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县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0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县境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1
页码: 64
摘要: 本节记述永嘉县永嘉县境,夏、商、西周、春秋为瓯地。经历代变迁,今县境最南为瓯北镇与温州市鹿城区隔江相望,北为黄南乡与台州地区仙居县交界,东与乐清县毗连,西与丽水地区缙云、青田县接壤。东西长61.3公里,南北宽69.5公里,总面积2698.2平方公里。
关键词: 永嘉县 地方志 县境

内容

永嘉县境,夏、商、西周、春秋为瓯地。战国、秦、西汉初年为东越地。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属闽中郡东瓯国(东瓯国都在今永嘉县境内,东瓯王墓在旧永嘉西郊瓯浦山),其时,东瓯国辖地至广,约相当于今温、丽、台3个地区。东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分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北岸贤宰乡(今瓯北镇内)。献帝兴平年间(194~195),永宁县地约相当于今温州市范围。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239),析永宁县地置罗阳县,是时永宁县境仅有清时的永嘉、乐清两县地。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分永宁县地置乐成县,是时县境约相当于今鹿城、龙湾二区以及瓯海、永嘉二县范围。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永宁县为永嘉县,撤安固、横阳、乐成3县入永嘉县。唐高祖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县地置东嘉州,析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4县。武德七年(624),乐成县并入永宁县。太宗贞观元年(627),永宁县并入永嘉县。高宗上元二年(675),析括州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治设永嘉城区(今鹿城区)。永嘉县境东至海域,北至台州,西至处州,南至安固。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县地复置乐成县,永嘉县境东至乐成(后改乐清)界,北至台州临海界,西至处州(青田、缙云)界,南至安固(后改瑞安)界。至此,永嘉县境固定下来,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37年(1948)8月共1259年而不变。
  中华民国37年(1948)8月,石染、西岙、温溪3乡划给青田县管辖。民国38年(1949)4月14日,中共浙南地委决定永嘉县瓯北以北地建立双溪县,5月2日在岩头镇宣布成立,治设岩头镇。5月7日,永嘉县全境解放。8月,永嘉城区和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划出建立温州市,计1095平方公里,30.57万人口。9月,复名永嘉县,县治移驻枫林镇。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5月,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复划永嘉县管辖,6月1日,县治从枫林镇迁至罗浮区龙桥村,3个月后,县治又迁至温州市九山。1958年8月,永嘉县治从温州九山迁至上塘。9月,经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瓯江南岸的永强等4个区和永中、瞿溪2个镇又划归温州市,永嘉县仅管辖瓯江以北部分。1961年,青田县西岙、石染、上横3个公社划归永嘉县管辖(上横公社划归后并入石染公社),至1990年底,县辖境无变动。
  经历代变迁,今县境最南为瓯北镇与温州市鹿城区隔江相望,北为黄南乡与台州地区仙居县交界,东与乐清县毗连,西与丽水地区缙云、青田县接壤。东西长61.3公里,南北宽69.5公里,总面积2698.2平方公里。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