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04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行政区划
分类号:
K928.2
页数:
10
页码:
65-74
摘要:
本章记述永嘉县行政区划唐至清代、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时期发展历程。
关键词:
永嘉县
行政区划
内容
第一节 唐至清代
唐
唐代实行乡、里、坊、村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高祖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地置东嘉州,并析置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七年(624),乐成县并入永嘉县。太宗贞观元年(627)永宁县并入永嘉县,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县复置乐成县。
宋
宋承唐制,邑居者称坊,乡居者称乡,乡村实行乡都两级制,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县城有57坊。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温州知州杨蟠曾将县城划分为容成、雁池、甘泉、百里、竹马、棠阴、问政、德政、康乐、五马、谢池、墨池、儒英、世美、梯云、双桂、儒志、棣华、扬名、袭庆、绣衣、昼锦、遗忠、遗爱、招贤、从善、简讼、平市、崇仁、荣仁、荣亲、噀酒、宝珠、井莲、孝廉、孝睦36坊。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史宜之任温州知州,续增状元、衮绣、祈报、丰和4坊,共为40坊,但习俗仍称36坊。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乡村为11乡,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为13乡,现考诸文献,仅知建牙、集善、德政、吹台、孝义、贤宰、仙桂、清通、仙居9乡,里名仅悉集云、鹏飞2个。神宗熙宁四年(1071)推行保甲法,改乡里为都保制,10家为保,50家为一大保,10大保为一都保。徽宗政和四年(1114)增设白沙镇。
元
元代,乡村为乡都制,城区为隅坊制。此外,还设立一种旨在“劝农”的社,以50家为一社。
明、清
明代,城区实行隅厢制,乡村实行乡都两级制。清承明制。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严申海禁,十七年(1660)又下令迁界,以茅竹岭为界,迁弃一都至五都及膺符乡的七都。但乡都建置未有取消。圣祖康熙九年(1670),迁弃之地开始置寨设坊。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湾后,迁弃之地始渐恢复。明清两代县城内分四隅: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城外分四厢:城南厢(在瑞安、永宁两门外)、广化厢(在迎恩门外)、集云厢(在来福门外)、望京厢(在镇海门外)。隅下分设街坊(巷),厢下专设坊(巷)。全县乡村分为13乡,52都,282里。
华盖乡 辖一、二、三、四都,总名永嘉场。
膺符乡 辖五、六、七、八、九都,总名下河乡。
德政乡 辖十、十一、十二、十三都,总名下河乡。
吹台乡 辖十四、十五、十六都(内十四、十五都为上下河乡分界处,十六都为上河乡)。
建牙乡 辖十七、十八、十九都,总名上河乡。
孝义乡 辖二十、二十一、二十二都,有浦通江。
泰清乡 辖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都,总名外西溪。
临江乡 辖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都,亦总名外西溪。
仙桂乡 辖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都(内三十一都为内西溪,三十二、三十三都为江北)。
贤宰乡 辖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都(内三十四都为江北,三十五、三十六都为外楠溪。三十七都在海中下山,明初迁遣,故废)。
永宁乡 辖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内三十八、三十九都为外楠溪,四十都为内楠溪)。
清通乡 辖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都(内四十一都至四十三都为内楠溪,四十四都至四十六都为内西溪)。
仙居乡 辖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都,总名内楠溪。
村庄数则因人口繁衍而不断增加。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村庄为240个,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已增至556个,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则又倍增,共有1550余个。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城乡自治章程》,县以下划乡为城区、镇、乡等自治区域,设置董事及董事会等自治机构,并改保为乡警,专办催税事宜。设有城区和永强、膺符、会昌、钟山、承化、西内等七镇及仰山、孝义、永安、临江、七都、贤宰、水东、水西、龙沙10乡。
第二节 民国时期
民国12年(1923),全县分17个自治区:城区、永强、膺符、会昌、钟山、承化、江北、贤宰、七都、仰山、永临、安溪、西内、水东、水西、龙沙、孝义。
民国17年(1928),全县始组织村里制(在城为里,在乡为村),以闾邻为单位(10户为邻,10邻为闾),村里各设长而治。18年(1929)2月,已成立的村里委员会有492个。19年(1930),改村里制为乡镇制。在城为镇,在乡为乡,镇设镇公所,乡设乡公所。乡镇以下仍采用闾邻制。城区分为26镇。
民国20年(1931),国民政府颁布《县组织法》,规定县以下划区。全县划分为10区:第一区(城区)、第二区(永强区)、第三区(膺符区)、第四区(会昌区)、第五区(钟山区)、第六区(贤宰区)、第七区(龙沙区)、第八区(水东区)、第九区(水西区)、第十区(西内区)。
民国23年(1934),推行保甲制度,为县、区、乡(镇)、保、甲五级行政组织,全县仍为10区,下辖3镇221乡。根据《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每乡镇以十保为原则,但不得少于六保,多于十五保;每甲以十户为原则,但不得少于六户,多于十五户。”全县10区,11镇、108乡、1484保,15573甲。
民国25年(1936),全县特设30个市街镇:碧莲市、巽宅镇、蒲鞋市、桥下街、韩埠街、温溪街、梧埏街、新桥街、瞿溪街、寺前街、茶山街、白象街、上蒲街、下蒲街、灰炉街、潘桥街、仓河街、枫林镇、双庙镇、藤桥镇、畴桥镇、宁村所镇、沙城镇、新城镇、塘下镇、茅桥镇、永强镇、南塘镇、昆阳镇、下渡镇。
民国27年(1938),改膺符区为梧埏区,会昌区为郭溪区,钟山区为永临区,贤宰区为罗浮区,龙沙区为沙头区,其余的仍如前设。31年(1942),改水东区为枫林区,水西区为岩头区,西内区为碧莲区。
民国34年度(1945~1946),隶属浙江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县下辖11区,111乡(镇),1172保,13163甲,177039户。
民国38年(1949)4月,隶属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县下辖10区,83乡(镇),1177保,13510甲,176787户。
民国38年(1949)5月,永嘉县瓯江北岸地建立双溪县,县以下设5个区,54个乡,537个行政村。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把温州市的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仍划归永嘉县。县以下设11个区,2个直属镇,138个乡(镇)。
1952年8月,县以下设11个区,6个镇,139个乡。
溪口区,辖岩头镇,黄南、霄岭、岩坦、南岸、溪口、石阵、张溪、潘坑、杏岙、鲤溪、表山、五〓、港头13个乡。
枫林区,辖枫林镇,孤山、汤岙、包档、岩上、罗川、梅坦、岭头、蓬溪8个乡;
碧莲区,辖碧莲镇,界坑、汤店、应坑、下嵊、巽宅、溪下、大岙、茗岙、四里、郑山、昆阳、邵园12个乡;
渠口区,辖西岸、埭头、田垟、白泉、泰石、渠口、廊下、花坦、黄村、下寮10个乡;
沙头区,辖西垟、古庙、全安、陡门、沙头、峙口、绿嶂、渭石、上塘、下塘、中塘、路口12个乡;
罗浮区,辖东岸、罗溪、枫屿、黄田、三江、象浦、仁浦、仁溪、七都、罗浮、浦西、礁华12个乡;
永临区,辖梅岙、小京、桥下、荆溪、六龙、瓯渠、荆源、梨村、白云、坦头、桥头、林福、朱涂、徐岙14个乡;
永强区,辖永中镇,灵北、灵南、环山、共和、滨江、永昌、联山、宁村、前沙、永乐、永康、七甲、联甲、天乐、天河15个乡;
梧埏区,辖梧埏镇,状元、元庄、蒲州、岠江、南田、三垟、茶山、罗北、慈湖、德政、白象11个乡;
三溪区,辖瞿溪镇,南山、玕屿、安下、老竹、潘桥、马桥、雄溪、大岙、郭溪、塘下、新桥11个乡;
藤桥区,辖双岭、屿头、仰义、竹岙、支岙、南雅、藤桥、岙底、外垟、潮埠、双塔、古耸、包岙、泽雅、潘庄、黄坑、西岸、林垟、陈岙、小源、周岙21个乡;
1953年4月,行政区再次调整,全县设15个区,2个直属镇,146个乡(镇)。
1956年4月,进行部分撤区并乡,全县设7个区,2个直属镇,82个乡。同年9月,全县再次调整为12个区,2个直属镇,105个乡(镇)。
1958年9月,将瓯江南岸地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和永中、瞿溪2个镇划归温州市后,全县设8个区,69个乡、镇。
永临区,下辖白云、朱涂、桥下、六龙、小京、瓯渠、荆源、梅岙、徐岙、桥头10个乡、镇。
罗浮区,下辖三江、江北、黄田、东岸、罗溪、乌牛、仁溪、七都、礁华9个乡。
沙头区,下辖上塘、中塘、路口、峙口、绿嶂、陡门、沙头、下寮、泰石、渠口、古庙、黄村、廊下13个乡、镇。
碧莲区,下辖碧莲、邵园、白泉、田垟、昆阳、茗岙、四里7个乡、镇。
四川区,下辖巽宅、汤店、应坑、大岙、溪下、界坑、下嵊7个乡。
岩头区,下辖枫林、孤山、溪垟、岩头、港头、鲤溪、五〓、表山8个乡、镇。
鹤盛区,下辖蓬溪、岩上、罗川、西坑、岭头、中源6个乡。
岩坦区,下辖岩坦、溪口、南岸、潘坑、肖岭、黄南、杏岙、张溪、石阵9个乡。
1958年,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取消乡、镇,实行政社合一。9月,建立上塘人民公社。10月,相继建立永临、江北、黄田、乌牛、古庙(1960年4月改名沙头人民公社)、岩头、鹤盛、岩坦、碧莲、四川人民公社。至此,全县共设11个公社、71个生产大队(后改管理区)。
1961年10月,恢复行政区,农村人民公社由一区一社改为一乡一社。全县设7个行政区,58个人民公社,公社以下设生产大队。
县直属公社,有上塘、中塘、路口3个人民公社。
永临区,辖梅岙、桥下、六龙、瓯渠、荆源、白云、桥头、朱涂、徐岙9个人民公社。
罗浮区,辖东岸、罗溪、黄田、三江、乌牛、仁溪、七都、江北8个人民公社。
沙头区,辖渠口、花坦、下寮、古庙、陡门、沙头、峙口7个人民公社。
岩头区,辖表山、五〓、港头、岩头、枫林、孤山、溪垟、鹤盛、西坑、岭头、东皋11个人民公社。
岩坦区,辖黄南、岩坦、溪口、张溪、潘坑、鲤溪6个人民公社。
碧莲区,辖茗岙、昆阳、碧莲、田垟、白泉5个人民公社。
四川区,辖西岙、石染、界坑、山坑、应坑、下嵊、巽宅、溪下、大岙9个人民公社。
1964年12月,分江北公社一部分生产队建立红胜人民公社,试行干部不脱产制度,试行结果没有成功。此时,全县设7个区,59个人民公社。1970年4月,红胜人民公社并入江北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恢复乡、镇制,乡、镇以下设行政村。全县设7个区,3个镇,56个乡。至1990年底,全县设7个区,3个县直属镇,2个县直属乡,8个区属镇,45个乡,892个行政村。
县直属乡镇:上塘镇、瓯北镇、桥头镇、中塘乡、路口乡。
永临区,辖桥下镇及梅岙、六龙、瓯渠、荆源、白云、朱涂、徐岙7个乡。
罗浮区,辖乌牛镇及东岸、罗溪、黄田、三江、仁溪、七都6个乡。
沙头区,辖沙头镇及花坦、下寮、古庙、陡门、渠口、峙口6个乡。
岩头区,辖岩头镇、枫林镇及表山、五〓、港头、孤山、溪垟、鹤盛、西源、岭头、东皋9个乡。
岩坦区,辖岩坦镇及黄南、溪口、张溪、潘坑、鲤溪5个乡。
碧莲区,辖碧莲镇及茗岙、昆阳、桐州、白泉4个乡。
四川区,辖巽宅镇及西岙、石染、界坑、山坑、应坑、下嵊、大岙、溪下8个乡。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