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爱国爱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4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爱国爱乡
分类号: D634
页数: 9
页码: 311-31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嘉县华侨爱国人士的抗日救亡、捐资援乡、投资兴乡、侨汇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嘉县 华侨 爱国

内容

第一节 抗日救亡
  民国26年(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侨居新加坡、马来亚等地的永嘉侨胞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抗日战争。
  民国27年(1938)10月,以陈嘉庚为首的华侨代表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祖国抗日战争。侨居新加坡、马来亚的永嘉籍华侨陈时权(瓯北镇前牌村人)、林元山(瓯北镇塘头村人)、陈崇龙等人,组织“卖花队”,捐募经费支援祖国抗日;开展抵制日货宣传;组织歌咏队上街唱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激发华侨抗日爱国热忱。朱启来(瓯北镇礁头人)也为祖国救亡日夜奔波,捐款捐药。
  民国30年(1941)12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后,大举南侵,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处于危亡之中。永嘉籍华侨陈汉(瓯北镇码道村人)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纷纷参加星、马抗日义勇军,与侨居地人民并肩战斗。民国31年(1942)2月15日,新加坡被日军占领后,华侨义勇军与人民游击队合编为“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永嘉籍华侨朱启来、林松和、林岳年(瓯北镇张堡村人)、林洪权(化名林庆未,瓯北镇罗浮村人)、黄方勋(三江乡浦东村人)、陈鸣云(瓯北镇前牌村人)、林仁旁、张必林等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到柔南地区坚持游击战。永嘉侨胞为保卫侨居地神圣领土和祖国抗日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第二节 捐资援乡
  购买爱国公债
  1956年,陈时权写信动员新加坡华侨购买祖国建设公债。华侨郑朝益、许绍明、林锦夫等数十人,汇款给江北公社(今瓯北镇)9780元,购买公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捐赠
  永嘉籍华侨身居海外,心怀桑梓,迫切希望祖国强盛,处处表现赤子之心,积极捐资,帮助家乡兴办教育、卫生、交通及其他公益事业。到1995年4月底,共捐资20241723.50元人民币、42100美元、2000荷兰盾、6200港元。
  第三节 投资兴乡
  1986年,永嘉县华侨企业公司组织归侨、侨眷投资创办企业,有永嘉县华侨五金机械厂等20家。至1990年,此类企业总产值达3574万元,安排待业人员705人,其中侨眷303人。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县侨务部门和县外经部门积极鼓励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回乡投资办企业。1994年12月,全县有外商、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投资企业53家,总投资额3918.6万元,注册资本2728.42万元,引进外资944.78万元。外商独资企业14家,总投资额1389.8万元,注册资本986万元。
  第四节 侨汇
  建国前,侨汇极少,由中国银行温州支行办理。1955年,县人民银行开办侨汇解付业务。1964年,县人民银行和香港8家银行实行通汇。1990年4月,永嘉县国际业务代理处成立,经营个人外汇储蓄款、外汇票据托收、国外汇入存款等业务。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