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花坦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1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花坦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222-223
摘要: 本节记述永嘉县花坦村古建筑、宪台牌楼、敦睦祠(乌府)、“溪山第一”牌匾。
关键词: 永嘉县 古村落 花坦村

内容

花坦村背靠钟山,前临珍溪。过去村后有花园,故名花坛,后人讹为花坦。现有582户人家。村建于北宋初年,始祖朱兴任县尉2年后,“见世荒乱,民多聚盗”,“乃置功名于度外,付理乱于不闻”,几经选择,定居于“山明水秀,禽鸟和鸣,林深谷邃,景物幽清”的花坦。此后朱氏家族人丁日旺,花坦一直是较为发达的村子。数百年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朱氏宗祠一副楹联写道:“宋室衣冠皂盖朱幡擢秀,明庭阀阅黄门乌府联芳。”
  村周围有一条用原石砌筑的寨墙,开四道石券门,现仅留西首一座。村东尚存较长的一段寨墙。一条用卵石修筑的大道,是该村的主街,在寨墙所包围的正中,自西向东,把这个范围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半,北半是村落建成区,南半是农田(近年来逐渐为新建住宅所取代),主街成为建成区的南立面。这条街上集中了全村最重要的建筑物,有“溪山第一”门、桂芳堂、敦睦祠、宪台祠,3座三官庙,旌表性和纪念性的牌楼等,形成节奏分明,层次丰富的景观。
  花坦村的牌坊堪称全县之最,共有12座,它们是“乌府”、“黄门”、“奕世簪缨”、“乡贤”、“宪台”、“钟秀”、“公直淳良”、“翕和”、“溪山第一”、“为公宣力”、“鸢飞鱼跃”、“松柏寒贞”。除“松柏寒贞”外,都是为表彰学人而建。除“溪山第一”、“乌府”和“宪台”外,余已相继毁坏。
  宪台牌楼 四柱三层木构建筑。明武宗弘治十八年(1505),温州知府李端为纪念任过四川按察司佥事的朱良以而建。
  “溪山第一”牌匾 明孝宗赐给布衣状元朱道魁(号墨癯)的匾额。后裔朱腆建六柱一开间牌楼,悬于攀间额枋上。
  敦睦祠(乌府) 明正统年间(1436~1449),为山东道监察御史朱良暹而建。前为五朝门,五开间,四合院式。朱良暹的后裔朱景染家,至今还存有明英宗朱祁镇于正统十年(1445)正月初四日赐给朱良暹父母的敕书各一幅。
  文化遗迹还有西园书院、白岩书院、文昌阁等。
  花坦村马湾一条小巷的北端,有3幢古老住宅。一幢在西侧,长条形,单层,七开间。另外两幢在东侧,一幢是五开间的长条形住宅,另一幢是一座四合院,共有24间。后院有一口井,井圈上刻“大宋宝庆二年丙戌”(1226),字迹还隐约 可辨,乡人都称这几幢住宅为“宋宅”。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