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姓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3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姓氏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3
页码: 262-27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嘉县人口的姓氏,据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县共有521姓氏,其中单姓517,复姓4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嘉县 人口 姓氏

内容

姓氏录
  据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县共有521姓氏,其中单姓 517,复姓4。人口1万以上姓氏有陈、李、潘、金、周、徐、胡、 郑、叶、王、朱、吴、林、黄、张、谢、杨、刘、戴、邵、麻,共 21姓,611919人,占普查登记人口和外出人口808066人75.73%; 人口1000~9999人的姓氏有章、邹、谷、董、汪、夏、汤、孙、蒋 、滕、吕、余、季、赵、卢、厉、廖、柯、高、钱、尤、蔡、应、 瞿、施、单、翁、戚、何、虞、唐、全、马、池、鲍、缪、盛、苏 、葛、程、杜、魏、沙、萧、许、罗、曾、肖,共48姓,166913人 ,占普查登记人口和外出人口20.66%;人口100~999人的姓氏有 包、郭、丁、詹、毛、方、傅、袁、洪、占、项、柳、范、倪、文 、冯、祁、赖、姚、邱、阮、龚、梅、彭、南、卓、候、江、俞、 任、曹、巨、暨、管、沈、温、娄、史、姜、陆、康、韩、宁、侯 、白、牟、支、宋、梁、焦、薛、藤、付、鄢、干、辛、贺,共57 姓,26315人,占普查登记人口和外出人口3.26%;人口10~99人 姓氏有敖、邓、严等69姓,2195人,占普查登记人口和外出人口 0.27%;人口2~9人姓氏有申、关、秀等161姓,560人,占普查 登记人口和外出人口0.06%;人口只一人的有卜、刁、刀等164姓 ,164人,占总人口0.02%,这些孤单一人姓氏以婚嫁迁入者居多 。
  源流
  陈 陈姓出自妫姓,以国名为氏,望出颍川、汝南、下邳、广陵、 东海等11处。陈昭远,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自福建长溪赤岸迁 来茗岙村。陈拱,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自瑞安长桥 迁来芙蓉村。陈宽,南宋建炎三年(1129)自缙云胡陈迁来上烘头 村。陈岳蕃,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自瑞安帆游迁来凤岙村, 嘉熙四年(1240)转迁包岙村。陈仲智,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 1368)自仙居迁来陈岙村。陈昭远、陈拱、陈宽、陈岳蕃、陈仲智 为永嘉陈姓各支始迁祖。陈姓自唐迁入永嘉,历1100余年,到1990 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55个。
  李 李姓出自嬴姓,颛顼帝高阳氏后裔。高阳氏生子大业,大业生 子女华,女华生子皋陶,因生在曲阜偃地,得偃姓。帝尧时,皋陶 曾担任大理职务,子伯益被赐予嬴姓。伯益生恩成,后子孙历虞舜 、夏、商三代世袭大理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社会习惯,以官为氏 ,称理氏。商末,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中为官,因敢于直谏得罪商纣 王而被处死,其妻陈国(今河南淮阳)契和氏便带着儿子利贞逃难 于伊侯之墟隐藏起来。因不敢称理,又因食木子充饥,才得以活命 ,便改为李氏。望出陇西郡、赵郡、顿丘郡、渤海郡等30多处。五 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李超偕弟李岑、李越、李仑、李昆 为避闽之乱自福建长溪迁入永嘉,为李姓各支始迁祖。李超迁居汤 岙村,李岑和李越迁居苍坡村,李仑迁居港头村,李昆迁居蓬溪村 。李姓自五代迁入永嘉,历10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 村34个。
  潘 潘姓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又,出自芈姓,以 字为氏,其后裔主要繁衍于今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望出荥阳、 广宗、河南、豫章等郡。潘兆玑,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自 青田迁来昆阳村。潘殷理,自青田入赘县城(今鹿城区)东门外潦 波潭夏氏,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迁来下寮村。潘瑱,宋室南 渡后自金华双溪迁来岭头村。潘兆玑、潘殷理、潘瑱为永嘉潘姓各 支始迁祖。潘姓自唐代迁入永嘉,历12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 而居行政村41个。
  金 金姓出自少昊,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古人五行说,西 方属金,后裔以金为姓,称金氏。又有吴越国刘姓避国王钱镠(刘 、鏐同音)之嫌,改刘为金氏。望出彭城郡、京兆郡。金永远,唐 时自金华后塘街迁来溪下村。金惠,唐时自福建长溪迁来县城(今 鹿城区)敬仁里,第九世孙金宗圣迁来下塘村居住。刘宝,后唐末 帝清泰元年(934)自福建长溪柘垟迁来档溪村,三世孙刘允当事 吴越王改刘氏为金氏,越十二世金安福迁居岩头村。金永远、金惠 、刘宝三人为永嘉金姓各支始迁祖。金姓自唐代迁入永嘉,历1000 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32个。
  周 周姓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望出汝南郡、沛郡、陈留郡、庐 江郡等19处。周京辅,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549)自苏州吴县携 眷辗转迁来楠溪埭上(今苍坡村西南),第十三世孙周兴才迁居溪 垟乡岙底村,第二十八世孙周祖美于明太祖洪武初年移居溪垟乡下 日川村。周纯,五代时自宁波迁县城(今鹿城区)松台安宁里,第 十世孙周浩迁居上日川村。周信,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 自平阳县陈家营迁来填垟村。周京辅、周纯、周信为永嘉周姓各支 始迁祖。周姓自南朝梁迁入永嘉,历14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 而居行政村24个。
  徐 徐姓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后子 孙以国名为氏。望出东海、高平、东莞、琅邪、濮阳等郡。徐雷, 五代时避闽主王曦乱偕弟徐泽自福州长溪葛洪山辗转迁来屿北村, 第七世孙徐公仪于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入赘枫林柯门。徐希 浩,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自丽水丽阳岩泉村迁来碧莲村。徐 沂、徐善,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自平阳万全尚贤里迁 来,徐沂居渠口村、徐善居桐州村,其后裔迁居芦田、黄屿等地。 徐雷、徐泽、徐希浩、徐沂、徐善为永嘉徐姓各支始迁祖。徐姓自 五代时迁入永嘉,历10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30个 。
  胡 胡姓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望出安定郡、新蔡郡、淮阳郡、 吉州等。胡行,号苍松,唐僖宗中和元年(881)自闽长溪迁来五 〓村。胡弼,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自永康方岩迁来县城( 今鹿城区)墨池坊,十三年(1143)迁居豫章村。胡行、胡弼为永 嘉胡姓各支始迁祖。胡姓自唐末迁入永嘉,历1100余年,到1990年 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27个。
  郑 郑姓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望出荥阳郡、洛阳、高密郡、雍 州、陇西郡、会稽郡等。郑镒,唐僖宗乾符四年(877)自福建长 溪来温州,次年筑室八字桥,为永嘉郑姓各支始迁祖。第五世孙郑 珂于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析居表山村,第十世孙郑子遄迁居 郑山村,第十一世孙郑有孚迁居塘塆村。郑姓自唐迁入永嘉,历 11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29个。
  叶 叶姓出自芈姓沈氏,帝颛顼后裔。春秋时,楚平王有个曾孙叫 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县)尹,又称沈尹戌,其后人 有以沈为氏。沈尹戌后来任楚国左司马。楚昭王十八年(前498) 在与吴军打仗时战死,昭王封其子沈诸梁在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 ,汉时置县),称叶公。其后人便以邑地为氏,称叶氏。叶公济,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自龙泉黄南迁居水心,其后裔叶 杲迁上塘渭石。叶恩、叶惠,徽宗宣和二年(1120)自青田富川迁 居渠口、麻庄。叶敦,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自青田富 川迁来桥头谷宅店居住。叶公济、叶恩、叶惠、叶敦为永嘉叶姓各 支始迁祖。叶姓自北宋迁入永嘉,历87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 而居的行政村19个。
  王 王姓有许多来源,早在黄帝、虞舜及商、周诸王时代纷纷有以 王为姓,其后入主中原少数民族也有多支改为王姓。历史上分为姬 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虏姓之王(少数民族),出自周灵 王太子晋一支派,名气最大,后发展成为王姓主流。望出太原郡、 琅邪郡、北海郡等38处。王蔺,五代时自福建迁来县城(今鹿城区 )李树巷,其后子孙析居档溪、千石等地。王玧,南宋孝宗乾道初 年自绍兴迁来山苍村。王新恩,而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自乐 清梅溪迁来石柱村。王蔺、王玧、王新恩为永嘉王姓各支始迁祖。 王姓自五代迁入永嘉,历10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 20个。
  朱 朱姓出自曹姓,帝颛顼后裔。以邾国国名去邑旁为朱氏,望出 吴郡、沛郡、丹阳郡、河南郡、凤阳、太康县、钱塘县等。朱永, 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为温州长史,自绍兴移居温州珠冠 巷(又称昼锦坊),其后裔迁居楠溪古庙西垟。朱兴,五代时为永 嘉县尉,自福建长溪迁居永嘉县城花柳塘,长子朱士程迁居花坦, 次子朱士廉迁居江北,三子朱士衡迁居黄田。朱湘,明成祖永乐年 间(1403~1424),自福建建阳迁来礁头村。朱永、朱兴、朱湘为 永嘉朱姓各支始迁祖。朱姓自唐代迁入永嘉,历1170余年,到1990 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31个。
  吴 吴姓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黄帝轩辕氏直系后裔。望出延陵 县、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武昌郡 等。吴缘,五代时自泰顺新山乡漈头村迁吴宅村。吴潆,南宋理宗 淳祐二年(1242)自仙居白塔厚仁里迁来瓯渠村居住。吴缘、吴潆 为永嘉县吴姓各支始迁祖。吴姓自五代迁入永嘉,历1000余年,到 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19个。
  林 林姓出自子姓,黄帝高辛之后商汤子姓后裔,其始祖比干。比 干谏商纣王而死,夫人陈氏逃于长林石室中产子坚,周武王灭纣, 夫人于是将坚归周,因坚居长林而生,遂因林而命氏,赐为林氏。 望出西河郡、南安郡、济南郡、晋安郡、下邳郡。林成初,唐肃宗 至德元年(756)自福建蒲田迁来林坑半岭,六世孙林文嘉携妻及 弟林文鸾、林文鹤、林文鸯,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从半岭 再迁道基。林清之,后梁太祖开平年间(907~910)自福建蒲田迁 居县城(今鹿城区)双莲桥,其后裔林世定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 年(1101)自双莲桥迁黄潭村,传十四世由林守文、林守忠、林守 信分别迁塘头、高坡、仁溪西山。林曾,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 )自蒲田长溪迁双玉环田岙里,二世林善复迁县城(今鹿城区)花 柳塘居住,三世林庆迁五马街,四世林芷于南宋度宗咸淳年间 (1265~1274)迁居罗浮村。林少一,从蒲田迁泽雅(今瓯海县) ,六房孙林泄卿迁瓯北林垟。林成初、林文嘉、林清之、林曾、林 善、林少一为永嘉林姓各支始迁祖。林姓自唐迁入永嘉,历1200余 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19个。
  黄 黄姓出自嬴姓,颛顼曾孙陆终后裔,以国名为氏,望出江夏郡 、会稽郡、零陵郡、巴东郡、洛阳等。黄昌裔,南宋孝宗乾道四年 (1168)与子自松阳水南乡迁来中塘,再迁浦口村。黄伯远,南宋 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自安徽凤阳迁来县城(今鹿城区)新 河街(今信河街)黄府巷,后裔黄少斋于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 1572)迁来溪心村。黄昌裔、黄伯远为永嘉黄姓各支始迁祖。黄姓 自南宋迁入永嘉,历8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13个 。
  张 张姓出自黄帝孙挥,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因姓张氏。又为姬 姓后代,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为氏,也 称张氏。望出清河郡、太原郡、襄阳郡等26处。张天彬,后晋高祖 天福年间(936~942)避闽主王曦乱自福州长溪柘垟迁来张溪村。 张阐,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居 慈湖,其后裔张世逸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十一月迁居张家岸 村。张英,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自东阳托塘来入赘芙蓉陈门 ,后居张大屋村。张天彬、张阐、张英为永嘉张姓各支始迁祖。张 姓自五代迁入永嘉,历10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9 个。
  谢 谢姓出自姜姓,炎帝后裔申伯之后,史称谢姓正宗。又有出自 任姓,黄帝之后。以国名为氏。望出陈留郡、陈郡、会稽郡、下邳 郡、冯翊郡。谢灵运,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出守永嘉郡, 次年托病回始宁,留次孙谢超祖在永嘉,越二十世,裔孙谢诜于北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自县城(今鹿城区)积谷山下迁 居鹤垟。谢复经,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自黄岩路桥避 居谢岙(今东皋村前岙),越八世,裔孙谢棋(祺)(1297~1359 )携子再迁蓬溪。谢文驴,元末明初自黄岩辗转迁来箬袅村。谢超 祖、谢复经、谢文驴均为谢灵运后裔,为永嘉谢姓各支始迁祖。谢 姓自南朝刘宋时迁入永嘉,历15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 政村16个。
  杨 杨姓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望出弘农、天水、河内三郡,杨 铅,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自仙居携家避居杨庄村。杨庆云 、杨庆麒、杨庆蛟,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自乐清迁来,庆云 居东山下村,庆麒居千石村,庆蛟居杨河头村。杨铅、杨灰云、杨 庆麒、杨庆蛟为永嘉杨姓各支始迁祖。杨姓自南宋迁入永嘉,历 8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12个。
  刘 刘姓出自祁姓,帝尧陶唐氏后裔,史称刘姓正宗。又有出自姬 姓为周太王后裔。以国名为氏,望出彭城郡、沛国、弘农郡、河间 郡等十八处。刘乾,金华人,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因裘甫起 义携家避居黄田,曾孙刘锐析居响山村,刘析居古庙村。刘崇泰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三月自文成县岳梅乡武阳村迁来碧莲 村。刘乾、刘崇泰为永嘉刘姓各支始迁祖。刘姓自唐迁入永嘉,历 11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12个。
  戴戴姓出自子姓,商汤后裔,以谥号为氏。又有出自姬姓,以国为 氏。望出谯郡、广陵郡、清河郡。戴讄,唐懿宗咸通年间(860~ 814)自福建泉州仙游县上茅迁来县城(今鹿城区)东湖里安仁坊 ,为永嘉戴姓各支始迁祖。戴天旭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 )自仙居皤滩迁来溪口村,戴天休居县城九曲巷,再传至曾孙即戴 述次子戴颖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自九曲巷迁来杏岙村 。戴姓自唐迁入永嘉,历10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 12个。
  邵 邵姓出自姬姓,周文王后,以邑为氏。望出博陵郡、汝南郡、 安阳县。邵宏明,唐宣宗大大中年间(847~859)自福建闽清县迁 来县城(今鹿城区),为永嘉邵姓各支始迁祖。其孙邵复古于唐僖 宗乾符二年(875)入赘邵园村余氏而居。邵惇(邵宏明后裔),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自平阳县万隆里迁来东村。邵姓 自唐迁入永嘉,历1100余年,到1990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8个。
  麻春秋时有楚国大夫食采于麻邑,其后子孙以邑名为氏,望出上谷 郡。麻垣,唐时自福建长溪赤岸迁来县城(今鹿城区)麻行,为永 嘉麻姓各支始迁祖。后裔麻钟于北宋仁宗年间(1023~1063)迁居 麻埠。麻姓自唐迁入永嘉,历1000余年,县内聚族而居行政村15个 。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