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防洪挡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20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防洪挡潮
分类号: TV87
页数: 6
页码: 438-4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防洪挡潮的情况,包含了溪堤,江堤和水闸的介绍。
关键词: 水利 防洪 永嘉县 挡潮

内容

第一节 溪堤
  早在宋代以前,沿溪群众就曾修筑溪堤(防洪〓)。宋代以后,规模逐渐扩大,修筑技术不断提高,但完整保留至今的甚少,有的经反复修缮也已面目全非。
  建国后,楠溪江中、上游以及西溪、菇溪中游沿岸各村普遍修筑溪堤。1990年,有溪堤383处,总长173.4公里,其中500米以上的有100处,计103.3公里;500米以下的283处,计70.1公里。保护农田4.54万亩,保护人口12.22万人。
  沙岗防洪堤
  1956年,沙岗片东升、西〓、新坊、镬炉、兆潭、徐家湾6村群众联手建成一条长2600米、高2米,顶宽1.5米~2米的防洪堤。经多次水毁,至1976年,仅存三分之一,防洪作用基本消失。1977年11月,岩头区革命领导小组、枫林公社革委会组织群众兴工重建,最高日出工3000余人次,1980年春竣工。该堤高4米,长1700米,顶宽3.5米,干砌石护面,总投工约36万工,总工程量12万立方米。保护6个村农田1500余亩,保护人口4242人;至1990年,溪滩造田和旱地改水田540亩,年增产粮食50万公斤。
  霞美防洪堤
  又名三美防洪堤,同沙岗防洪堤隔溪相对,自上美村头至霞美村尾,长800米,高4.5米,顶宽3米,砂砾鹅卵石填心,干砌石护面,保护港头乡上美、中美、霞美3个村农田782亩,人口2656人。该工程由港头公社组织实施,投资、投劳按3村受益程度分担,1977年冬兴建,历时2年,完成700米。1989年,续建尾部100米,工程总投资2.3万余元。
  碧莲防洪堤
  位于碧莲镇碧莲村。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长800米。清咸丰三年(1853)夏,洪水冲毁堤坝,当年修复加固,堤路合一,高3.5米~4米,顶宽2.5米~3米,上设风水墙,高2米,宽0.5米~1米,鹅卵石结构。
  1968~1978年,碧莲下村对原堤分期实施延伸扩建,11年中,累计建新堤1865米,总长达2665米,起自碧莲水文站,止于蛙蟆山脚。新堤高4.24米~4.35米,顶宽3.49米~3.75米,工程总量6.5万立方米。保护区镇机关、单位和下游4858人、1471亩农田的安全。堤内改沙滩、旱地为水田140亩。
  李家村防洪堤
  原长150余米,高不到3米,顶宽1米,鹅卵石结构,防洪标准低于五年一遇。1971年9月23日溪堤水毁,水流改道,大片农田被冲成砂砾滩。同年10月15日,村干部率村民重修防洪堤,至1974年10月,分期建成一条长1950米,高3.3米,顶宽3.6米,干砌石护面的新堤,保护堤内农田200亩。期间,重建水毁农田70亩,新造30亩,开通一条新溪流,使溪水改道向北绕山而过,将原被溪床所隔8片农田连成一片。累计总投工9.2万工,每个劳力投工数高达460工。
  菇溪防洪堤
  菇溪防洪堤分为东堤和西堤,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水毁复建,现东、西两堤分别重建于1960年和1961年。东堤上起白云乡前庄村,经白云乡前堡村,桥头镇黄堡村、井大村、殿前村,下止桥头镇店埠村,全长2.515公里,平均堤高3.5米,顶宽2.5米,横断面系梯型,干砌石,工程总量5.1万立方米;西堤始自白云乡大沸下村,经白云乡金村、石埠头村、桥头镇溪西村和金窑村,终于桥头镇窑底村,全长3.79公里,平均堤高3.5米,顶宽2米,干砌石,总工程量7.3万立方米。保护堤内村民1.38万人,耕地0.36万亩。
  第二节 江堤
  永嘉江堤最早建于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20世纪50年代为建堤兴盛时期。1990年起倡导兴建高标准江堤,使江堤建设跨上新台阶。
  境内江堤总长69.47公里,其中瓯江沿岸42.22公里,楠溪江下游27.25公里,均属泥质土堤,具防汛和挡潮功能。共保护农田6.46万亩,人口13.92万人。
  形成闭塞区江堤有七都江堤等5条,计52.77公里,其中属于标准堤6.28公里,土堤45.99公里。防汛防潮标准一般仅达五年一遇。
  七都环岛江堤
  七都环岛江堤,有内外两堤。内堤俗称“官塘”,建于清初;外堤经多年修建,全堤长
  17.77公里,其中上南堤3.95公里,高程4.8米,顶宽2.2米;前沙堤3.87公里,高程5.2米,顶宽2.1米;百三下堤2.1公里,高程3.7米,顶宽1米;东江沙堤4.1公里,高程5.2米,顶宽2米;老涂北堤3.75公里,高程4.9米,顶宽2.2米。江堤坡度均为1:1.2。保护七都闭塞区10587亩农田和13246人口。
  20世纪80年代北江沿岸有2.75公里滩涂严重受冲刷,1987年虽对部分地段作了保塌护岸处理,但江堤塌坍仍时有发生。南江沿岸板桥村地段450米江堤严重滑坡、塌坍。1990年冬,七都乡政府发动群众,对环岛江堤进行加高、拓宽,投工1.38万工,挖填土方2.11万立方米,提高了防汛档潮能力。
  乌牛江堤
  自西湾至乌牛水闸,为粘土堤,长1.8公里,保护闭塞区内农田0.96万亩,人口1.78万人。近年来瓯江航道在此岸通过,堤岸坍坡加重。
  三江江堤
  自后江至开垟涂水闸,全长11.85公里。其间长岙至梅园段系山体岩岸。全堤保护闭塞区内后江、江头、浦西、浦东、长岙、梅园、联中7个村1.35万人口和0.38万亩农田的安全。
  瓯北江堤
  自礁头至罗浮,堤长10.8公里,起着保护瓯北镇2.14万亩农田和5万人口的作用。
  黄田江堤
  自枫埠至千石,全长10.05公里。启岩头至上岩儿段长3.5公里,保护黄田乡江边、浦边等村0.7万亩农田和0.8万人的安全。上岩儿至岭下段为山体岩岸。岭下至千石段长6.55公里,是黄田乡政府驻地东面城防大堤,保护岭下、千石等村0.8万亩农田和1.5万人口安全。1990年,雅林村4.4公里江堤水毁0.4公里,其余被冲刷成0.6米~1.3米宽的险堤。是年11月29日黄田乡政府组织群众抢修,塌方处抛石1300立方米,普遍加高江堤0.6米~0.8米,加宽1.3米,计土方14600立方米,总投工16700工。
  第三节 水闸
  水闸俗称陡门,分布在瓯江与楠溪江下游感潮平原地带,具挡潮、防洪、灌溉、排涝、航运诸效能。清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徐维纲详请修筑七都乡西江浦新洲二水闸;二十六年(1761)知县崔锡详委典史阎桂卿督修(现不复存)。建国后至1990年全县共建闸73座、104孔,总孔宽238.5米,过闸流量1658.8立方米/秒,其中1958~1976年建66座、78孔,1977年以后建1座。80至90年代,普遍实行建闸技术革新,改木板闸门为钢筋混凝土闸门,改手动启闭为机械或电动启闭。1990年水闸排涝11.98万亩,灌溉11.86万亩。
  乌牛水闸
  民国时期,温州专员公署曾拟建乌牛水闸,未成。195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建乌牛水闸(滕公桥水闸),选址于永嘉县乌牛镇码道村以东、乐清县琯头村以西国道线上。1951年春,由永嘉乌牛、仁溪和乐清琯头3乡联合组织施工,当年冬建成。至1990年历经四次维修、两次改装,累计总造价63.35万元。水闸共7孔,净宽21米,钢筋混凝土闸门,过水最大流量每秒173.5立方米,蓄水量107.2万立方米,受益农田1.8万亩。该水闸对确保农业丰收,改善两岸人民工业、生活用水和乌牛溪中下游11公里航运,起着较大作用。建闸后,小火轮可从乌牛码道直抵仁溪西山。
  上塘水闸
  位于县城上塘镇浦东村西南,路口溪入楠溪江的咽喉地段。1959年建成。上游集水面积41.5平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36.5立方米/秒。水闸为五孔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净宽17.5米,过水流量124立方米/秒,水闸工程同省道线——永仙公路桥工程合二为一,水闸机、电设备齐全,建有启闭机房74平方米。蓄水量达19.8万立方米,排涝灌溉农田0.4万亩,年增产粮食255吨;年产淡水鱼25吨~30吨;对改善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用水和美化环境均起较大作用。
  罗溪水闸
  位于楠溪江下游东岸罗溪乡启灶岩头以北1公里处,1956年竣工投入运行,松木闸门,人力启闭,露天操作。1986年,闸室和闸墩产生不均匀沉陷,右闸墩和工作合梁之间出现裂缝,工程重行设计改造,自筹投资6万元,1987年竣工。水闸3孔,净宽7.8米,排洪能力每秒7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对罗溪乡3000亩农田具排洪、防潮、储水抗旱功能。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