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岩头村(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0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岩头村(镇)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215-217
摘要: 本节记述永嘉县岩头村(镇)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古建筑等。
关键词: 永嘉县 古村落 岩头村

内容

岩头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侧,始建于初唐。宋末元初,始祖金安福(1250~1318)从档溪西巷里迁来。清时属仙居乡四十八都。民国24年(1935),称第九区岩头镇。因村处芙蓉三岩之首,故名岩头。现有1658户人家①。199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岩头村由八世祖金永朴主持,进行全面规划,主要内容包括选址、水系、布局、防御系统等。完成的水渠系统和公共建设,一直到今天,依然为①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下同。村民所用,而塔湖庙风景区也是各村落中所保存最好、最优美的公共园林。
  岩头村的正门是北门,称“仁道门”。门里大街西侧是金氏大宗祠,朝南。宗祠前为进士牌楼,朝东沿街,明世宗赐给乙丑进士金昭而建。牌楼高7.6米,面宽9.9米,通进深2.4米,三间四柱木构建筑。这座进士牌楼,是楠溪江同类建筑中气派规模最大的一座。与大宗祠隔街相对的是清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造的石质谢氏贞节坊。仁道门、大宗祠、贞节坊和进士牌楼形成岩头村的礼制中心,这里有一条大街笔直往南,旧称进士街。岩头村东门叫“献义门”,有一条街叫“横街”,从献义门向西横过村子。横街的西段还有两条直街,靠西边一条是浚水街,另一条则是中央街。这几条街是岩头村的大街,在它们之间有小巷,窄而且直,都指向附近的屿山,被称为“箭”。
  在进士街、中央街和浚水街,从南到北各有三进两院的大宅7座。各座中轴间隔为48.3米,箭就是它们之间的夹道。各街之间相距55米,正好是大宅的总进深,大宅的前门在一条街,后门在相邻的另一条街。全村住宅都朝东,这几条街西侧都是大门,东侧都是后门,水渠则靠东侧。金永朴主持建造的这一片大宅第,规划严正,气魄宏大,占了全村一半以上的面积。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因宗族纠纷烧毁大量房屋,包括这21幢建筑。现浚水街、中央街、桂花街、花前街可以见到其中9幢的建筑遗迹。浚水街所见的6幢,其中线现在成了小巷,院落中的甬道仍较完整。浚水街下马巷还有一块柱顶石,鼓镜的直径有76厘米。
  进士街与横街相交的丁字路口,即村落的中央位置,有三座建于清代的苏式店面,两座占据转角,一座在横街南侧,皆为两层楼建筑,其样式、装饰一反楠溪江朴素的建筑风格。在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建有一条商业街——丽水街,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有屋檐披盖,以利行人遮阳避雨。蓄水堤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到了清代,贩盐商人由沿海赴内地,岩头村长堤成了必经之路。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丽水街南端是寨墙的南门,门边高阶上有乘风亭。亭南不到50米,还有一座接官亭(又名花亭),重檐攒顶,使亭子显得庄重。岩头村街头巷尾皆有亭,也是村落建筑的一大特色。乘风亭前面有一座跨越丽水湖的石桥,名曰丽水桥,建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由48根条石构成,表示岩头属于四十八都。此桥虽经4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坚固如初。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一湾绿水回绕着水中半岛——琴屿,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扩建于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的塔湖庙,门面朝东,三进两院,后进有楼,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塔湖庙门外有戏台,是栋独立建筑。据说以前在此演酬神戏时,只有男人才能在台前看戏。至于女人,则必须分立于水渠外侧遥观。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内容丰富,景观多变。它包括岩头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清沼观鱼、琴屿流莺、笔峰耸翠、水亭秋月、曲流环碧和塔湖印月。岩头村的这座园林,凝聚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寄托着乡村文士们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
  岩头村中央街南端有金永朴创建的水亭祠,其外墙东西长65米,南北宽25.4米,现尚存正堂一座。正堂前是一个大水池,池中央有亭,现尚存16平方米的石板基座。水亭祠原是楠溪江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其南面的汤山上有与水亭祠同时建造的文峰塔。站在书院的水亭里向南望,塔影正巧照在水池里,形成了楠溪江村村追求的“‘文笔蘸墨”的风水格局。在塔湖庙北侧,与水亭祠书院相隔一条水渠的山麓上有创建于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的文昌阁。永嘉革命先驱金贯真曾在此建“溪山第一图书馆”。1958年毁于风灾。现遗址犹存。
  岩头村的水渠系统完备巧妙。起点在村北1公里外五〓溪畔的双浚头。水渠长度10余公里。沿途有8道涵洞、2个节制闸、3间水碓,形成进宦湖、镇南湖、丽水湖、石亭湖、状月湖5个人工水库。渠水水量充沛,流速大。浚水街的水渠宽度达2.7米,形成很有特色的街景。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