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农技农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23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技农艺
分类号:
S39
页数:
10
页码:
477-4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农技农艺的情况,包含了常规栽培技术,选育良种,选育良种和作物保护。
关键词:
农业
农艺
农技
内容
常规栽培技术
水稻 旧时育秧方法是采用盲谷落田或将谷种浸水后置于箩筐自然露白后播种。秧田不分畦,大秧板水育秧。这种育秧方式烂秧率高。民国31年(1942)4月底,永嘉县农业推广所成立,曾推广盐水选种、合式秧田、甽田栽培等技术。建国后,提倡合理密植,亩栽秧由过去数千丛逐步增加到连作早晚稻均3万丛左右,单季中晚稻1.5~2万丛。20世纪50~60年代,实行三改,即改大板秧田为合式秧田、改落谷密为落谷稀、改水育秧为湿润育秧,并推广塑料薄膜覆盖,小苗带土移栽,秧苗素质提高,水稻生育期缩短。1977~1978年,推广温室无土育秧,出苗快,秧龄短,成秧率高,有利于早稻早插,比水育秧约增产10%。因这种育秧方法费工费本未能普及。1981年,第二季杂交稻推广“两段育秧”,秧龄弹性加大,既为扩大迟熟高产早稻面积创造条件,又免受晚稻迟栽而减产。单季杂交晚稻则采用稀播水育带蘖大秧。
水稻历来实行水作栽培、养水到老办法。建国后,水稻大田管理围绕三个生态指标进行,即前期促早发争多穗,中期促壮杆长大穗,后期养根保叶增粒重。措施运用上,早追肥、早耘田、浅灌勤灌促早发,开沟排水搁田控疯长,活水灌溉、干干湿湿防早衰,收割前10~15天断水,谷粒90%成熟时收割。
小麦 习惯种植方法,水网及河谷平原多采用狭畦阔沟;山区整丘种,只在田后坎和中间开沟,亩点播万余丛。20世纪50年代,推行条播密植,亩播种子5公斤~8公斤。70年代,狭畦改为阔畦,浅宽沟改为深狭沟,点播改为条播或密播。80年代中后期,出现稻板田免耕撒播麦,缓解秋收冬种劳力紧缺与农事季节矛盾。
玉米 境内以秋玉米为主,大暑后立秋前播种。建国前,玉米栽培肥少株稀产量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倡增施肥料,合理密植,每亩种植3000~3500株。出苗后及早间苗和补苗,做好开沟排水,严重干旱时适当灌水。总的要求是“促苗、控杆、攻穗、防早衰”。
番薯 传统育苗方法有加温、酿热、露地三种。建国前,一般采用露地冷床穴栽育苗和塘藤、垄藤相结合育苗。20世纪60年代,扩大栏粪垫床增温育苗。70年代后,推广薄膜覆盖保温育苗。有些地方则采用先薄膜覆盖保温育苗(称塘藤),出苗后分栽露地育苗(称垄藤)。育苗过程中掌握:“前期高温催芽,中期适温长苗,后期低温炼苗”。薯地深耕晒白,晴天整地作垄。立夏开压,小满大压,芒种扫尾。夏薯亩插2500株左右,秋薯适当加密。以斜压法为主,入土10厘米,露地2~3节。
马铃薯 种用马铃薯,多引自高寒山区。其途径:一是群众自行串换;二是由农业部门留种基地和外地调入供种。3月上中旬播种,每亩3500~4500穴,苗高7厘米~10厘米时中耕除草并培土,茎叶颜色转黄即可收获。
选育良种
水稻 民国时期,水稻生产一直沿用世代相传变异小的农家品种,种子严重混杂退化。建国后,水稻良种选育、引进和推广,大致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初期,着重抓地方品种鉴定、评选和利用。1950年,评选早稻505(乐清白)、503和中晚稻细叶青为农家良种。尔后又选用早稻陆财号、江南1224;中稻溪白、细叶青;晚稻白晚京、龙山京、茄园京、三日齐、西瓜红为当家品种。随着栽培技术改进和施肥水平提高,高杆稻不耐肥、易倒伏,增产潜力小弱点逐步显露。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全面实行高杆改矮杆。早稻早中熟品种有小金早、南特号;迟熟品种有矮脚南特、广场矮;连作晚稻有三株京、硬头京、茶山京、农垦58、广场矮、二九矮、爱武、二九多等,以爱武、二九多为当家品种。这一时期,为克服三熟面积扩大带来季节紧、肥料缺等矛盾,采取过“早翻早”、“倒种春”栽培方法。70年代,选用抗病高产品种,早稻有珍汕97号、珍龙13号、广陆矮8号、广陆矮4号、二九青、军协、温选青、青杆黄、竹科2号、红梅早、绍糯以及优质米品种辐8-1、农大8010等。晚稻推广早金凤5号、甲农糯。其中矮脚南特、珍汕97号、珍龙13号、军协、温选青、青杆黄、竹科2号为各个时期早稻当家品种。1977年调查有两季稻品种63个,矮杆水稻面积占61.13%;单季晚稻品种32个,矮杆稻占21.3%0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推广普及杂交稻。1976年,引种汕优6号,至1979年种植7.82万亩,占晚稻总面积35%,单产比常规稻增160公斤。1980年,杂交稻面积上升为70%。1980~1982年,3年累计栽培杂交稻543245亩,比186747亩常规稻单产增加69%。1985年开始,单季晚稻引种抗病、高产、优质杂交新组合汕优63号,取代抗性减弱的汕优6号,亩产提高11%,很快成为当家组合。1985年以后,连作晚稻选用米质较优汕优85号、协优46号、汕优圭33、汕优10号,逐步更换汕优6号。为使杂交水稻高产配套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县农业部门将主要杂交组合绘制成高产栽培模式图供农户仿照。
小麦 建国前,小麦品种有无芒、有芒、赤皮、白皮之分。无芒麦俗称“和尚麦”,有芒麦俗称“蜈蚣麦”。主栽品种有潮港麦、和尚麦、蜈蚣麦、方头麦,均系世代农家品种。民国28年(1939),引进“908”和“105”,一直沿用到建国初。1954年,引种南大2419。20世纪60年代,推广立夏黄、山农205、雅安早、大头黄、矮杆红、百矮早、矮粒多。70年代,随着用肥水平提高,三熟制面积扩大,又先后引进10多个品种试种,其中以早熟抗湿抗锈病的浙麦1号为最优,成为当家品种,淘汰易感病的百矮早、雅安早。1978年,试种温麦9号,表现耐肥抗倒、高产优质,很快成为山区、半山区当家品种,种植面积占70%。80年代后期,推广温麦8号及363,分别因品质差和易倒伏而逐年减少。
大(元)麦 20世纪50~60年代,大麦以六棱大麦、篇枝麦为主,元麦以趟累麦居多。建国后,引种二棱大麦、早熟三号、浙农大一号、浙农大二号、舟麦一号等大麦品种,其中早熟三号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抗病高产、适应性广,70年代成为当家品种,一直延续至今。
玉米 民国年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水田种植的有高脚白和矮脚白等,通称永嘉“白子”。山地种植的有“山粟”和“爆蒲粟”。50年代后期,引进金皇后、满蒲金。70年代后期,引进杂交玉米丹玉6号和旅曲,并成为当家品种。80年代中后期,引进用于旱地三熟制栽培的杂交玉米丹玉13号、掖单12号、掖单13号等品种。通过种植,丹玉13号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成为旱地当家品种。同时还引种杂交甜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和赖氨酸玉米,作为鲜食玉米供应市场。
番薯 旧时,以种植红皮白心六十日、红皮红心六十日、红皮黄心、铁丁番居多。1955年,引种胜利百号,头几年增产明显,后因种性退化,病害严重而淘汰。1961年引自青田县港头村的耐瘠品种港头白,增产显著,很快普及,1965年种植5万余亩,占番薯总面积46%左右,成为当家品种。20世纪60~70年代,先后引种红头8号、红红一号、牡丹、凤尾、徐州218、荆选4号。后因港头白蔓割病严重,由红红一号和荆选4号逐步顶替。1982年从瑞安县引进瑞薯一号试种,表现块大结薯集中,抗蔓割病,稳产高产,成为现今当家良种。1989年种植7万亩,占番薯总面积96%。
马铃薯 20世纪50~60年代,相继引种10多个品种,深眼窝和甘肃种比较理想。80年代,从东北地区引进克新一号、车农3030大豆 建国后,境内种植品种有火眼豆、咸塘豆等。20世纪60年代,引进六月豆、兰溪大青豆。80年代初,引进坎山白,成为当家品种至今。
蚕豆 蚕豆品种有宁波豆,其粒较小,还有牛踏扁,粒大形扁。
合理用肥
肥料种类 永嘉县农作物肥料,有土杂肥、绿肥、化肥、矿质肥、微生物肥、饼肥六大类,以农家土杂肥为主。
土杂肥。20世纪50年代,大力倡导增积农家土杂肥。1958年,积肥6800万担,亩均达145担。1961年开始,生产队对土杂肥实行定额投肥,分等论价。70年代,土杂肥数量呈下降趋势,使用量占总用肥量30%。80年代土杂肥使用量再度下降,仅占总用肥量15%。粪尿肥,使用历史最长,用途最广。农户除自积自用外,60年代至70年代,沿江生产队经常去温州市区、洞头、玉环等地购买。厩肥,俗称栏肥,以牲畜栏垫草而成,一般用作水稻基肥和麦作越冬肥。灰肥,有草木灰和焦泥灰两种,作基肥、追肥和盖子肥。河泥,70年代前,沿江水网平原农民挑河泥于冬闲田或春花田畦间作基肥,80年代已消失。堆肥及沤肥,堆肥以秸杆、野草、草皮、垃圾等为原料,混合适量粪尿、石灰等堆腐而成;沤肥是沿江平原田头积肥方式,用河泥、稻草、绿肥及厩肥配搭沤制而成,作为农作物基肥和面肥。
绿肥。有草子、蚕豆青、田菁和绿萍等。草子,系苜蓿、紫云英、苕子统称。19世纪中叶,境内已有苜蓿栽培。1949年,全县种草子0.17万亩。1959年,增至2.7万亩,其中苜蓿占80%,紫云英占20%。20世纪60年代,引进苕子,年种植面积曾达1万亩。1973年,有草子13.9万亩,为历史最多年份。80年代,草子面积锐减,1987年以后,仅有万余亩,其中紫云英占90%。蚕豆青,沿江平原水田冬种蚕豆,山区麦田间作蚕豆,春耕时将摘果后的蚕豆青杆翻入水田作基肥。1949~~1962年,每年种植1万余亩,19631990年,年种植约0.6万亩。田菁,又名咸菁,沿江涂地素有种植习惯,作为改良海涂土壤先锋作物,嫩茎叶作晚稻肥料。50~70年代,年种植面积约200亩。80年代以后,仅瓯北镇仍有少量种植。绿萍,民国时期,三江乡一带已是温州主要萍种产区。建国初期,三江乡每年向邻县提供萍种5万余亩。1958年,全县养萍3万亩。70年代前期,年放养面积增至4万余亩。80年代养萍减少,1983年以后每年养萍不到1万亩,且多分布于偏僻山区,老萍区濒临绝迹。
化肥。清末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后,外商在温州销售“狮子牌”、“娥女牌”、双斧牌”氮素化肥。民国14~18年(1925~1929),温州港进口的各类硫酸铵,永嘉农民喜购德国产“司马牌”肥田粉。建国后,化肥销量呈直线上升,1950年65吨,1960年1433吨,1970年5113吨,1980年27946吨。1980年以后,国家允许计划外化肥议价销售,化肥使用量持续增长。氮肥,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硫酸铵为大宗。1963年,始售销酸铵、石灰氮和尿素。1964年和1966年,分别推广氨水和碳酸氢铵。70年代后期,新增氯化铵。80年代后期,尿素为主,其次是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三者合计用量约占氮肥总量90%。磷肥,民国时期始用过磷酸钙,至50年代仍为磷肥主要品种。60年代开始,供应钙镁磷肥。1961年试用从摩纳哥进口的磷矿粉,1972年推广云南产磷矿粉。80年代,钙镁磷肥用量最多,过磷酸钙次之,磷矿粉渐趋消失。钾肥,1959年开始使用,当年销量168吨。1961~1972年停止供应。1973年恢复使用,是年销售4.6吨。之后,用量大幅度上升,至1990年,年销售量达到1764吨。复合肥,60年代中期,推广磷酸二氢钾,用于浸种和根外追肥,在水稻制种田普遍使用。70年代,新增磷酸铵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等肥种。80年代用量激增,1990年复合肥销量达2388吨。
矿质肥料。民国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农民习惯用蛎灰、明矾、石膏壅稻,70年代起基本停用蛎灰、石膏,1983年以后供销部门停止明矾供应。
微生物肥。20世纪50年代后期始用根瘤菌作豆科绿肥的菌肥,70年代用“5406”菌肥拌种,80年代以后微生物肥不再使用。
饼肥。有豆饼、菜籽饼、茶籽饼,主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建国初期,饼肥属计划分配物资,最高年销量752吨。20世纪70年代后期,饼肥货源短缺,国家停止供应,但少数农民至今仍在使用。
施肥方法 水稻。建国前,水稻施肥以土杂肥为主。20世纪50年代,提倡“开辟肥源,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巧施保粒肥”。60年代以后,施肥原则改为“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粒肥”。施肥方法上,基肥占总肥量60%~70%,以有机肥为主,采用有机肥打底面施少量化肥,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60年代,磷肥普遍用于蘸秧根。70年代,实行:“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肥为主,氮磷钾相结合;基肥为主,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水稻施肥办法,并开始使用钾肥。70年代后期,杂交稻则采用“基肥足而全,苗肥早而速,穗肥巧而准,根外追肥防早衰”施肥方法。1985年后,配方施肥逐步成为水稻施肥主要方法。
麦作。历史上种麦用稀人粪尿滴穴,少量焦泥灰盖子,追肥量少次稀。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巧施穗肥”。80年代,改为“施足基肥,早施促蘖肥,看苗施穗肥,后期根外追肥”,同时推广磷酸二氢钾和稀土作根外追肥。
玉米。旧时,玉米用肥单一,施肥量少。建国后,提倡亩施标准肥不少于500公斤。20世纪60年代,在总结群众施肥经验基础上,提出“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攻穗肥为主,攻粒肥为辅”施肥技术。随着杂交玉米普及和施肥水平提高,80年代玉米施肥技术调正为:“适施基肥,紧施苗肥,重施蒲肥,巧施粒肥”,以达到促苗、控杆、攻穗、防早衰。
番薯。习惯用土杂肥作基肥,人粪尿作追肥。20世纪70年代起,推行“施足基肥,酌施苗肥,巧施夹边肥,追施裂缝肥和根外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磷钾肥;苗肥一般用稀薄氮肥,裂缝肥在培土时看苗酌施,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
大豆。习惯不施肥或施少量灰肥。20世纪60年代以后,倡导播种时适施氮肥,苗期至始花期酌施磷钾肥,结荚期根外喷钼、硼肥。
施肥技术革新 根外追肥。20世纪50年代用草木灰浸出液作水稻、小麦等作物叶面肥。60年代,改用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至70年代成为多种作物重要施肥方法。80年代,根外追肥年均达10万余亩次。
化肥深施。化肥深施方法有三种。一是化肥拌泥土制成球状泥团塞入稻丛旁,称球肥深施;二是化肥撒施于田面,翻耕耖耙,使化肥均匀分布在耕作层,称全层深施;三是70年代用施肥器深施氨水入土达15厘米~20厘米。
配方施肥。1985年开始实行,是一项“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高产栽培”施肥新技术。是年,枫林、溪垟、江北、中塘等乡镇率先应用于早稻生产,成效显著。1987~1990年,全县水稻配方施肥累计约34万亩,增产粮食5000吨。
作物保护
病虫种类 粮食作物主要病害24种,主要虫害28种。
水稻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恶苗病、稻曲病、矮缩病,螟虫、响虫、卷叶虫、稻蝗、稻象甲、稻蓟马、稻包虫、稻杆潜蝇。
小(大)麦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大麦坚黑穗病,蚜虫、粘虫、麦叶蜂。
番薯有紫纹羽病、黑斑病、蔓割病、疮痂病、软腐病、根腐病、病毒病,小象鼻虫(又名小象甲)、卷叶蛾、大象甲、番薯甲、斜纹夜蛾、潜叶蛾、旋花天蛾、金龟子。
玉米有小斑病、大斑病、青枯病、黑粉病,玉米螟、斜纹夜蛾、蚜虫。
豆类有赤斑病、豆荚螟、豆象、大豆造桥虫、蚜虫、卷叶虫。
病虫灾害 明、清和民国时期,蝗虫、螟虫、响虫(稻飞虱、浮尘子)危害水稻,交替成灾。民国18年(1929),稻生响而枯者超五成。
1950年,早稻遭螟虫、蝗虫危害达50万亩(指当时县境),损失粮食13%。1952年,铁甲虫成为水稻主要害虫。1955年多种病虫齐发,间作晚稻受二化螟危害枯苗连片。发生小麦杆锈病15万亩,大麦穗病5万亩,番薯小象甲18万亩,大豆豆尺蠖3万亩。是年水稻虫灾面积累计174万亩次。1956~1959年,三化螟为害加剧,二化螟减轻,赤霉病开始为害小麦,储藏的蚕豆出现蚕豆象。1965年,水稻三化螟大发,3万亩重灾田减产五成多。番薯“港头白”遭小象甲危害,上塘公社下堡大队薯块受害率高达94.7%,损失率达84.2%。1966年,永临、罗浮区水稻卷叶虫大发,叶片被害率12.5%~84%。四川区单季晚稻发生严重穗颈瘟。1968年,岩头、岩坦区小麦赤霉病流行。1972年,罗浮区水稻矮缩病、纹枯病发病5.65万亩次。粘虫、麦蚜发病面积占全县麦类总面积20%~30%。1976年,番薯疮痂病发病1800亩,减产四成。1979年,穗颈瘟大流行,严重威胁山区水稻生产。1980年,感染水稻纹枯病21万亩次,发生番薯小象甲5万亩,损失薯丝100吨。1981年,螟虫大发,损失稻谷1500吨,白背飞虱成为早稻后期和晚稻前期主要害虫,受害10万亩。1983年,水稻纹枯病、褐稻虱、卷叶虫并发,被害面积分别为24.3万亩、15万亩、13万亩。1990年,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分别损失稻谷890吨和3050吨。发生番薯黑斑病5870亩,蔓割病5462亩,小象甲1.16万亩。
病虫防治 1950年5月21日,成立县治虫指挥部,与实业科合署办公。1955年,设县测螟站,发布虫情警报,指导开展虫害防治。1970年成立县农作物病虫观测站,承担病虫测报工作。1979年,县府建立防治番薯小象甲指挥部,以加强对小象甲防治工作的领导。1981年、1983年,先后建立浙江省永嘉县植物保护站和浙江省永嘉县植物检疫站。1990年,全县有植物保护专业技术骨干16名,镇、乡、村农科员兼任植保员。
建国后,病虫防治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人工防治为主,农药防治为辅。1950年,全县人工捕杀螟卵34.5万块、螟蛾2874万只、蝗卵6.38吨、番薯小象甲3000只、铁甲虫和负泥虫2万只。1955年6月,动员11万人次投入治虫战斗,使用诱蛾煤汽灯3121盏,人工拔除枯心苗1950公斤,推广治虫青油20吨、菜籽饼50吨及少量巴豆。1954年,首次引进六六六粉剂防治水稻螟虫。1958年,半数水稻种子采用“西力生”、“赛力散”浸种。60年代,先后推广使用“1605”、“敌百虫”、“乐果”、“福美胂”等农药治虫灭病。
20世纪70年代,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重点,采取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选用抗病虫品种,更新农药品种等综合防治技术。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引进“叶青双”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白叶枯病,推广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防治害虫。1985年,停用有机氯农药。1989年,建立综合防治示范片16个共3500亩,1990年扩大到4万亩,收到明显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和提高农业产量的效果。
草鼠兽害 水稻杂草以稗草为主,阔叶类次之。稻板小麦田杂草以看麦娘为主。过去依赖人工除草,1961年始用“2.4—滴”、“五氯酚钠”防治稻田杂草。1972年,引进“除草醚”,次年推广应用1000亩。1984年,推广“草甘膦”杀灭旱地杂草,效果良好。1985年后,推广“绿麦隆”、“绿黄隆”、“双甲隆”防除大小麦杂草。1986年引进“禾大壮”、“杀草丹”、“丁草胺”,防除稻田杂草。1989年,引进“禾草克”杀灭番薯、蔬菜杂草。1990年,化学除草稻田6.05万亩,麦田3.15万亩。
农田鼠害一般年份发生面积20余万亩,鼠密度12%~15%。1987年春,县政府拨专款开展灭鼠运动。是年,全县共投放敌鼠钠盐毒饵105吨,灭鼠铁夹7000只,灭鼠率85.5%,鼠密度从19.9%~24%下降到2.3%~3.4%,鼠口夺粮2750吨。尔后,坚持每年组织数次灭鼠活动。
境内山区兽害严重,危害作物兽类有野猪、山猫狸、野兔、穿山甲等,以野猪、山猫狸为主。1960年以后,山林被毁,野兽相对减少,但野猪、野兔仍严重危害农作物。山区农民采取挖陷阱、设药弹、用猎枪灭兽。
植物检疫 建国初期,植物检疫由农业行政部门管理。20世纪60年代,县农业局指定一名农业干部专管。1983年11月,建立永嘉县植物检疫站,配备专职植检员2名,工作人员4名,区、乡、镇兼职植检员60名。在瓯江大桥、楠溪江大桥设立季节性植检哨卡,境内沿江各渡口均进行植检管理。1984年起,对水稻杂交制种田实行产地检疫制度。1988年10月,开展“植物检疫法制宣传月”活动。
永嘉粮食作物主要检疫对象有:番薯小象鼻虫、番薯瘟病、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4种。
番薯小象鼻虫。建国前沿江地区已有此虫为害。建国后,虽长期坚持“春诱、夏保、秋防、冬净”的综合防治措施,然而仍不能有效控制。1964年,番薯虫害普查表明,番薯小象鼻虫由南向北蔓延至沙头三角岩。1972年再延伸到岩头里户村,1979年病区扩展到鲤溪乡和东皋乡,1990年波及45个乡镇。
番薯瘟病。1978年10月,罗溪乡木桥村和罗龙头村首次发现,病田17亩,病源来自瑞安县番薯藤苗。经现场扑灭、划定病区和改种等措施,三年后未见再发病。
水稻白叶枯病。20世纪60年代始发。先后采用土农药与化学农药“401”、氯霉素、五氧吩嗪、叶枯净、叶青双等防治。重灾年病田达10万余亩。1983年以后,此病不再列为检疫对象。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987年渠口乡坦下村最先发现,发病面积8.5亩,病源来自丽水杂交稻种子。1990年9月普查表明,病区扩大到瓯北、乌牛、仁溪、黄田、东岸、罗溪等14个乡(镇)共42个村,发病面积2725亩。采取刈青烧毁发病中心田块81.6亩,处理病谷40亩,烧毁稻草3000亩,消毒农田3422亩。县政府拨款6万元作为经济补偿。
杂交作物制种
水稻 1976年春,县良种场、江北公社小农场、五〓公社里塆潭大队进行二九南1号A、珍汕97A、二九矮4号A三个不育系繁种试验,面积共1.3472亩,收不育系种子27.5公斤,折亩产20.4公斤。1977年春,县农业局派员赴海南岛繁殖制种亲本供全县制种。是年秋在七都等15个公社144个生产队落实汕优2号、汕优6号、南优2号等杂交组合制种田1425.11亩,总产19785.4公斤,亩产13.9公斤,纯度87.1%。1978年,吸取上年分散制种产量低、质量差教训,确定三江公社浦东、浦西、港头、后江4个生产大队连片的2223.61亩水田为制种基地,改人工隔离为自然隔离,并在制种生产环节上,县农业
局与生产队实行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成功创举得到国家农业部充分肯定。当年收杂交种子95367公斤,亩产42.9公斤,纯度95%。按技术承包产量基数超产563967公斤,按该田片前三年晚稻平均产量增产786967公斤。由于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三江公社制种基地产量逐年上升,质量逐年提高,1982年平均亩产达到77.7公斤,纯度98%以上。在三江公社制种致富影响下,岩头公社河一、江北公社罗浮等生产大队纷纷要求制种,据此,从1979年起,另辟制种新区,制种面积剧增,最多的1980年5027.83亩,加之单产连年上升,出现杂交种子供大于求,到1983年全县积压6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在农村迅速展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当时分管县农业局技术业务副局长柯永乐从农民劳动价值规律出发,意识到在三江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平原地区制种不会持久,于1982年部署高山单季晚稻地区的岭头公社进行制种亲本表征,并于1983年试制示范。1984年三江公社退出制种后,制种面积锐减,杂交种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依懒外地调入。1988年,因灾全国各地水稻制种大减产,永嘉杂交种子缺口20多万公斤。1989年春,县府建立由农业、供销、粮食、银行、财税、公安等部门领导参加的杂交稻制种领导小组,承担制种任务的区乡村建立相应机构,实行分级负责制,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杂交稻制种生产。是年,制种面积回升到1660亩,总产12.67万公斤,实现杂交种子自繁、自制、自给。
玉米 20世纪70年代,引入杂交玉米“旅曲”、“丹玉6号”、“浙单1号”试种成功。其中“旅曲”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稳产高产,很快成为秋玉米当家组合。为满足生产需求,1978年向外地购买父、母本种子,定点岩坦公社东岙大队,落实“旅曲”制种104亩,收杂交种子11550公斤,亩产111公斤。1979年,制种地段从1978年一爿垟扩大到三爿垟,面积609亩,涉及岩坦公社东岙、岩坦、坦一、屿北4个大队,收获杂交种子6.85万公斤,亩产112.5公斤,自用2万多公斤,多余种子供应温州地区及外调各地。1980年,生产6.6万公斤杂交种子,销售后积压2万公斤。1981年,玉米制种暂停。1982~1983年,制种基地移到岩头公社溪南大队、跃进大队(现芙蓉下村)、里户大队,累计制种327亩次,生产“旅曲”种子3.57万公斤。后因引种“苏玉1号”、“丹玉13”、“掖单12”等紧凑型玉米新组合优于“旅曲”,加之种植结构起变化,秋玉米主产区岩头等地大力发展西瓜、蔬菜,杂交玉米用种量逐年减少,制种失去固有意义,所需杂交种子专靠外地供应,永嘉玉米制种自此终止。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