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沿江古村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10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沿江古村落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1
页码: 215-225
摘要: 本章记述永嘉县楠溪江流域保存着不少古老的村落。如:岩头村、枫林村、芙蓉村、苍坡村、花坦村等。
关键词: 永嘉县 古村落 风景区

内容

楠溪江流域保存着不少古老的村落。这些村落多为古代京官和名贤高士的后裔建立的以血缘为纽带的村落。村寨的规划布局、建筑风貌透着古代文化的印迹。选址讲究,巧妙利用自然,使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每个村落几乎都是拥有民居、宗祠、亭台、池榭、书院和寨墙,各种设施齐全的小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等各种活动要求得以满足。村寨建筑和整体环境亲切近人,充满生活气息。
  纵观这些古老村落,传统的儒家思想曾占主导地位,凡忠孝节义者均受到尊崇,并为之立牌楼,建庙宇。《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指导着村落的选址和布局。苍坡、芙蓉、蓬溪、坦下、渠口、豫章、塘塆等村,都是按一定的风水学说建设起来的。每个村落都建有大小宗祠,成为村中的礼仪中心。村落外围筑有石砌寨墙,有的还修有箭眼、炮楼,除了防卫,也起着防洪与保护“风水”的作用。村寨丰富的建筑构成,还表现在村村有凉亭、荷池、戏台。
  楠溪江沿岸村落里的明代住宅,大多是三进两院,不仅规模大,型制整齐,而且材料和施工质量比较考究。清代以后,住宅规模和建造质量有所下降。住宅型制种类多,形式富于变化,其中以三合院式(即凹形)的住宅最具代表性,其基本模式是一正两厢房,厢房有楼层,前院墙正中设院门。院落宽敞,充满阳光,地面漫铺块石。从前院到内室有半露天的檐廊,廊宽2米多,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务、手工业、休息、读书及至进餐都在这里进行。各类住宅,包括简陋的平面一字形住宅,都是对称布局,中央是开间较大的堂屋,堂屋里供奉着家庭祖先的神座。宽敞的院落,不高的院墙和四面都有门窗的组合,使楠溪江的居住建筑显得亲切自然。住宅的基本材料是蛮石原木,直接从自然取来,保持自然的形态。住宅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融洽,村落景观丰富多彩。
  第一节 岩头村(镇)
  岩头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侧,始建于初唐。宋末元初,始祖金安福(1250~1318)从档溪西巷里迁来。清时属仙居乡四十八都。民国24年(1935),称第九区岩头镇。因村处芙蓉三岩之首,故名岩头。现有1658户人家①。199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岩头村由八世祖金永朴主持,进行全面规划,主要内容包括选址、水系、布局、防御系统等。完成的水渠系统和公共建设,一直到今天,依然为①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下同。村民所用,而塔湖庙风景区也是各村落中所保存最好、最优美的公共园林。
  岩头村的正门是北门,称“仁道门”。门里大街西侧是金氏大宗祠,朝南。宗祠前为进士牌楼,朝东沿街,明世宗赐给乙丑进士金昭而建。牌楼高7.6米,面宽9.9米,通进深2.4米,三间四柱木构建筑。这座进士牌楼,是楠溪江同类建筑中气派规模最大的一座。与大宗祠隔街相对的是清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造的石质谢氏贞节坊。仁道门、大宗祠、贞节坊和进士牌楼形成岩头村的礼制中心,这里有一条大街笔直往南,旧称进士街。岩头村东门叫“献义门”,有一条街叫“横街”,从献义门向西横过村子。横街的西段还有两条直街,靠西边一条是浚水街,另一条则是中央街。这几条街是岩头村的大街,在它们之间有小巷,窄而且直,都指向附近的屿山,被称为“箭”。
  在进士街、中央街和浚水街,从南到北各有三进两院的大宅7座。各座中轴间隔为48.3米,箭就是它们之间的夹道。各街之间相距55米,正好是大宅的总进深,大宅的前门在一条街,后门在相邻的另一条街。全村住宅都朝东,这几条街西侧都是大门,东侧都是后门,水渠则靠东侧。金永朴主持建造的这一片大宅第,规划严正,气魄宏大,占了全村一半以上的面积。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因宗族纠纷烧毁大量房屋,包括这21幢建筑。现浚水街、中央街、桂花街、花前街可以见到其中9幢的建筑遗迹。浚水街所见的6幢,其中线现在成了小巷,院落中的甬道仍较完整。浚水街下马巷还有一块柱顶石,鼓镜的直径有76厘米。
  进士街与横街相交的丁字路口,即村落的中央位置,有三座建于清代的苏式店面,两座占据转角,一座在横街南侧,皆为两层楼建筑,其样式、装饰一反楠溪江朴素的建筑风格。在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建有一条商业街——丽水街,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有屋檐披盖,以利行人遮阳避雨。蓄水堤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到了清代,贩盐商人由沿海赴内地,岩头村长堤成了必经之路。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丽水街南端是寨墙的南门,门边高阶上有乘风亭。亭南不到50米,还有一座接官亭(又名花亭),重檐攒顶,使亭子显得庄重。岩头村街头巷尾皆有亭,也是村落建筑的一大特色。乘风亭前面有一座跨越丽水湖的石桥,名曰丽水桥,建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由48根条石构成,表示岩头属于四十八都。此桥虽经4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坚固如初。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一湾绿水回绕着水中半岛——琴屿,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扩建于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的塔湖庙,门面朝东,三进两院,后进有楼,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塔湖庙门外有戏台,是栋独立建筑。据说以前在此演酬神戏时,只有男人才能在台前看戏。至于女人,则必须分立于水渠外侧遥观。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内容丰富,景观多变。它包括岩头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清沼观鱼、琴屿流莺、笔峰耸翠、水亭秋月、曲流环碧和塔湖印月。岩头村的这座园林,凝聚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寄托着乡村文士们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
  岩头村中央街南端有金永朴创建的水亭祠,其外墙东西长65米,南北宽25.4米,现尚存正堂一座。正堂前是一个大水池,池中央有亭,现尚存16平方米的石板基座。水亭祠原是楠溪江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其南面的汤山上有与水亭祠同时建造的文峰塔。站在书院的水亭里向南望,塔影正巧照在水池里,形成了楠溪江村村追求的“‘文笔蘸墨”的风水格局。在塔湖庙北侧,与水亭祠书院相隔一条水渠的山麓上有创建于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的文昌阁。永嘉革命先驱金贯真曾在此建“溪山第一图书馆”。1958年毁于风灾。现遗址犹存。
  岩头村的水渠系统完备巧妙。起点在村北1公里外五〓溪畔的双浚头。水渠长度10余公里。沿途有8道涵洞、2个节制闸、3间水碓,形成进宦湖、镇南湖、丽水湖、石亭湖、状月湖5个人工水库。渠水水量充沛,流速大。浚水街的水渠宽度达2.7米,形成很有特色的街景。
  第二节 枫林村(镇)
  枫林村位于楠溪江中游东侧,与岩头村隔江相望,始建于初唐。清时属仙居乡四十七都。民国24年(1935)称第八区枫林镇,后改为枫林区枫林镇。现有人家1196户,有“楠溪第一村”之说。
  枫林村群山环抱,曲水西流,平畴绮错,比屋邻接,俨然一幅田园风光图。昔有文人雅士所称枫林十景,即瑶亭御风、芳潭钓月、狮源曲涧、草堂晚霞、板桥夜月、湖西归雁、象岩野渡、东岸渔舟、沙堤红叶、东岭松涛。十景诗之一《草堂晚霞》曰:“一林枫叶绕溪东,暮蔼丹霞映水红。共说草堂松浪好,夕阳生紫树生风。”村南栏山上,曾遍布枫香树。深秋时节,层林尽染,一片火红。至清朝,枫树渐少,代之以满山遍野的乌桕,故有“家住枫林罕见枫”、“乌桕经霜满树红”之句。
  枫林村原为柯、朱、郭、蒋、木等二十多姓所居。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徐氏七世祖公仪以咏牡丹诗从屿北入赘柯门。从此家道日兴,族以滋大。清末,一镇之内已有“炊烟千余户,丁壮数千人”,为一时之极盛。现全村仍为清一色的徐姓族人所居。
  枫林村还完整地保存着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建造的“徐尹沛尚义之门”,供奉明宪宗旌表徐氏兄弟友爱的诏书,所以俗称圣旨门。建筑为三开间,两层楼阁式,上为歇山顶,下有腰檐。与其相隔13米的南面是一个水池,叫圣旨门湖,东西长26.7米,南北宽7米,湖中央有长方形亭子一座。
  清末以来至建国初期,圣旨门街是楠溪江中游最繁华的商业街。它以圣旨门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伸,全长500多米,平均宽度3.5米左右,是贯穿全村的轴线。圣旨门街商店先后建成,形式和型制的变化较大,但仍有显著的共同点,店面为开敞式,一间到三间不等。一般为两层,上层往往用“牛腿”挑出,“牛腿”前有垂莲柱。居住部分多与店铺分离,造在第二进。
  村寨墙建于北宋中期,四周共开12道门。东题“紫来门”,南题“莱薰门”,西题“冷泉门”,北题“太平门”。还有光耀亭、芙蓉亭、枫岭亭、孝子亭、坐爱亭等各具特色的古亭。
  徐姓宗族枝荣叶茂,随着子孙繁衍,稍有财力、有地位的人纷纷建造宗祠,另立房派。祠堂众多是枫林村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全村有大小宗祠36座,现尚遗存27座。大部分位于村寨边沿,年代最久的为枫林徐氏九世徐文辉(1333~1396)的“八房”祠,虽经历600多年风雨,仍完整地保持原貌。民国年间一些祠堂被官府机构和学校占用,后遭日军烧毁。
  村东首有一座“念祖桥”,由族人徐定超资助,于民国3年(1914)冬建成。徐定超为温州军政分府首任都督。桥附近,有一座御史祠,是村人为颂扬徐定超功德,于民国24年(1935)11月23日落成。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门台两侧题写了“念祖楼台高百尺,谏官祠宇壮千秋”对联。
  村东“大门台”后面有一座三进两院的明代大宅,俗称“四面屋”,正屋为平房,横轩有楼层,计38间。原房主徐永汤(字尹殷),生于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卒于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
  枫林村历代乡绅文士重视文化教育。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丁昌期创设醉经堂书院。南宋刘愈(1096~1166)设法慧书院。清高宗乾隆四年(1739)县丞何森上任后,率里人徐元常设楠溪义学。清宣统元年(1909)建楠溪高等小学校,民国27年(1938)创办私立济时中学,民国32年(1943)创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枫林村也是历代统治者驻防要地,同时记载着人民群众奋起抗争的历史。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徐文辉(1333~1396)率乡兵支援乐清蒲歧抗倭。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设永嘉县丞署。民国19年(1930)5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在勉园(旧称营房园)宣告成立。民国30年(1941)4月,为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民国33年(1944),驻浙江高等法院第一分院。民国34年(1945),为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驻地,驻21师、33师。同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枫林,枪杀4人,烧毁房屋240间。民国35年(1946),驻国民党括苍绥靖处。1949年9月,为县人民政府驻地。
  第三节 芙蓉村
  芙蓉村位于岩头村南0.6公里处。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始祖陈拱从瑞安长桥到此,见西南面三岩摩天,赤白相映,宛若芙蓉,极言其美,即迁此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村借岩名,以“芙蓉”冠之。该村占地215亩,现有443户人家。
  芙蓉村在南宋末年因抗元兵,曾遭焚毁,直至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重建。现在的芙蓉村,仍然保持着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在村内道路交汇点有高0.2米,面积2平方米~3平方米的方形平台,称为“星”,村内水渠交汇点有方形水池,称作“斗”,合在一起为七“星”八“斗”。村中心最大的水池芙蓉池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俗称大斗。芙蓉池兼具储水、防旱、防火、洗涤等功能。池中央偏东建芙蓉亭,是个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池子的南、北两岸都有石板桥通达亭子。村内有九条街巷,五纵四横。主街如意街,长195米,宽2米,东西走向,中心铺砖,两边嵌石条,道路、水渠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统。布置“七星八斗”,意在纳上天的星宿,企望后辈簪缨迭出,子孙发迹。
  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四周以卵石砌成的寨墙,长2000余米,高2米,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东面寨墙正中建八字形重檐门楼,是芙蓉村的正门。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谯楼,可观望四方。其余三面开五小门。南门型制为楠溪江常见的石券门,门边寨墙以原石砌筑,粗犷厚重。村内引溪水沿寨墙、道路、民宅布置众多的水渠,迂回于宅边道旁,供村民洗涤、防火。村中明代大宅遗址,清晰可辨的尚有5处。现存民宅大多系木质瓦房,鳞片似的屋顶参差错落,形态朴实素雅,且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花植树,围以石砌矮墙,构成一幅和谐秀美的村落图景。
  村西北角有一大宅邸,号称“司马宅”,为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当地富户陈士鸾所建,3座四合院并肩组合成一所房屋,总面宽达70米,有15个中堂、6个天井、24个道坛、58间房屋,兼有花园、池塘、水井,占地6400平方米。现在仍住着陈氏家族36户人家。3座四合院各有自己的门,院子间有夹道连通,从正门到屋子阶前宽18米,划分为几个大院落。整个住宅显得开敞、亲切。
  村人素尚礼教,家重师儒,民情淳朴,耕读风盛。《芙蓉陈氏宗谱》载,考中进士、举人、生员的34名。历代在京任职有18人,世称“十八金带”,今珍藏“十八金带”容图、玉笏、朝服及祭品、圣旨、金瓶、匾额等。村民将科甲盛名辈出的原因,归于村落的好风水,陈氏大宗的一副楹联写道:“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
  芙蓉书院曾是颇具规模的书院,位于村中心,如意街的南侧,紧靠芙蓉池。芙蓉书院是封闭的内院式建筑,外墙东西长52米,顺如意街延伸,南北宽12.8米。1990年毁于火灾。
  第四节 苍坡村
  苍坡村位于岩头村北2.5公里处,占地146亩,现有人家486户。
  苍坡原名“苍墩”,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李岑(号苍墩)从福建长溪迁来,入赘成一世祖,遂以其号为村名。后为避宋光宗赵惇(墩、惇同音)讳而易今名。村里的建筑为第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按五行相生相克而设计。村中街巷,“做八卦形”,呈幅射状,以方形环状的鼓盘巷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方开八条路,经村寨的八道门通向村外。先后建东西两方池及园堤胜景。同时以“文房四宝”作为规划思想指导其布局,建长306米、宽2米的直街称“笔街”,对村西笔架山;以两方池作“砚台”;砚台两旁搁置长4.5米、厚0.5米、宽0.3米、端头打斜的条石以为“墨”;村四周展开3000亩平畴,以为纸。意在激励后代读书入仕,光宗耀祖。李时日还在村寨大门上题联:“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贮蛟龙”,以寓此村为龙腾虎跃、名人辈出之地。
  苍坡村的东池、西池之间有一座仁济庙,是按照《周礼·考工记》“前朝后市”的构思设计的,四合院式,门屋与正殿都是五开间,由十世祖李伯钧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始建。庙前有3棵3人合抱粗的柏树。据传是淳熙五年(1178)筑堤时,由九世祖李西斋所植,并订立“凡拴牛于柏者,杀牛不赦”的禁约,代代沿袭。古柏至今已八百多年,仍遒劲强健,生机勃勃。东池北端有一座“水月堂”,五楹,四面环水,花墙隔漏,古朴典雅,堂南端有一小院,内挖小水池,如明镜镶嵌,可鉴日月。水月堂建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是八世祖李霞溪为纪念其胞弟李锦溪为国牺牲而建。
  在东池南端偏东,与水月堂遥遥相对,有一座歇山顶的方形亭子,称“望兄亭”。此亭建在3米高的寨墙上,四边各5米,檐柱间设美人靠。这是李氏七世祖李嘉木为怀念迁往1公里外方岙村的兄长李秋山,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所造。在这座亭子上,不但能欣赏东池的水光和仁济庙的侧影,而且可以眺望村外的农田以及远处方巷村的“送弟阁”,那是李秋山在同时建造的。望兄亭与西侧的仁济庙、大宗祠、车门一起组成苍坡村重要的公共中心,并和寨墙上那铁臂虬枝,浓荫如盖的古柏构成了全长约90米一段村落立面活泼灵动的轮廓线。
  苍坡村正门历来称“车门”,是一座规整的礼制建筑,建造年代和村中台池园林不相先后,其结构为木造牌楼式,斗拱构件粗壮,两层屋顶各有两层下昂,木柱由下往上向内微倾,为“侧脚”作法。中间向上有五条横梁。“车门”属明清以前的建筑技法,风格可远溯宋代。车门前有块石铺设的“进士坛”,从道路到进士坛有3级台阶,叫“三试阶”,从进士坛到车门有7级台阶,车门下有4块花岗岩拼成的“太师帽”图案。车门里面有5块石板联成的“五龙”桥,也叫“鼎香”桥。这种种作法都有其确切含义,更和当时的科举取士制度紧密关联。
  第五节 花坦村
  花坦村背靠钟山,前临珍溪。过去村后有花园,故名花坛,后人讹为花坦。现有582户人家。村建于北宋初年,始祖朱兴任县尉2年后,“见世荒乱,民多聚盗”,“乃置功名于度外,付理乱于不闻”,几经选择,定居于“山明水秀,禽鸟和鸣,林深谷邃,景物幽清”的花坦。此后朱氏家族人丁日旺,花坦一直是较为发达的村子。数百年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朱氏宗祠一副楹联写道:“宋室衣冠皂盖朱幡擢秀,明庭阀阅黄门乌府联芳。”
  村周围有一条用原石砌筑的寨墙,开四道石券门,现仅留西首一座。村东尚存较长的一段寨墙。一条用卵石修筑的大道,是该村的主街,在寨墙所包围的正中,自西向东,把这个范围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半,北半是村落建成区,南半是农田(近年来逐渐为新建住宅所取代),主街成为建成区的南立面。这条街上集中了全村最重要的建筑物,有“溪山第一”门、桂芳堂、敦睦祠、宪台祠,3座三官庙,旌表性和纪念性的牌楼等,形成节奏分明,层次丰富的景观。
  花坦村的牌坊堪称全县之最,共有12座,它们是“乌府”、“黄门”、“奕世簪缨”、“乡贤”、“宪台”、“钟秀”、“公直淳良”、“翕和”、“溪山第一”、“为公宣力”、“鸢飞鱼跃”、“松柏寒贞”。除“松柏寒贞”外,都是为表彰学人而建。除“溪山第一”、“乌府”和“宪台”外,余已相继毁坏。
  宪台牌楼 四柱三层木构建筑。明武宗弘治十八年(1505),温州知府李端为纪念任过四川按察司佥事的朱良以而建。
  “溪山第一”牌匾 明孝宗赐给布衣状元朱道魁(号墨癯)的匾额。后裔朱腆建六柱一开间牌楼,悬于攀间额枋上。
  敦睦祠(乌府) 明正统年间(1436~1449),为山东道监察御史朱良暹而建。前为五朝门,五开间,四合院式。朱良暹的后裔朱景染家,至今还存有明英宗朱祁镇于正统十年(1445)正月初四日赐给朱良暹父母的敕书各一幅。
  文化遗迹还有西园书院、白岩书院、文昌阁等。
  花坦村马湾一条小巷的北端,有3幢古老住宅。一幢在西侧,长条形,单层,七开间。另外两幢在东侧,一幢是五开间的长条形住宅,另一幢是一座四合院,共有24间。后院有一口井,井圈上刻“大宋宝庆二年丙戌”(1226),字迹还隐约 可辨,乡人都称这几幢住宅为“宋宅”。
  第六节 蓬溪村
  蓬溪村位于东皋溪南岸的袋形盆地西侧,东皋村东南2公里处。初建于五代,原为李氏所居。元延祐(1314~1320)前后,邻村谢棋(谢灵运28世孙)父子购李宅取而代之,终于发展成谢姓村落。该村占地120亩,现有479户人家。
  蓬溪村四面高山环绕。村落所在盆地中央有一孤立小山,称“凤凰屿”。凤凰屿北壁上,至今尚有“把钓”、“索觞”四字的摩崖石刻。一条小溪从村南折西北,然后在北端注入东皋溪。1985年修筑公路前,要进入该村,唯一的通道是架设在村北溪边悬崖上的栈道。村出口处霞港头,恰好面对东皋溪,被视为属“反弓水”的不利风水。为此村民在霞港头凸出的小高地上盖了关帝庙。庙为大樟树所掩映,气氛肃穆庄重,石墙与原木结构,保持了楠溪江传统的建筑风格。此外,村周围尚有杨府庙、下马殿、仙岩殿三座庙宇。
  村落坐西朝东,建筑选址巧妙利用自然。村中遗存几座古宅至今仍引人注目。村中央有一座“近云山舍”,是房主于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到苏州遍访名第大宅,采绘建筑式样后所建造。门匾“近云山舍”采自朱熹墨迹,院内有精致的雕花砖墙。另一座为李时靖宅,有正屋7间,屋子全是板壁、木柱、木础、直棂窗,屋脊线起伏平缓柔和,风格自然朴实。李时靖建此宅后,又在旁边建了一条长40米、宽6米的“状元街”。后来李时靖迁居,由谢祺第四子将宅购下。村落西首有一座明代水院,是楠溪江少有的大宅之一,三进两院,两院皆为水池,住宅材质和施工都很精良。村东头有一栋两层楼的古宅,即谢云汉宅,是楠溪江的一种典型民宅,以石墙围成前后二院,平面呈工字形,整座屋宅开敞大方。此外,蓬溪村还有3座村民称之为“四面屋”实即四合院的大宅。该村村口几条道路的交会点有一古亭,是族人为纪念先祖谢灵运而筑,称作康乐亭。亭上复歇山顶,旁置美人靠,亭中悬挂谢灵运画像。
  据谢氏宗谱记载,其先祖迁入永嘉楠溪“以耕读为业”。在以农为主的自然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封闭式的宗族社会,宗族文化一度比较兴盛。村中除谢氏大宗即康乐公祠外,还有谢氏各房族宗祠11座,现尚保存9座。谢氏东宗祠大门上有一副对联:“西岙幽深近水祠堂尊祖德,东山挺秀凌云卓笔茂孙支。”可见从建筑环境的寓意到对祖宗功德的宣扬。
  第七节 溪口村
  溪口村,别名合溪村,位于楠溪江东岸岩坦溪出口处。这里也是大楠溪和岩坦溪的交合点,故有“溪口”、“合溪”之名。建于北宋,始祖戴天旭从仙居皤滩迁来,逐步形成血缘村落。村庄背山面溪,呈半月形,现有人家561户。
  溪口村山明水秀,环境优美,有如诗如画、独具特色的“合溪十景”,即“合溪环碧”、“苍峰耸翠”、“双屿丹枫”、“长湖秋月”、“印岩晚照”、“月台观荷”、“蒙公书塾”、“燕巢云洞”、“横琴流水”、“石龙攫珠”。
  溪口村是楠溪江中游段的起始点,也是舟筏运输第一埠。昔日村前500多米长的溪潭两岸常停舶着一排排的舴艋舟,多时达100余只。戴蒙《暮春》诗中就有“家住楠溪欲尽头”、“更向长潭上小舟”之句。
  溪口村在南宋时曾出过“一门三代四进士”的世家,其中戴蒙、戴侗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著作宏富,史籍有传。戴氏大宗祠里有一副楹联写道:“入程朱门迭奏埙篪理学渊源接双绪;历南北宋并称邹鲁春宫第甲六登墀。”炫耀的就是戴家的这分荣誉。
  该村的东山书院,是楠溪江最早的书院之一,为南宋进士、又曾任太子讲读的著名理学家戴蒙辞官之后所创办。由于成绩斐然,朝廷赐额“明文”。书院南侧有一所花园,宽约12米,长度大略与书院相等。花园两端是书院山长住宅,有一道小门通向讲堂。
  村的正门称“车门”,也称“明文里门”,是供奉宋光宗御赐“明文”两字匾额的地方。门开三间,单层,悬山顶,也是村人的休闲场所(1996年被毁,改建成“老人活动中心”)。
  过车门不远,有一个昔为“数亩方塘”的人工水池,名莲池,又称水亭塘,其东西长97米,最宽处25.5米。东部池中央有座亭子,由石板桥连接北岸。沿亭子向西又造了一个石矶。“合溪十景”有两景在这里。前人诗赞:“亭榭俯横塘,盈盈一水长,柳丝披拂处,惊起两鸳鸯。”如今水池与水亭(1988年重建)虽存,而景色已非昔比。
  进入明文里门,向左方经五个转折,至东头出村,中间通过水池,全长约440米,历来是溪口村中的主要路道。路道和莲池均为南宋年间规划建造。路中央均用长0.8米、宽0.25米~0.3米的条石铺设。现莲池东侧200余米的一段已改建为水泥路。
  溪口村现存一幢大宅,为明代建造。前后分三进,共有50多间。明间有雕花的石鼓凳,阶条石长4米至5米,台阶垂带也有精致的浮雕,院里铺块石,中央用条石铺甬道,其规模非同一般。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