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实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23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产实绩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5
页码: 471-4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粮食生产实绩的情况,包含了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和蚕(豌)豆的内容。
关键词: 农业 粮食 生产

内容

永嘉县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元麦、玉米、番薯、马铃薯、芋艿、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等。
  水稻 已有近2000年栽培史,产量居各类粮食作物之首。按播种期或生育期可分为早稻、连作晚稻、迟中稻、单季晚稻(历史上曾有过早中稻、间作稻、混播稻、再生稻和倒种春)。年栽培水稻32~44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56%;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64%。1982年,有水稻41.71万亩,总产量142080吨,亩产341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西岙公社后坑生产大队野骨生产队蔡岩芳1.076亩单季晚稻高产试验田,亩产713公斤。1990年,水稻面积41.84万亩,总产113575吨,亩产271.5公斤,总产和亩产分别比1949年增加124.8%和104%。
  小麦 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民国21年(1932),麦类面积占粮田面积20%。28年(1939)《永嘉麦作黑穗病损失调查》记载:“麦作为永邑重要冬作之一,每年收成丰歉,影响地方民食。”1949~1990年,年均播种10.5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14%,产量占粮食总产量5.7%01990年比1949年总产增14317吨,增长161.2%;亩产增89公斤,增长185.42%。
  大(元)麦 即皮大麦和稞大麦。1949~1958年,属山区农民喜爱的粮食品种之一。1959年以后,逐步以小麦取代。至1990年,总产只有422吨,且多用作啤酒原料。
  玉米 明末清初传入。原为半山区(河谷平原区)主要杂粮。民国37年(1948)种植43000亩,亩产60余公斤。1949~1980年,年播种2~3万亩。80年代,秋玉米逐步被连作稻取代,至1990年全县仅种植0.95万亩,总产1022吨。
  番薯 明末清初从福建传入。分夏薯和秋薯两种,以夏薯为主,秋薯大多作为种薯,为永嘉粮食三大支柱之一,产量仅次于水稻,常年种植10万亩左右。50~70年代,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25%。70年代中期起,随着小麦、晚稻和大豆等作物面积扩大,食粮结构变化和果树大量栽培,种植面积逐年缩小,1990年全县种植7.34万亩,亩产337公斤,总产量24797吨。
  马铃薯 清朝中期从北方传入境内,是昔日山区群众接荒粮食。建国后,马铃薯生产经历了兴盛、衰落、回升三个时期。50年代面积增加近4倍,总产增长约6倍,1959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分别达5.01万亩和6925吨。1960年起,马铃薯生产渐趋衰落,至1979年的20年中,有16年播种面积徘徊在1.5万亩上下。80年代,随着食品结构变化,马铃薯作为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产量迅速回升。1990年亩产186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总产6262吨,是略低于1959年第二个高产年。
  大豆 种植始于宋代,主要用于制作副食品,产地遍布全县,山区多于平原。1949~1955年是大豆生产鼎盛时期,年播种面积稳定在5万余亩。60~70年代,提倡多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面积扩大,大豆生产转入低潮,每年种植0.26~0.89万亩。80年代,人们对大豆需求量逐渐增加,加上品种优化,栽培技术提高,年种植面积恢复到万余亩,单产亦有明显提高。
  蚕(豌)豆 属小宗粮食作物。建国初期种植较多,1951年达到6.09万亩。1962年以后,年播种面积均不足万亩。蚕豆俗称槐豆,与麦类等冬种作物轮作或混种。嫩籽作蔬菜,老籽供煮食、炒食或加工成豆制品。豌豆有软壳、硬壳之分。软壳者称剪豆,采嫩荚作蔬菜;硬壳者俗称蚕豆,鲜嫩籽粒炒菜或和米煮饭,老熟籽粒与糯米制成蚕豆粽为群众所喜食。
  芋艿、绿豆、赤豆等小杂粮,全县各地均有零星种植,产量很少。荞麦、荠芋和木薯等,历史上亦曾有过种植。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