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8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运输
分类号: F552.755
页数: 6
页码: 389-3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水路交通运输的情况,包含了客运和货运的详细内容。
关键词: 交通 水路 运输

内容

客运
  东晋时,楠溪江上已有舟楫往来,南朝永嘉郡太守谢灵运曾泛舟楠溪江揽胜。舴艋船是旧时溪流航道主要运输工具。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项申甫等人创办永瑞轮船公司,购置“永瑞号”小拖轮1艘,驳船2艘,首辟永嘉(今鹿城区)至瑞安航线,为永嘉内河客班航运之始。至民国26年(1937),投入该航线营运的有“永瑞”、“新安”、“永安”、“波安”、“快利”等客轮10多艘,拖驳20多艘。民国30~33年(1941~~1944),先后又开辟永嘉(今鹿城区)至鲍田、梅头、丽岙、塘下、莘塍、九里及瞿溪、桐岭、茅竹岭等航线。清宣统二年(1910)二月,“鸿发”号小客轮开始经营永嘉(今鹿城区)至乐清琯头沿线内港客货运输。民国8年(1919)起,专营客运,隔日来回一个航次。17~30年(1928~1941),又有“永乐”、“永远”号轮参与该航线客运。17年(1928),温州林澄泉、金精万创办济瓯轮船行,首辟温州至桥头客班航线。同年,永嘉中塘人何银富创办温州同益轮船行,经营温州至沙头客运航线,为当时境内主要客运航线,候潮日夜都有客船;叶昌校创办西岸轮船行,经营温州至韩埠客班航线。34年(1945),何银德开辟温州至上塘客班航线。1956年1月,公私合营温州轮船公司建立后,接管以上客班航线。1958年,永嘉县治迁址上塘,温州至上塘客班航线划归永嘉县运输公司经营。20世纪60~70年代,县运输公司与罗溪运输社先后开辟桥头、启灶、仁溪、千石到温州航线。1982年后,个体联户相继开辟峙口至上塘、嶂岙至上塘、河岙至上塘、上沙至温州、吟州至温州、板桥至温州等航线。1985年后,由于汽车客运兴起,水路客运衰落。1990年底,全县有14条内河客班航线,通航里程201.1公里,拥有客轮26艘,8003客位,年客运量47.31万人次,周转量706.3万人公里。其中个体联户客轮7艘,347客位,年运输量25.40万人次,周转量296.34万人公里。
  沙头至温州航线自沙头响山码道至温州东门码道,全程33公里。民国17年(1928),由温州同益轮船行“新江飞”号轮首辟航线,客货兼载以客为主。沿途停靠峙口、绿嶂、上塘、下塘。当时沙头以上5个区去温州的旅客,均步行至此乘船抵温,日客运量500人次。1956年1月,该航线由温州轮船公司经营。1957年沙(头)岩(头)公路通车后,为该航线客运最盛时期,拖带客驳达10艘,日夜兼班往返4航次,最高日客运量2000人次,1968年后客运量渐趋减少。1978年移交永嘉运输公司经营,1984年后划归县内港轮船公司经营。1990年,留1艘客轮,191客位,每日2航次。
  峙口至上塘航线 自峙口码道至上塘浦口码道,长7.5公里。1982年,由谢冬德开辟经营。客轮1艘,50客位,每日2个航次,日客运量150人次。
  河岙至上塘航线 自峙口河岙至上塘浦口码道,长7.7公里。1985年,由郑远达、林光标开辟。客轮1艘,60客位,每日2个航次,日客运量200人次。
  嶂岙至上塘航线 自嶂岙码道至上塘浦口码道,长5公里。1985年,由林留弟开辟经营。有客轮1艘50客位,每日4个航次,日客运量180人次。
  上塘至温州航线 民国34年(1945),温州同益轮船行“楠道”号轮开辟客班航线,从上塘经东岸到温州,全长20公里,每日2航次。1956年1月,改由温州轮船公司经营。1958年10月,由永嘉运输公司经营。是年,县治迁址上塘后,客运量日增,日客运量达600人次。1959年上塘至清水埠公路通车后,客运量减少。1984年停航,改由沙头至温州客轮停靠搭客。
  启灶至温州航线 自罗溪乡启灶至温州水门头码头,长9公里。1960年,由县运输公司开辟,县内港轮船公司经营,每日2个航次。1990年,新改装客轮1艘,150客位,日平均客运量几十人。
  千石至温州航线 自千石码头至温州东门码头,长6.5公里,沿途停靠江头。1974年,由罗浮运输社开辟,每日16个航次,日客运量1600人次。1990年停航。
  上沙至温州水门头航线长11公里,每日2个航次。钢质机动船1艘,80客位。原为上沙大队开辟营运,1990年由胡宝贵承包经营。
  吟州至温州水门头航线 长15公里,1972年开辟。由吟州大队(今吟州村)经营,每日往返2个航次,机动木壳船,70客位。1990年起,承包给王步享经营。
  板桥至温州水门头航线 1957年开辟,长15公里,个体联户经营,每日2个航次。机动木船一艘,77客位。
  乌牛至温州航线 自乌牛码道至温州水门头,长15公里。1956年,由罗浮运输社开辟,每日往返2航次。1990年,有客轮1艘,356客位,日客运量200人次。
  乌牛至仁溪航线 自乌牛码道至仁溪水碓头,长11.2公里。1965年,由罗浮运输社开辟,每日4航次,日客运量200人次。1984年,由仁溪运输社经营,当年停航。
  桥头至温州航线 全长35.9公里。民国17年(1928)由温州济瓯轮船行开辟经营,每日2航次,沿途停靠梅岙、白垟、朱涂,由“江利”号轮船头拖带客驳。1956年1月,改由温州轮船公司经营。1958年,由县运输公司经营,日客运量1000人次。是年,桥头运输社增开夜航客班。1980年后,客运量逐日下降。1990年,由桥头运输社单独经营,有客轮1艘,80客位。
  韩埠至温州航线 民国17年(1928),由叶昌校创办的西岸轮船行开辟客班航线。自韩埠码道至温州麻行码道,全程28公里,每日2航次,日客运量200人次。1956年由温州轮船公司接管经营,20世纪60年代为最盛时期,日客运量500人次。1978年移交永嘉县运输公司经营,1984年改由县内港轮船公司经营。1990年,该航线向内伸至西岸码道,有客轮1艘,150客位,日平均客运量几十人。
  货运
  沿海货运 1957年前,县内民间货运船只仅10多艘,营运于洞头、玉环、瑞安等县近海航线,上海入口的大宗物资由温州港调配船舶运输。1958年10月,县运输公司购旧渔轮1艘,改装成70吨位机动木壳货轮,命名“永机1”号,此为第一艘外海货轮,往返于清水埠至上海,运入钢材、水泥、煤炭、化肥、百货等物资,运出农副产品、轻工业品以及石子沙、花岗岩制品等。1968年后,黄田运输社、三江运输队先后购置100吨位以下旧帆船,参与永嘉至上海航线运输。1981年,县运输公司购进2艘旧钢质捕渔轮,改建为200吨位以上的“永机3”号、“永机10”号,此为境内钢质货轮运输之始,经营清水埠至上海航线。1983年,三江乡徐建华等4人合资购置旧钢质货轮3艘,投入该航线营运。1984年4月,县外海航运公司新辟清水埠至南京航线,同年12月辟清水埠至厦门航线,1986年辟清水埠至武汉黄石航线。1990年,又辟第二类航区汕头航线。是年,全县拥有钢质货轮13艘,5100吨位,2559.8千瓦,完成水运量11.01万吨,水运周转量6430.1万吨公里。
  内港(溪流)货运 晋朝起,楠溪江一带的缥瓷,以舟筏水运销往瑞安、泰顺、丽水等地。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境内大宗木炭运至温州,转销日本。1952年,全县拥有木帆船(舴艋船)1100艘2751吨位,竹筏500余张以及舢舨、大梭船等运输工具,通过35条计306公里的大小航线,向温州出运土特产,从温州运入大宗物资。山区大量的竹、木、柴、炭等物资,最后均赖沙头至温州航线运抵温州。1959年,货物运输量45.19万吨,周转量1806.37万吨公里。1970年后,随着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内港货运日渐萧条。1980年后,山区溪流前船,仅载运小数零星物资,且大多为个体联户所招揽承运。1989年,全县内港货运船只646艘,5440吨位,年运量146.76万吨,周转量3767.44万吨公里。其中个体联户有543艘,4530吨位,年运量124.12万吨,周转量3206.40万吨公里。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