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92
颗粒名称: 第八编 水利
分类号: F407.9
页数: 32
页码: 415-4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水利方面的情况,包含了蓄水,引水,提水,水电站,防洪挡潮,水利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 水利 工程 永嘉县

内容

永嘉境内有楠溪江、西溪、菇溪、乌牛溪四大水系,主流总长229公里。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26条,总长581公里。支流大多源短流急,峡谷深峭,溪床比降大,水位易涨易落,洪枯悬殊。
  历代劳动人民为抗御水旱灾害曾修筑一些水利工程。据史书记载,自汉至民国期间,共兴建河渠44条、埭55处、陡门31座、江堤(含海塘)7条,围垦海涂1.2万亩。这些工程大多在瓯江南岸,即今瓯海、鹿城、龙湾区内,在现永嘉境内只有陡门3座。兴建的溪堤、堰坝、渠道等水利设施,完整保留至今也寥寥无几。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水利建设,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采取“上蓄、中引、下堤、防洪、捍潮”治水方略。山区以蓄为主,辅之以引,充分利用垄坳地形条件,建库筑坝,治山开渠,形成自流灌溉网络;半山区蓄引结合,辅之以提,利用水头落差,兴建小型水电站,尽综合开发之功;平原以提灌为主,结合蓄引,平整土地,灌排自如,旱涝兼治。40年来,组织群众投入5997万工日,完成土石方5279万立方米,投入资金3724.15万元,其中省、市拨款1410.1万元,先后建成水库、山塘607座、堰坝506条、机电提灌站362座、水轮泵站138台、水闸73座、机电提灌井23眼、溪堤173.4公里、江堤69.5公里,疏浚、开挖河道112公里。年蓄水、提水、引水量1.07亿立方米,灌溉22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8.13万亩。
  水电建设始于1959年装机12千瓦的碧莲石湖水电站。1990年末,境内尚有水电站128座(包括可发电水轮泵站),总装机17707千瓦,年总发电量3107万千瓦小时,占全县供电量9472万千瓦小时的31.75%,其中国营水电站8座,装机5915千瓦,年发电量1800万千瓦小时。上述电站中已有37座、装机13045千瓦并入华东电网运行。
  第一章 蓄水
  永嘉县水库、山塘蓄水3501万立方米,河道(指平原建闸河道)蓄水334万立方米。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山塘、水库建设曾一度形成热潮。
  第一节 水库
  小(一)型水库
  境内现有小(一)型水库9座,总集水面积84.2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10亩,总库容190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539.5万立方米,实灌农田12150亩,配套发电装机5570千瓦。这些水库、电站均归县水利电力局管理。水库枢纽工程完成后,经过维修加固、配套挖潜,均达到“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防洪标准。
  半岭水库 位于罗溪乡半岭村。1958年1月,罗溪乡组织群众开工,后由黄田公社组织群众继续施工,1959年12月竣工。粘土心墙土质坝,高30.3米,宽4米,顶长135米,宽浅式溢洪道挖在左坝端。混凝土输水涵管布置于坝体左段,长153米,洞径1×0.7平方米。库区集水面积4.3平方公里,主流长2.7公里,总库容24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3000亩,其中自流灌溉800亩,提水灌溉2200亩,有南岙、启灶、罗溪、北岙、缪北等村受益。坝后建引水式电站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发电、养鱼。水库淹没耕地30亩,拆迁民房50间,移民16户70人。总工程量23.54万立方米,总投资97.1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03万元。
  龙潭背水库 位于岩坦镇龙潭背村。1958年10月由岩坦生产大队组织施工,1960年4月竣工。粘土心墙土质坝,高31米,宽4米,顶长110米。宽浅式溢洪道开在左坝头,输水隧洞布置在左坝头山体中,洞长146米,断面1.5×1.8平方米。水库集水面积2.7平方公里,总库容146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0万立方米。坝后有引水式电站1座。以发电为主,兼灌溉、养鱼。年发电量120万千瓦小时,自流灌溉南山等村农田400亩。水库淹没农田46亩,拆迁民房30间,移民24户105人。总工程量18.16万立方米,总投资88.7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8.9万元。1972年,发现大坝漏水,定为危险水库,控制库容60万立方米运行。1982年1月动工保坝,次年1月28日竣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白水漈水库 位于仁溪乡西岙村,坝下有一高150米瀑布。1958年1月乌牛乡组织施工,1960年8月竣工。匀质土坝,高27米,宽4米,顶长130米。输水隧洞长168米,断面1.6×1.8平方米。水库集水面积10.5平方公里,主流长4.4公里,总库容106万立方
  米,正常库容72万立方米,担负境内乌牛镇1.8万亩和乐清县0.7万亩农田灌溉。坝后有引水式高水头电站1座。水库具灌溉、发电、养鱼综合效益,总工程量18.02万立方米,总投资78.41万元(含国家补助22.04万元)。因原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又差,致使漏水严重。1980年11月进行保坝施工,1984年5月竣工。挖填土石方4.28万立方米,造价11万元。
  下岙水库 位于鹤盛乡下岙村。1958年10月由鹤盛生产大队组织施工,1961年3月竣工。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组成。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高29米,顶长95米,顶宽5米。副坝建于1983年12月,为土石混合坝,高2.1米,长21米,迎水和背水面坝坡均为干砌石。宽浅式溢洪道开在坝左端山坳中,钢筋混凝土衬砌的输水隧洞布置在坝右头山体中,长80米,洞径1.4米。库区集水面积26.21平方公里,主河槽长6.25公里,总库容21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10万立方米,灌田500亩。坝后建电站一座。具发电、灌溉、养鱼综合效能。库区淹没耕地170亩,拆迁民房41间,移民26户110人。总工程量18万立方米,总耗资70.5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31万元。1980年11月施工保坝,1983年12月竣工。
  小子溪水库 位于峙口乡长源村。1958年8月由上塘公社组织施工,1962年7月竣工。枢纽工程有大坝、溢洪道、泄洪洞、发电洞、导疏涵管等。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址土坎壳,外坡脚筑有滤水砌石体,迎水和背水面坝坡均为干砌石护坡。坝高45.5米,顶长114.9米,顶宽5米。侧堰深槽式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岸山肩,全长285米,宽度为17米~10米渐变。输水隧洞长116米,断面2.1米×1.6米。泄洪隧洞总长383米,内径2.2米×2.2米。该库泄洪洞位在死水位以下12米处,1978年1月28日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技术成功,属浙江省首次应用,全国第三例,获温州地区科技奖。《中国水工隧洞建设成就》专册和《浙江水利科技》分别刊载了该成果。水库集水面积20.4平方公里,主流长5.8公里,总库容47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440万立方米。灌溉长源、峙口、塘里等村农田2500亩。坝后有引水式电站一座。库区淹没农田50亩,拆迁民房84间,移民28户130人。工程总量37.42万立方米,总投资194.5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7.74万元。1968年与1974年先后进行高压灌浆处理,1983年12月至1988年5月施工加固,使整个工程质量得以完善、提高。
  朱坑垟水库 在六龙乡朱坑自然村。1970年冬由东风公社组织群众施工,1972年7月竣工。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组成。大坝为粘土心墙土坝,高33米,顶长105米,顶宽3米。宽浅式溢洪道开在坝右边山坳内。内径0.3米的混凝土输水涵管布置在左坝下,进口高程301.5米,出口高程300米,流量0.36立方米/秒,有一明渠输水到朱坑垟水电站前池。水库集水面积2.2平方公里,主流长1公里,总库容102万立方米,正常库容88万立方米,尾水灌溉农田1350亩。库内淹没耕地40亩,拆迁民房29间,移民15户96人。总工程量32.95万立方米,耗资157.3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62万元。
  石田坑水库 在茗岙乡石田坑村。1970年11月由碧莲区组织五个乡镇群众联合施工,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89年11月至1990年12月完成扩建工程,枢纽工程有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大坝为粘土心墙,上下游坝坡均为干砌石护坡,高38米,顶长137米,顶宽6.4米。拱型溢流堰式溢洪道开在左坝头山坳内,输水隧洞布置在右坝头山体中,洞长188米,断面1.8×1.8平方米。水库集水面积5平方公里,主流长2.3公里,总库容12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08.5万立方米,自流灌溉梯田400亩,建有引水式电站一座。水库以发电为主,兼灌溉、养鱼。库区淹没耕地68.85亩,投入80万工日,总工程量24万立方米,国家投资54万元。
  西章水库 位于徐岙乡平坑村。1977年12月由徐岙公社发动群众动工兴建,1981年12月31日竣工。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组成。大坝为钢丝网水泥面板防渗堆石坝,呈微拱型,高33.7米,顶长127米,顶宽7米。采用高频振动灌浆施工技术,获1982年温州市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宽浅式溢洪道、输水隧洞布置在左坝头山体中,断面2×2平方米,洞长140米。水库集水面积5.7平方公里,主流长3.4公里,总库容132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15万立方米。下游建有一二两级电站。尾水灌溉徐岙乡农田2000亩(自流灌溉1500亩,提水灌溉500亩)。库区淹没耕地75亩,拆迁民房77间,移民25户141人。总工程量9.51万立方米,总造价97.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5.54万元。
  山溪头水库 建于1972年,坐落陡门乡山溪头村。水库集水面积9.25平方公里,主流长1.6公里,坝高10米,库容30万立方米,有配套电站1座。1974年10月动工扩建水库和增建电站,1980年11月扩建工程竣工,大坝加高到30.9米,总库容增至488万立方米。1981年9月坝体出现险情,经省水利厅批准,1986年11月1日水库改建工程上马,至1988年12月31日竣工。水库枢纽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溢洪洞、发电洞组成。改建后主坝为粘土斜心墙堆石坝,高26.5米,长131米,顶宽5米,设有浆砌块石防浪墙,高1米。溢洪道为一折轴线矩形实用堰,布置在右坝头山坳处,其成果在1990年《浙江水利科技》杂志上刊载。泄洪洞在左坝头山体中,洞长117.5米,断面2×2平方米。发电洞布置在左山头下,洞长271.8米,洞断面1.8×2平方米。坝后有电站两座,尾水还可供大岙坦电站发电,灌溉大岙坦、河屿等村农田500亩。库区淹没耕地200亩,拆迁民房200间,移民530人(就地迁高58户,外迁三江乡联中村挂彩自然村50户)。水库总工程量16万立方米,总投资259.45万元,其中改建工程耗资204万元。
  山溪头水库
  小(二)型水库
  黄田乡东占岙水库为境内最先建成的小(二)型水库。至1990年末,全县有小(一)型水库28座,其中在1957~1964年大办水利期间建成16座,占总数57%。集水面积36.89平方公里,总库容919万立方米,正常库容761万立方米,灌田12568亩,配套发电装机2105千瓦。
  第二节 山塘
  永嘉农民因地制宜建造山塘已有千余年历史。黄南乡道基村自后周世宗元年至北宋太宗雍熙元年(954~984)的30年间,建成大小山塘36座,即当地群众所称的“三十六塘”,一直是全村100余户人家农耕的命脉所系。黄南乡碧油坑村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建造的姐妹山塘,也颇负盛名。至1962年,蓄水量在0.1万立方米以上的山塘共有393座。1990年山塘总数571座,总蓄水量687万立方米,灌溉农田近6万亩,提供生活用水约110万立方米。现有山塘多数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第三节 河道
  境内河道原属自然形成,规模很小,集中分布于县境南端。建国后,在这些河道通向瓯江和楠溪江入口处先后建筑水闸,使河道兼有灌溉、排涝、航船、消防等多种功能。20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整治河道,截弯取直,开挖新河,疏浚主河道。新开挖主要河道,有瓯北镇的罗浦礁大河6公里,黄田乡主河道5公里,七都乡2.4公里。依赖河道灌溉有上塘、东岸、罗溪、黄田、瓯北、三江、乌牛、七都8个乡镇。河道治理,历来是平原地带政府和群众每年冬春兴修水利的主要内容。1990年止,上述8个乡镇河道总长112公里(含支河),集水面积241.3平方公里,蓄水容积334万立方米,其中河道规模较大的有:上塘镇,河长3.1公里,蓄水19.8万立方米;黄田乡,河长15.5公里,蓄水24万立方米;罗溪乡,河长4.8公里,蓄水48万立方米;瓯北镇,河长30.4公里,蓄水52.7万立方米;乌牛镇,河长25.6公里,蓄水107万立方米;七都乡,河长22.5公里,蓄水64.8万立方米。
  第二章 引水
  引水工程枢纽一般由渠首和渠道组成。渠首工程横置于河道上,拦截河水提高渠首水位,通过渠道输水至灌区。引山溪水灌溉山垅梯田,以渠道工程为主;引大溪水灌溉河谷平原,以渠首、堰坝工程为主。至今县内筑坝、凿渠引水工程遍布山区和半山区。
  第一节 堰坝
  堰坝俗称拦水堰,境内量多面广,主要分布在大楠溪、小楠溪、西溪、菇溪和乌牛溪干支流上,有部分堰坝兼作矴丁步。20世纪70年代前建造的堰坝,面层由块石或溪石筑成,内填卵石、砾石,顶宽2米~3米,上游坡约1∶2,下游坡1∶7~15,用粘土或石灰粘土心墙防渗。心墙厚0.4米~0.8米。堰坝屡毁屡复,尤其下游坡脚易遭水毁,佐以木桩加固,增强整体性。70年代以后兴建或修建的堰坝,一般采用混凝土心墙,有的在下游坡址或护坦出口设置地面钢筋混凝土梁,以取代木桩。堰坝结构改进后,防渗性能和牢固度相应提高,但由于溪流变迁、流态变化等原因,仍有部分堰坝毁于洪水。
  截止1990年末,全县累计建成堰坝506条,总长9774米,受益农田24050亩。其中灌溉200亩以上堰坝43条,共长2570米,灌溉面积11750亩;灌溉200亩以下堰坝463条,分布在33个乡镇,共长7204米,受益面积12300亩。这些堰坝多数属建国后新建,部分始建于建国前,水毁后复建。
  第二节 渠道
  灌溉渠道分自流引水渠道和配套渠道,前者多分布在山区,后者则遍布各地。20世纪70年代以前所建都为土渠道或块石护面粘土防渗渠道,造价低,易渗漏;80年代末开始推广混凝土护面防渗渠道,俗称“三面光”渠道。
  自流引水渠道
  1990年底,全县自流引水渠道总长354.4公里,其中自流灌溉1000亩以上渠道8条,计15.44公里,受益面积9480亩。
  山坑乡小巨村引水渠 长860米,宽2.5米,深2米~5米,清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建造。黄南乡黄山村十里圳 长4.9公里,建于清初。为解决村民生活用水和提高68亩农田抗旱能力,从1967年开始,实施分期整修改建规划,统一确定坡降为千分之一,渠道断面由原有大小不等而统一为高与宽均70厘米。至1990年,完成砼渠2300米,土渠2600 米,中间建电站1座,装机40千瓦。
  白云乡沈洋村引水渠 长3.5公里, 1956年由村民王祥宽发动建筑,1957年竣工。解决该村110户生活用水及60亩农田灌溉。
  岭头乡半山村引水渠 长3.75公里,引黄岩境内30平方公里客水,灌溉农田140亩。
  配套渠道
  境内配套渠道总长450.9公里,其中泵站配套渠道295公里(含水轮泵);水库、电站配套渠道129.9公里;圳坝配套渠道26公里。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对渠道工程进行改造,逐步以砼防渗代替粘土防渗。
  第三节 工程选介
  沙门地下水库
  沙门地下水库即枫林引水工程,渠首拦水堰坝位于孤山溪,长80米,拦截集水面积25.15平方公里。引水渠道长1.07公里,矩形断面,粘土防渗,块石护面。工期自1965年9月至1966年3月,总投工4.19万工,投资2.18万元,灌溉枫林片农田800亩,后因漏水而废弃。1985年被列为县扶贫项目进行改建,同年11月兴工,翌年8月竣工,投资17万元。改建后堰坝长280米,渠道长3.79公里,砼面板防渗。左渠道至汤岙村,灌溉300亩;右渠道和下加兰水库输水渠道连网,一并向枫林片1600亩农田输水,并解决枫林当地村民部分生活用水。为提高防渗性能,新建二座渠首控制闸和配水池等渠系配套设施。
  中塘地下水库
  位于中塘溪公路桥下侧,拦截集水面积21.75平方公里。1983年12月开工,1984年3月竣工,投资3万元。枢纽工程有堰坝1条,长33米,总宽13.3米,顶宽2.3米。浆砌块石护面,混凝土防渗,墙长39米,采用底栅栏廊道式引水;渠首控制闸一座,设计引水流量0.37立方米/秒,冲砂流量1.12立方米/秒,设计总受益面积3000亩(其中提高抗旱能力30天1000亩,改善灌溉条件2000亩),由于中塘垟渠首上侧为透水地质,水量损失较大,实际受益1000亩。
  楠溪江引水工程
  1984年,一位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提议兴建楠溪江引水工程。1988年3月,浙江省计经委决定作为水利扶贫项目正式立项。1988年10月,完成总体工程规划和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工程上起渠口乡下城岙村,下至瓯北镇花岙村,贯穿上塘镇和黄田乡,全长20.334公里。其中隧洞9座16.882公里,暗渠七座3.169公里,倒虹吸3座0.283公里。渠首以上集水面积20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3.63亿立方米。工程设计流量5.94立方米/秒,最大7.13立方米/秒,最小1.45立方米/秒,95%保证率年总供水量6663万立方米。该工程作用是引楠溪江之水解决上塘(县城)、黄田、瓯北、三江、乌牛、七都6个乡镇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并为温州盘石火力发电厂提供0.35立方米/秒流量的用水。枢纽工程有:简易拦河坝、进水闸、干渠、管理房、计量设施。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1989年6月开工。
  第三章 提水
  第一节 传统提水工具
  水车 又称龙骨车,有脚踏车和手摇车两种,用木材制成,由支架、槽管、戽板、转轴等部件组成,槽管长度依提水高度而定,是感潮河段沿江平原旧时提水灌田主要工具。1960年前仍在普遍使用。1956年投入抗旱水车多达15000余部。随着机灌、电灌发展,人力水车基本消失。
  水撞 又称竹筒水车,利用水流落差为动力的提水工具。扬程2米左右,一般一部水撞日灌田几亩至十几亩,昔日多见于楠溪江上游,今在下嵊乡下嵊村、巽宅镇小溪村及溪口乡小舟垟村等地仍可见。
  桔槔 提取井水灌田的一种工具。在田边井口架设木三脚支架和杠杆,一端绳吊水桶,一端捆上大石块,一起一落,提取井水则轻松省力。枫林、岩头等地曾普遍使用。
  戽斗 形状略象斗,两边有绳,两人引绳,汲河塘之水,灌溉农田,平原地区常用于抗旱。
  这些传统提水工具,今已为先进提水机具逐步代替。
  第二节 水锤泵 水轮泵
  水锤泵
  又叫冲击泵,是利用水流落差为动力的提水工具,应用于山区、半山区分散少片山田和梯田提水灌溉。1965年省水利厅分配给永嘉20台,与贷款挂钩在沙头以上5个区推广使用。后因水锤泵质量性能问题被废弃,或由水轮泵所取代。
  水轮泵
  1957年,省水利厅一位工程师来永嘉指导水轮泵站建设试点工作。是年10月在陡门溪下游河屿村建成全省首座水轮泵站,水头1.7米,扬程4米,装设40型水轮泵1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台,灌田400亩。1964年,全省在永嘉召开水轮泵站建设现场会。至20世纪80年代,境内有31个乡镇建成水轮泵站135座,居全省首位。总投资163万元,安装水轮泵160台(其中60型15台,40型118台,30型27台),灌田9880亩,附装小型发电机544千瓦,农产品加工机械260台。其中2座为全国试点高扬程水轮泵站,省二次补助经费12万元。后因溪流变迁、泵站下水道易淤积以及电网发展等原因,导致部分水轮泵站失修报废。至1990年末,全县仍在正常运转的仅95座115台水轮泵,灌溉农田5863亩。
  鹤垟高扬程水轮泵站 位于鹤盛乡鹤垟村的鹤盛溪边,集水面积202平方公里,1980年1月开工,1984年1月竣工。取水口利用长为120米的原拦水坝,高2米,引水渠道长1500米,净水头5.75米,扬程133米,装2台30-18型高扬程水轮泵,进水量每秒0.96立方米,出水量每秒0.012立方米,理论扬程191.14米,灌溉山田134亩。综合利用装75千瓦发电机1台,年发电37.4万千瓦小时。工程总投资12.87万元。
  沙埠高扬程水轮泵站 位于小楠溪左岸巽宅乡沙埠村,截弯取直而成,集水面积300平方公里。1982年10月建成。采用无坝引水,引水口至水轮泵站引水渠道长280米。其中石拱涵洞120米,引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平均水头6米,装设30-18型高扬程水轮泵1台。出水无缝钢管180米,扬程100米,灌溉沙埠村山田66亩。配75千瓦发电机1台,年发电11.3万千瓦小时,投资11.64万元。
  第三节 抽水机站
  1955年,县内第一座抽水机站在罗溪乡芦田村建成。1958年,第一座国营翻水站在江北乡建成。此后各级政府积极推广抽水机站建设。1990年底全县有固定抽水机站362座,一级翻水站5座,流动抽水机船62只,共装设电动机289台,3629千瓦(其中属一级翻水254千瓦),柴油机170台,3097匹马力(其中属一级翻水820匹马力,机船912匹马力)。灌田11.43万亩(不包括一级翻水3.71万亩)。
  固定抽水机站
  1990年底,境内拥有固定抽水机站362座,配套电动机284台,3375千瓦。柴油机93台,1365马力。其中灌溉500亩以上固定抽水机站52座,总提水流量8.26立方米/秒,装电动机45台,590千瓦;柴油机13台,335马力。配套渠道65公里,受益3.83万亩。分布在沿江15个乡镇:瓯北镇15座,黄田乡10座,七都乡6座,东岸乡4座,乌牛镇3座,上塘镇3座,三江乡2座,桥下镇2座,朱涂、梅岙、港头、沙头、渠口、仁溪、罗溪8乡镇各1座。灌溉500亩以下固定抽水机站310座,分布在楠溪、西溪、菇溪、乌牛溪四大水系两岸40个乡镇。这些抽水机站多数从溪中直接取水,亦有打大口井或引水廊道取地下水。扬程一般5米~10米,最高55米(巽宅镇龙前村),泵型多为浙农泵,个别为潜水泵。配套渠道225.47公里,总提水流量每秒30.3立方米,总灌溉面积9.37万亩。
  一级翻水站
  境内有一级翻水站5座,装置固定水泵9台,活动潜水泵6台,配柴油机7台820马力,电动机5台254千瓦。总提水流量4.2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37100亩,是沿江平原骨干提水工程。
  瓯北翻水站 原名江北抽水机站,1958年建成,是县内最早泵站。原址在瓯江北岸江北乡和一村杨河头,装4台水泵,配4台柴油机共190马力,从瓯江提水,流量每秒1立方米。1965年机泵改换后,流量增至1.57立方米/秒,灌田2万亩。后因机站下游河道整治、上游海涂围垦及瓯江主流改向,至1978年,机站前面形成长约700米、宽约200米的沙带,水泵蓬头处于淤泥上,严重影响提水。1979年投资15万元,将站址上移到西屿岩头,建主厂房1座220平方米,装置水泵5台,配柴油机5台计580马力,总提水流量2.49立方米/秒,机泵分层安装,输水渠道180米。出水注入罗浦礁大河,由河网输向瓯北平原,受益26个村,1.83万亩农田。该站是境内最大的翻水站,也是惟一的地方国营站。
  黄田中心翻水站 又称黄田外窑翻水站,1958年建成,站址在楠溪江下游西岸黄田乡外窑村。从楠溪江提水,装置12进10出水泵2台,配30马力柴油机1台。1960年,增装14进12出水泵1台,60马力柴油机1台。1965年实施机改电,柴油机改为40千瓦、22千瓦电动机各1台。后又改为2套机组,其中一套为120马力柴油机带20吋水泵;另一套为22千瓦电动机带12吋水泵。1990年又增加常用机100千瓦电动机1台,120马力柴油机改为备用机。总提水流量0.81立方米/秒,受益15个村,7800亩农田。
  七都上沙翻水站 位于七都乡上沙村,1980年7月竣工,投资5.1万元,主要用于抗旱。装置120马力柴油机1台,带动100千瓦发电机发电,通过400米低压线输电至水泵埠头。水泵埠头位于七都岛最上端堤塘外江上,配有7.5千瓦潜水泵8台,投入使用6台,提瓯江水入七都中心河网,总流量每秒0.61立方米,并同七都中心翻水站受益农田共9000余亩。
  七都中心翻水站 位于七都岛内中心河和七都水库的分界陡门处,建于1987年。装12吋水泵1台,扬程3.7米,流量0.22立方米/秒,配电动机1台17千瓦,皮带传动,将中心河网的水翻到七都水库储存,增加蓄水量。
  乌牛中心翻水站 位于乌牛镇孙宅村,1987年建。装置30-10型浙农泵1台,配电动机1台15千瓦,扬程5.2米,流量0.12立方米/秒,从乌牛溪取水入田间河网,受益2000亩。
  流动抽水机船
  平原河网地带,常使用抽水机船抽水灌溉农田。水泵口径8吋~12吋,提水扬程1.2米~5.5米,流量0.08立方米/秒~0.18立方米/秒,每只机船日抽水可灌田200亩~500亩。
  罗溪乡芦田村于1958年10月建成县内第一只抽水机船,装10进10出水泵1台,配12马力柴油机1台,日灌150亩。之后,江北、乌牛、七都等乡相继发展每村1只~2只抽水机船。1984年后,为鼓励各村木船改装和购置水泥船,县给予每只400元~500元补助。至1990年,县内有8个乡镇中的45个村拥有抽水机船70只,其中木船8只,水泥船62只,配套动力70台,计912马力,灌田20560亩。
  第四节 机井 喷灌
  机井
  1969年2月,江北乡浦西村打出境内第一口机井,深18米,配备3150-15型链条泵,提水流量50立方米/小时,灌溉稻田90亩,深受群众欢迎,随后迅速普及。1972年县水利电力局成立打井队,配置大锅钻3台,冲抓钻2台,至1973年10月打井140口,主要分布在中塘、黄田、江北、三江、乌牛、七都、东岸、岩头、枫林等乡镇,共灌溉9500亩。此后发展趋缓,至1990年,累计打井156口,其中泥沙淤积或停用124口,仍能常年抗旱使用仅23口,灌田1500亩。其中装有提水设备19口,配动力柴油机17台228马力,电动机2台20千瓦,解决了0.5万人村民饮水。
  喷灌
  为解决旱粮、糖蔗、茶叶等旱地作物抗旱灌溉,1976年始用小型流动喷灌机。1980年凡购置喷灌机1台,政府补助500元,是年共推广使用176台,其中5马力56台,12马力120台,共计1720马力。1983年在朱涂乡白垟村建成半固定式喷灌试点工程,装设4吋水泵一台,配电动机30千瓦,直径150毫米钢丝网水泥管长700米,氢氧化铝质可移动支管4根,每根长28米,取用小山溪水源,总投资7万余元,被省、县列项补助,喷灌该村前江边沙地柑桔、花生等约150亩。使用二三年后,由于费用高、水源缺等原因而停用。1990年末,全县拥有喷灌机346台,3120马力,共灌溉1.21万亩。
  第四章 水电站
  永嘉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28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15万千瓦。境内首座水电站于1959年7月在碧莲镇石湖村建成发电,装机12千瓦(1988年后改为粮食加工站)。此后,水电事业迅猛发展,至1990年末,在楠溪江、菇溪、西溪、乌牛溪及其支流,共兴建水力发电站301座(包括可发电水轮泵站52座),期间,报废或改为加工站173座,尚留128座,总装机17707千瓦。其中装机75千瓦以下微型电站和有发电功能水轮泵站84座,装机75千瓦~500千瓦电站34座,装机500千瓦以上电站10座。这10座电站,属全民性质有白水漈、铜锅潭、岩坦、山溪头、大岙坦电站;属集体性质有朱坑垟、碧莲、西章(二级)、黄坦和荆源电站。
  第一节 500千瓦以上水电站
  白水漈电站
  位于仁溪乡西岙村,属白水漈水库配套工程。1960年8月建成发电,装机100千瓦,1962年2月报废。1963年6月15日,旧电站改建工程动工,1964年2月竣工。新电站落差143米,流量0.65立方米/秒,装机2×320千瓦,压力钢管长234米,直径0.5米,高压送电,完成土石方15.14万立方米,投工17.3万工,投资32.5万元(省水利厅30万元,县2.5万元)。每千瓦装机造价507.8元。建成前期担负着5个公社4.8万亩电力灌溉和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电。1965年1月9日,浙江省水利电力厅补助38200元,用于开挖168米长的发电隧洞,直接将压力钢管与隧洞、水库启闭机闸门联接,增加水库平均水头14米,使发电总水头达到157米,提高了发电效益。1975年7月,该电站与小子溪电站、县城火电车间联成10千伏小电网。1974~1990年累计发电3422.48万千瓦小时。1990年底止,电业部分固定资产总值29.38万元,年折旧费5.86万元,大修理费2.69万元,在编职工24人。
  铜锅潭电站
  位于峙口乡将山角村,属陡门溪梯级开发径流水电站,1965年10月开工,1967年3月10日竣工,工程总造价26.4万元,其中省补助24.1万元,县自筹2.3万元,每千瓦造价507.69元。电站上游集水面积53.75平方公里,引水渠道长1800米,发电水头72米,流量1.12立方米/秒,装机2×200千瓦。1971年12月,更新一台电机,装机容量增至520千瓦,与小子溪电站、白水漈电站并网运行,电能直送县城。1981年发电量高达207万千瓦时。1982年以后,因径流水被大岙坦电站利用,来水减少,只能在洪水期发电,年均发电量降至50万千瓦小时。至1990年末,累计发电量1232.69万千瓦小时,固定资产总值25.03万元,年设备折旧费16.2万元,年大修理费0.63万元,职工6人。
  岩坦电站
  位于岩坦镇南山村,属龙潭背水库配套工程。1969年4月,省水利厅批建并拨款30万元,同年9月动工,1971年3月竣工发电。水头270米,流量0.37立方米/秒,装机2×320千瓦,引水渠道3000米,钢板压力管长670米,投资32.29万元,单位千瓦造价504.55元。1981年8月20日,岩坦电站与下岙电站(200千瓦)联网,输电至岩头镇,发电量逐年上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8年11月并入大电网运行,1974~1990年累计发电1321.9万千瓦小时。1990年末,全站职工14人,拥有固定资产32.29万元,年折旧费5.56万元,年大修理费2.93万元。
  山溪头电站
  位于大岙坦水电站上游3公里的陡门乡山溪头村。1969年11月兴工,1973年3月建成。装机250千瓦,发电水头150米,发电流量0.11立方米/秒,总投资28万元。1980年1月1日又建成新电站一座,装机800千瓦。发电水头184米~198米,压力钢管长307米,发电隧洞271.95米,发电流量0.67立方米/秒,总造价69.5万元,发电尾水供大岙坦水电站发电用。1990年末,拥有固定资产70.35万元,年工程折旧费12.57万元,大修理费6.1万元,有职工17人,累计发电量1803.02万千瓦小时。
  大岙坦电站
  位于楠溪江支流陡门溪下游。该工程于1977年12月20日动工,1982年7月大岙坦至上塘35千伏高压线完工,同年8月15日机组并网送电,为境内目前规模最大的骨干水电站。发电水头115.81米,引水流量2.76立方米/秒,装机2×1250千瓦。主要建筑物有长30米、高14米的混凝土坝,厂房700平方米,职工生活管理用房1624平方米,公路12.5公里,输水隧洞3840米(过水流量4.5立方米/秒),压力钢管427米,1250千瓦卧式水轮发电机组两套,35千伏升压站1座,主变压器1台,容量5000千伏安及附属设备。总工程量为26.8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1.8万立方米,石方12.8万立方米,混凝土0.4万立方米,砌石0.5万立方米,投劳44.1万工。总投资308万元,其中省水利厅拨款134万元,地区补助20万元,银行贷款99万元,自筹55万元。1990年末,电站固定资产总值235.15万元,职工33人。年折旧费14.47万元,年大修理费5.88万元,累计发电量5614.564万千瓦小时,年均发电量623.84万千瓦小时,对缓和电网电源紧缺,保障县城供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朱坑垟电站
  位于六龙乡东岙村。1969年11月兴工,1972年7月竣工。电站上游集水面积2.2平方公里,引水2.7平方公里,渠道长800米,落差260米,发电流量0.36立方米/秒,装机2×320千瓦。工程投资83万元,其中省投资30万元,地区投资36万元,自筹17万元。电站实行自发自供独立核算,年均发电量约80万千瓦小时;1985年5月以后,只管发电不管用电,实行专业分工,分级核算,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年均发电量突破100万千瓦小时,1990年达154.12万千瓦小时,创历史最高记录。1990年底,有固定资产总值56.96万元。年折旧费7.86万元,年大修理费2.67万元。总发电量1611.2万千瓦小时,总产值219.68万元,有职工20人。
  碧莲电站
  位于碧莲镇地凑村对埠地方,属石田坑水库配套工程,1978年1月建成投产。引水渠道2610米,落差281米,是县内发电水头最高的一座水电站,流量0.37立方米/秒,直径35厘米的压力钢管长684米,有320千瓦发电机2台。工程总投资13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5.5万元,银行贷款6.5万元,投工折价61万元。到1990年末,累计发电1142.58万千瓦小时,年均发电量约120万千瓦小时。电站固定资产179.42万元,年折旧费10.58万元,大修理费4.49万元,职工30人。
  西章二级电站
  位于徐岙乡章岙村,是一座梯级开发水电站。1972年12月动工,1981年12月31日竣工发电。该电站运用上游一二级的龙头水库,开挖沿山渠道1500米,水头281米,流量0.54立方米/秒,装320千瓦发电机组3台。总投资176.54万元,其中省水利厅投资28万元,地区投资84万元,县投资35万元,地方自筹29.54万元。到1990年末,累计发电1861.3万千瓦小时,总产值121.65万元。1986年6月前自发、自供,1986年6月以后并入县电网,电站只发电不管供电,实行发电与供电分级核算。1990年底止,固定资产58.58万元,年设备折旧费4.44万元,年大修理费1.31万元,职工33人。
  黄坦电站
  位于巽宅镇黄坦岭脚,是一座径流引水式电站。1977年11月20日动工兴建,1981年2月竣工发电。投资64万元(包括附属公路7万工折价),其中国家补助43万元,银行贷款16.5万元,投工折价4.5万元。电站集水面积120平方公里,引水隧洞处建有一座6.5米高小拱坝以提高水位,引水隧洞长740米,水头64米,流量1.52立方米/秒,装机2×320千瓦。压力钢管直径800毫米,长度100米。该电站是四川区骨干电站,担负6个乡、镇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石染乡矿山资源开发用电。1990年末,固定资产总值111.33万元,年折旧费8.06万元,年大修理费2.78万元,累计发电783万千瓦小时,创总产值100万元,职工31人。
  荆源电站
  位于荆源乡济根,属日调节水电站。1967年12月开工,1983年12月建成投产。沿山渠道300米,水头280米,装置320瓦发电机2台。该电站从建成投产至1985年12月的2年中,仅发电1.6万千瓦小时,供荆源乡部分农村用电,总产值3208元,经济效益不佳。1986年6月以后并网运行,电站专管发电,供电管理归属永临水电公司,发电量猛增,年均达180万千瓦小时,1990年持续上升至234.01万千瓦小时。1990年末,拥有固定资产总值30.72万元,年设备折旧费6.22万元,年大修理费2.90万元。职工26人。
  第二节 75千瓦至500千瓦水电站
  1961~1990年全县建成75~500千瓦水电站34座,分布在鹤盛、茗岙、桥头等22个乡镇,总容量3600千瓦,总投资1000万元。
  第五章 防洪挡潮
  第一节 溪堤
  早在宋代以前,沿溪群众就曾修筑溪堤(防洪〓)。宋代以后,规模逐渐扩大,修筑技术不断提高,但完整保留至今的甚少,有的经反复修缮也已面目全非。
  建国后,楠溪江中、上游以及西溪、菇溪中游沿岸各村普遍修筑溪堤。1990年,有溪堤383处,总长173.4公里,其中500米以上的有100处,计103.3公里;500米以下的283处,计70.1公里。保护农田4.54万亩,保护人口12.22万人。
  沙岗防洪堤
  1956年,沙岗片东升、西〓、新坊、镬炉、兆潭、徐家湾6村群众联手建成一条长2600米、高2米,顶宽1.5米~2米的防洪堤。经多次水毁,至1976年,仅存三分之一,防洪作用基本消失。1977年11月,岩头区革命领导小组、枫林公社革委会组织群众兴工重建,最高日出工3000余人次,1980年春竣工。该堤高4米,长1700米,顶宽3.5米,干砌石护面,总投工约36万工,总工程量12万立方米。保护6个村农田1500余亩,保护人口4242人;至1990年,溪滩造田和旱地改水田540亩,年增产粮食50万公斤。
  霞美防洪堤
  又名三美防洪堤,同沙岗防洪堤隔溪相对,自上美村头至霞美村尾,长800米,高4.5米,顶宽3米,砂砾鹅卵石填心,干砌石护面,保护港头乡上美、中美、霞美3个村农田782亩,人口2656人。该工程由港头公社组织实施,投资、投劳按3村受益程度分担,1977年冬兴建,历时2年,完成700米。1989年,续建尾部100米,工程总投资2.3万余元。
  碧莲防洪堤
  位于碧莲镇碧莲村。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长800米。清咸丰三年(1853)夏,洪水冲毁堤坝,当年修复加固,堤路合一,高3.5米~4米,顶宽2.5米~3米,上设风水墙,高2米,宽0.5米~1米,鹅卵石结构。
  1968~1978年,碧莲下村对原堤分期实施延伸扩建,11年中,累计建新堤1865米,总长达2665米,起自碧莲水文站,止于蛙蟆山脚。新堤高4.24米~4.35米,顶宽3.49米~3.75米,工程总量6.5万立方米。保护区镇机关、单位和下游4858人、1471亩农田的安全。堤内改沙滩、旱地为水田140亩。
  李家村防洪堤
  原长150余米,高不到3米,顶宽1米,鹅卵石结构,防洪标准低于五年一遇。1971年9月23日溪堤水毁,水流改道,大片农田被冲成砂砾滩。同年10月15日,村干部率村民重修防洪堤,至1974年10月,分期建成一条长1950米,高3.3米,顶宽3.6米,干砌石护面的新堤,保护堤内农田200亩。期间,重建水毁农田70亩,新造30亩,开通一条新溪流,使溪水改道向北绕山而过,将原被溪床所隔8片农田连成一片。累计总投工9.2万工,每个劳力投工数高达460工。
  菇溪防洪堤
  菇溪防洪堤分为东堤和西堤,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水毁复建,现东、西两堤分别重建于1960年和1961年。东堤上起白云乡前庄村,经白云乡前堡村,桥头镇黄堡村、井大村、殿前村,下止桥头镇店埠村,全长2.515公里,平均堤高3.5米,顶宽2.5米,横断面系梯型,干砌石,工程总量5.1万立方米;西堤始自白云乡大沸下村,经白云乡金村、石埠头村、桥头镇溪西村和金窑村,终于桥头镇窑底村,全长3.79公里,平均堤高3.5米,顶宽2米,干砌石,总工程量7.3万立方米。保护堤内村民1.38万人,耕地0.36万亩。
  第二节 江堤
  永嘉江堤最早建于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20世纪50年代为建堤兴盛时期。1990年起倡导兴建高标准江堤,使江堤建设跨上新台阶。
  境内江堤总长69.47公里,其中瓯江沿岸42.22公里,楠溪江下游27.25公里,均属泥质土堤,具防汛和挡潮功能。共保护农田6.46万亩,人口13.92万人。
  形成闭塞区江堤有七都江堤等5条,计52.77公里,其中属于标准堤6.28公里,土堤45.99公里。防汛防潮标准一般仅达五年一遇。
  七都环岛江堤
  七都环岛江堤,有内外两堤。内堤俗称“官塘”,建于清初;外堤经多年修建,全堤长17.77公里,其中上南堤3.95公里,高程4.8米,顶宽2.2米;前沙堤3.87公里,高程5.2米,顶宽2.1米;百三下堤2.1公里,高程3.7米,顶宽1米;东江沙堤4.1公里,高程5.2米,顶宽2米;老涂北堤3.75公里,高程4.9米,顶宽2.2米。江堤坡度均为1:1.2。保护七都闭塞区10587亩农田和13246人口。
  20世纪80年代北江沿岸有2.75公里滩涂严重受冲刷,1987年虽对部分地段作了保塌护岸处理,但江堤塌坍仍时有发生。南江沿岸板桥村地段450米江堤严重滑坡、塌坍。1990年冬,七都乡政府发动群众,对环岛江堤进行加高、拓宽,投工1.38万工,挖填土方2.11万立方米,提高了防汛档潮能力。
  乌牛江堤
  自西湾至乌牛水闸,为粘土堤,长1.8公里,保护闭塞区内农田0.96万亩,人口1.78万人。近年来瓯江航道在此岸通过,堤岸坍坡加重。
  三江江堤
  自后江至开垟涂水闸,全长11.85公里。其间长岙至梅园段系山体岩岸。全堤保护闭塞区内后江、江头、浦西、浦东、长岙、梅园、联中7个村1.35万人口和0.38万亩农田的安全。
  瓯北江堤
  自礁头至罗浮,堤长10.8公里,起着保护瓯北镇2.14万亩农田和5万人口的作用。
  黄田江堤
  自枫埠至千石,全长10.05公里。启岩头至上岩儿段长3.5公里,保护黄田乡江边、浦边等村0.7万亩农田和0.8万人的安全。上岩儿至岭下段为山体岩岸。岭下至千石段长6.55公里,是黄田乡政府驻地东面城防大堤,保护岭下、千石等村0.8万亩农田和1.5万人口安全。1990年,雅林村4.4公里江堤水毁0.4公里,其余被冲刷成0.6米~1.3米宽的险堤。是年11月29日黄田乡政府组织群众抢修,塌方处抛石1300立方米,普遍加高江堤0.6米~0.8米,加宽1.3米,计土方14600立方米,总投工16700工。
  第三节 水闸
  水闸俗称陡门,分布在瓯江与楠溪江下游感潮平原地带,具挡潮、防洪、灌溉、排涝、航运诸效能。清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徐维纲详请修筑七都乡西江浦新洲二水闸;二十六年(1761)知县崔锡详委典史阎桂卿督修(现不复存)。建国后至1990年全县共建闸73座、104孔,总孔宽238.5米,过闸流量1658.8立方米/秒,其中1958~1976年建66座、78孔,1977年以后建1座。80至90年代,普遍实行建闸技术革新,改木板闸门为钢筋混凝土闸门,改手动启闭为机械或电动启闭。1990年水闸排涝11.98万亩,灌溉11.86万亩。
  乌牛水闸
  民国时期,温州专员公署曾拟建乌牛水闸,未成。195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建乌牛水闸(滕公桥水闸),选址于永嘉县乌牛镇码道村以东、乐清县琯头村以西国道线上。1951年春,由永嘉乌牛、仁溪和乐清琯头3乡联合组织施工,当年冬建成。至1990年历经四次维修、两次改装,累计总造价63.35万元。水闸共7孔,净宽21米,钢筋混凝土闸门,过水最大流量每秒173.5立方米,蓄水量107.2万立方米,受益农田1.8万亩。该水闸对确保农业丰收,改善两岸人民工业、生活用水和乌牛溪中下游11公里航运,起着较大作用。建闸后,小火轮可从乌牛码道直抵仁溪西山。
  上塘水闸
  位于县城上塘镇浦东村西南,路口溪入楠溪江的咽喉地段。1959年建成。上游集水面积41.5平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36.5立方米/秒。水闸为五孔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净宽17.5米,过水流量124立方米/秒,水闸工程同省道线——永仙公路桥工程合二为一,水闸机、电设备齐全,建有启闭机房74平方米。蓄水量达19.8万立方米,排涝灌溉农田0.4万亩,年增产粮食255吨;年产淡水鱼25吨~30吨;对改善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用水和美化环境均起较大作用。
  罗溪水闸
  位于楠溪江下游东岸罗溪乡启灶岩头以北1公里处,1956年竣工投入运行,松木闸门,人力启闭,露天操作。1986年,闸室和闸墩产生不均匀沉陷,右闸墩和工作合梁之间出现裂缝,工程重行设计改造,自筹投资6万元,1987年竣工。水闸3孔,净宽7.8米,排洪能力每秒7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对罗溪乡3000亩农田具排洪、防潮、储水抗旱功能。
  第六章 防汛抗旱
  第一节 机构与任务
  1953年9月7日成立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分管农业副县长任总指挥,水利电力局长、县府办主任、农委主任、人武部长任副指挥,宣传部、计经委、农业局、林业局、气象局、财税局、民政局、公安局、保险公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每年汛前对指挥部成员作一次调整、充实,下设办公室。1989年定为常设机构,编制5人,由水电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防汛防旱工作。各区、乡、镇也设置相应机构,由行政首长任指挥。汛期(4月15日至10月15日)实行日夜值班制度。
  防汛防旱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制定防汛防旱措施。
  1989年制订《关于防御洪水方案》。1990年着手制订《永嘉县防汛工作简则》、《永嘉县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制度》和《可能发生洪涝旱灾灾情分析及分布图》,并规定指挥成员职责和工作制度,使防汛防旱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每年汛前,对所有水利工程进行安全检查,落实重点工程安全渡汛措施和病险工程抢险方案。按实际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草包、麻袋、木材、毛竹、水泥、钢材、砂石、爆破物品等防汛物资,统一调配使用。运用电汛设施,及时收录传递市、县气象部门及境内2个水文站、26个雨量站的水文气象信息。了解掌握灾情及各地抗灾、抢险、生产自救情况。召开每年一度防汛防旱会议,总结上年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布置当年任务。
  第二节 抗灾纪实
  永嘉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建国后,共发生台风40次,洪涝19次,干旱23次,冰雹9次。
  1956年严重干旱
  1956年6月17日至9月13日境内久晴少雨,平均日降水量只有1.89毫米,日蒸发量高达7毫米,河道干涸,溪床断流。全县受旱面积322272亩。其中无水插秧的1.8万亩稻田,改种秋玉米、秋甘薯0.5万亩,荒芜1.3万亩;无法抢压的甘薯超过10万亩,占计划面积90%;平原早稻、山区中晚稻无收10085亩,歉收10450亩;千方百计抗旱抢种的秋作物亦薄收。全县减产粮食20500吨。
  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和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及时组织干部到第一线,领导群众投入抗旱。高潮时,全县每日出动10万人次,抢修山塘、水库60座,渠道6条,打井88口。动用抽水机80台,水车1.5万张。水源断绝的地方,则动员群众担水浇苗,其中东港乡东郭屿村100余人,连续8天到3公里外溪潭挑水抗旱。
  为解决灾民生活困难,尽快恢复灾后生产,有关部门调拨救济粮、救济款;做好农副产品收购和生产、生活资料供应,采取多种生产自救措施。消除农民外流隐患,安定社会秩序。
  1962年特大洪涝
  1962年9月5日至6日,受8号台风影响,境内出现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超过300毫米,6日上午8时30分县城水位高10.5米(吴淞基面),机关办公楼最深淹水达2米。全县亡4人,伤1人;淹死家畜204头、家禽7000余只;倒屋204间,冲走木材110立方米,毛竹1万株,柴爿50吨。淹没农田12万亩,损失粮食2250吨。县城176亩蔬菜基地因水淹、水冲或风吹导致无收或歉收。
  基建设施遭严重破坏。冲毁山塘、水库13座,总库容48万立方米;拦水坝201处,计3400米;渠道41800米、防洪〓62700米、涵洞5座、公路桥2座、石桥5条、公路3段、民间道路39700米及大部分矴丁步;冲走或损坏木质汽车渡船1艘、汽车2辆、拖拉机4辆;驳坎塌方108处,计10600立方米。
  在抗台、抗洪中,县、区、公社三级干部赴抗灾第一线与群众共商对策,做好人畜转移、危房加固和船只归港等安全工作,以减少损失。灾后组织赴灾区慰问,落实生产自救措施。县府分别于1962年10月29日、11月27日、12月15日三次发放救灾款累计12.53万元。
  第七章 水利管理
  清代,温州府置粮捕水利通判署,县吏通判掌管水利。民国20年(1931),浙江省政府按流域分设水利议事会,永嘉等15个县属第五区水利议事会(会址设于永嘉)。根据温州专署《永瑞两县滨海区域陡门河道改善计划书》,县政府制订《修正闸、坝、堰、洞管理规划》。民国30年(1941),农田水利改由县建设科管理。建国后,农业行政机构历经多次变动与分合,水利工作按先后归口实业科、建设科、农林科、农业科、水利局、农林水利局和水利电力局。1950年7月起,区、乡(镇)水利委员会相继建立,负责辖区内水利建设。1963年县水利局在各区派驻水利干部1名。1981年8月5日,各区设立水管站,配技术干部1~3人,承担本辖区水利工程建设指导与管理。
  第一节 制度
  政府公约
  1951年,县建设科制订《陡门管理公约》:“严格规定启闭时间,保证不使咸潮倒灌入河;禁止使用陡门捕捉鱼虾;每逢大旱及干冬,务需细心检查陡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维修;汛期坚守岗位,离岗遵守交接班制度。”
  1953年9月10日,县府发布陡门管理布告规定:“不准任何船只通过陡门,有特殊原因须经当地政府批准;严禁破坏陡门建筑物和利用陡门、涵洞捕鱼捉虾;禁止任意启闭陡门涵洞,非管理人员不准私自启闭;严禁破坏、偷窃或私用陡门板与启闭工具;禁止船只在陡门附近停泊或在陡门上带缆;禁止在海塘上挖土打洞铲草及种植作物;禁止在堤顶坡建房屋、厕所、放牲畜、掩埋尸体以及其他损坏水利设施行为。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依法惩处。”
  1988年11月21日,县府下达永政发(1988)259号文件,批转县水利局《关于水利工程水费计收使用与管理办法的意见》。
  乡规民约
  1951年8月10日,罗浮乡人民政府会同龙桥、塘头、芦桥、珠冠岙4个村代表,签订龙桥陡门管理公约。地处半山区的港头乡各村土地交错连片,灌排沟渠纵横,争水纠纷时有发生,水资源遭受破坏,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管理养护十分困难。为此乡人民政府于1987年7月制订出较为规范的《关于水利设施管理试行办法》。
  第二节 水费
  明、清以来,水利工程按受益田亩收取一定比例的实物或银两。20世纪50年代初期,水费征收以陡门为主,一般1座陡门抽陡门田1~2亩作管理员工资。如兰田陡门11个管理员拥有15亩陡门田;乌牛水闸6个管理员拥有24亩园地。1956年起,农村组建高级社,水利管理员记工分参加农业分配。1979年以后,水利管理员工资每年包干30元~200元,由村委会或乡人民政府支付。
  1988年,县府明确规定水费标准。
  农业,圳坝引水灌溉每亩每年3元,水库自流灌溉每亩每年4元,水轮泵灌溉每亩每年3元,机电排灌按每年成本收取,防洪堤每亩每年1元。水闸:黄田洞桥片每亩每年1.5元,罗溪陡门每亩每年1.5元,乌牛水闸每亩每年2.82元,沿江堤塘每亩每年0.5元。
  工业,自来水0.048元/吨,工业用水0.06元/吨。
  水力发电,以电站售电价总值6%计收。由水库管理所向供电局收取。
  生活用水,1990年大坦水库率先收费,每吨0.048元。
  水费收入除支付水利管理员工资外,剩余部分作为工程设施维修费用。收入不足支付工资的,在年度水利经费中给予补助。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