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筑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6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建筑业
分类号: TU2
页数: 7
页码: 349-35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嘉县建筑业源远流长,历代能工巧匠利用当地原木原石,因地制宜,施展技艺,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形成自然朴实地方特色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嘉县 乡镇建设 建筑业

内容

永嘉县建筑业源远流长,历代能工巧匠利用当地原木原石,因地制宜,施展技艺,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形成自然朴实地方特色。清末西方建筑技术传入后,县城(今温州鹿城)出现为数不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式楼房。
  建国后,建筑业发展较快,设计施工技术不断提高,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加速供应,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成倍增加。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建筑业更加突飞猛进,勘测、设计、施工和构件制作互相配套,设备安装、装饰维修、质量监督,分工明确,建筑业成为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第一节 建筑队伍
  建国前,建筑工匠个体经营活动,大部分以农为主兼作手工。建筑房屋常由老司头约三五人合伙施工,主家以现金支付工钱。抗日战争爆发后,物价不断上涨换以稻谷计酬,每工5公斤稻谷左右,老司头略高。
  建国后,建筑队伍迅速发展,各区社普遍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0世纪60年代更名农械厂,70年代出现建筑公司和乡镇建筑队。1971年,溪垟公社建筑队120工人去湖北宜昌承建自来水厂。1978年,全县有建筑工程公司1家,公社建筑队伍41支,农村建筑从业人员6406人,有2750人在省外施工。80年代后,农民建筑队逐渐自行解体,至1990年底,县内有建筑公司11家,其中:三级和暂定三级企业3家、四级和暂定四级企业8家。均为集体企业。
  永嘉县建筑工程公司
  始建于1958年8月,时为全县第一家建筑企业。先后承建县府办公楼、县府招待所、县人民大会堂、县火力发电厂、清水埠百货公司、桥头钮扣大楼、县邮政大楼、县电业局综合楼、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桥头镇供销社大楼、县化工厂引水工程、县化工厂综合楼、沙头电管站等基建工程。1985年,经省建设厅核定为三级施工企业。1990年底有职工301人,其中技术人员29名。下设建筑一队、二队,路桥队、机械厂、化工试剂厂等,拥有混凝土搅拌机、吊装机、灰浆机、切钢机等机械295台(套)。是年共施工21656平方米,总产值365.6万元,固定资产165万元,流动资金97.64万元。
  永嘉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始建于1979年,原系建设局内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区社建筑队伍在外施工管理。1984年政企分开,主要进行内施工,下设工程处和预制场,主要从事工业和民用建筑,1985年核定为4级企业。先后承建县罐头厂、永嘉啤酒厂、永嘉瓷厂、7号商品房、县电视大学、桥头邮电大楼、瓯北变电所、县城西农贸市场、乌牛农贸市场、瓯北码头、岩头邮电局、芙蓉山庄、永嘉图书馆等基建项目。1990年有职工58人,其中技术人员7名。拥有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灰浆机、蛙式打夯机、330电焊机、柴油机组等建筑机械190台(套)。是年,施工面积5787平方米,产值200万元。固定资产69.7万元,流动资金40万元。
  永嘉县地方建筑工程公司。
  始建于1980年,由9个区社建筑队联合组建而成。1985年经市建委批准为四级建筑企业,重点负责对外施工管理,先后在湖北、山西等地承担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任务,设立驻鄂办事处,创造宜昌市第一个园林古建筑——山游洞楚塞楼优良工程,并完成永嘉建筑史上第一个大锅炉——山西太原电建二公司锅炉安装任务。在县内先后完成永华商厦、公安局监房、县党校礼堂、规划局大楼、土地管理局大楼、县机关第二幼儿园、县工商银行综合楼、四号商品房、大若岩中学、下塘小学、上塘中学等基建任务,创造6项优良工程。1990年有职工249人,技术人员24名,拥有打桩机、搅拌机、升降机、装载机、灰浆机等建筑机械136台(套)。是年,共承建房屋16856平方米,产值721万元。公司有固定资产220万元,流动资金138万元。
  永嘉县兴华建筑工程公司
  始建于1971年3月,其前身为永嘉县城关建筑工程队。先后承建县实验小学教学楼、县人民银行办公楼、县日用百货公司营业楼、县预备军职校教学楼、沙头区中学教学楼等基建工程。1990年有职工279人,其中技术人员16名,拥有搅拌机、铁塔、灰浆机、水磨机等建筑机械共29台(套)。是年,承建房屋建筑面积6742.6平方米,年产值200万元。有固定资产72.16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
  永嘉县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始建于1984年6月,其前身为永临工程安装工程处。先后承建永临区法庭办公楼、桥下镇中学教学楼等基建项目。1990年有职工101人,其中技术人员13名,拥有井字架、搅拌机、灰浆机、发电机组等建筑机械60台(套)。是年,承建房屋1640平方米,年产值26万元。有固定资产60万元,流动资金3万元。
  永嘉县瓯北建筑工程公司创建于1984年。先后承建县知识分子住宅楼、瓯北自来水厂、瓯北小学教学楼、浙江保一阀门厂、三江信用社、清水埠信用社、岙儿垟商品住宅楼(2号、3号、6号、13号)、清水埠农贸市场、瓯北综合楼等基建项目,其中瓯北综合楼评为优良工程。1990年,有职工135人,技术人员26名,下设第一、第二、第三工程处、桩基工程处、预制场等,拥有∅425、0377、0300毫米以下振动打桩机、搅拌机、灰浆机等建筑机械48台(套)。有固定资产196.6万元,流动资金43.8万元。
  此外,还有永嘉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永嘉县城镇建设工程公司、永嘉县城关建筑工程公司、永嘉县城东建筑工程公司及永嘉县瓯北建筑工程处等5家四级建筑企业。
  第二节勘测设
  勘测
  永嘉县建筑勘测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郭璞相地筑城。历代能工巧匠在测定城围、疏浚河道、建造民宅、寺观、找水挖井中广泛应用勘测技术。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温州府学幕僚李永澜测定永嘉县城28井位置,并写在《温州府学全图序》中。民国18年(1929),永嘉殷富绅士吕文起邀请技师筹建县城自来水厂,开始采用现代勘测方法。23年(1934),永嘉县为疏浚县城护城河修筑陡门时,浙江省建设厅派人测定城内11条河道高程,设立103个水准点。建国以后,永嘉县勘测工作由省、温州专员公署兼管。1984年,永嘉县成立水利测量队、规划测量队、城乡建设测量队,至1990年,先后完成楠溪江引水工程、永嘉县化工厂、减速机厂、乳品厂、电业局、邮电局、图书馆等一批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用建筑勘测工作,并且添置了2T单拼静力触采机和10T双拼静力触采机等地质勘测设备。
  设计
  建国前,永嘉县没有设计机构和设计队伍,房屋营造均由房主擘划、建筑工匠凭经验营造。永嘉工匠建筑技艺多系师徒或父子相传,在长期营造实践中逐渐形成木构架体系,但手法各异。木构架房屋多以1~2层为主,是永嘉古代建筑显著特色。木构架可归纳为抬梁斗拱式(多用于中堂)、穿斗式(多用于边间)和井干式三种。交接部位用榫头而不用铁钉。房屋重量,赖立柱支承。木构架体系平面布局,中轴对称,主次分明,以中堂为中心向两边发展。分三间正、五间正、七间正和九间正,以七间正居多。中堂两边间叫正间,正间两边间叫二间,二间两边间叫叶间、正屋两边叫横楼亦分三间,五间,两边中堂称横楼中间,有正屋两横楼称三合院,加上前退就成四合院,三个四合院组成九个中堂叫“三退九名堂”,建筑工匠就根据这一工艺营造各式各样房屋。各地老宗祠堂在四合院前退加建戏台。
  木构架房屋因地制宜、因物借景而形成永嘉房屋另一特色。临街建筑,一般是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层层出挑,占天不占地;沿湖建筑如岩头镇丽水街,沿丽水湖建房,设美人靠、可倚栏凝睇景色,称迎湖庐。芙蓉村司马宅、东占岙黄氏大宅是永嘉县古代和近代木构架典型建筑,全系木匠设计营造。芙蓉村司马宅,建于清圣祖康熙年间,落地36间,占地1公顷,平面为二进庭院,沿中轴线布置照壁、大门、庭院、厅堂。厅堂分主次,主庭居前,每个厅堂辟一小庭分幅。大层结构采用传统六架三柱带檐抬梁式木构架;屋面采用悬山屋顶,清水砖墙,青砖规整,灰缝细少,衬以青砖自然花纹。所有木作用料考究,以梓木为主,显得凝重坚实。很少使用油漆,以表露木质纹理自然美。大屋前庭花园一隅,至今犹留四楹学塾遗址;青条石门楣和柱础上石雕,及梁枋、雀替、椽头、门窗格扇上木雕,都有千刻万镂传神之作。东占岙黄氏大宅,建于民国年间,是县境内常见农户人家式样。以独立式为主,宅前场地是晒场,主体建筑三开间、明间为中堂,两次间作卧室,顶部设阁楼。主体两端披屋作餐室、厨房,后院设畜舍与厕所。结构采用七架五柱,带前后廊抬梁式木构架、木板壁与石墙围护,屋面坡度较陡,悬山顶。为防台风侵袭,两端披屋墙用乱石砌筑,很厚实;所有屋脊、檐口等处用蛎灰将瓦片粘固,檐口沟头滴水特别厚重。
  建国初期,一些重要工业、民用和公共建筑邀请上海、温州设计单位设计。县内一些建筑队逐步配备设计人员,负责中小型工程设计。1981年成立县建筑设计室,经省基本建设委员会核准为丙级设计单位。1984年归口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设计室现有19人,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10名、技术员3名,设计室自成立以来至1990年,共完成设计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工业建筑根据“坚固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原则,先后完成县化工厂、县减速机厂、县乳品厂等厂房设计,这些工业建筑总体布局有厂房、办公楼、职工住宅、食堂、商店等生活服务设施。近年来瓯北、桥头二镇设计建造多层工业建筑,厂内洁净明亮,通风良好;厂外植树种花,环境优美,形成一片片新型工业区。
  住宅建筑20世纪80年代前设计住宅建筑多数为2~3层砖木结构房屋,采用行列布置、中心地段设立公共服务设施。80年代开始,各地划出一定地段建筑居住小区,如上塘环城西路、瓯北罗浮大街、桥头桥东小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一般都注意总体合理布置,建筑造型美观多样,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和环境绿化优美。除了设计独立小楼,楼内有现代卫生设备。楼外辟有绿化庭院外,特别注意套房设计。这些套房住宅,统一规划、配套设置;建筑层次高低结合,一般都是5~6层住宅;大量采用标准化设计,每户住宅分56平方米、62平方米、85平方米、102平方米、140平方米多种规格,户型以2室户为主,逐步向3室户、4室户、5室户发展,内设厨房、厕所、阳台和壁橱;道旁院落植树种花。采取点、线、面相结合进行绿化,建有小型公园、建筑小品、雕塑,讲究环境美化。
  公共建筑1990年全县共有各类公共建筑113.73万平方米,新近设计建成县电业局、邮电局、土地局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位于县前路的电业大楼,塔楼高8层,为县内第一高层建筑。内有现代化办公设备,外以花岗岩、面砖镶贴,造型大方,比例协调;三星级芙蓉宾馆,坐落楠溪江畔丛林之中,建筑与环境巧妙结合,相得益彰。
  第三节 建筑施工
  民国期间,泥木工匠一直沿用古老传统工具进行施工。泥水匠使用工具有小斧头、泥桶、木板刀、木蟹等;木匠工具较多,有多种型号锯、刨、凿及斧头、锤、尺等;石匠使用锤和凿等。民国14年(1925),县城(今温州鹿城区)建造博瓯百货商场,首次使用混凝土作构件和粘结材料。
  建国初期,永嘉县内尚无专业建筑企业,建筑工匠施工全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安全措施差,工作效率低,无力承建上规模工程建筑项目。1958年8月,永嘉县建筑工程公司成立,开始承建县府前后两幢办公大楼、县府招待所、大会堂等基本建设项目和全县工矿企业厂房,施工仍以手工操作为主。1964年县建筑工程公司工程师何必康利用旧料制成县内第一台自落式混凝土拌和机,首先在县火力发电厂工地使用,效果良好。同年,建造县农械厂金工车间,首次使用蛙式打夯机和桅式塔吊。同年4月,永嘉化工厂建造厂房,第一次使用铁杆子脚手架。1965年,始用22米高井字架为县陶瓷一厂造陶瓷窑。1973年,瑞安打桩队采用锤式振动桩夯实清水埠百货公司地基。1978年,始用龙门架建造清水埠国营旅馆。此后,QTZ63G塔吊、振动桩架、振动锤等一大批建筑机械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机械化施工代替传统手工施工,全县建筑施工能力、水平提高较快,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同期全县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推广强力夯实法、振动水冲法、旋喷注浆法和深层搅拌等新技术,选用框架结构明显增多,预应力水泥构件应用于施工中,装配式结构时有出现,这是永嘉建筑施工一次改革。单体工程最大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预制构件最大起重量达20吨左右,房屋高度由2~3层提高到5~6层。20世纪80年代,在施工中推广应用金属井架,并逐步达到平面运输车子化,垂直运输卷扬化。同时建筑工程中使用107拼花木板、马赛克、大理石、陶瓷锦砖、混凝土花砖、涂料、墙纸、胶合板、铝合金门窗等装饰材料。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