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唐至清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0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唐至清代
分类号: K928.2
页数: 2
页码: 65-66
摘要: 本节记述永嘉县唐代至清代行政区划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永嘉县 行政区划 清代

内容


  唐代实行乡、里、坊、村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高祖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地置东嘉州,并析置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七年(624),乐成县并入永嘉县。太宗贞观元年(627)永宁县并入永嘉县,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县复置乐成县。
  宋
  宋承唐制,邑居者称坊,乡居者称乡,乡村实行乡都两级制,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县城有57坊。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温州知州杨蟠曾将县城划分为容成、雁池、甘泉、百里、竹马、棠阴、问政、德政、康乐、五马、谢池、墨池、儒英、世美、梯云、双桂、儒志、棣华、扬名、袭庆、绣衣、昼锦、遗忠、遗爱、招贤、从善、简讼、平市、崇仁、荣仁、荣亲、噀酒、宝珠、井莲、孝廉、孝睦36坊。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史宜之任温州知州,续增状元、衮绣、祈报、丰和4坊,共为40坊,但习俗仍称36坊。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乡村为11乡,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为13乡,现考诸文献,仅知建牙、集善、德政、吹台、孝义、贤宰、仙桂、清通、仙居9乡,里名仅悉集云、鹏飞2个。神宗熙宁四年(1071)推行保甲法,改乡里为都保制,10家为保,50家为一大保,10大保为一都保。徽宗政和四年(1114)增设白沙镇。
  元
  元代,乡村为乡都制,城区为隅坊制。此外,还设立一种旨在“劝农”的社,以50家为一社。
  明、清
  明代,城区实行隅厢制,乡村实行乡都两级制。清承明制。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严申海禁,十七年(1660)又下令迁界,以茅竹岭为界,迁弃一都至五都及膺符乡的七都。但乡都建置未有取消。圣祖康熙九年(1670),迁弃之地开始置寨设坊。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湾后,迁弃之地始渐恢复。明清两代县城内分四隅: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城外分四厢:城南厢(在瑞安、永宁两门外)、广化厢(在迎恩门外)、集云厢(在来福门外)、望京厢(在镇海门外)。隅下分设街坊(巷),厢下专设坊(巷)。全县乡村分为13乡,52都,282里。
  华盖乡 辖一、二、三、四都,总名永嘉场。
  膺符乡 辖五、六、七、八、九都,总名下河乡。
  德政乡 辖十、十一、十二、十三都,总名下河乡。
  吹台乡 辖十四、十五、十六都(内十四、十五都为上下河乡分界处,十六都为上河乡)。
  建牙乡 辖十七、十八、十九都,总名上河乡。
  孝义乡 辖二十、二十一、二十二都,有浦通江。
  泰清乡 辖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都,总名外西溪。
  临江乡 辖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都,亦总名外西溪。
  仙桂乡 辖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都(内三十一都为内西溪,三十二、三十三都为江北)。
  贤宰乡 辖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都(内三十四都为江北,三十五、三十六都为外楠溪。三十七都在海中下山,明初迁遣,故废)。
  永宁乡 辖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内三十八、三十九都为外楠溪,四十都为内楠溪)。
  清通乡 辖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都(内四十一都至四十三都为内楠溪,四十四都至四十六都为内西溪)。
  仙居乡 辖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都,总名内楠溪。
  村庄数则因人口繁衍而不断增加。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村庄为240个,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已增至556个,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则又倍增,共有1550余个。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城乡自治章程》,县以下划乡为城区、镇、乡等自治区域,设置董事及董事会等自治机构,并改保为乡警,专办催税事宜。设有城区和永强、膺符、会昌、钟山、承化、西内等七镇及仰山、孝义、永安、临江、七都、贤宰、水东、水西、龙沙10乡。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