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堰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9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堰坝
分类号: TV62
页数: 3
页码: 423-4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堰坝主要分布在大楠溪、小楠溪、西溪、菇溪和乌牛溪干支流上,有部分堰坝兼作矴丁步及灌溉面积的情况。
关键词: 水利 堰坝 永嘉县

内容

堰坝俗称拦水堰,境内量多面广,主要分布在大楠溪、小楠溪、西溪、菇溪和乌牛溪干支流上,有部分堰坝兼作矴丁步。20世纪70年代前建造的堰坝,面层由块石或溪石筑成,内填卵石、砾石,顶宽2米~3米,上游坡约1∶2,下游坡1∶7~15,用粘土或石灰粘土心墙防渗。心墙厚0.4米~0.8米。堰坝屡毁屡复,尤其下游坡脚易遭水毁,佐以木桩加固,增强整体性。70年代以后兴建或修建的堰坝,一般采用混凝土心墙,有的在下游坡址或护坦出口设置地面钢筋混凝土梁,以取代木桩。堰坝结构改进后,防渗性能和牢固度相应提高,但由于溪流变迁、流态变化等原因,仍有部分堰坝毁于洪水。
  截止1990年末,全县累计建成堰坝506条,总长9774米,受益农田24050亩。其中灌溉200亩以上堰坝43条,共长2570米,灌溉面积11750亩;灌溉200亩以下堰坝463条,分布在33个乡镇,共长7204米,受益面积12300亩。这些堰坝多数属建国后新建,部分始建于建国前,水毁后复建。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