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溪口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15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溪口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本节记述永嘉县溪口村的地理位置、古建筑、风景名胜等。
关键词: 永嘉县 古村落 溪口村

内容

溪口村,别名合溪村,位于楠溪江东岸岩坦溪出口处。这里也是大楠溪和岩坦溪的交合点,故有“溪口”、“合溪”之名。建于北宋,始祖戴天旭从仙居皤滩迁来,逐步形成血缘村落。村庄背山面溪,呈半月形,现有人家561户。
  溪口村山明水秀,环境优美,有如诗如画、独具特色的“合溪十景”,即“合溪环碧”、“苍峰耸翠”、“双屿丹枫”、“长湖秋月”、“印岩晚照”、“月台观荷”、“蒙公书塾”、“燕巢云洞”、“横琴流水”、“石龙攫珠”。
  溪口村是楠溪江中游段的起始点,也是舟筏运输第一埠。昔日村前500多米长的溪潭两岸常停舶着一排排的舴艋舟,多时达100余只。戴蒙《暮春》诗中就有“家住楠溪欲尽头”、“更向长潭上小舟”之句。
  溪口村在南宋时曾出过“一门三代四进士”的世家,其中戴蒙、戴侗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著作宏富,史籍有传。戴氏大宗祠里有一副楹联写道:“入程朱门迭奏埙篪理学渊源接双绪;历南北宋并称邹鲁春宫第甲六登墀。”炫耀的就是戴家的这分荣誉。
  该村的东山书院,是楠溪江最早的书院之一,为南宋进士、又曾任太子讲读的著名理学家戴蒙辞官之后所创办。由于成绩斐然,朝廷赐额“明文”。书院南侧有一所花园,宽约12米,长度大略与书院相等。花园两端是书院山长住宅,有一道小门通向讲堂。
  村的正门称“车门”,也称“明文里门”,是供奉宋光宗御赐“明文”两字匾额的地方。门开三间,单层,悬山顶,也是村人的休闲场所(1996年被毁,改建成“老人活动中心”)。
  过车门不远,有一个昔为“数亩方塘”的人工水池,名莲池,又称水亭塘,其东西长97米,最宽处25.5米。东部池中央有座亭子,由石板桥连接北岸。沿亭子向西又造了一个石矶。“合溪十景”有两景在这里。前人诗赞:“亭榭俯横塘,盈盈一水长,柳丝披拂处,惊起两鸳鸯。”如今水池与水亭(1988年重建)虽存,而景色已非昔比。
  进入明文里门,向左方经五个转折,至东头出村,中间通过水池,全长约440米,历来是溪口村中的主要路道。路道和莲池均为南宋年间规划建造。路中央均用长0.8米、宽0.25米~0.3米的条石铺设。现莲池东侧200余米的一段已改建为水泥路。
  溪口村现存一幢大宅,为明代建造。前后分三进,共有50多间。明间有雕花的石鼓凳,阶条石长4米至5米,台阶垂带也有精致的浮雕,院里铺块石,中央用条石铺甬道,其规模非同一般。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