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矿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09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矿物
分类号: P578
页数: 6
页码: 175-180
摘要: 本节记述永嘉县矿物资源有铁、锰、铅、锌、钼、铜、铼、高岭土、明矾石、黄铁矿、叶腊石、伊利石、萤石、花岗岩、砂砾石等,矿产地70余处,以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及建筑石料为优势。
关键词: 永嘉县 自然资源 矿物

内容

永嘉县矿物资源有铁、锰、铅、锌、钼、铜、铼、高岭土、明矾石、黄铁矿、叶腊石、伊利石、萤石、花岗岩、砂砾石等,矿产地70余处,以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及建筑石料为优势。
  黑色金属
  县内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铁锰矿及锰矿15处,其中小型铁矿1处,铁矿点11处,铁锰矿2处,锰矿点1处。
  蒲沙塆铁矿 位于溪口乡铁坑——蒲沙塆一带,有2个矿体。一号矿体,地表控制长100米,呈似层状,最大厚度1.95米,平均厚度0.85米。含TFe最高41.59%,平均35.25%。二号矿体,地表控制长80米,呈透镜状,平均厚度0.72米,TFe25.85%~42.74%。铁矿石表外D级储量1.57万吨。
  大岙铁砂矿 位于大岙村南,大坑、应山头、前岙、下园一带。铁砂矿主要赋存于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体风化残积层中。含矿残积层南北长120米~1800米,东西宽1000米,一般厚15米,最厚处30米以上,边部厚5米~7米。铁矿砂分布极不稳定,石英闪长岩风化残积层铁砂含矿率46.0千克/立方米~59.6千克/立方米,二长花岗岩残积层铁砂含矿率33.4千克/立方米~65.4千克/立方米。铁砂淘洗后精铁砂含TFe64.54%。估算地质储量112.4万吨。
  西坑锰矿 位于西源乡境内,有二条矿化带。矿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似层状风化残积矿体,分布于金翠弄、岩坍剥一带;一种是脉状风化矿床,分布于上尖寮、大弄里、半岭山一带。金翠弄、岩坍剥含矿带,长1100米,宽1米~5米。其中金翠弄矿体长80米,宽35米,平均厚度4米,呈透镜状,中间厚6米~8米,向四周逐渐尖灭。矿石矿物以软锰矿、硬锰矿为主,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蔷薇辉石、石榴子石等。其化学成分:Mn23.15%,Fe5.9%,P0.031%,SiO228.9%。岩坍剥矿体,长220米、宽40米、平均厚度0.8米,最大厚度1.2米。矿体越近地表锰矿石质量越好,含锰越高。主要矿石矿物为硬锰矿,其次为软锰矿,含少量赤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高岭土、蔷薇辉石、石榴于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矿石平均化学成份:Mn21.19%,SiO229.2%,Fe8.7%,P0.04%。上寮尖、半岭山含矿带,有24条锰矿细脉,其中3~7号较好。矿带长20米~200米,宽度0.5米~3.5米。矿石矿物以硬锰矿、软锰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绿泥石、蔷薇辉石为主。上寮尖矿含矿带长80米、厚0.75米,呈透镜状,含Mn48.80%;道坦平含矿带长95米、厚0.2米,呈脉状,含Mn20.9%;半岭山5、6、7三条含矿带分别长25米、82米、60米,厚0.2米、0.32米、0.42米,含Mn20.8%、22.18%、20.32%。经选矿试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低,目前尚难利用。
  有色金属
  县内有色金属矿产有铅、锌、铜、钼4种。铅、锌、钼有一定工业储量,矿点、矿化点14处。
  银坑铅锌矿 位于六龙乡银坑。铅锌矿充填于地质构造裂隙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复杂,由单脉变为复脉,分枝、复合或侧列。矿体大小不一,最长1.7公里。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全矿区工业矿体矿石平均品位含铅0.91%,锌1.29%,银13.5g/t,属贫矿。分四条矿带:1号矿带,长1700米,平均厚度3.82米,平均品位,含pb0.5%、Zn0.52%、Ag7.89g/t;2号矿带,长1000米,平均厚度4.99米,平均品位含Pb0.48%、Zn0.25%、Ag6.84g/t;3号矿带,长760米,平均厚度14.81米,平均品位含pb0.93%、Zn0.41%、Ag10.88g/t;4号矿带,长860米,平均厚度7.82米,平均品位含Pb0.58%、Zn0.43%。全区工业矿体总金属储量Pb10236.57吨、Zn16694.25吨、Ag17.55吨。
  山根铅锌矿 位于六龙乡山根村。矿体赋存于北西向断裂中,矿化带长600米,工业矿体长300米,厚1.5米~11.26米。矿石中有用元素为铅、锌、伴生银,含铅一般为0.5%~5.15%,最高10.5%;含锌一般为0.8%~6.1%,最高11.25%;银品位一般为4g/t~68.5g/t,最高108g/t。矿体总矿石量为74.0754万吨,铅金属量10465吨,锌金属量17963吨,伴生银金属量10.9吨。
  坑里钼矿 位于下嵊乡下嵊二村。有矿体6条,矿化带2条。长25米~380米,厚0.1米~2.25米。各钼矿体含Mo0.2909%~0.4431%,矿区平均含Mo品位0.4041%,属小而富钼矿床。0号矿体,长40余米,厚0.18米~1.3米,含钼品位为0.12%~1.1457%,钼金属储量C+D级269.23吨,其中C级104.65吨,伴生铼储量335.45千克。1号矿体,长345米,厚0.07米~4.5米,含钼品位为0.118%~2.275%,钼金属储量C+D级666.65吨,其中C级176.66吨,伴生铼金属储量1153.85千克。2号矿体,长380米,厚0.25米~6.35米,含钼品位为0.083%~1.05%,钼金属储量C+D级1701.37吨,其中C级437.85吨,伴生铼金属储量1160.83千克。3号矿体,长262米,厚0.41米~1.78米,含钼品位为0.123%~1.168%,钼金属储量C+D级311.83吨,其中C级66.08吨,伴生铼金属储量386.06千克。4号矿体,长80余米,厚0.26米~0.70米,含钼品位平均为0.3739%。5号矿体,长100余米,厚0.76米~1.62米,含钼品位为0.09%~0.841%。另外,还有两条长30米~50米,宽0.5米~1.5米,含钼品位为0.03%~0.05%钼矿化带。坑里圹区有钼金属储量C+D级2948吨,其中C级785.24吨,伴生铼金属储量3.628吨。属钼品位富的小型矿床。
  贵金属
  县内有庵前、大垟山、张山3处金矿化点。庵前矿化点,位于路口乡庵前村,有两条金矿化脉。1号金矿化脉,分南北两段。南段长11米,宽0.25米~0.6米,含Au0.52g/t,
  Ag32.9g/t,Cu200ppm、pb800ppm,Zn2000ppm;北段长8米,宽1.7米。含Au5.39g/t,Ag232g/t。2号金矿化脉,长约500米,宽0.3米~4米,矿石含Au0.25~6.99g/t。
  非金属
  县内非金属矿产有高岭土、明矾石、叶腊石、伊利石、黄铁矿、石英、萤石等。
  高岭土矿 有矿床1处,矿点10处。主要分布在瓯江沿岸一带,其中小京高岭土矿有D级储量113.3万吨,地质储量102万吨;梨村、金村、英岙、闹水坑、畚斗儿矿点,估算地质储量共227万吨。
  小京高岭土矿。位于梅岙乡汤山背,有4条主矿体:1号矿体,长1000米,宽12米~118米,瓷土矿为主,有少量不规则团块状陶土矿石。2号矿体,长400米,宽14米~100米,深30余米,有陶土与瓷土两种类型矿石。3号矿体,长169米,宽71米,深5米以下,为单一瓷矿石。4号矿体,长162米,宽36米,深10米,以瓷土矿为主,夹有少量陶土矿。全矿区矿石平均含SiO273.07%,Al2O314.79%。全矿区瓷土储量D级214.7万吨,陶土储量D级0.32万吨,共215.02万吨。
  梨村高岭土矿。位于白云乡梨村,主要矿体5个。1号矿体,长630米,宽180米~350米,厚10米~15米,储量54.4万吨。2号矿体,长200米,宽50米~150米,厚10米~15米,储量7.5万吨。3号矿体,长300米,宽80米~120米,厚5米,储量4.5万吨。4号矿体,长150米,宽50米~100米,厚5米,储量1.3万吨。5号矿体,长220米,宽115米,厚5米,储量2.5万吨。共计72.2万吨。矿石含SIO264.66%~75.52%,Al2O314.7%~19.52%,Fe2O3+TiO21.37%,由于铁钛含量高,在工业上应用受到影响。
  明矾石矿 县内有清水埠、龟山明矾石小型矿床2处。位于瓯北镇瓯江与楠溪江汇合处北西侧,矿区面积13平方公里,矿石储量D级明矾石矿石324.58万吨,折算矿物量128.89万吨。
  龟山矿床。分布于龟山明矾石矿化带,东西长350米,南北宽75米~200米,四周被第四系掩盖,面积0.05平方公里。自下而上有3个矿体。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明矾石(30%~90%)。化学成分:SO3最高达34.88%,一般为13%~18%,全矿区平均15.85%;K20最高达7.71%,一般为3%,全矿区平均为3.05%;Al2O3最高达39.74%,一般为18%~20%,全矿区平均20.43%。矿石自然类型为块状硅质明矾石矿、花斑状明矾石矿、角砾状明矾石矿和角砾状含黄铁矿明矾石矿。
  清水埠矿床。明矾石矿化带南起103厂,北至永嘉化工厂,长1400米,厚75米~400米。矿体平均含SO312.77%,Al20320.43%,K202.68%。矿石主要由明矾石、石英组成,有少量黄铁矿及金红石。
  叶腊石 县内有岙底、灵山后、鹤盛3个矿化点。岙底叶腊石矿,位于港头乡岙底村,自上而下可分为5层。有6条矿化带,一般长50米~100米,个别长150米,厚1米~3米,少数5米~10米。矿石主要由叶腊石、石英组成。矿石化学成分:Al20321.87~29.06%,SiO260.40%~68.9%,烧失量4.68%~5.98%,耐火度1682.3℃~1701.10℃。
  伊利石 县内有陈山坪、周岙两个矿点。陈山坪伊利石矿,位于港头乡港头陈山坪自然村,有两条矿化带。1号矿化带,分布于矿区中部。矿体长76米,宽3米~12.71米,矿石主要由伊利石、叶腊石、石英组成。化学成分:SiO265.43~76.99%,Al20314.33%~22.82%,Fe2O30.69%~1.50%,TiO20.22%~0.78%,K203.74%~4.75%,Na2O0.03%~0.20%,Li2.64%~3.89%。2号矿化带,分布于下寮一带。矿体长60米,宽6米,矿石主要由伊利石、叶腊石、石英组成。化学成分:SIO255.84%,Al2033.11%,Fe2O30.82%,TiO20.42%,K205.70%,Na2O0.28%,Li5.22%。
  黄铁矿 县内有银场、山徐、闹水坑、李家坑脚4处黄铁矿矿点,矿化点7处,计产地11处。银场黄铁矿,分布在银场村南西银洞水潭、乌岭坑头、中洚、林山、两脚田等。银洞水潭矿化带,长200余米、宽10米~20米,厚0.15米~1米。矿石主要由黄铁矿、石英及少量高岭土组成。矿石S品位8.21%~27.56%,估算黄铁矿地质储量4.3万吨。乌岭坑头矿化带,长100余米、宽1米~5米,矿石主要由黄铁矿组成,有少量高岭土。矿石含S品位35.60%~36.24%,估算黄铁矿地质储量2.6万吨。中洚矿化带,长15米,宽0.8米,矿石由黄铁矿、石英组成。矿石含S品位16.63%~36.24%。林山、两脚田等地尚有类似上述矿脉产出。
  石英矿 县内石英矿只有梨村一处,矿体呈脉状,长900余米、宽3米~4米,厚0.2~0.6米。矿石主要由石英组成,含量在90%以上。矿石主要成分SiO298.13%。含Fe2O3量偏高,质量较差,只能作建筑石英材料。
  萤石 县内仅有坪坑矿化点1处,无开采价值。
  建筑石材
  县内建筑石材有鲤溪、张溪、下岙、罗川、包岙、东村、英岙、岙头、王坑、前山、张公坞、德岙、半山等几十个大小不等花岗岩类岩体及岩脉,资源丰富。
  鲤溪钾长花岗岩 岩体位于岩坦至鲤溪一带,面积45平方公里,岩石为浅肉红色。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钠长石,占60%~90%;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占72.32%~75.76%,一般为75%左右。地质储量6000万立方米以上。为开采加工耐酸、碱贮器、电解槽、电度槽及各类地平板、楼平板等较好花岗岩石材基地。
  大岙石英闪长岩 位于大岙村及其以南山顶上,面积1.5平方公里,岩石深灰色。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中性斜长石45%~60%,钾长石5%~10%。化学成分含SiO261..44%。岩体裂隙石发育,块度大、成荒率较高,是开采加工石碾、石辊及建筑材料的较好产地。
  砂砾石
  县内有三江梅园、沙头、清水埠、桥头、桥下、梅岙、江北等砂砾石产地,资源丰富。
  三江梅园砂砾石矿 在三江乡梅园村北西侧,面积0.2平方公里,储量300万立方米。砂砾石呈棱角—次棱角状,分选性差,砂砾层松散,质地坚硬,为经济效益较好待开发砂砾石料基地。
  沙头砂砾石矿 位于沙头区所在地楠溪江段两岸,长12公里以上,宽100米~50C米,厚2米。砂以石英、长石及火山岩屑,含泥质极少,为清水砂,质量较好。砾石圆、次圆状为主,致密坚硬,块度均匀。地质远景储量480万立方米,资源极为丰富,且洪水期又会有大量砂砾石重新堆积,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