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086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自然资源
分类号: P96
页数: 18
页码: 163-180
摘要: 本章记述永嘉县自然资源概括土地、水、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矿物。
关键词: 永嘉县 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内容

第一节 土地
  1988年,县境内土地4047260亩,人均土地5.60亩。根据地貌特点,分为4个类型:平原、丘陵、山地和水域。其中平原415475亩,占土地总面积10.26%;山地丘陵3462738亩,占土地总面积85.56%;河流湖泊169047亩,占土地总面积4.18%。按用途分,有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厂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7类,其中耕地37.02万亩,人均耕地0.46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田28.20万亩,占耕地面积76.18%;旱地8.82万亩,占耕地面积23.82%。全县山区面积广大,土层深厚,宜于种植各种经济林。山坡地、荒地不下50万亩,单是四川、岩坦两区就有20万亩未利用,土地利用潜力还很大。
  第二节 水
  县境内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年平均34.3亿立方米。地表水30.67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89.4%;地下水3.63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10.6%。干旱年21.02亿立方米,过境水1.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238.5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量9358.8立方米(按1990年人口、耕地面积计算)。人均和亩均占有量都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
  地表水资源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时空分布不均,易导致洪涝灾害,本县地表径流主要来自降雨,其变化规律大体与降雨规律相同。河川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年内洪枯流量对比十分显著。据大楠溪石柱站和小楠溪碧莲站多年平均月流量资料,两站5至9月(汛期)径流量分别占全年流量71.2%与69.2%。11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分别占全年5.6%与5.1%。日洪水总量变幅更为明显。石柱站和碧莲站1960年8月2日,日洪水总量分别达到33440万立方米和10200万立方米,分别占全年总径流量15.5%和15.4%。与此对照,两站在1967年10月17日和10月14日最小平均流量分别为1.03和0.08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变化也非常明显,石柱站实测最大径流总量为24.78亿立方米(1962年),最小为7.40亿立方米(1967年),两者相比值为3.35倍,年度差系数Cv值达0.36。
  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为3.63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10.6%。其中基岩裂隙水3.01亿立方米、红色碎屑岩孔隙水0.04亿立方米、河谷平原潜水0.26亿立方米、平原区潜水0.07亿立方米、灌溉回归水0.25亿立方米。基岩裂隙水主要储存在构造裂隙密集火山岩中,其中73%分布在楠溪江上游岩坦、岩头、四川、碧莲4个山区。河谷平原冲积层浅层潜水分布面积甚少,其中53%在沙头、罗浮两区和上塘、瓯北两镇。县境内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35亿立方米/年,占地下水资源量37.2%,目前实际开采量为0.99亿立方米/年,占可开采量73.33%。现有引潜工程两处,灌溉面积2100亩,井2305口,
  泉4549处,井深大部分4.0米~4.5米,井灌溉面积1.38万亩。
  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7.98万千瓦,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14.83万千瓦。水力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楠溪江流域,共13.03万千瓦,占全县可开发水力资源87.86%。水质良好,尤其是楠溪江五项毒物污染指数均在一级范围内,有机污染3个项目,除石门、上岩儿、港头3个断面为三级外,其余都是一级。县境内瓯江沿岸工厂污水直接排入瓯江,局部地段污染达到4级。
  第三节 野生植物
  永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森林植被区系,植物资源丰富。由于自然荣枯和人为经营影响,现存植被多属天然次生和人工引种两大类。现据林业、农业等部门调查,县境内有野生植物223科1749种。其中蓝藻8科22种、真菌16科32种、地衣2科2种、苔藓11科16种、蕨类28科92种、种子植物158科1585种。有珍稀濒危植物4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有钟萼木、香果树、南方红豆杉、水杉、秃杉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有银杏、福建柏、长叶榧树、杜仲、闽楠、鹅掌楸、厚朴、花榈木、云南石梓、浙江水青冈(变)10种;稀有树种有金钱松、青钱柳、糙叶树、刺榆、榉树、牛鼻栓、山拐枣、银鹊树、南酸枣、刺楸、积椇、拟赤杨、大血藤、猫儿尿、长序桧、黄山木兰、紫茎、银钟花,天竺桂、江南油杉、胡豆莲、沉水樟、华西枫杨、野大豆、红豆树、凹叶厚朴、三尖杉、狭叶木莲、黄果树、秋桦柳30种。此外,属中国大陆分布新纪录植物有温州六道木、永嘉六道木;属浙江省分布新纪录植物有缘毛坡油甘,披针叶胡颓子、林地通泉草、线叶草沙蚕、湖北野青茅、长穗苔草、长囊苔草。七都岛有海滨特有植物灰绿黎、南方碱蓬,碱宛、铺地黍,糙叶苔草、咸叶草。
  蓝藻
  共8科22种。
  和0.08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变化也非常明显,石柱站实测最大径流总量为24.78亿立方米(1962年),最小为7.40亿立方米(1967年),两者相比值为3.35倍,年度差系数Cv值达0.36。
  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为3.63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10.6%。其中基岩裂隙水3.01亿立方米、红色碎屑岩孔隙水0.04亿立方米、河谷平原潜水0.26亿立方米、平原区潜水0.07亿立方米、灌溉回归水0.25亿立方米。基岩裂隙水主要储存在构造裂隙密集火山岩中,其中73%分布在楠溪江上游岩坦、岩头、四川、碧莲4个山区。河谷平原冲积层浅层潜水分布面积甚少,其中53%在沙头、罗浮两区和上塘、瓯北两镇。县境内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35亿立方米/年,占地下水资源量37.2%,目前实际开采量为0.99亿立方米/年,占可开采量73.33%。现有引潜工程两处,灌溉面积2100亩,井2305口,
  泉4549处,井深大部分4.0米~4.5米,井灌溉面积1.38万亩。
  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7.98万千瓦,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14.83万千瓦。水力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楠溪江流域,共13.03万千瓦,占全县可开发水力资源87.86%。水质良好,尤其是楠溪江五项毒物污染指数均在一级范围内,有机污染3个项目,除石门、上岩儿、港头3个断面为三级外,其余都是一级。县境内瓯江沿岸工厂污水直接排入瓯江,局部地段污染达到4级。
  第三节 野生植物
  永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森林植被区系,植物资源丰富。由于自然荣枯和人为经营影响,现存植被多属天然次生和人工引种两大类。现据林业、农业等部门调查,县境内有野生植物223科1749种。其中蓝藻8科22种、真菌16科32种、地衣2科2种、苔藓11科16种、蕨类28科92种、种子植物158科1585种。有珍稀濒危植物4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有钟萼木、香果树、南方红豆杉、水杉、秃杉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有银杏、福建柏、长叶榧树、杜仲、闽楠、鹅掌楸、厚朴、花榈木、云南石梓、浙江水青冈(变)10种;稀有树种有金钱松、青钱柳、糙叶树、刺榆、榉树、牛鼻栓、山拐枣、银鹊树、南酸枣、刺楸、积椇、拟赤杨、大血藤、猫儿尿、长序桧、黄山木兰、紫茎、银钟花,天竺桂、江南油杉、胡豆莲、沉水樟、华西枫杨、野大豆、红豆树、凹叶厚朴、三尖杉、狭叶木莲、黄果树、秋桦柳30种。此外,属中国大陆分布新纪录植物有温州六道木、永嘉六道木;属浙江省分布新纪录植物有缘毛坡油甘,披针叶胡颓子、林地通泉草、线叶草沙蚕、湖北野青茅、长穗苔草、长囊苔草。七都岛有海滨特有植物灰绿黎、南方碱蓬,碱宛、铺地黍,糙叶苔草、咸叶草。
  蓝藻
  共8科22种。
  和0.08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变化也非常明显,石柱站实测最大径流总量为24.78亿立方米(1962年),最小为7.40亿立方米(1967年),两者相比值为3.35倍,年度差系数Cv值达0.36。
  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为3.63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10.6%。其中基岩裂隙水3.01亿立方米、红色碎屑岩孔隙水0.04亿立方米、河谷平原潜水0.26亿立方米、平原区潜水0.07亿立方米、灌溉回归水0.25亿立方米。基岩裂隙水主要储存在构造裂隙密集火山岩中,其中73%分布在楠溪江上游岩坦、岩头、四川、碧莲4个山区。河谷平原冲积层浅层潜水分布面积甚少,其中53%在沙头、罗浮两区和上塘、瓯北两镇。县境内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35亿立方米/年,占地下水资源量37.2%,目前实际开采量为0.99亿立方米/年,占可开采量73.33%。现有引潜工程两处,灌溉面积2100亩,井2305口,
  泉4549处,井深大部分4.0米~4.5米,井灌溉面积1.38万亩。
  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7.98万千瓦,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14.83万千瓦。水力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楠溪江流域,共13.03万千瓦,占全县可开发水力资源87.86%。水质良好,尤其是楠溪江五项毒物污染指数均在一级范围内,有机污染3个项目,除石门、上岩儿、港头3个断面为三级外,其余都是一级。县境内瓯江沿岸工厂污水直接排入瓯江,局部地段污染达到4级。
  第三节 野生植物
  永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森林植被区系,植物资源丰富。由于自然荣枯和人为经营影响,现存植被多属天然次生和人工引种两大类。现据林业、农业等部门调查,县境内有野生植物223科1749种。其中蓝藻8科22种、真菌16科32种、地衣2科2种、苔藓11科16种、蕨类28科92种、种子植物158科1585种。有珍稀濒危植物4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有钟萼木、香果树、南方红豆杉、水杉、秃杉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有银杏、福建柏、长叶榧树、杜仲、闽楠、鹅掌楸、厚朴、花榈木、云南石梓、浙江水青冈(变)10种;稀有树种有金钱松、青钱柳、糙叶树、刺榆、榉树、牛鼻栓、山拐枣、银鹊树、南酸枣、刺楸、积椇、拟赤杨、大血藤、猫儿尿、长序桧、黄山木兰、紫茎、银钟花,天竺桂、江南油杉、胡豆莲、沉水樟、华西枫杨、野大豆、红豆树、凹叶厚朴、三尖杉、狭叶木莲、黄果树、秋桦柳30种。此外,属中国大陆分布新纪录植物有温州六道木、永嘉六道木;属浙江省分布新纪录植物有缘毛坡油甘,披针叶胡颓子、林地通泉草、线叶草沙蚕、湖北野青茅、长穗苔草、长囊苔草。七都岛有海滨特有植物灰绿黎、南方碱蓬,碱宛、铺地黍,糙叶苔草、咸叶草。
  蓝藻
  共8科22种。
  色球藻科有小形色球藻、紫色星球藻2种;颤藻科有美丽颤藻、螺旋鞘丝藻等7种;念珠藻科有水华鱼腥藻、普通念珠藻2种;胶须藻科有朱氏须藻、薄鞘眉藻等3种;微毛藻科有柔嫩微毛藻、宽管链藻2种;伪枝藻科有小织线藻、卷曲伪枝藻等3种;真枝藻科有眼状真枝藻、乳头真枝藻2种;蒴链藻科有蒴链藻1种。
  真菌
  共16科32种。
  木耳科有木耳、毛木耳2种;银耳科有黄耳、银耳2种;珊瑚科有冠锁瑚菌、变红黄丛枝2种;麦角菌科有麦角、蝉花2种;鸡油菌科有小鸡油菌、金号角2种;灵芝科有灵芝、紫芝2种;猴头菌科有猴头菌1种;多孔菌科有桦褶孔菌、茯苓等3种;口蘑科有蜜环菌、香菇等3种;红菇科有香乳菇、松乳菇、花盖菇等5种;侧耳科有侧耳、裂褶菌2种;光柄菇科有草菇1种;伞菌科有双孢蘑菇、林地磨菇2种;桩菇科有白鳞伞1种;鬼笔科有长裙竹荪1种;马勃科有梨形灰包1种。
  地衣
  共2科2种。
  松萝科有长松萝1种;石耳科有石耳1种。
  苔藓
  共11科16种。
  叶苔科有叶苔1种;细鳞苔科有白鳞苔、鞍叶苔等3种;石地钱科有石地钱1种;蛇苔科有蛇苔1种;地钱科有地钱1种;泥炭藓科有泥炭藓1种;葫芦藓科有葫芦藓1种;真藓科有暖地大叶藓、大叶藓2种;提灯藓科有尖叶提灯藓,毛灯藓2种;羽藓科有细叶小羽藓、大羽藓2种;金发藓科有波叶仙鹤藓1种。
  蕨类
  共28科92种。
  石杉科有蛇足石杉、四川石杉、闽浙石杉3种;石松科有石松、灯笼草2种;卷柏科有深绿卷柏、伏地卷柏、卷柏等8种;阴地蕨科有华东阴地蕨1种;紫萁科有南方紫萁、紫萁2种;瘤足蕨科有瘤足蕨、华东瘤足蕨2种;里白科有芒萁、里白2种;海金沙科有海金沙1种。膜蕨科有华东膜蕨、小叶膜蕨2种;碗蕨科有细毛碗蕨、边缘鳞盖蕨2种;鳞始蕨科有乌蕨1种;姬蕨科有姬蕨1种;蕨科有蕨1种;凤尾蕨科有刺齿凤尾蕨、进兰边草2种;中国蕨科有野雉尾1种;裸子蕨科有凤丫蕨1种;蹄盖蕨科有江南短肠蕨、假蹄盖蕨等4种;金星蕨科有渐尖毛蕨、小叶茯蕨、金星蕨等12种;铁角蕨科有华南铁角蕨、虎尾铁角蕨、铁角蕨等7种;乌毛蕨科有狗脊蕨、东方狗脊蕨、胎生狗脊蕨3种;鳞毛蕨科有斜方复叶耳蕨、阔鳞鳞毛蕨、异鳞鳞毛蕨、贯众等13种;三叉蕨科有阔鳞肋毛蕨1种;骨碎补科有圆盖阴石蕨1种;水龙骨科有抱石莲、瓦韦、水龙骨、江南星蕨等15种;槲蕨科有槲蕨1种;萍科有萍1种;槐叶萍科有槐叶萍1种;满江红科有满江红1种。
  裸子植物
  共9科44种。
  银杏科有银杏1种;苏铁科有苏铁1种;松科有马尾松、金钱松、江南油松、黄山松、五针松、雪松、黑松、华山松、湿地松、火炬松10种;杉科有杉木、柳杉、水杉、日本柳杉、池杉、落羽杉、秃杉、台湾杉、北美红杉9种;柏科有柏木、福建柏、刺柏、园柏、龙柏、铺地柏、日本扁柏、千头柏、侧柏、金钟柏、日本花柏、羽叶花柏、日本香柏、美国香柏、大叶香柏15种;三尖杉科有三尖杉、粗榧2种;红豆杉科有南方红豆杉、香榧、长叶榧树3种;罗汉松科有罗汉松、竹柏2种;南洋杉科有南洋杉1种。
  被子植物
  共149科1541种。
  双子叶植物木麻黄科有细枝木麻黄、木麻黄、粗枝木麻黄3种;三白草科有蕺菜、三白草2种;胡椒科有山蛔、凤藤2种;金粟兰科有宽叶金粟兰、草珊瑚2种;杨柳科有钻天杨、垂柳、响叶杨、秋华柳等10种;杨梅科有杨梅1种;胡桃科有青钱柳、黄杞、华西枫杨、枫杨等8种;桦木科有桤木、雷公鹅耳杨等4种;壳斗科有锥栗、栓皮栎、水青冈、甜槠、苦槠、青冈栎、青栲、浙江水青冈(变)等37种;榆树科有糙叶树、白榆、紫弹树、榉树等12种;桑科有葡蟠、构树、细叶榕、榕树、桑、珍珠莲、粗叶天仙果等26种;荨麻科有苎麻、糯米团、蔓赤车、冷水花、山椒草等17种;山龙眼科有红叶树、银桦2种;铁青树科有青皮木,铁青树2种;檀香科有百蕊草1种;桑寄生科有栗寄生、扁枝檞寄生、棱枝檞寄生3种;马兜铃科有管花马兜铃、马蹄细辛2种;蓼科有金钱草、虎杖、水蓼、春蓼、箭叶蓼、细叶蓼等22种;藜科有藜、南方碱蓬等4种;苋科有牛膝、苋、莲子草等12种;紫茉莉科有紫茉莉1种;商陆科有商陆1种;番杏科有粟米草1种;马齿苋科有马齿苋、土人参2种;石竹科有鹅不食草、牛繁缕、漆姑草等8种;金鱼藻科有金鱼藻1种;毛莨科有大叶铁线莲、威灵仙、山木道、毛莨等16种;木通科有木通、三叶木通,大血藤等7种;小蘖科有长叶小蘖、十大功劳、南天竹等6种;防已科有防已、细圆藤、石蟾蜍等7种;木兰科有鹅掌揪、厚朴、凹叶厚朴、深山含笑花、白玉兰等12种;番荔枝科有瓜馥木1种;八角科有莽草1种;五味子科有南五味子、二色五味子等4种。
  樟科有樟树、华南樟、沉水樟、浙江樟、细叶香桂、香桂、山胡椒、香叶树、凤皇楠,〓花楠、线毛润楠、紫楠、宜昌楠、建楠、黄润楠、薄叶润楠、红楠、闽楠、湖楠、沼楠、檫树等41种;罂粟科有紫堇、黄堇、博落回等5种;十字花科有芸苔、蓝花子、紫叶岩芥等10种;钟萼木科有钟萼木1种;茅膏菜科有光叶茅膏菜、圆叶茅膏菜2种;景天科有紫花八宝、瓦松、垂盆草、珠芽景天等8种;虎耳草科有落新妇、伞形绣球、虎耳草、人心药等16种;海桐花科有海桐、海金子等3种;金缕梅科有腺腊瓣花、蚊母树、枫香、金缕梅等12种;杜仲科有杜仲1种;悬铃木科有二球悬铃木1种;蔷薇科有龙牙草、野木瓜、蛇莓、寒莓、中华石楠、莓叶委陵菜、钟花樱、山花樱、豆梨、石斑木、小果蔷薇、野蔷薇、周毛悬钩子、插田泡、中华绣线菊等82种;豆科有黑荆树、合欢、云实、黄檀、胡豆莲、野大豆、肥皂荚、总梗木蓝、浙江木蓝,中华胡枝子、香花崖豆藤、花榈木、圆陵叶山蚂蝗、缘毛坡油甘、田菁、紫藤等67种;酢酱草科有酢酱草、铜锤草等3种;牛儿苗科有尼泊尔老鹳草1种;芸香科有吴茱萸、臭辣树、飞龙掌血、花椒勒等18种;苦木科有臭椿、苦木等3种;橄榄科有橄榄1种;楝科有苦楝、香椿、毛红椿等6种;远志科有狭叶香港远志,瓜子金2种;大戟科有铁苋菜、酸味子、山麻杆、五月茶、重阳木、野桐、石岩枫、青灰叶下珠、山乌柏等22种;交让木科有交让木、虎皮楠2种;黄杨科有黄杨、匙叶黄杨等5种。
  漆树科有南酸枣、黄连木、野漆树等7种;冬青科有短梗冬青、厚叶冬青、冬青、温州冬青等28种;卫茅科有过山枫、拟粉叶南蛇藤、白杜、卫茅、雷公藤等23种;省沽油科有野鸦椿、省沽油等3种;槭树科有大叶槭、三角枫、青榨槭、鸡抓槭等14种;无患子科有无患子、金木樨等3种;清风藤科有多花泡花树、红枝柴、清风藤等14种;凤仙花科有牯岭凤仙花、阔瓣凤仙花2种;鼠李科有牯岭勾儿茶、枳椇、圆叶鼠李、雀梅藤等20种;葡萄科有牯岭蛇葡萄、乌蔹莓、爬山虎、三叶青、刺葡萄、葛蕌、野葡萄等19种;杜英科有杜英、薯豆、猴欢喜等6种;椴树科有毛果田麻、扁担杆、装果椴等9种;锦葵科有木槿、木芙蓉等4种;梧桐科有梧桐、马松子、梭罗松3种;猕猴桃科有软枣猕猴桃、中华猕猴桃、狭叶猕猴桃等7种;山茶科有短柱茶、野山茶、杨桐、翅柃、木荷、紫茎、毛药、厚皮香等34种;藤黄科有小连翅、地耳草、金丝梅等5种;柽柳科有柽柳1种;堇菜科有尖叶堇、堇菜、紫花地丁等12种;大风子科有山桐子、柞木等3种;旌节花科有西域旌节花、中国旌节花等3种。
  秋海棠科有四季海棠、秋海棠2种;仙人掌科有仙人掌、昙花2种;瑞香科有瑞香、北江尧花、了哥王等6种;胡颓子科有蔓胡颓子、披针叶胡颓子等4种;千屈菜科有多花水苋菜、紫薇、节节菜等5种;珙〓科有喜树、蓝果树2种;安石榴科有安石榴1种;八角枫科有伞形八角枫、八角枫、瓜木等5种;桃金娘科有广叶桉、赤楠、二叶赤楠等7种;野牡丹科有秀丽野海棠、地菍、金锦香等5种;茭科有野茭1种;柳叶菜科有长籽柳叶菜、丁香蓼等3种;小二仙草科有小二仙草等2种;五加科有五加、〓木、刺楸等10种;伞形科有前胡、野当归、积雪草、薄片变豆菜等13种;山茱萸科有灯台树、四照花、山茱萸等6种;山柳科有华东山柳、山柳等3种;鹿蹄草科有假水晶、鹿蹄草2种;杜鹃花科有灯笼草、小果南烛、天目杜鹃、满山红、映山红、乌饭、短尾越桔等19种;紫金牛科有九血管、朱砂根,紫金牛、密花树等12种;报春花科有过路黄、珍珠菜、疏节过路黄、假婆婆纳等7种;柿树科有浙江柿、野柿、罗浮柿等6种;山矾科有薄叶山矾、华山山矾、南岭山矾、羊舌树、山矾等13种;野茉莉科有赤杨叶、灰叶野茉莉、野茉莉、银钟花等9种;木犀科有清香藤、金钟花、尖尾白蜡树、苦枥木、女贞、木犀、野桂花等19种;马钱科有醉鱼草、水田白等4种;龙胆科有龙胆、獐芽菜、双蝴蝶等5种;夹竹桃科有链珠藤、夹竹桃、络石、石血等9种,萝藦科有海枫藤,蔓藦等3种;旋花科有金灯藤、马蹄金、牵牛等5种;紫草科有细茎斑种草,厚壳树等3种;马鞭草科有华紫珠、杜虹花、老鸦糊、臭牡丹、海南石梓、马鞭草、黄荆等22种;唇形科有金疮小草、活血丹、益母草、薄荷、紫苏、夏牯草、丹参、半枝莲、光紫黄芩等40种;茄科有江南散血丹、白英、牛茄子等12种;玄参科有狭叶母草、泡桐、松蒿、浙玄参、婆婆纳、爬岩红等27种;紫葳科有凌霄、菜豆树2种;列当科有野菰1种;胡麻科有胡麻1种;苦苣苔科有浙皖粗筒苣苔、温州长蒴苣苔等4种;狸藻科有紫耳挖草、耳挖草等3种;爵床科有白接骨、爵床、少花马兰等8种;透骨草科有透骨草1种;车前草科有车前1种;茜草科有水团花、水杨梅、虎刺、金耳毛草、鸡屎藤、茜草、六月雪、狗骨柴、钩藤等31种;忍冬科有温州六道木、永嘉六道木、忍冬、接骨草、英迷、合轴荚、浙江荚迷、水马桑等29种;败酱科有斑花败酱、黄花龙牙等4种;山萝卜科有续断1种;葫芦科有绞股蓝、长叶赤、括楼等11种;桔梗科有轮叶沙参、羊乳、半边莲等5种;菊科有下田菊、杏香兔儿风、矮蒿、野艾、野艾蒿、琴叶紫菀、鬼针草、大蓟、小飞蓬、野菊、地胆草、鼠曲草、苦卖菜、莆公英、马兰、千里光、一枝黄花、碱菀、黄鹌菜等83种。
  单子叶植物 眼子菜科有眼子菜、菹草2种;泽泻科有矮慈菇、野慈菇等3种;水鳖科有无尾水筛1种;禾本科有普陀孝顺竹、箬竹、苦竹、雷竹、水竹、毛竹、石竹、看麦娘、荩草、狗牙根、茅、柳叶箬、假稻、双穗术米草、铺地〓、早熟禾、线叶草沙蚕等139种;莎草科有丝叶球柱草、长穗苔草、长囊苔草、咸水草、香附子、水蜈蚣、小型珍珠草等46种;棕榈科有棕榈、蒲葵、棕竹等4种;天南星科有菖蒲、天南星,半夏等9种;浮萍科有稀脉萍、浮萍等3种;谷精草科有谷精草、长苞谷精草等3种;鸭跖草科有鸭跖草、牛轭草、裸花水竹叶等4种;雨久花科有鸭叶草、凤眼莲2种;灯心草科有星花灯心草、野灯心草、灯心草等4种;百合科有宽叶韭、天门冬、野百合、山麦谷、菝葜、土茯苓、牛尾菜等34种;石蒜科有君子兰、石蒜、文殊兰、水仙等6种;薯蓣科有黄独、粉卑、薯蓣等4种;鸢尾科有蝴蝶花、鸢尾等4种;芭蕉科有芭蕉1种;姜科有山姜1种;美人蕉科有蕉芋、大花美人蕉2种;水玉簪科有三品一枝花1种;兰科有细亭无柱兰、大花无柱兰、春兰、九节兰、多花兰、大唇羊耳蒜、缓草等17种。
  第四节 野生动物
  清圣祖康熙《永嘉县志》载,永嘉县有虎、豹、熊、鹿、猴、山马等野生哺乳动物。康熙十一年(1672)闰七月十六夜,有虎入县城拱辰门内,被官兵射杀。德宗光绪《永嘉县志》也还有虎、獐、熊、山马、香狸等记载。随着人口增加、森林破坏,尤其是1959年以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使许多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尤其是鱼类、鸟类、兽类,至20世纪80年代末,不仅虎、熊绝迹,就连狼、狐、黄鼠狼,以及乌鸦、喜鹊、麻雀等也较少见。现据林业、农业等部门调查,县境内有动物280科1104种。其中蜘蛛类15科44种,昆虫类132科615种,甲壳类9科19种,鱼类37科115种,两栖类8科25种,爬行类9科43种,鸟类48科188种,兽类22科5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5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鬣羚、斑羚、穿山甲、鸢、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鹰、白尾鹞、白头鹞、小隼、燕隼、红脚隼、游隼、勺鸡、草鸮、红角鸮、领角鸮、雕鸮、长耳鸮、白鹮、鸳鸯27种。
  蜘蛛类
  共15科44种。
  瘿螨科有茶叶瘿螨、柑桔瘿螨2种;叶螨科有茶短须螨、柑桔红蜘蛛2种;隐石蛛科有白斑隐珠1种;卷叶蛛科有芦苇卷叶蛛1种;圆蛛科有横纹金蛛、黄斑圆蛛、银背艾蛛、黄褐新圆珠等12种;蟏蛸科有纵条银鳞蛛、锥腹蟏蛛等4种;球腹蛛科有八斑鞘腹蛛、温室希蛛等3种;皿蛛科有花腹盖蛛、食虫沟瘤蛛等4种;漏斗蛛科有机敏漏斗蛛、温州隙蛛、拟水狼蛛等6种;猫蛛科有斜纹猫蛛1种;管巢蛛科有棕管巢蛛、草栖毛丛蛛2种;栉足蛛科有田野安蛛1种;巨蟹蛛科有狩猎巨蟹蛛1种;蟹蛛科有三实花蛛1种;跳蛛科有黑色蝇虎、条纹蝇虎、白纹猎蛛3种。
  昆虫类
  共132科615种。
  跳虫科有黑跳虫1种;圆跳虫科有绿圆跳虫1种;衣鱼科有毛衣鱼、衣鱼2种;䗓科有小黄溪䗓、小溪䗓2种;蜓科有广马大头1种;蜻科有六斑蜻、白尾灰蜻、黄青蜓、赤质4种;蜚蠊科有东方蜚蠊1种;螳螂科有广腹螳螂、薄翅螳螂、小刀螂3种;白蚁科有家白蚁、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3种;蝗科有中华蚱蜢、长额负蝗、黄脊竹蝗、中华稻蝗等15种;菱蝗科有短盾菱蝗、黄斑菱蝗、长翅菱蝗3种;螽斯科有中华草螽、桑褐螽斯等4种;蟋螽科有灶鸡1种;蟋蟀科有双斑蟋、灶蟋等4种;蝼蛄科有东方蝼蛄1种;蝉科有蚱蝉、红娘子、草蝉等7种;叶蝉科有大青叶蝉、稻叶蝉、黑尾叶蝉等9种;飞虱科有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等4种;木虱科有柑桔飞虱1种;沫蝉科有土黄色沫蝉1种;蛾蜡蝉科有彩蛾蜡蝉1种;广蜡蝉科有八点翅蜡蝉、柿广翅蜡蝉2种;蚜科有竹蚜、豆蚜、甘蓝蚜、松蚜等10种;大蚜科有松大蚜、板栗大蚜2种;硕蚧科有草履蚧、吹绵蚧等3种;粉蚧科有柑桔粉蚧、柑桔根粉蚧2种;蜡蚧科有角蜡蚧、红槽蚧等3种;盾蚧科有红圆蹄盾蚧、拟刺白轮盾蚧、黑片盾蚧等6种;负子蝽科有负子蝽1种;蝎蝽科有黑纹仰蝽1种;划蝽科有小划蝽1种;龟蝽科有双痣圆龟蝽1种;土蝽科有侏地土蝽、大鳖土蝽2种;蝽科有硕蝽、九香虫、二星蝽、稻绿情、广蝽等12种;绿蝽科有红背安绿蝽、中稻绿蝽、条蜂绿蝽等6种;网蝽科有斑脊冠网蝽1种;猎蝽科有日月盗猎蝽、黄足猎蝽、盾普猎蝽等5种;蓟马科有花蓟马、草管蓟马、稻蓟马等5种;虎甲科有中华虎甲、绿翅虎甲2种;步甲科有艳大步甲、二星步甲、中华楼步甲、长重唇步甲、锹步甲等8种;芜菁科有毛角豆芜菁、大斑芜菁、地胆等4种;叩甲科有细胸金叶虫、沟胸叩甲、菜氏猛叩甲、黄边叩甲等6种;拟步甲科有黄粉虫、杂拟谷盗等3种;吉丁虫科有云南松脊吉丁、日本脊吉丁2种;皮蠹科有小园皮蠹、赤毛皮蠹2种;扁甲科有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2种;谷盗料有谷盗1种;薪甲科有红带窝薪甲、东方新甲2种;蛛甲科有白蚊蛛甲1种;长蠹科有竹大长蠹1种;粉蠹科有竹叶小粉蠹1种;埋葬虫科有亚洲葬甲、大黑葬甲2种;龙虱科有黄边大龙虱,黄条龙虱2种;水龟虫科有稻大水龟虫、载水龟虫2种;龟甲科有甘薯梳龟甲、大锯龟甲、甘薯大龟甲等4种;象虫科有中国癞象、米象、玉米象、栗实象、稻水象虫等8种;卷象科有尖尾卷象1种;锥象科有甘薯小象甲1种;豆象科有蚕豆象、绿豆象2种;瓢虫科有十斑大瓢虫、七星瓢虫、稻粉瓢虫、暗黄瓢虫、异色瓢虫、红点唇瓢虫、大红瓢虫等15种;萤科有日本黄萤1种;茎甲科有紫茎甲1种;肖叶甲科有甘薯叶甲1种;叶甲科有白菜猿叶甲1种;萤叶甲科有桑黄迷萤叶甲、紫尾克叶甲等3种;独角仙科有阔胸犀金龟1种。
  锹甲科有斑腿锹甲、黑锹甲、褐锹甲等5种;粪金龟科有戴锤角粪金龟、粪蛲、粪堆粪金龟等4种;蜣螂科有黑扁蜣螂、婪翁蜣螂、蜣螂3种;蜉金龟科有直浮金龟1种;鳃角金龟科有筛阿鳃金龟、黑绒金龟、毛脊鳃金龟、黄绒金龟、大云斑鳃金龟等8种;丽金龟科有毛喙丽金龟、樱桃丽金龟、象牙色异丽金龟、翠绿彩丽金龟、豆兰孤丽金龟、中华弧丽金龟等21种;花金龟科有白星花金龟、褐锈花金龟2种;天牛科有桔狭胸天牛、椎天牛、竹红天牛、桑脊虎天牛、桑天牛、星天牛、樟灰翅筒天牛、苎麻双脊天牛等29种;齿蛉科有中华斑鱼蛉1种;螳蛉科有日本螳蛉1种;草蛉科有丽草蛉、中华草蛉2种;蚁蛉科有藻岩蛟蚁蛉、白云蚁蛉2种;蝶角蛉科有黑蝶角蛉1种。
  透翅蛾科有葡萄透翅蛾1种;麦蛾科有甘薯麦蛾、红蛉虫、麦蛾3种;菜蛾科有菜蛾1种;织叶蛾科有米织蛾、油织蛾2种;叶潜蛾科有柑桔叶潜蛾1种;谷蛾科有四点谷蛾、谷蛾2种;祝蛾科有梅祝蛾1种;夜蛾科有白斑剑纹夜蛾、线夜蛾、甜菜蛾属,竹笋禾夜蛾、大螟、大地老虎、棉铃实夜蛾、交胶粘夜蛾、甘薯卷绮夜蛾、稻螟岭夜蛾、银纹夜蛾、苎麻夜蛾,浓眉夜蛾、角镰须夜蛾等76种;螟蛾科有小蜡螟、二化螟、三化螟、黑萍水螟、豆卷叶野螟、桃蛀螟、菜心野螟、甘薯蠹野螟等35钟;尺蛾科有二线沙尺蛾、茶尺蛾、油桐尺蛾、梅枝尺蛾、两尺蛾、蜻蜓尺蛾、中国虎尺蛾等22种;枯叶蛾科有黄山松毛虫、马尾松毛虫、柳杉毛虫等5种;大蚕蛾科有红尾大蚕蛾、樟蚕、愕蚕等4种;蚕蛾科有家蚕1种;斑蛾科有褐翅锦斑蛾、梨叶斑蛾、竹小斑蛾等5种;刺蛾科有黄剌蛾、扁剌蛾2种;天蛾科有芝麻鬼脸天蛾、豆天蛾、泡桐天蛾、白肩天蛾、绒星天蛾、兰目天蛾、雀纹天蛾等20种;舟蛾科有黑蕊尾舟蛾、竹箩舟蛾、苹掌舟蛾、点舟蛾等7种;灯蛾科有红绿灯蛾、花布灯蛾、红腹白灯蛾、点纹红灯蛾、细齿橙红灯蛾等8种;毒蛾科有胃毒蛾、刚竹毒蛾、钩茸毒蛾、茶毒蛾等8种;蓑蛾科有大蓑蛾1种;小卷蛾科有苦楝小卷蛾、梨小食心虫、松梢小卷蛾等5种;卷蛾科有柑桔卷蛾、松黄卷蛾、龙眼裳卷蛾3种;网蛾科有尖尾网蛾、斜线网蛾、蝉网蛾等4种;鹿蛾科有广鹿蛾1种;凤蝶蛾科有白斑麝凤蝶、柑桔凤蝶、金凤蝶、黄绿凤蝶、蓝凤蝶等11种;粉蝶科有宽边小黄粉蝶、暗脉粉蝶、菜粉蝶等4种;班蝶科有金斑蝶、鱼纹环蝶2种;眼蝶科有黑化白眼蝶、亚洲白眼蝶、蛇眼蝶、稻眉眼蝶等7种;蛱蝶科有苎麻珍蛱、美目蛱蝶、绿豹蛱蝶、百合蛱蝶、青拟蛱蝶、二尾蛱蝶、大红蛱蝶等13种;蚬蝶科有紫金牛蚬蝶1种;灰蝶科有琉璃灰蝶、拟小灰蝶等3种;弄蝶科有白弄蝶、黑弄蝶、直纹稻弄蝶、姜弄蝶、孔弄蝶、黄弄蝶、花弄蝶等11种;大蚊科有斑大蚊、雷氏按蚊、淡色库蚊、致卷库纹、褐尾库蚊、中华库蚊等13种;蠓科有台湾蠛蠓1种;水虻科有丽瘦腹水虻1种;虻科有中华麻虻、土灰虻2种;食蚜蝇科有斑翅狭口食蚜蝇、梯斑食蚜蝇2种;潜蝇科有紫云英潜叶蝇1种;蚤科有大栉首蚤、致痒蚤、印鼠客蚤、李氏幅蚤等8种;细蚤科有缓慢细蚤、适存病蚤、福建新蚤等5种,三栉叶蜂科有榆叶蜂1种;叶蜂科有麦叶蜂、樟叶蜂2种;姬蜂科有花胸姬蜂、松毛虫黑点瘤姬蜂等3种;茧蜂科有玉米螟长距茧蜂1种;蚜茧蜂科有菜蚜茧蜂、麦蚜茧蜂2种;小蜂科有无脊大腿小蜂、广大腿小蜂2种;姬小蜂科有潜蝇姬小蜂、螟卵啮小蜂2种;跳小蜂科有蚜虫跳小蜂1种;金小蜂科有松毛宽绿金小蜂1种;胡蜂科有日本环胡蜂1种;马蜂科有和马蜂1种;蜜蜂科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蜂2种;熊蜂科有两色大熊蜂1种。
  贝类
  共5科10种。
  田螺科有中国圆田螺、铜锈环棱螺、坚环螺、河湄公螺4种;肋蜷科有太平短沟蜷、放逸短沟蜷2种;贻贝科有湖沼股蛤1种;蚌科有剑状矛蚌1种;蚬科有河蚬、刻纹蚬2种。
  蟹类
  共2科5种。
  梭子蟹科有青蟹1种;方蟹科有中华螯蟹、江蟹、蟛蜞、溪蟹4种。
  虾类
  共2科4种。
  长臂虾科有青虾、条虾、罗氏沼虾3种;对虾科有刀额新对虾1种。
  鱼类
  共37科115种。
  鲱科有鲥鱼1种;鳀科有刀鲚、籽鲚2种;香鱼科有香鱼1种;银鱼科有大银鱼、尖头银鱼、白肌银鱼、有明银鱼、前颌间银鱼5种;鳗鲡科有鳗鲡、花鳗2种;雅罗鱼亚科有青鱼、草鱼、鳡鱼、南方马口鱼、宽鳍鱲,赤眼鳟6种,鳊鱼亚科有团头鲂、翘嘴红鮊、䱗条、贝氏䱗条、三角鲂、红鳍鮊、大眼华鳊、金华拟䱗、南方拟䱗、银飘10种;鲴鱼亚科有银锢、逆鱼、圆吻锢、细鳞斜颌锢4种;鳑亚科有中华鳑鲏、高体鳑鲏、多鳞刺鳑鲏、兴凯刺鳑鲏4种;链亚科有鳙鱼,鲢鱼2种;钯亚科有刺鲃、温州厚唇鱼、台湾铲颌鱼、侧条厚唇鱼,半刺厚唇鱼、薄颌光唇鱼、光唇鱼7种;鲤亚科有鲤鱼,鲫鱼2种;鮈亚科有捧花鱼、麦穗鱼、唇䱻、花䱻、长吻䱻、似䱻、华鳈、小鳈、黑鳍鳈、细纹颌须鱼、银色颌须鱼、点纹颌须鱼、似鮈、福建棒花鱼、蛇鮈15种;鳅鮀亚科有少耙鳅鮀1种;鳅科有中华花鳅、泥鳅、薄鳅3种;平鳍鳅科有原缨口鳅,拟腹吸鳅2种;胡子鲶科有胡子鲶1种;鲶科有鲶鱼、南方大口鲶2种;鮠科有黄〓鱼、粗唇鮠鱼、圆尾鮠鱼、白边鮠鱼、脂鮠鱼、鮠吻鮠鱼,切尾鮠鱼7种;䱀科有鳗尾䱀、白缘䱀2种;鮡科有福建纹胸鮡1种;鱂科有青鱂1种;鱵鮨科有细下针鱼1种;鲻科有鲻鱼、鮻鱼、棱鮻3种;合鳃科有黄鳝1种;鮨科有斑鳜、暗鳜、鲈鱼、波纹鳜4种;丽鱼科有尼罗罗非鱼1种;塘鳢科有沙塘鳢、黄䱂鱼、中华乌塘鳢、尖头塘鳢4种;鰕虎鱼科有舌鰕虎鱼、粘皮鲻鰕虎鱼、子棱栉鰕虎鱼、戴氏栉鰕虎鱼、褐栉鰕虎鱼、波氏栉鰕虎鱼6种;鳗鰕虎鱼科有红狼牙鰕虎鱼1种;攀鲈科有叉尾斗鱼1种;鳢科有乌鳢1种;刺鳅科有刺鳅1种;鲆科有中华花布鲆1种;舌鳎科有菜氏舌鳎、紫斑舌鳎、窄体舌鳎、短吻舌鳎4种;鲀科有虫纹东方鲀、弓斑东方鲀、喑色东方鲀、双斑东方鲀4种;弹涂鱼科有弹涂鱼1种。
  两栖类
  共8科25种。
  隐鳃鲵科有大鲵1种;蝾螈科有东方蝾螈、肥原、中国瘰螈3种;锄足蟾科有挂墩角蟾、淡肩角蟾2种;蟾蜍科有大蟾蜍、黑眶蟾蜍2种;雨蛙科有中国雨蛙、三港雨蛙2种;蛙科有弹琴蛙、阔褶蛙、泽蛙、沼蛙、日本林蛙、大绿蛙、黑斑蛙、花臭蛙、棘胸蛙、虎纹蛙、崇安湍蛙、华南湍蛙12种;树蛙科有斑腿树蛙1种;姬蛙科有饰纹姬蛙、小弧斑姬蛙2种。
  爬行类
  共9科43种。
  龟科有乌龟、平胸龟2种;鳖科有鳖、鼋2种;壁虎科有多疣壁虎、蹼趾壁虎2种;石龙子科有石龙子、监尾石龙子、堰蜓3种;蜥蝎科有北草晰1种;蛇蜥科有脆蛇蜥1种;游蛇科有尖尾两头蛇、赤链蛇、王锦蛇、黑眉锦蛇、玉斑锦蛇、紫灰锦蛇、黑背白环蛇、钝头蛇、水赤链游蛇、乌游蛇、鱼游蛇、草游蛇,乌梢蛇、虎斑游蛇、小头蛇、台湾小头蛇、翠青蛇、灰鼠蛇、滑鼠蛇、黑头剑蛇、绞花林蛇、中国水蛇22种;眼镜蛇科有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丽纹蛇、福建丽纹蛇5种;蝰科有五步蛇、白头蝰、山烙铁头、烙铁头、竹叶青5种。
  鸟类
  共48科188种。
  潜鸟科有红喉潜鸟、绿喉潜鸟2种;鷉鸩科有小鸊鷉、黑颈鸊鷉2种;鸬鹚科有鸬鹚1种;鹈鹕科有斑嘴鹈鹕1种;鹭科有苍鹭、草鹭、池鹭、牛背鹭、白鹭、夜鹭、栗头虎斑鳽、紫背苇鳽、大麻鳽9种;鹮科有白鹮1种;鸭科有鸿雁、豆雁、绿翅鸭、花脸鸭、绿头鸭、斑嘴鸭、赤颈鸭、白眉鸭、凤头潜鸭、鸳鸯、中华秋沙鸭、普通秋沙鸭、红胸秋沙鸭13种;鹰科有鸢、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白尾鹞、白头鹞、鹗9种;隼科有红隼、小隼、游隼、燕隼、红脚隼5种;雉科有鹌鹑、勺鸡、环颈雉、白颈长尾雉、灰胸竹鸡、鹧鸪6种;秧鸡科有红胸田鸡、红脚苦恶鸟、黑水鸡3种;彩鹬科有彩鹬1种;鸻科有灰头麦鸡、环颈鸻、金眶鸻3种;鹬科有小杓鹬、中杓鹬、红腰杓鹬、鹤鹬、红脚鷸、赤脚鹬、白腰草鹬、林鷸、矶鹬、扇尾沙锥、弯嘴滨鹬11种;反嘴鹬科有反嘴鹬1种;贼鸥科有中贼鸥1种;鸥科有黑嘴鸥、海鸥2种;鸠鸽科有山斑鸠、灰斑鸠、火斑鸠3种;杜鹃科有鹰鹃、四声杜鹃、大杜鹃、中杜鹃、小杜鹃、噪鹃、红翅凤头鹃7种;草鹗科有草鸮1种;鸱鸮科有红角鸮、领角鸮、雕鸮、领鸺鹠、斑头鸺鹠、长耳鸮、鹰鸮7种;夜鹰科有普通夜鹰1种;雨燕科有白腰雨燕、白喉针尾燕2种;翠鸟科有普通翠鸟、斑鱼狗、白胸翡翠、蓝翡翠4种;蜂虎科有栗头蜂虎1种;佛法僧科有三宝鸟1种;须鴷科有大拟啄木鸟1种;啄木鸟科有蚁鴷、姬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黄嘴噪啄木鸟6种;八色鸫科有蓝翅八色鸫1种;百灵科有云雀1种;燕科有家燕、金腰燕2种;鶺鸰科有山鹡鸰、灰鹡鸰、白鹡鸰、水鹨、山鹨5种;山椒鸟科有暗灰鹃〓、灰喉山椒鸟2种;鹎科有绿鹦嘴鹎、黄臀鹎、白头鹎、绿翅短脚鹎、黑鹎5种;太平鸟科有太平鸟、小太平鸟2种;伯劳科有虎纹伯劳、牛头伯劳、红尾伯劳,棕背伯劳4种;黄鹂科有黑枕黄鹂1种;卷尾科有黑卷尾、灰卷尾、发冠卷尾3种;椋鸟科有灰背椋鸟、紫翅椋鸟、八哥3种;鸦科有红嘴蓝鹊、喜鹊、灰树鹊、大嘴乌鸦、白颈鸦5种;河乌科有褐河乌1种;鹟科有蓝点颏、蓝歌鸲,红胁蓝尾鸲、鹊鸲、北红尾鸲、红尾水鸲、小燕尾、黑背燕尾、黑喉石䳭、蓝头矶鸫、蓝矶鸫、紫啸鸫、虎斑地鸫、灰背鸫、乌鸫、白腹鸫、斑鸫、黑脸噪鹛、黑领噪鹛、画眉、白颊噪鹛、红嘴相思鸟、灰头鸦雀、栗头凤鹛、棕头鸦雀、短翅树莺、矛斑蝗莺、褐头鹪莺、褐山鹪莺、白眉姬鹟、鸲姬鹟31种;山雀科有大山雀、黄腹山雀,红头山雀3种;〓科有普通〓1种;啄花鸟科有红胸啄花鸟1种;太阳鸟科有叉尾太阳鸟1种;文鸟科有麻雀、山麻雀、白腰文鸟、斑文鸟4种;雀科有金翅雀、黄雀、黑尾蜡嘴雀、三道眉草鹀、田鹀、黄眉鹀、赤胸鹀7种。
  兽类
  共22科55种。
  刺猬科有刺猬1种;鼩鼱科有灰麝鼩、小麝鼩、臭鼩3种;鼹鼠科有缺齿鼹1种;菊头蝠科有角菊头蝠1种;蹄蝠科有大蹄蝠1种;蝙蝠科有中华鼠耳蝠、大棕蝠、折翼蝠、普通伏翼4种;猴科有弥猴1种;鲮鲤科有穿山甲1种;兔科有华南兔1种;松鼠科有赤腹松鼠、长吻松鼠、豹鼠3种;鼯鼠科有黑白飞鼠1种;仓鼠科有黑腹绒鼠1种;竹鼠科有中华竹鼠1种;鼠科有巢鼠、黑绒姬鼠、中华姬鼠、小家鼠、褐家鼠、黄毛鼠、针毛鼠、黄胸鼠、白腹巨鼠9种;豪猪科有豪猪1种;犬科有狼、貉、狐3种;鼬科有青鼬、黄鼬、黄腹鼬、鼬獾、狗獾、猪獾、水獭7种;灵猫科有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食蟹獴4种;猫科有豹、猫、金猫、云豹、金钱豹5种;猪科有野猪1种;鹿科有黑麂、小麂、毛冠麂3种;牛科有鬣羚、斑羚2种。
  第五节 矿物
  永嘉县矿物资源有铁、锰、铅、锌、钼、铜、铼、高岭土、明矾石、黄铁矿、叶腊石、伊利石、萤石、花岗岩、砂砾石等,矿产地70余处,以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及建筑石料为优势。
  黑色金属
  县内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铁锰矿及锰矿15处,其中小型铁矿1处,铁矿点11处,铁锰矿2处,锰矿点1处。
  蒲沙塆铁矿 位于溪口乡铁坑——蒲沙塆一带,有2个矿体。一号矿体,地表控制长100米,呈似层状,最大厚度1.95米,平均厚度0.85米。含TFe最高41.59%,平均35.25%。二号矿体,地表控制长80米,呈透镜状,平均厚度0.72米,TFe25.85%~42.74%。铁矿石表外D级储量1.57万吨。
  大岙铁砂矿 位于大岙村南,大坑、应山头、前岙、下园一带。铁砂矿主要赋存于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体风化残积层中。含矿残积层南北长120米~1800米,东西宽1000米,一般厚15米,最厚处30米以上,边部厚5米~7米。铁矿砂分布极不稳定,石英闪长岩风化残积层铁砂含矿率46.0千克/立方米~59.6千克/立方米,二长花岗岩残积层铁砂含矿率33.4千克/立方米~65.4千克/立方米。铁砂淘洗后精铁砂含TFe64.54%。估算地质储量112.4万吨。
  西坑锰矿 位于西源乡境内,有二条矿化带。矿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似层状风化残积矿体,分布于金翠弄、岩坍剥一带;一种是脉状风化矿床,分布于上尖寮、大弄里、半岭山一带。金翠弄、岩坍剥含矿带,长1100米,宽1米~5米。其中金翠弄矿体长80米,宽35米,平均厚度4米,呈透镜状,中间厚6米~8米,向四周逐渐尖灭。矿石矿物以软锰矿、硬锰矿为主,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蔷薇辉石、石榴子石等。其化学成分:Mn23.15%,Fe5.9%,P0.031%,SiO228.9%。岩坍剥矿体,长220米、宽40米、平均厚度0.8米,最大厚度1.2米。矿体越近地表锰矿石质量越好,含锰越高。主要矿石矿物为硬锰矿,其次为软锰矿,含少量赤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高岭土、蔷薇辉石、石榴于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矿石平均化学成份:Mn21.19%,SiO229.2%,Fe8.7%,P0.04%。上寮尖、半岭山含矿带,有24条锰矿细脉,其中3~7号较好。矿带长20米~200米,宽度0.5米~3.5米。矿石矿物以硬锰矿、软锰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绿泥石、蔷薇辉石为主。上寮尖矿含矿带长80米、厚0.75米,呈透镜状,含Mn48.80%;道坦平含矿带长95米、厚0.2米,呈脉状,含Mn20.9%;半岭山5、6、7三条含矿带分别长25米、82米、60米,厚0.2米、0.32米、0.42米,含Mn20.8%、22.18%、20.32%。经选矿试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低,目前尚难利用。
  有色金属
  县内有色金属矿产有铅、锌、铜、钼4种。铅、锌、钼有一定工业储量,矿点、矿化点14处。
  银坑铅锌矿 位于六龙乡银坑。铅锌矿充填于地质构造裂隙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复杂,由单脉变为复脉,分枝、复合或侧列。矿体大小不一,最长1.7公里。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全矿区工业矿体矿石平均品位含铅0.91%,锌1.29%,银13.5g/t,属贫矿。分四条矿带:1号矿带,长1700米,平均厚度3.82米,平均品位,含pb0.5%、Zn0.52%、Ag7.89g/t;2号矿带,长1000米,平均厚度4.99米,平均品位含Pb0.48%、Zn0.25%、Ag6.84g/t;3号矿带,长760米,平均厚度14.81米,平均品位含pb0.93%、Zn0.41%、Ag10.88g/t;4号矿带,长860米,平均厚度7.82米,平均品位含Pb0.58%、Zn0.43%。全区工业矿体总金属储量Pb10236.57吨、Zn16694.25吨、Ag17.55吨。
  山根铅锌矿 位于六龙乡山根村。矿体赋存于北西向断裂中,矿化带长600米,工业矿体长300米,厚1.5米~11.26米。矿石中有用元素为铅、锌、伴生银,含铅一般为0.5%~5.15%,最高10.5%;含锌一般为0.8%~6.1%,最高11.25%;银品位一般为4g/t~68.5g/t,最高108g/t。矿体总矿石量为74.0754万吨,铅金属量10465吨,锌金属量17963吨,伴生银金属量10.9吨。
  坑里钼矿 位于下嵊乡下嵊二村。有矿体6条,矿化带2条。长25米~380米,厚0.1米~2.25米。各钼矿体含Mo0.2909%~0.4431%,矿区平均含Mo品位0.4041%,属小而富钼矿床。0号矿体,长40余米,厚0.18米~1.3米,含钼品位为0.12%~1.1457%,钼金属储量C+D级269.23吨,其中C级104.65吨,伴生铼储量335.45千克。1号矿体,长345米,厚0.07米~4.5米,含钼品位为0.118%~2.275%,钼金属储量C+D级666.65吨,其中C级176.66吨,伴生铼金属储量1153.85千克。2号矿体,长380米,厚0.25米~6.35米,含钼品位为0.083%~1.05%,钼金属储量C+D级1701.37吨,其中C级437.85吨,伴生铼金属储量1160.83千克。3号矿体,长262米,厚0.41米~1.78米,含钼品位为0.123%~1.168%,钼金属储量C+D级311.83吨,其中C级66.08吨,伴生铼金属储量386.06千克。4号矿体,长80余米,厚0.26米~0.70米,含钼品位平均为0.3739%。5号矿体,长100余米,厚0.76米~1.62米,含钼品位为0.09%~0.841%。另外,还有两条长30米~50米,宽0.5米~1.5米,含钼品位为0.03%~0.05%钼矿化带。坑里圹区有钼金属储量C+D级2948吨,其中C级785.24吨,伴生铼金属储量3.628吨。属钼品位富的小型矿床。
  贵金属
  县内有庵前、大垟山、张山3处金矿化点。庵前矿化点,位于路口乡庵前村,有两条金矿化脉。1号金矿化脉,分南北两段。南段长11米,宽0.25米~0.6米,含Au0.52g/t,
  Ag32.9g/t,Cu200ppm、pb800ppm,Zn2000ppm;北段长8米,宽1.7米。含Au5.39g/t,Ag232g/t。2号金矿化脉,长约500米,宽0.3米~4米,矿石含Au0.25~6.99g/t。
  非金属
  县内非金属矿产有高岭土、明矾石、叶腊石、伊利石、黄铁矿、石英、萤石等。
  高岭土矿 有矿床1处,矿点10处。主要分布在瓯江沿岸一带,其中小京高岭土矿有D级储量113.3万吨,地质储量102万吨;梨村、金村、英岙、闹水坑、畚斗儿矿点,估算地质储量共227万吨。
  小京高岭土矿。位于梅岙乡汤山背,有4条主矿体:1号矿体,长1000米,宽12米~118米,瓷土矿为主,有少量不规则团块状陶土矿石。2号矿体,长400米,宽14米~100米,深30余米,有陶土与瓷土两种类型矿石。3号矿体,长169米,宽71米,深5米以下,为单一瓷矿石。4号矿体,长162米,宽36米,深10米,以瓷土矿为主,夹有少量陶土矿。全矿区矿石平均含SiO273.07%,Al2O314.79%。全矿区瓷土储量D级214.7万吨,陶土储量D级0.32万吨,共215.02万吨。
  梨村高岭土矿。位于白云乡梨村,主要矿体5个。1号矿体,长630米,宽180米~350米,厚10米~15米,储量54.4万吨。2号矿体,长200米,宽50米~150米,厚10米~15米,储量7.5万吨。3号矿体,长300米,宽80米~120米,厚5米,储量4.5万吨。4号矿体,长150米,宽50米~100米,厚5米,储量1.3万吨。5号矿体,长220米,宽115米,厚5米,储量2.5万吨。共计72.2万吨。矿石含SIO264.66%~75.52%,Al2O314.7%~19.52%,Fe2O3+TiO21.37%,由于铁钛含量高,在工业上应用受到影响。
  明矾石矿 县内有清水埠、龟山明矾石小型矿床2处。位于瓯北镇瓯江与楠溪江汇合处北西侧,矿区面积13平方公里,矿石储量D级明矾石矿石324.58万吨,折算矿物量128.89万吨。
  龟山矿床。分布于龟山明矾石矿化带,东西长350米,南北宽75米~200米,四周被第四系掩盖,面积0.05平方公里。自下而上有3个矿体。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明矾石(30%~90%)。化学成分:SO3最高达34.88%,一般为13%~18%,全矿区平均15.85%;K20最高达7.71%,一般为3%,全矿区平均为3.05%;Al2O3最高达39.74%,一般为18%~20%,全矿区平均20.43%。矿石自然类型为块状硅质明矾石矿、花斑状明矾石矿、角砾状明矾石矿和角砾状含黄铁矿明矾石矿。
  清水埠矿床。明矾石矿化带南起103厂,北至永嘉化工厂,长1400米,厚75米~400米。矿体平均含SO312.77%,Al20320.43%,K202.68%。矿石主要由明矾石、石英组成,有少量黄铁矿及金红石。
  叶腊石 县内有岙底、灵山后、鹤盛3个矿化点。岙底叶腊石矿,位于港头乡岙底村,自上而下可分为5层。有6条矿化带,一般长50米~100米,个别长150米,厚1米~3米,少数5米~10米。矿石主要由叶腊石、石英组成。矿石化学成分:Al20321.87~29.06%,SiO260.40%~68.9%,烧失量4.68%~5.98%,耐火度1682.3℃~1701.10℃。
  伊利石 县内有陈山坪、周岙两个矿点。陈山坪伊利石矿,位于港头乡港头陈山坪自然村,有两条矿化带。1号矿化带,分布于矿区中部。矿体长76米,宽3米~12.71米,矿石主要由伊利石、叶腊石、石英组成。化学成分:SiO265.43~76.99%,Al20314.33%~22.82%,Fe2O30.69%~1.50%,TiO20.22%~0.78%,K203.74%~4.75%,Na2O0.03%~0.20%,Li2.64%~3.89%。2号矿化带,分布于下寮一带。矿体长60米,宽6米,矿石主要由伊利石、叶腊石、石英组成。化学成分:SIO255.84%,Al2033.11%,Fe2O30.82%,TiO20.42%,K205.70%,Na2O0.28%,Li5.22%。
  黄铁矿 县内有银场、山徐、闹水坑、李家坑脚4处黄铁矿矿点,矿化点7处,计产地11处。银场黄铁矿,分布在银场村南西银洞水潭、乌岭坑头、中洚、林山、两脚田等。银洞水潭矿化带,长200余米、宽10米~20米,厚0.15米~1米。矿石主要由黄铁矿、石英及少量高岭土组成。矿石S品位8.21%~27.56%,估算黄铁矿地质储量4.3万吨。乌岭坑头矿化带,长100余米、宽1米~5米,矿石主要由黄铁矿组成,有少量高岭土。矿石含S品位35.60%~36.24%,估算黄铁矿地质储量2.6万吨。中洚矿化带,长15米,宽0.8米,矿石由黄铁矿、石英组成。矿石含S品位16.63%~36.24%。林山、两脚田等地尚有类似上述矿脉产出。
  石英矿 县内石英矿只有梨村一处,矿体呈脉状,长900余米、宽3米~4米,厚0.2~0.6米。矿石主要由石英组成,含量在90%以上。矿石主要成分SiO298.13%。含Fe2O3量偏高,质量较差,只能作建筑石英材料。
  萤石 县内仅有坪坑矿化点1处,无开采价值。
  建筑石材
  县内建筑石材有鲤溪、张溪、下岙、罗川、包岙、东村、英岙、岙头、王坑、前山、张公坞、德岙、半山等几十个大小不等花岗岩类岩体及岩脉,资源丰富。
  鲤溪钾长花岗岩 岩体位于岩坦至鲤溪一带,面积45平方公里,岩石为浅肉红色。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钠长石,占60%~90%;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占72.32%~75.76%,一般为75%左右。地质储量6000万立方米以上。为开采加工耐酸、碱贮器、电解槽、电度槽及各类地平板、楼平板等较好花岗岩石材基地。
  大岙石英闪长岩 位于大岙村及其以南山顶上,面积1.5平方公里,岩石深灰色。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中性斜长石45%~60%,钾长石5%~10%。化学成分含SiO261..44%。岩体裂隙石发育,块度大、成荒率较高,是开采加工石碾、石辊及建筑材料的较好产地。
  砂砾石
  县内有三江梅园、沙头、清水埠、桥头、桥下、梅岙、江北等砂砾石产地,资源丰富。
  三江梅园砂砾石矿 在三江乡梅园村北西侧,面积0.2平方公里,储量300万立方米。砂砾石呈棱角—次棱角状,分选性差,砂砾层松散,质地坚硬,为经济效益较好待开发砂砾石料基地。
  沙头砂砾石矿 位于沙头区所在地楠溪江段两岸,长12公里以上,宽100米~50C米,厚2米。砂以石英、长石及火山岩屑,含泥质极少,为清水砂,质量较好。砾石圆、次圆状为主,致密坚硬,块度均匀。地质远景储量480万立方米,资源极为丰富,且洪水期又会有大量砂砾石重新堆积,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