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降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0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降水
分类号: P426.6
页数: 6
页码: 137-142
摘要: 本节记述永嘉县雨水充沛,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地域差异明显。1971~1990年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704.8毫米,属浙江省多雨区域。
关键词: 永嘉县 气候 降水

内容

永嘉县雨水充沛,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地域差异明显。1971~1990年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704.8毫米,属浙江省多雨区域。
  降水量分布
  全县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2000毫米之间,以北部、东北部地区为最多,达1700毫米~1900毫米;中部、西部、南部次之,为1600毫米~1700毫米;东南部沿江地区最少,为1500毫米左右。
  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与极值。20世纪下半叶降水量以50年代最多,60年代最少,70、80年代居中。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十分明显,上塘1973年降水量为2593毫米,1986年1194毫米;黄坑1990年降水量多达3306毫米,1967年1225毫米;乌牛1975年降水量最多达2241毫米,1967年912毫米。
  月降水量地理分布与年降水量相似,在秋季少雨季节各地差异不大,盛夏八月份地域差异最明显,黄坑405毫米,乌牛199毫米。
  降水量季节变化
  秋冬少雨期 10月至次年2月,天气晴冷少雨,各地平均降水量290.1毫米~347.2 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18%~22%。最大值出现在石鸟,347.2毫米,最少值出现在孤山,290.1毫米,相差57.1毫米。
  春雨期 2月至4月,春雨绵绵,各地平均降水量250.8毫米~294.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14%~28%,其中以上塘最多,294.0毫米,孤山最少,205.8毫米,相差43.2毫米。
  梅雨期 5至6月,各地平均降水量在422.7毫米~50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24%~29%,以黄山最多,500.9毫米,上塘最少,422.7毫米,相差78.2毫米。
  台风雷雨期 7至9月,各地降水量在481.1毫米~842.4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35%~44%,最大值出现在黄坑,842.4毫米,最少值出现在乌牛,481.1毫米,相差361.3毫米。
  降水强度 累年一日最大降水量可达200毫米~436.8毫米,都出现在8至9月,均为台风影响所致。一日最大降水量,其地理分布如下表。
  降水日数
  降水日数指一日中雨量≥0.1毫米天数,全县年降水日数在144~175天之间。县测站最多,达175天,乌牛站最少,144天。3~6月春雨与梅雨期雨日最多,秋末冬初雨日最少。
  县测站近20年雨日记录,全年≥0.1毫米降水日数175天,其中5月份最多为20天;12月份最少,为7天。10毫米以下小雨占126天,25毫米以上大雨到暴雨18天。大雨暴雨主要集中在5到9月。1971~~1990年之间,县测站共出现≥50毫米暴雨99天;≥100毫米大暴雨日,20年内共出现30天;≥150毫米特大暴雨日,全县多年平均为0.5天。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日均为台风影响所致。
  降雪和积雪
  县测站1971~1990年平均初雪期在12月底,最早在11月10日;年平均终雪期在翌年2月底,最迟为翌年4月2日。年平均降雪日为5天(包括雨夹雪),北部山区最多,年平均降雪10天。
  降雪时,当气温降至接近或低于0℃时,地面上就有积雪,积雪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县测站1971~1990年平均积雪有1.5天,最多年达7天(出现在1980年2月)。近
  20年内,有10个冬、春季无积雪发生。积雪深度,平原和低丘地带在15厘米以下,山区 可达20厘米~40厘米。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