1963年,国家收购烟草实行奖售,是年烟叶总产量91吨,收购
  79.2吨。1965年以后,烟草趋零星种植。
  药材
  据《永嘉县中药材资源普查报告》记载,全县有药用动植物238科940种,其中植物185科878种,属人工栽培主要品种有怀牛膝、白术、佩兰、钩藤、白药、米仁、银花、茯苓、丹皮、山药、积壳、粉葛、槐花、黄枝、吴芋15种。
  花卉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提出“绿化祖国”号召,花卉栽培开始受到重视。1962年,从温州市园林管理处和茶山乡引进10余个品种花卉苗木,美化县人民政府大院。1985年,县花卉协会成立,全县掀起种花养花热潮,涌现花木专业户220户,花木种植场18个,岭头乡竹房花木场、江北乡后垟花木场、清水埠君子兰种植场、县特产场花圃、桥头五针松繁殖场、花坦五针松种植场规模较大。是年,受全国各地花木市场不断抬价交易影响,一时花木身价百倍,一株三四年生茶梅价值300元~400元;三年生君子兰每株售价高达数百元乃至数千元。同年7月,在县城举办首次花木展销会。10月,县花卉协会组织花木种植场和花木专业户,参加在杭州举办的全省花木展销会。1986年夏,种花热开始消退,花木价格暴跌,市场萧条,昔日如黄金一般的花木,到1987年已无人问津,花木生产滑入低谷,1990年花木专业户和花木种植场消失。
  第四节 蔬菜
  农民种植蔬菜,历来是自给性生产,商品率极低。1949年全县种植蔬菜0.65万亩,1958年增至2.5万余亩,1960年上升为4.92万亩。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各地扩大粮食面积,蔬菜面积锐减,1961~1969年,每年种菜0.5~0.88万亩。1978年以后,蔬菜面积逐年回升,1980年1.09万亩,1985年2.26万亩,1988年3.27万亩,1990年3.93万亩,基本满足城乡人民吃菜需要。
  品种永嘉县蔬菜有13大类,54个品种。白菜类:普通白菜、山东大白菜、黄芽菜、油冬菜。甘蓝类:球菜(大平头、牛心球)、花椰菜。芥菜类:叶芥、花叶芥(雪里蕻、九头芥)、榨菜。叶菜类:菠菜、芹菜、苋菜、莴苣菜、蕹菜(空心菜)、蒿菜、苦荬菜。根菜类:萝卜(菜头)、胡萝卜(红菜)、芜菁(大头菜)、盘菜。茄果类:茄子、番茄、辣椒、甜椒。
  豆类:扁豆、白银豆、刀豆、豇豆、四季豆(龙芽豆)、剪豆。葱蒜类:洋葱、大蒜、葱、韭菜、荞蒜。薯芋类:芋艿、马铃薯、生姜、菊芋(洋芋)。水生菜类:茭白、藕、菱。多年生菜类:黄花菜(针金菜)、竹笋、芦笋。瓜类:黄瓜、蒲瓜、冬瓜、南瓜、丝瓜(天络瓜、八棱瓜)、佛手瓜(肉瓜)。食用菌类:蘑菇、香菇、黑木耳。
  选介
  蘑菇1971年,黄田、东岸、上塘3个乡镇试种0.78万平方米。198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9.5万平方米,产量314.4吨,产值61.8万元。1983年,蘑菇生产滑坡,产量降到220.5吨。1984年,县府把蘑菇生产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门路来抓,全面推广东岸乡箬隆村两次发酵科学种菇技术,是年种植蘑菇3.9万平方米,产量562吨。1988年,县府对蘑菇生产专业户优价供应化肥,收购蘑菇实行保护价,当年产蘑菇432吨。1989年植菇36.4万平方米,总产高达797吨。1990年蘑菇生产转入低潮,总产量降至335吨。
  香菇 清乾隆《永嘉县志》记载:“永嘉人以霉月断树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民国3年(1914),岩坦区黄南乡道基等村住山户,用枫树等杂木种香菇历时27年,30年(1941)停产。20世纪60年代,四海山林场、上塘镇三元堂村等地始种香菇。至1987年,香菇种植点扩大到溪南、苍坡、界坑、下坑、下嵊等村。1988年以后,种菇农户逐年减少。1990年,仅下嵊村16户种香菇23万筒,每筒净利润0.9元。
  芦笋 即石刁柏。1987年,引进美国芦笋优良品种“加州800”、“加州72”、“玛丽华盛顿500号”,在岩头、枫林、渠口、石柱、泰石、上日川等地率先试种,面积共846亩,翌年收芦笋190.84吨,其中,制罐头出口88吨,创汇29.3万美元;内销78吨,产值66.3万元。1989年,种植面积降到310亩,收购鲜芦笋128.5吨,亩产值983.8元。渠口乡泰石村潘统兴种植1.34亩,产量1684公斤,产值4430元。1990年,芦笋产区茎枯病蔓延,植株大部分枯死,全县仅产芦笋40吨,产值10万元。是年,在岩头、沙头、碧莲等地,新辟芦笋基地600亩。
  基地
  1962年春,县府在上塘镇郊区建立蔬菜基地190亩。1988年,基地增至255亩,开始实施三项优惠政策:年产蔬菜1000吨,每吨给予经营亏损财政补贴20元;每收购蔬菜50公斤,奖售成品粮票10公斤,平价化肥票2公斤,煤票4.5公斤;分配一定数量蔬菜基地专用化肥。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