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045
颗粒名称: 第一编 建置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63
页码: 57-119
摘要: 本编记述永嘉县建置沿革、行政区规划、城镇、区、乡(镇)、自然历史和现状。
关键词: 永嘉县 地方志 建置沿革

内容

永嘉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西汉惠帝三年(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属东瓯国,国都在今永嘉县境内。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为章安县东瓯乡。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永宁县为永嘉县。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县东部地置乐成县后,永嘉县辖境历唐、五代、宋、元、明、清不变。民国37年(1948),温溪、石染、西岙3个乡划给青田县。民国38年(1949)4月14日,中共浙南地委决定永嘉县瓯江北岸地建立双溪县,5月2日在岩头镇宣告成立。8月,永嘉县城区和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划出建立温州市。9月复名永嘉县。次年5月原永嘉县瓯江南岸地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复归永嘉县,县治从岩头镇累迁枫林镇、罗浮区龙桥村、温州市区九山。1958年8月,永强等4区再划给温州市,永嘉县治迁至上塘。1961年,青田县西岙、石染、上横3个公社划归永嘉县。此后,辖地无变动。然乡镇区划则时有变动,至1990年底辖7区58个乡镇。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节 沿革
  1953年,罗浮、上塘、永临等地陆续出土石器、陶器、青铜器,证明永嘉县境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
  春秋、战国时并属越。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或稍前,大败越,杀越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秦统一六国后,征服瓯越和闽越,以其地置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市)。汉初,越王句践后裔驺摇佐汉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前192)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今永嘉境内),世俗号称东瓯王。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王发兵攻东瓯,东瓯被围、食尽、困乏,派人向西汉中央求援,汉武帝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取海道救援东瓯,但是援兵未至,闽越已引兵而去。东瓯解围后,请求迁居内地,武帝允其请,东瓯王驺望率领族属吏卒四万余人内迁至江淮间庐江郡(今安徽省西南部地区),东瓯国除。其故地为闽越控制。建元六年(前135),闽越王郢被杀,闽越分越繇和东越两部,东瓯故地属东越。元封元年(前110),汉王朝以越人经常互相攻击,再诏东越、闽越两地吏民迁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地设回浦县,属扬州会稽郡,县治设回浦(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东汉初,回浦并入鄞县。汉章帝章和元年(87)以回浦旧地设章安县。汉顺帝永和三年(138)(一作顺帝永建四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属扬州会稽郡,县治设在贤宰乡(今瓯北镇内)。
  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以会稽郡东部地置临海郡,永宁县改属临海郡。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地永宁、安固、松阳、横阳四县置永嘉郡,永宁县改属永嘉郡,“永嘉”作为郡名自此始。郭璞卜筑郡城,郡治即设城中,永宁县治随之从瓯江下游北岸迁入郡城。孝武帝宁康二年(374),析永宁县地置乐成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平陈后,罢天下郡制,以州统县,改永宁县为永嘉县,撤安固、横阳、乐成三县入永嘉,县治在今温州市鹿城区,县沿郡名,“永嘉”作为县名自此始,属处州,十二年处州改称括州,属括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恢复永嘉郡,郡统括苍、永嘉、松阳、临海4县,属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县地置东嘉州,析辖永宁、安固、横阳、乐成4县,属东嘉州,隶括州总管府。武德七年(624),改永宁县为永嘉县,乐成县入永嘉县,属东嘉州,隶括州都督府。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入括州,撤横阳、永宁二县,以永嘉县属括州,隶江南道越州都督府。高宗上元二年(675),析括州地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州治设永嘉县城区,隶江南道都督府,“温州”得名自此始。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县地置乐成县。此后,永嘉县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建置、隶属均未有大变动。
  中华民国元年(1912),实行省、县二级制,永嘉县直属浙江省。3年(1914)5月23日,颁发《道官制》,隶浙江省,归瓯海道管辖,道尹行政公署设永嘉县城。16年(1927)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继而废除道制,再实行省、县二级制,隶浙江省政府,先后归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管辖。专员公署设永嘉县城。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嘉县隶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先后归温州专员公署、温州地区行政公署(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温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第二节 县境
  永嘉县境,夏、商、西周、春秋为瓯地。战国、秦、西汉初年为东越地。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属闽中郡东瓯国(东瓯国都在今永嘉县境内,东瓯王墓在旧永嘉西郊瓯浦山),其时,东瓯国辖地至广,约相当于今温、丽、台3个地区。东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分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北岸贤宰乡(今瓯北镇内)。献帝兴平年间(194~195),永宁县地约相当于今温州市范围。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239),析永宁县地置罗阳县,是时永宁县境仅有清时的永嘉、乐清两县地。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分永宁县地置乐成县,是时县境约相当于今鹿城、龙湾二区以及瓯海、永嘉二县范围。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永宁县为永嘉县,撤安固、横阳、乐成3县入永嘉县。唐高祖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县地置东嘉州,析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4县。武德七年(624),乐成县并入永宁县。太宗贞观元年(627),永宁县并入永嘉县。高宗上元二年(675),析括州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治设永嘉城区(今鹿城区)。永嘉县境东至海域,北至台州,西至处州,南至安固。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县地复置乐成县,永嘉县境东至乐成(后改乐清)界,北至台州临海界,西至处州(青田、缙云)界,南至安固(后改瑞安)界。至此,永嘉县境固定下来,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37年(1948)8月共1259年而不变。
  中华民国37年(1948)8月,石染、西岙、温溪3乡划给青田县管辖。民国38年(1949)4月14日,中共浙南地委决定永嘉县瓯北以北地建立双溪县,5月2日在岩头镇宣布成立,治设岩头镇。5月7日,永嘉县全境解放。8月,永嘉城区和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划出建立温州市,计1095平方公里,30.57万人口。9月,复名永嘉县,县治移驻枫林镇。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5月,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复划永嘉县管辖,6月1日,县治从枫林镇迁至罗浮区龙桥村,3个月后,县治又迁至温州市九山。1958年8月,永嘉县治从温州九山迁至上塘。9月,经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瓯江南岸的永强等4个区和永中、瞿溪2个镇又划归温州市,永嘉县仅管辖瓯江以北部分。1961年,青田县西岙、石染、上横3个公社划归永嘉县管辖(上横公社划归后并入石染公社),至1990年底,县辖境无变动。
  经历代变迁,今县境最南为瓯北镇与温州市鹿城区隔江相望,北为黄南乡与台州地区仙居县交界,东与乐清县毗连,西与丽水地区缙云、青田县接壤。东西长61.3公里,南北宽69.5公里,总面积2698.2平方公里。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唐至清代
  唐
  唐代实行乡、里、坊、村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高祖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地置东嘉州,并析置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七年(624),乐成县并入永嘉县。太宗贞观元年(627)永宁县并入永嘉县,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县复置乐成县。
  宋
  宋承唐制,邑居者称坊,乡居者称乡,乡村实行乡都两级制,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县城有57坊。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温州知州杨蟠曾将县城划分为容成、雁池、甘泉、百里、竹马、棠阴、问政、德政、康乐、五马、谢池、墨池、儒英、世美、梯云、双桂、儒志、棣华、扬名、袭庆、绣衣、昼锦、遗忠、遗爱、招贤、从善、简讼、平市、崇仁、荣仁、荣亲、噀酒、宝珠、井莲、孝廉、孝睦36坊。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史宜之任温州知州,续增状元、衮绣、祈报、丰和4坊,共为40坊,但习俗仍称36坊。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乡村为11乡,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为13乡,现考诸文献,仅知建牙、集善、德政、吹台、孝义、贤宰、仙桂、清通、仙居9乡,里名仅悉集云、鹏飞2个。神宗熙宁四年(1071)推行保甲法,改乡里为都保制,10家为保,50家为一大保,10大保为一都保。徽宗政和四年(1114)增设白沙镇。
  元
  元代,乡村为乡都制,城区为隅坊制。此外,还设立一种旨在“劝农”的社,以50家为一社。
  明、清
  明代,城区实行隅厢制,乡村实行乡都两级制。清承明制。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严申海禁,十七年(1660)又下令迁界,以茅竹岭为界,迁弃一都至五都及膺符乡的七都。但乡都建置未有取消。圣祖康熙九年(1670),迁弃之地开始置寨设坊。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湾后,迁弃之地始渐恢复。明清两代县城内分四隅: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城外分四厢:城南厢(在瑞安、永宁两门外)、广化厢(在迎恩门外)、集云厢(在来福门外)、望京厢(在镇海门外)。隅下分设街坊(巷),厢下专设坊(巷)。全县乡村分为13乡,52都,282里。
  华盖乡 辖一、二、三、四都,总名永嘉场。
  膺符乡 辖五、六、七、八、九都,总名下河乡。
  德政乡 辖十、十一、十二、十三都,总名下河乡。
  吹台乡 辖十四、十五、十六都(内十四、十五都为上下河乡分界处,十六都为上河乡)。
  建牙乡 辖十七、十八、十九都,总名上河乡。
  孝义乡 辖二十、二十一、二十二都,有浦通江。
  泰清乡 辖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都,总名外西溪。
  临江乡 辖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都,亦总名外西溪。
  仙桂乡 辖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都(内三十一都为内西溪,三十二、三十三都为江北)。
  贤宰乡 辖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都(内三十四都为江北,三十五、三十六都为外楠溪。三十七都在海中下山,明初迁遣,故废)。
  永宁乡 辖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内三十八、三十九都为外楠溪,四十都为内楠溪)。
  清通乡 辖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都(内四十一都至四十三都为内楠溪,四十四都至四十六都为内西溪)。
  仙居乡 辖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都,总名内楠溪。
  村庄数则因人口繁衍而不断增加。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村庄为240个,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已增至556个,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则又倍增,共有1550余个。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城乡自治章程》,县以下划乡为城区、镇、乡等自治区域,设置董事及董事会等自治机构,并改保为乡警,专办催税事宜。设有城区和永强、膺符、会昌、钟山、承化、西内等七镇及仰山、孝义、永安、临江、七都、贤宰、水东、水西、龙沙10乡。
  第二节 民国时期
  民国12年(1923),全县分17个自治区:城区、永强、膺符、会昌、钟山、承化、江北、贤宰、七都、仰山、永临、安溪、西内、水东、水西、龙沙、孝义。
  民国17年(1928),全县始组织村里制(在城为里,在乡为村),以闾邻为单位(10户为邻,10邻为闾),村里各设长而治。18年(1929)2月,已成立的村里委员会有492个。19年(1930),改村里制为乡镇制。在城为镇,在乡为乡,镇设镇公所,乡设乡公所。乡镇以下仍采用闾邻制。城区分为26镇。
  民国20年(1931),国民政府颁布《县组织法》,规定县以下划区。全县划分为10区:第一区(城区)、第二区(永强区)、第三区(膺符区)、第四区(会昌区)、第五区(钟山区)、第六区(贤宰区)、第七区(龙沙区)、第八区(水东区)、第九区(水西区)、第十区(西内区)。
  民国23年(1934),推行保甲制度,为县、区、乡(镇)、保、甲五级行政组织,全县仍为10区,下辖3镇221乡。根据《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每乡镇以十保为原则,但不得少于六保,多于十五保;每甲以十户为原则,但不得少于六户,多于十五户。”全县10区,11镇、108乡、1484保,15573甲。
  民国25年(1936),全县特设30个市街镇:碧莲市、巽宅镇、蒲鞋市、桥下街、韩埠街、温溪街、梧埏街、新桥街、瞿溪街、寺前街、茶山街、白象街、上蒲街、下蒲街、灰炉街、潘桥街、仓河街、枫林镇、双庙镇、藤桥镇、畴桥镇、宁村所镇、沙城镇、新城镇、塘下镇、茅桥镇、永强镇、南塘镇、昆阳镇、下渡镇。
  民国27年(1938),改膺符区为梧埏区,会昌区为郭溪区,钟山区为永临区,贤宰区为罗浮区,龙沙区为沙头区,其余的仍如前设。31年(1942),改水东区为枫林区,水西区为岩头区,西内区为碧莲区。
  民国34年度(1945~1946),隶属浙江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县下辖11区,111乡(镇),1172保,13163甲,177039户。
  民国38年(1949)4月,隶属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县下辖10区,83乡(镇),1177保,13510甲,176787户。
  民国38年(1949)5月,永嘉县瓯江北岸地建立双溪县,县以下设5个区,54个乡,537个行政村。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把温州市的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仍划归永嘉县。县以下设11个区,2个直属镇,138个乡(镇)。
  1952年8月,县以下设11个区,6个镇,139个乡。
  溪口区,辖岩头镇,黄南、霄岭、岩坦、南岸、溪口、石阵、张溪、潘坑、杏岙、鲤溪、表山、五〓、港头13个乡。
  枫林区,辖枫林镇,孤山、汤岙、包档、岩上、罗川、梅坦、岭头、蓬溪8个乡;
  碧莲区,辖碧莲镇,界坑、汤店、应坑、下嵊、巽宅、溪下、大岙、茗岙、四里、郑山、昆阳、邵园12个乡;
  渠口区,辖西岸、埭头、田垟、白泉、泰石、渠口、廊下、花坦、黄村、下寮10个乡;
  沙头区,辖西垟、古庙、全安、陡门、沙头、峙口、绿嶂、渭石、上塘、下塘、中塘、路口12个乡;
  罗浮区,辖东岸、罗溪、枫屿、黄田、三江、象浦、仁浦、仁溪、七都、罗浮、浦西、礁华12个乡;
  永临区,辖梅岙、小京、桥下、荆溪、六龙、瓯渠、荆源、梨村、白云、坦头、桥头、林福、朱涂、徐岙14个乡;
  永强区,辖永中镇,灵北、灵南、环山、共和、滨江、永昌、联山、宁村、前沙、永乐、永康、七甲、联甲、天乐、天河15个乡;
  梧埏区,辖梧埏镇,状元、元庄、蒲州、岠江、南田、三垟、茶山、罗北、慈湖、德政、白象11个乡;
  三溪区,辖瞿溪镇,南山、玕屿、安下、老竹、潘桥、马桥、雄溪、大岙、郭溪、塘下、新桥11个乡;
  藤桥区,辖双岭、屿头、仰义、竹岙、支岙、南雅、藤桥、岙底、外垟、潮埠、双塔、古耸、包岙、泽雅、潘庄、黄坑、西岸、林垟、陈岙、小源、周岙21个乡;
  1953年4月,行政区再次调整,全县设15个区,2个直属镇,146个乡(镇)。
  1956年4月,进行部分撤区并乡,全县设7个区,2个直属镇,82个乡。同年9月,全县再次调整为12个区,2个直属镇,105个乡(镇)。
  1958年9月,将瓯江南岸地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和永中、瞿溪2个镇划归温州市后,全县设8个区,69个乡、镇。
  永临区,下辖白云、朱涂、桥下、六龙、小京、瓯渠、荆源、梅岙、徐岙、桥头10个乡、镇。
  罗浮区,下辖三江、江北、黄田、东岸、罗溪、乌牛、仁溪、七都、礁华9个乡。
  沙头区,下辖上塘、中塘、路口、峙口、绿嶂、陡门、沙头、下寮、泰石、渠口、古庙、黄村、廊下13个乡、镇。
  碧莲区,下辖碧莲、邵园、白泉、田垟、昆阳、茗岙、四里7个乡、镇。
  四川区,下辖巽宅、汤店、应坑、大岙、溪下、界坑、下嵊7个乡。
  岩头区,下辖枫林、孤山、溪垟、岩头、港头、鲤溪、五〓、表山8个乡、镇。
  鹤盛区,下辖蓬溪、岩上、罗川、西坑、岭头、中源6个乡。
  岩坦区,下辖岩坦、溪口、南岸、潘坑、肖岭、黄南、杏岙、张溪、石阵9个乡。
  1958年,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取消乡、镇,实行政社合一。9月,建立上塘人民公社。10月,相继建立永临、江北、黄田、乌牛、古庙(1960年4月改名沙头人民公社)、岩头、鹤盛、岩坦、碧莲、四川人民公社。至此,全县共设11个公社、71个生产大队(后改管理区)。
  1961年10月,恢复行政区,农村人民公社由一区一社改为一乡一社。全县设7个行政区,58个人民公社,公社以下设生产大队。
  县直属公社,有上塘、中塘、路口3个人民公社。
  永临区,辖梅岙、桥下、六龙、瓯渠、荆源、白云、桥头、朱涂、徐岙9个人民公社。
  罗浮区,辖东岸、罗溪、黄田、三江、乌牛、仁溪、七都、江北8个人民公社。
  沙头区,辖渠口、花坦、下寮、古庙、陡门、沙头、峙口7个人民公社。
  岩头区,辖表山、五〓、港头、岩头、枫林、孤山、溪垟、鹤盛、西坑、岭头、东皋11个人民公社。
  岩坦区,辖黄南、岩坦、溪口、张溪、潘坑、鲤溪6个人民公社。
  碧莲区,辖茗岙、昆阳、碧莲、田垟、白泉5个人民公社。
  四川区,辖西岙、石染、界坑、山坑、应坑、下嵊、巽宅、溪下、大岙9个人民公社。
  1964年12月,分江北公社一部分生产队建立红胜人民公社,试行干部不脱产制度,试行结果没有成功。此时,全县设7个区,59个人民公社。1970年4月,红胜人民公社并入江北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恢复乡、镇制,乡、镇以下设行政村。全县设7个区,3个镇,56个乡。至1990年底,全县设7个区,3个县直属镇,2个县直属乡,8个区属镇,45个乡,892个行政村。
  县直属乡镇:上塘镇、瓯北镇、桥头镇、中塘乡、路口乡。
  永临区,辖桥下镇及梅岙、六龙、瓯渠、荆源、白云、朱涂、徐岙7个乡。
  罗浮区,辖乌牛镇及东岸、罗溪、黄田、三江、仁溪、七都6个乡。
  沙头区,辖沙头镇及花坦、下寮、古庙、陡门、渠口、峙口6个乡。
  岩头区,辖岩头镇、枫林镇及表山、五〓、港头、孤山、溪垟、鹤盛、西源、岭头、东皋9个乡。
  岩坦区,辖岩坦镇及黄南、溪口、张溪、潘坑、鲤溪5个乡。
  碧莲区,辖碧莲镇及茗岙、昆阳、桐州、白泉4个乡。
  四川区,辖巽宅镇及西岙、石染、界坑、山坑、应坑、下嵊、大岙、溪下8个乡。
  第三章 城镇
  第一节 县城变迁
  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记载:“晋明帝太宁元年(323)置郡,始城悉用石甃。方议建时,郭璞登西郭山,望海坛、华盖、松台、积谷诸山错立如斗,谓父老曰:‘若城绕山外,当骤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因跨山为城,名斗城。相传筑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故又名鹿城(今温州市鹿城区)。”城筑成后,永宁县治亦从瓯江北岸迁入城中府前街正北。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永宁县为永嘉县,鹿城即为永嘉县城,控带山海,利兼水陆。唐、五代、宋、明、清诸代均修筑加固,有七座城门:东门称镇海门(清时俗称石窟门),南门称瑞安门(俗称大南门),又有永宁门(俗称小南门),西南面有来福门(俗称三角门),西北面有迎恩门(俗称西郭门),又有永清门(俗称麻行门),北面称拱辰门(清改望江门,俗名朔门),城周围18里计2777.8丈(明神宗万历《温州府志》作2977.8丈),各有月城,东濠长576丈,南临大河为濠,长500丈,西濠长670.5丈,北临瓯江为濠,长571丈,城高3.5丈,城址阔1.2丈,东西广976.4丈,南北袤996.4丈(旧制,定150丈为1华里,2华里为1公里)。整座城垣略呈正方形。惟在民国时期为扩充城区面积、建造道路与中山公园,旧城垣基本拆尽,仅华盖山上至今尚残存一段古城遗址。
  古县城四面环水,城内一渠一坊,河道纵横,时有轻舟往来。“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颇有江南水乡风貌。
  从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永宁县迁治起至1958年,鹿城作为永嘉县城达1635年,经历代经营,市容逐渐繁华,遂成浙江省东南都会。
  1958年,永嘉县迁治上塘。上塘位于县境南部,楠溪江下游。清属永宁乡三十九都,民国后期称上塘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6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建制镇。上塘镇东接峙口乡,南连东岸、黄田两乡,西邻中塘乡,北靠路口乡,东北与沙头镇接壤,南距温州市区14公里,是永嘉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至1990年底,镇区设置城西、永中、县前、镇中、码道、陡门6个居民区,23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计12141户,421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838人,占总人口51.9%,全镇总面积32.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95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建镇巷1号。
  上塘,50年代分四个自然村,房屋矮旧,人口不足三千,其中只有一条不到200米长狭窄的上塘街。1958年8月永嘉县迁治此地后,逐渐形成集镇,80年代获得飞跃发展,形成纵横交错“三横(沿江路、县前路、环城北路)三竖(上塘街、永建路、环城西路)”宽阔的街道,新楼房鳞次栉比,街道洁净,绿荫浓郁,百业兴盛,市容焕然一新。其中永建路长2480米,宽21米,从中塘桥延伸到上塘正门山脚,沿街设有第一百货商店、百货商场、蔬菜市场和300多家商店、500多个摊位,以及烟糖、食品、交电、土产、饮食服务、医药、二轻、生产资料、蔬菜等公司,还有新长征、春满楼、醉仙楼等菜馆和电影院、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娱乐场所。县前路长1700米,宽21米,路中心花坛广植花木,把街道分为两行,车辆往返,各行其道,井然有序。县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集中设在这一段。环城西路的开发,是永嘉县城迁至上塘镇后最大城镇工程,路长1460米,宽24米,两旁有700多间临街店面,全部为4~5层钢筋水泥建筑的楼房。这个工程,国家没有投资,全靠群众集资自筹,多方设法,共筹集资金4225万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1989年竣工,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楼房10间为1幢,整齐而各有特色。环城西路开发成功,使城区面积迅速扩展到2.95平方公里,住房面积从原有39万平方米,1990年扩增到58万多平方米,原来矮旧小木房基本消失,代之以形式新颖、装潢考究的高大楼房,县城面貌大为改观。
  近10年来,政府投资百万元用于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扩建23条街道,24条里巷,全部铺成混凝土路面,扩建日产4600吨的自来水厂1座,建造公厕12所,化粪池7个。城区电力已与华东电网并网,以下塘35千伏变电所与黄田110伏变电所联网,连接温州。近年,又在海拔746米的鸟浦尖建成电视差转播台1座,在屿山增建1个卫星电视转播台,以满足广大电视观众需要。
  建镇前,上塘原是一个贫困农业区,商业只有一家供销合作社和几家小店摊,工业几乎空白;建镇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缓慢。1978年以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形成一个工农商综合发展、功能完备的城镇。1990年底,有国营和集体商场、专业公司40多家、个体店摊1100多户,从业人员4000多人。县城内有工矿企业308家,共有职工4527人。工业逐步形成以化工、酿造、机械、印刷、阀门、鞋革、服装、电器为主的工业体系。镇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1988年在城郊23个行政村投入农业资金15.07万元,着重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性生产,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果树5.6万株,获温州市水果种植第二名。1990年,全镇耕地面积7671亩,其中水田6136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宜林地16360亩,粮食总产量377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45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311万元,工业总产值1676万元,农业总产值6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7元。
  历史上,今县城(上塘镇)交通闭塞,民国时期陆路交通以古道为主,连接各村落通向四方;水路交通全靠楠溪江中的“江飞”、“楠通”两艘小轮船及小舟供货物运输人员进出。1959年,修成一条北通岩头,南达清水埠的简易公路。1980年以后公路如网,对外交通以省道仙(居)清(水埠)线南北贯穿全县。县城日有数辆客车直达上海、杭州、金华、仙居等地。水路有小轮船及机动木船上通沙头,下达温州、乐清、青田等地。县城与县内7个区58个乡镇均通汽车。
  镇内邮电大楼耸立,邮路畅通,开办信函、电话等各项业务。电话从1984年的550门增加到1988年的1300门,并已纳入全国拨号系统,镇内为6位数拨号电话,可与国内各城市长途直拨。
  建国初期,这里仅有1所小学,至1990年,县城教育单位有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预备军人学校、聋哑学校、职业中学及普通中学6所,小学11所,幼儿园10所。文化体育设施有广播站、电视地面接收站、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灯光球场、少年宫、昆剧、越剧团及多家录像放映场等;卫生医疗事业,民国时期仅2家私人诊所。1958年即创办医院,现在已扩建县人民医院及上塘镇医院,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1990年有病床235张,均获省级文明医院称号。
  县城风光秀丽,山环若翠屏,水绕似玉带。县城东北龙山南麓有孝佑宫(俗名上塘殿),此宫建于宋理宗时,距今已700余年,系三进两院四合围木质结构,曲院回廊,飞檐画栋,布局雄伟壮观。孝佑宫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至十五日为会期,名闻遐迩,招徕省内外数以万计人前来赶集,现在庙会已逐渐演变成一年一度物资交流大会。其他还有正月舞龙灯、端午赛龙舟等习俗,万众欢腾,共庆升平。
  第二节 县直属镇乡
  瓯北镇
  位于永嘉县南部。古为永宁县治所在地。198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清水埠镇、江北乡,建立瓯北建制镇(清水埠镇清属贤宰乡,民国时称清水埠,198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清水埠镇;江北乡清属仙桂乡,民国后期称罗浮乡,1984年称江北乡)。东邻三江乡,南与温州市鹿城区隔江相望,西连梅岙乡,北靠黄田镇。总面积43.3平方公里。1990年,镇辖26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和楠江、镇西、清水埠、双塔4个居民区,387个村民小组,计11652户,46049人,其中农业人口8510户、35243人。镇人民政府驻楠江中路。
  瓯北镇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平坦。东临楠溪江,南濒瓯江,西有瓯江大桥。104国道线穿全境而过,向东达乐清、黄岩、宁波,向西经330国道线直抵丽水、金华、杭州、上海,北有省道线仙清公路连接上塘、岩头直往仙居等县。水路交通方便,东出瓯江可抵全国沿海各港口,西溯瓯江可达丽水地区,过渡往南,温州市鹿城区近在咫尺。已建有500吨级、1000吨级水运码头,旅客日流量平均在四五万人以上,是全县水陆交通、工业、商业、粮食储存转运、商品集散中心,有“浙南金三角”之称。1950年6月,曾设县治于镇内龙桥村。
  1952年,江北人余臣忠在瓯北礁华村创办第一家碾米厂,至1990年,境内有国营工厂6家,二轻企业40家,乡镇企业711家,从业人员共13436人。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4家。工业项目以化工、机械、阀门、服装、鞋帽为主,有“阀门之乡”称号。
  1990年,全镇耕地面积19283亩,其中水田18329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和蔬菜,粮食总产量11801吨,油菜籽108吨。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3854万元,工业总产值10893万元,农业总产值15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70元。
  镇内商业网点密布,市场繁荣,有集体商业50家、个体商店671户,还有阀门、木材、鞋帽、服装等8个专业市场及6处菜场。1988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3500万元,出口创汇81万元,出口产品有鞋类、工艺品等2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和地区。
  瓯北镇是永嘉县侨乡重点镇之一。1990年,在外华侨有2114人,侨居在英国、法国、美国、荷兰、新加坡等14个国家。侨居在新加坡的瓯北塘头人林秀明,曾多次资助瓯北各中、小学建校资金,为发展瓯北镇教育作贡献;侨居在荷兰的瓯北龙桥人余心畴多次慷慨解囊,承担拓展瓯北镇的道路及桥梁建设经费,加快城镇建设。
  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各级政府积极建设瓯北。1990年,境内已拥有35千伏变电所1座,供电并入华东电网,瓯北自来水厂日供水量达9000吨。金融机构完善,有农行、工行、建行、保险办事处各1家,城乡信用社4家;有邮电大楼2座,新装程控电话2000门,罗浮大街直通瓯北码头。滨江大道面对温州市区沿瓯江向西伸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瓯北镇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1990年,国家拨款47万元用于改善校舍,使9所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年末有中学2所、小学10所,教职员工291人,学生6733人。还有文化站1所,图书馆1座,影剧院、录像厅、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20多处。境内有县中医院,皮肤病医院各1座,镇卫生院4所,病床130张。
  瓯北文物古迹众多。境内两座小山,一名龟山,一名蛇山,两山相距180米,山巅各建1座七级浮屠,名罗浮双塔。此两塔初建于西晋惠帝元康五年(295),为全国第一批古塔之一,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蛇山中段(俗叫蛇山颈)有纪念明末抗清志士林梦龙的怀贤堂,与两山双塔相互衬托。蛇山脚有砚台崖,上刻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温州府知府卫承芳题书“砚台岩”3个大篆字,历时400余年,字迹仍清晰可见。其他文物,珠冠岙尚有晋朝石马,清水埠尚有晋太宁年间(323~325)古井。1990年在古井右侧建七层“康乐楼”。浦石山尚有北宋农民起义领袖俞道安寨址,部分寨墙尚存,寨内捣臼、磨盘尚在。还有花岙石宕山“华严石”遗址三处及屿塘山古墓群等。
  桥头镇
  位于永嘉县西南部,瓯江下游北支流菇溪两岸。清属临江乡二十八都,民国时期称桥头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桥头建制镇。东邻桥下镇、六龙乡,南毗朱涂乡,西接白云乡,北界荆源乡。公路达县城42公里,距330国道线3公里,离温州市区35公里。1990年,全镇设桥东居民区和25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210个村民小组。计6007户,26258人,其中农业人口5698户,25428人。镇人民政府驻桥西村。
  镇东、北、西三面为低山丘陵,中、南部是菇溪及其支流坦头溪冲积而成的小平原,土壤肥沃。全镇总面积为26.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67%、溪流占8%、耕地和村庄占25%。耕地面积7264亩,其中水田627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番薯等作物。宜林地26753亩。
  1985年7月,由建制镇改为县直属镇。1986年5月,投资18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2万元)进行市容建设。此后,陆续投资建成桥头街、桥一街、镇中街、菇溪东路、桥西路等街道,至1990年共有街路13条,总长9.4公里,大都为水泥路面,街道宽阔,镇容大为改观。
  桥头商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即为菇溪流域的物资集散地。20世纪40年代,菇溪东岸店铺林立,有“同一”、“协大”、“恒大”等50多家商行和摊贩。建国初期,桥头各商户联合成立商会,登记的商店有82户,行商5户,经营小百货、海鲜、食盐、索面(又称挂面、纱面、素面)、粉干等货物。1976年,塑料丝编织业首先在这里兴起,继之以尼龙钥匙链、皮革表带、手套等小商品摆摊出售。1979年出现贩销钮扣,至1981年有摊位100多个。从此,钮扣在桥头小商品市场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1983年2月,永嘉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开放钮扣市场,纳入国家管理轨道。1984年,营业额突破7000万元大关。1986年在小商品市场对面建钮扣交易大楼,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共有1030个摊位。嗣后新建、扩建,至1990年底,有营业大楼2座、房屋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摊位1664个,从业人员3000多人,并有上万人在全国各地采购销售小工业品和各种钮扣。钮扣品种齐全,花样繁多,计有12大类、1500多个品种,最高日销售额达55万元,成为全国性的钮扣集散地,并远销国外。香港《文汇报》称它为“东方第一大钮扣市场”。桥头钮扣市场兴起后,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先后到市场视察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和田纪云、国务委员宋平、陈慕华、谷牧、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全国政协常委李雪峰、中央宣传部部长王忍之、民政部部长崔乃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和胡绳、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李铁映等同志。到1990年底,共有1970批,7万多人次来桥头考察、采访、参观。钮扣市场曾连续三次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全国文明集贸市场”光荣称号。
  桥头镇钮扣市场兴起,带动乡镇企业、家庭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等兴旺。到1990年,全镇有家庭工厂及私营、股份企业792家、运输行业9家、服务业95家,商店252家。全镇粮食总产量443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681万元,工业总产值3210万元,农业总产值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6元。柑桔种植面积2000多亩,居全县乡镇首位。1986~1990年种植杨梅苗木30万株,新发展杨梅园11173亩,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为杨梅生产专业镇。
  菇溪桥头水路交通历史较久,民国17年(1928),温州济瓯轮船公司开辟温州至桥头客班航线,总长35公里。20年(1931),桥头人合资从上海购置“永安”号小火轮拖带驳船行驶于桥头至温州航线。24年(1935),该航线由温州瓯江轮船公司经营。1977年,桥头汽车站经省交通厅批准兴建。从此,公路运输迅速发展,日渐取代水路运输,线路也日益延伸,更促进桥头工商经济发展。1990年,每天有10辆长途客车直达金华、义乌、杭州、上海等地;有110辆面包车及1辆14路公共车来往于温州市区、清水埠之间;有368辆三轮卡来往于温溪、桥下、白云等地;还有32辆菲亚特、930辆人力三轮车、240辆拖拉机从事客货运输,长途货运车直达全国各地。
  建国后,文教卫生事业逐步发展。1987年,全镇有镇办和民办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12所,镇中心幼儿园1所,村办幼儿园12所;文化设施有镇文化中心、图书室、报刊亭、电影院、曲艺场、录像场、气功馆、电视差转台,还有文化专业户27家、乐队2支;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全镇有卫生院1所、个体诊所52个,还成立“永嘉县卫生工作协会桥头分会”,加强医务管理,提高医疗水平。
  桥头镇文物古迹众多,山庄古朴。溪心村有钟山南麓及下近村眠牛山元代古窑址;坦头村有明代郑氏大宅院,前后两座共六进,计120间房子,占地48亩,是永嘉县最大的古建筑;桥头粮站门前有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奉宪勒石“革除弊政”石碑,还有都界亭、晚乐亭、义渡碑、明教禅寺等名胜古迹;特别是当代农民叶克森为首的148人,集资30万元建成田垄山庄,古朴清幽,风光如画,既适宜于人们游览、休息和疗养,又以钟灵毓秀特有魅力迎来众多外地客商,为桥头镇经济建设服务。
  中塘乡
  位于县境南部。东邻上塘镇,南连黄田乡、梅岙乡,西界桥下镇、徐岙乡,北接路口乡。清属永宁乡三十八都,民国后期称永宁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中塘乡,归县直辖。总面积36.1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山岭连绵,东南低平,为一片冲积地。中塘溪自西向东流经上塘镇入楠溪江。1990年,乡辖16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16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054户,12531人。全乡耕地8917亩,其中水田6691亩,主要种植水稻,宜林地27465亩。粮食总产量323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93万元,工业总产值164万元,农业总产值2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4元。乡人民政府驻地前村,公路达县城3.4公里。
  路口乡
  位于县境南部。东连上塘镇、沙头镇,南邻中塘乡,西接徐岙乡,北界下寮乡。清属永宁乡三十八都,民国后期称龙溪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路口乡,归县直辖。总面积32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属半山区,最高峰师姑基海拔949米。路口溪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上塘镇入楠溪江。1990年,辖22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20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604户,9696人。耕地面积5956亩,其中水田4566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宜林地28132亩。粮食总产量222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76万元,工业总产值168万元,农业总产值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295元。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山下村,公路达县城4.8公里。
  第四章 区乡(镇)
  第一节 永临区
  永临区位于县境西南部。东、北连四川、碧莲、罗浮3区和上塘镇,南濒瓯江,西与青田县接壤。总面积265.75平方公里。1990年,区辖瓯渠、荆源、六龙、白云、徐岙、朱涂、梅岙7乡和桥下镇,计124个行政村,322个自然村,农业人口27660户,117165人。有耕地62590亩,其中水田41573亩;宜林地243015亩。粮食总产量2576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4769万元,工业总产值7507万元,农业总产值31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1元。为永嘉县商品经济发达区之一。区公所驻桥下镇桥下街。
  桥下镇
  位于县境西南部,西溪下游。东邻中塘乡,南连梅岙乡与瓯海县隔瓯江相望,西接朱涂乡、桥头镇,北界六龙乡、徐岙乡。清属仙桂乡三十一都,民国后期称荆川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桥下乡,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桥下建制镇。总面积39.55平方公里。1990年,辖桥下街居委会,1个林场,22个行政村,有47个自然村,20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725户、19664人。耕地面积10838亩,其中水田7879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宜林地31785亩,粮食总产量572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724万元,工业总产值1279万元,农业总产值13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0元。桥下镇乡镇企业较发达,共有企业203家。西溪贯穿镇境流入瓯江,曾是永嘉县西部的交通枢纽,碧莲、四川两区进入温州的必经之地和货物集散地。镇人民政府驻地桥下街,公路达县城37公里。
  瓯渠乡
  位于县境西部,西溪上游。东、北接茗岙乡,南连六龙乡,西邻荆源乡。清属仙桂乡三十都,民国36年(1947)称荆溪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瓯渠乡。总面积18.2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瓯渠溪纵贯乡境,沿溪有狭长的冲积谷地。1990年,辖6个行政村和大垟山林场,有17个自然村,9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139户,8473人。耕地面积5925亩,其中水田3574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19092亩。粮食总产量167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48万元,工业总产值190万元,农业总产值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元。瓯渠为浙南南拳发祥地,练拳健身之风兴盛,拳坛沿习至今。乡人民政府驻地瓯渠村,公路达县城51公里。
  荆源乡
  位于县境西部,西溪上游。东邻茗岙乡、瓯渠乡、六龙乡,南连桥头镇、白云乡,西邻青田县、北接下嵊乡。清属仙桂乡三十都,民国后期称茶坑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荆源乡。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全境多山,属山地丘陵。辖14个行政村,有25个自然村,13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567户,10772人。耕地面积5094亩,其中水田2631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宜林地41914亩。粮食总产量187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17万元,工业总产值200万元,农业总产值1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元。特产有茶叶、田鱼等。乡人民政府驻地湖庄村,公路达县城50公里。
  六龙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西溪中游。东接徐岙乡,南连桥下镇、桥头镇,西邻荆源乡,北靠瓯渠乡、茗岙乡、昆阳乡。清属仙桂乡三十都,民国后期称前村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六龙乡。总面积32平方公里。地形北高南低,西溪斜贯中部,形成较开阔的冲积地。1990年,辖15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17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249户,17336人。耕地面积8344亩,其中水田5499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等,宜林地26962亩。1990年,粮食总产338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210万元,工业总产值410万元,农业总产值2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元。境内有铅锌矿,已有小规模开采。特产“上吴枇杷”,名闻温州。乡人民政府驻地前村,公路达县城44公里。
  白云乡
  位于县境内西南部,菇溪中游。东邻桥头镇,南连朱涂乡,西接青田县,北靠荆源乡。清属临江乡二十八都,民国后期称梨村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白云乡。总面积26平方公里。乡境北部山岭连绵,地形北高南低。菇溪自青田县入乡境至黄坦,向东折南于石埠头流入桥头镇。1990年,辖17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13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459户,15452人。耕地面积5294亩,其中水田4436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26315亩。粮食总产量279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863万元,工业总产值2052万元,农业总产值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元。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有乡办水电站16个,装机容量425千瓦。有石英矿。乡人民政府驻地梨村,公路达县城47公里。
  徐岙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东接下寮乡、路口乡、中塘乡,南连桥下镇,西界六龙乡,北邻白泉乡、昆阳乡。清属仙桂乡三十一都,民国后期称永平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徐岙乡。总面积41平方公里。乡境多山地、丘陵。徐岙溪集朱坑、朱硐坑、樟岙诸溪,向西流入西溪。沿溪有狭长的冲积谷地。1990年,辖19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18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133户、13959人。耕地面积8968亩,其中水田4175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38661亩。粮食总产量273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86万元,工业总产值190万元,农业总产值226万,农民人均纯收入325元。乡境红土资源丰富,储藏量1500万吨,已经开采。土特产有双钩藤、牛膝、生姜。西尖、银坑、大头岙、朱硐坑、黄麻、岭根村村民系清时自平阳迁来,沿袭说闽南话,亦会温州方言。乡人民政府驻地徐岙村,公路达县城40.6公里。
  朱涂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瓯江下游北岸,东连桥下镇,南隔瓯江与瓯海县相望,西邻青田县,北靠白云乡、桥头镇。清属临江乡二十九都,民国后期称林福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朱涂乡。总面积35平方公里。地形呈长条状,系低山丘陵。1990年,辖15个行政村,有23个自然村,15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066户,17323人。耕地面积7484亩,其中水田5992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26129亩。粮食总产量422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990万元,工业总产值1986万元,农业总产值4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9元。330国道线横贯乡境南部,交通便利。朱涂村拥有120辆汽车,大部分村民有驾驶证,为远近闻名的汽车运输专业村。乡人民政府驻地朱涂村,公路达县城34公里。
  梅岙乡
  位于县境南部,瓯江下游北岸。东邻江北乡、黄田乡,西南濒临瓯江与鹿城区和瓯海县隔江相望,北接桥下镇、中塘乡。清属仙桂乡三十二都,民国时期称梅六乡,后称望江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梅岙乡。总面积39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于乡境东北部,形成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小京溪纵贯西部,南部沿瓯江有梅岙、六岙、浦石等冲积地。330国道线横贯乡境南缘,长达8公里,横跨瓯江大桥,通达温州市区。1990年,辖16个行政村,有49个自然村,14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322户,14186人。耕地面积10643亩,其中水田7387亩,主产水稻,宜林地32157亩。粮食总产量3348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931万元,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农业总产值2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元。商品经济发达,乡办企业129家,个体企业56家,主要产品有教具、玩具、电器、陶器,尤以教具、玩具产品著称。乡人民政府驻地梅岙下村,公路达县城28公里。
  第二节 罗浮区
  罗浮区位于县境南部,东与乐清县接壤,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西邻永临区,北界沙头区、上塘镇、中塘乡。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1990年,辖黄田、东岸、罗溪、三江、仁溪、七都6乡和乌牛镇,计96个行政村,199个自然村,农业人口25503户,106328人。有耕地63658亩,其中水田51086亩;宜林地139534亩。是永嘉县主要产粮区,粮食总产量3089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7300万元;工业总产值9392万元,农业总产值36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元,是永嘉县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区。区公所驻地瓯北镇罗浮村。
  黄田乡
  位于县境南部,楠溪江下游西岸。东与东岸、罗溪、三江乡隔江相望,南连瓯北镇,西接梅岙乡,北界上塘镇、中塘乡。清属贤宰乡三十四都,民国后期称黄田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黄田乡。总面积32.5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于乡境西部,山峰大多在海拔300米以下,东部系楠溪江冲积平原。1990年,辖19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有27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5603户,22384人。耕地面积12968亩,其中水田10407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黄麻,宜林地16037亩,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总产量607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380万元,工业总产值1767万元,农业总产值11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7元。工业比较发达,有乡办企业129家,村办企业4家,家庭加工业基本遍及家家户户。交通便利,楠溪江可航江轮,仙清公路纵贯乡境,村与村之间水泥路连网。1984年7月24日,县设在乡境的110千伏黄田变电所投产。黄田西街,自发形成一个劳务市场,汇集于此的寻工者平均日达100人左右。乡人民政府驻地池头村,公路达县城10公里。
  东岸乡
  位于县境南部,楠溪江下游。东邻仁溪乡,南连罗溪乡,西接黄田乡,北界上塘镇、峙口乡。清属贤宰乡三十五都,民国时称东岸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东岸乡。总面积29平方公里。楠溪江穿乡境而过,分该乡成东西两片,东片为半山区,山岭连绵,地势东高西低,西片为沿江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土地平整,河流交错。1990年,辖11个行政村,有24个自然村、20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912户,15561人。耕地面积7927亩,其中水田6226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黄麻、白萝卜,宜林地21248亩,粮食总产量360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835万元,工业总产值1030万元,农业总产值3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6元。历来以生产蛎灰、陶瓷、鞋楦而著称。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岸村,公路达县城6.2公里。
  罗溪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楠溪江下游东岸。东邻仁溪乡、乌牛镇、南连三江乡,西濒楠溪江与黄田乡相望,北接东岸乡。清属贤宰乡三十五都,民国时称罗溪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罗溪乡。总面积25.6平方公里。雁荡山脉延伸于全乡,属半山区,罗溪源出胜美尖北坡,向北折西流入楠溪江。1990年,辖16个行政村,有22个自然村,21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252户,13024人。耕地面积7278亩,其中水田5402亩,主要种植水稻、麦类、油菜、黄麻和番薯,宜林地17764亩。粮食总产量334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315万元,工业总产值800万元,农业总产值431万元,农民人均纯入566元。特产有“永嘉乌牛早”茶叶,1989年获省优秀名茶称号并获全国科技成果银质奖。皮革制造业很发达。乡人民政府驻地罗溪村,公路达县城12公里。
  三江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楠溪江口东岸,瓯江下游北岸。东邻乌牛镇,南与鹿城区隔江相望,西与瓯北镇、黄田乡隔楠溪江相望,北界罗溪乡。清属贤宰乡三十五都,民国时先后称镇江乡、镇美乡、胜美乡,建国后乡名数易,1984年称三江乡。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主要有胜美(米)尖、仙人洞山等;西南部系瓯江和楠溪江冲积小平原。104国道线宁温段由西向东横贯全乡,三李公路在江头与宁温公路成“丁”字型向北延伸,楠溪江、瓯江成“L”型包围乡境西南,地处水陆交通要冲,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黄金地带。1990年,辖8个行政村,有16个自然村,9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922户、8101人。耕地面积4280亩,其中水田3792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络麻,宜林地10721亩。粮食总产量233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190万元,有乡办企业70家,生产电器、小五金、地毯、草编,个体商业35户。工业总产值866万元,农业总产值2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元。乡人民政府驻地江头村,公路达县城14公里。
  乌牛镇
  位于县境东南部,乌牛溪下游。东邻乐清县,南隔瓯江与七都乡相望,西连三江乡、罗溪乡,北接仁溪乡。清属贤宰乡三十都,民国时称象浦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乌牛乡,198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乌牛建制镇。总面积27.6平方公里。境内雁荡山脉延伸,形成西北高东南低地势。104国道线横贯镇境南缘,乌牛至仁溪公路纵贯东部,各村可通汽车,内河航行有机动船,水陆交通便利,是永嘉县商品经济发达乡镇之一。1990年,辖16个行政村,有36个自然村,24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038户,17861人。耕地面积10693亩,其中水田9468亩,主产水稻,宜林地18584亩。粮食总产量5883吨,有乡镇企业132家,农村经济总收入2517万元,工业总产值1526万元,农业总产值5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8元。特产乌牛猪、乌牛米、乌牛茶、乌牛酒。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宅村,公路达县城26公里。
  仁溪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乌牛溪(永乐河)上游。东界乐清县万家乡、白石镇,南连乌牛镇,西邻罗溪乡、东岸乡,北靠峙口乡、陡门乡。清属贤宰乡三十六都,民国时称仁溪乡,解放前夕称仁浦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仁溪乡。总面积49平方公里。地属半山区。乌牛溪(又名仁溪)自北向南贯穿乡境,水力资源丰富,有小型电站6座,装机容量860千瓦。1990年,辖20个行政村,有47个自然村,26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539户,16284人。耕地面积9706亩,其中水田7003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和麦类,宜林地54180亩。粮食总产量3428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184万元,工业总产值657万元,农业总产值319万元,农民人均纯入332元。特产有“永嘉乌牛早”茶叶,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七五计划”7个名茶基地之一。乡人民政府驻地横屿村,公路达县城34公里。
  七都乡
  位于县境南面瓯江中,是一个椭圆形冲积小岛,分瓯江为南、北两水道,东对乐清县琯头乡、盘石镇,南望龙湾区状元、蒲州两镇,西眺鹿城区杨府山涂,北见乌牛镇、瓯北镇。清属膺符乡七都,民国时称七都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七都乡。总面积23.9平方公里。乡境地势平坦,海拔平均约3米,系瓯江口泥沙淤积而成的沙洲,江岸线长18.4公里,河渠密布,有主干河渠21条。1990年,辖6个行政村,有17个自然村,15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237户,13113人。耕地面积10806亩,其中水田8788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大豆,宜林地1000亩。粮食总产量622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879万元,工业总产值2686万元,农业总产值5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七都乡为重点侨乡,有侨胞6280人,侨居美、法、意、荷、德、新加坡、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乡人民政府驻地老涂村。
  第三节 沙头区
  沙头区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乐清县接壤,南邻罗浮区、上塘镇、路口乡,西接碧莲区,北连岩头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1990年,辖峙口、陡门、古庙、花坦、渠口、下寮6个乡和沙头镇,116个行政村,225个自然村,农业人口 23348户,95342人。全区有耕地43410亩,其中水田30520亩;宜林地261413亩。粮食总产量1914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821万元,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农业总产值19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元。区公所驻沙头镇高浦村。
  沙头镇
  位于县境中部,楠溪江下游。东邻陡门乡,南接上塘镇、峙口乡,西界路口乡、下寮乡。清属永宁乡四十都,民国时称沙头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沙头乡,198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沙头建制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地属低山丘陵,是楠溪江风景名胜区门户。1990年,辖10个行政村,有12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178户,8849人。耕地面积3495亩,其中水田2257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宜林地25468亩。粮食总产量182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03万元,工业总产值193万元,农业总产值2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元。全镇有企业80家,主产鞋革。“仙马牌”运动鞋驰名全国,远销美国和东南亚。沙头是楠溪江咽喉之地,楠溪江自北向南蜿蜒于镇境中部,是楠溪江海潮上溯终点,在淡水与咸水交汇处,产香鱼,肉细、味香,有“淡水鱼之王”誉称。沙头镇滩阔石子多,石子是上等建筑材料。仙清公路顺溪纵贯中部,小汽轮随潮水往返于温州、上塘各港埠,舴艋船可上通四川、碧莲、岩头、岩坦等区,水陆交通十分方便。高浦村岩龙头山建有革命烈士陵园。镇人民政府驻地高浦村,公路达县城12公里。
  渠口乡
  位于县境中部,楠溪江中游。东连古庙乡、花坦乡,南邻沙头镇,西靠桐州乡、下寮乡,北接溪垟乡。清属清通乡四十二都,民国时称渠口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渠口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地属半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大楠溪、小楠溪二溪于塘塆村附近汇合南流,仙清、永缙公路穿境而过。1990年,辖18个行政村,有31个自然村,17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778户,19735人。耕地面积7741亩,其中水田5101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花生,宜林地32291亩。粮食总产量369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58万元,工业总产值145万元,农业总产值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元。特产油桐,为省油桐基地。乡人民政府驻地渠口村,公路达县城30公里。
  花坦乡
  位于县境东部,楠溪江支流花坦溪两岸。东邻乐清县,西隔楠溪江与渠口乡相望,南接古庙乡、陡门乡,北界孤山乡、溪垟乡。清属清通乡四十一都,民国时称廊下乡,建国前夕称东港乡,不久分建为花坦、廊下、黄村三乡,1956年4月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花坦乡。总面积72平方公里。地属半山区。1990年,辖30个行政村,有65个自然村,26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5290户,22710人。耕地面积9778亩,其中水田6994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宜林地69502亩。粮食总产量452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09万元,工业总产值101万元,农业总产值3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9元。乡人民政府驻地花坦,公路达县城39公里。
  古庙乡
  位于县境东部,楠溪江支流古庙溪流域。东、北与花坦乡交界,西同渠口乡相邻,南接陡门乡、沙头镇。清属清通乡四十一都,民国时称古庙乡,后与陡门乡合并称南港乡,建国前夕建政为古庙、西垟二乡,1956年古庙、西垟合并为古庙乡。1958年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古庙乡。总面积33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地形。乡境南北山脉蜿蜒,古庙溪横贯中部,两岸是冲积沙土田、石子沙地。1990年,辖16个行政村,有24个自然村,13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932户,15536人。耕地面积5714亩,其中水田4161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35968亩。粮食总产量257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56万元,工业总产值186万元,农业总产值2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元。境内多石子。北山村称铸造专业村,铸造、翻砂已有360年历史。乡人民政府驻地上路垟,公路达县城24公里。
  下寮乡
  位于县境中部。东邻渠口乡,南接路口乡,东南与沙头镇交界,西连白泉乡、徐岙乡,北界桐州乡。清属清通乡四十都,民国后期属泰石乡,建国前夕称泰石乡,1954年建政为下寮乡,1958年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下寮乡。总面积25平方公里。属山区,山高岭峻,溪谷深削,梯田贫瘠缺水。1990年,辖13个行政村,有31个自然村,10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42户,6832人。耕地面积5038亩,其中水田3390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和麦类,宜林地19567亩。粮食总产量171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55万元,工业总产值145万元,农业总产值1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元。有少量银矿、黄铁矿。乡人民政府驻地下寮,公路达县城28.2公里。
  陡门乡
  位于县境东部,东邻乐清县,南连仁溪乡,西接峙口乡、沙头镇,北靠古庙乡、花坦乡。清属清通乡四十一都,民国时称陡门乡,民国36年(1947)古庙、陡门合并称南港乡。建国前夕建政为陡门、全安两乡,1956年为陡门乡。1958年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陡门乡。总面积41平方公里。陡门溪横贯全乡,分水南、水北两片,地属山区。1990年,辖18个行政村,有40个自然村,13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601户,10946人。耕地面积6133亩,其中水田4267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50301亩。粮食总产量238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83万元,工业总产值150万元,农业总产值2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元。土特产有生姜、板蓝根、金银花、茶叶。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有小型水库12个。县办山溪头水电站建在水南,水库容量462万立方米,装机1100千瓦。乡人民政府驻地全安,公路达县城23.7公里。
  峙口乡
  位于县境东部,楠溪江下游东岸,东接陡门乡,南接仁溪乡、东岸乡,西隔楠溪江与上塘镇相望,北邻沙头镇。清属永宁乡四十都,民国时称峙口乡后改塘里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峙口乡。总面积33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三面环山,西北临江。陡门溪自陡门乡西流入境,经铜锅潭、大岙坦、长源、河屿、溪头注入楠溪江。1990年,辖11个行政村,有22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827户、10734人。耕地面积5511亩,其中水田435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宜林地28316亩。1990年,粮食总产量242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57万元,工业总产值180万元,农业总产值3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元。特产文旦,色香、味甜、形美,远近闻名。河屿村为永嘉县造纸专业村,县民大都使用河屿卫生纸。有大岙坦、铜锅潭、小子溪三个水电站。峙口村头两株大榕树,树龄300多年,树荫覆盖面达3亩多,树旁有赤岩殿。乡政府驻地峙口,公路达县城7公里。
  第四节 岩头区
  岩头区位于永嘉县东北部。东、北邻乐清、黄岩两县,西连岩坦、四川、碧莲三区,南与沙头区接壤。总面积484.6平方公里。1990年,辖溪垟、孤山、港头、五〓、表山、东皋、鹤盛、西源、岭头9个乡和岩头镇、枫林镇,170个行政村、397个自然村,计农业人口33951户,137178人。有耕地50748亩,其中水田37258亩,盛产水稻、玉米,尤以小麦为著。宜林地564352亩。粮食总产量2649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926万元,工业总产值1159万元,农业总产值26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元。区公所驻地岩头镇上村。
  岩头镇
  位于永嘉县北部,楠溪江中游西岸。东与枫林镇隔江相望,西邻白泉乡,南连溪垟乡、桐州乡,北接港头乡、五〓乡。清属仙居乡四十八都,民国时称岩头镇,1949年5月2日,双溪县民主政府建县治于此。后数易其名,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岩头建制镇。总面积24.6平方公里。境内括苍山脉延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东南部系河谷平原,岩(头)表(山)公路沟通五〓、表山两乡,永(嘉)仙(居)公路纵贯镇境南北,为县北部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1990年,辖16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有14个自然村,20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885户,15133人。耕地面积4352亩,其中水田3485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等作物。宜林地30467亩。粮食总产量258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044万元,工业总产值222万元,农业总产值2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7元。盛产水果,其中岩头西瓜驰名温州各地。镇人民政府驻地岩头上村,公路达县城43公里。
  枫林镇
  位于永嘉县东北部,楠溪江中游东岸。东接孤山乡,南连溪垟乡,西临楠溪江与岩头镇隔江相望,北界港头乡、东皋乡。清属仙居乡四十七都,民国时称枫林镇,1949年9月21日,双溪县复称永嘉县,县治曾从岩头迁此。后数易其名,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枫林建制镇。总面积14平方公里。镇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楠溪江环绕西北,有肥沃的冲积地。1990年,辖1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14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752户,14723人,耕地面积5102亩,其中水田3166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尤以小麦为著。宜林地17125亩。粮食总产量292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290万元,工业总产值82万元,农业总产值2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元。晚清时创设楠溪高等小学,民国27年(1938)创设济时中学,民国32年(1943)创设永嘉县简易师范学校。民国19年(1930)5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在枫林惠日寺成立。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21师、33师一部分移驻枫林,曾遭到日本侵略军两次进犯。民国35年(1946)11月25日,国民党括苍绥靖处设枫林用于镇压人民革命。沙岗粉干是其特产,远近闻名。镇人民政府驻地枫林,公路达县城42公里。
  溪垟乡
  位于永嘉县北部,楠溪江中游。东靠孤山乡、花坦乡,南邻渠口乡,北连岩头镇、枫林镇,西界桐州乡。清属清通乡四十都,民国时称溪岸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溪垟乡。总面积32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最高峰金山海拔761.5米。1990年,辖16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20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248户,17260人。耕地面积6440亩,其中水田4341亩,主要种植水稻、麦类,宜林地33997亩。粮食总产量377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518万元,工业总产值65万元,农业总产值7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7元。养蜂31560箱,居全县首位。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岸村,公路达县城37公里。
  孤山乡
  位于永嘉县东北部。东邻乐清县,西连枫林镇、溪垟乡,北靠东皋乡、鹤盛乡。清属仙居乡四十七都,民国时称孤山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孤山乡。总面积42平方公里。境内雁荡山脉自东向西延伸,多山地,地势东高西低。1990年,辖18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11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391户,9779人。耕地面积4389亩,其中水田2572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小麦,宜林地39586亩。粮食总产量203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43万元,工业总产值83万元,农业总产值1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元。乡人民政府驻地孤山,公路达县城45公里。
  港头乡
  位于永嘉县北部,楠溪江中游西岸。东隔楠溪江与东皋乡、枫林镇相望,南连岩头镇,西接五〓乡,北界鲤溪乡、溪口乡。清属仙居乡五十一都,民国时称港头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港头乡。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于乡境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楠溪江环绕东、南境,形成肥沃冲积地。1990年,辖14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4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512户,12861人。耕地面积4049亩,其中水田3066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番薯等,宜林地20368亩。粮食总产量276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55万元,工业总产值253万元,农业总产值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7元。土特产有苍坡柑桔、方岙橙。乡人民政府驻地港头村,公路达县城48公里。
  五〓乡
  位于永嘉县北部。东邻岩头镇、港头乡,南连白泉乡,西靠表山乡,北接溪口乡。清属仙居乡四十九都,民国时称五〓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五〓乡。总面积38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四周高、中央低,五〓溪流入乡境后经水东、水西、五〓至下宅和岭根,与龙溪汇合处的冲积地是五〓乡内主要农田。1990年,辖17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13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875户,11338人。耕地面积4043亩,其中水田3314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40129亩。粮食总产量194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49万元,工业总产值120万元,农业总产值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元。乡人民政府驻地五〓村,公路达县城49公里。
  表山乡
  位于永嘉县北部。东连溪口乡、五〓乡,南接碧莲镇、白泉乡,西界山坑乡、大岙乡,北邻潘坑乡。清属仙居乡四十九都,民国时称岭外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表山乡。总面积50.5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境内、山峰连绵,五〓溪自西向东南横贯中部。1990年,辖14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7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550户,6494人。耕地面积2609亩,其中水田1737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宜林地72941亩。粮食总产量127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03万元,工业总产值5万元,农业总产值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元。乡人民政府驻地表山村,公路达县城62公里。
  东皋乡
  位于永嘉县东北部。东靠鹤盛乡,南邻孤山乡,西接枫林镇、港头乡,北连西源乡。清属仙居乡五十都,民国时称东皋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东皋乡。总面积33平方公里。境内南北均是雁荡山脉的两列西延山岭,东皋溪自东往西横贯乡境中部,成两山夹一溪的地势。1990年,辖12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12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014户,12960人。耕地面积4060亩,其中水田25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宜林地34589亩。粮食总产量199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37万元,工业总产值60万元,农业总产值1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元。东皋无核长柿,个大、色鲜、皮薄、味甜,驰名温州。乡人民政府驻地东皋村,永乐公路穿境而过,达县城54公里。
  鹤盛乡
  位于永嘉县东北部。东接乐清县雁东乡,南邻孤山乡,西连东皋乡,北界西源乡、岭头乡。清属仙居乡五十都,民国时称鹤盛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鹤盛乡。总面积94平方公里。境内多高山,最高峰五尖山海拔1041米。1990年,辖17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13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194户,13757人。耕地面积5158亩,其中水田3995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小麦、玉米,宜林地106755亩。粮食总产量262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63万元,农业总产值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元。乡人民政府驻地鹤盛村,永乐公路穿境而过,达县城57公里。
  西源乡
  位于永嘉县东北部。东、北界岭头乡,南邻鹤盛乡,西接鲤溪乡,西南连东皋乡。清属仙居乡五十都,民国时称西源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西源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境内四面环山,山间溪流纵横,村庄和耕地大多分布在沿溪谷地上。1990年,辖12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076户,8608人。耕地面积3292亩,其中水田2839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芋艿,宜林地61179亩。粮食总产量155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59万元,工业总产值184万元,农业总产值1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元。永乐公路自西南向东横贯乡境,乡人民政府驻地西源村,达县城63.6公里。
  岭头乡
  位于永嘉县东北部。东与乐清县接壤,北同黄岩县交界,南邻西源乡、鹤盛乡,西连鲤溪乡、张溪乡。清属仙居乡五十都,民国时称岭头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岭头乡。总面积93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岗岭连绵,最高峰南正尖海拔1246米。1990年,辖17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19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454户,14265人。耕地面积7254亩,其中水田6243亩,主要种植水稻、杂粮,宜林地107216亩。粮食总产量303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65万元,工业总产值85万元,农业总产值3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元。境内富源、中源、南陈三村为永嘉县杂交水稻育种基地。乡人民政府驻地岭头村,永乐公路穿境而过,达县城70公里,过乡南境入乐清县大荆区,达乐成镇77公里。
  第五节 岩坦区
  岩坦区位于永嘉县北部。东、南连岩头区,西接四川区,北邻仙居、黄岩两县。总面积478.5平方公里。1990年,下辖溪口、鲤溪、张溪、黄南、潘坑5乡和岩坦镇,计90个行政村,324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6463户,67119人。耕地26151亩,其中水田22676亩;宜林地651964亩。粮食总产量1210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081万元,工业总产值441万元,农业总产值11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元,是县内木材、山货主要产区。区公所驻地岩坦。
  岩坦镇
  位于永嘉县北部,楠溪江上游。东邻张溪乡、鲤溪乡,南连溪口乡,西靠潘坑乡,北接黄南乡。清属仙居乡五十二都,民国时称岩坦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岩坦建制镇。总面积46.6平方公里。境内四面环山,最高峰罗岗尖海拔1045米。岩坦溪自西北流入,贯穿全镇,形成岩坦河谷盆地,是岩坦镇主要粮区。1990年,辖12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13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589户,10300人。耕地面积4464亩,其中水田4053亩,主要种植水稻、杂粮,宜林地72940亩,其中用材林31789亩。粮食总产量247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26万元,工业总产值154万元,农业总产值1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9元。镇人民政府驻地岩坦村,公路达县城76公里。
  溪口乡
  位于永嘉县北部,楠溪江上游。东邻鲤溪乡,南界五〓乡、港头乡、表山乡,北连岩坦镇,西接潘坑乡。清属仙居乡五十二都,民国时称溪口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溪口乡。总面积65平方公里。境内层峦叠嶂,最高峰罗岗尖海拔1045米。1990年,辖18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18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313户,13193人。耕地面积4233亩,其中水田2987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玉米,宜林地63157亩。粮食总产量195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88万元,工业总产值22万元,农业总产值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1元。乡人民政府驻地溪口村,公路达县城64公里。
  鲤溪乡
  位于永嘉县东北部。东连岭头乡、西源乡、东皋乡,南接港头乡,西邻溪口乡、岩坦镇,北靠张溪乡。清属仙居乡五十二都,民国称鲤溪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鲤溪乡。总面积64.9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起伏,最高峰吴雷岗海拔830米。1990年,辖15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15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649户,14582人。耕地面积4636亩,其中水田3973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玉米,宜林地74362亩。粮食总产量255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08万元,工业总产值110万元,农业总产值2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元。鲤溪乡是县境内花岗岩主要产地。乡人民政府驻地鲤溪村,公路达县城54公里。
  
  张溪乡
  位于永嘉县北部。东南接岭头乡,南连鲤溪乡,西邻黄南乡、岩坦镇,北界仙居县,东北与黄岩县接壤。清属仙居乡五十二都,民国称张溪乡后改杏溪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张溪乡。总面积75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2座,最高峰大寺尖海拔1253米。1990年,辖18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464户,10203人。耕地面积3990亩,其中水田3806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108114亩。粮食总产量192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34万元,工业总产值47万元,农业总产值2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元。乡西北部有国营四海山林场,是县内木材主要产地。乡人民政府驻地张溪村,公路达县城66公里。
  黄南乡
  位于永嘉县北部,楠溪江上游。东邻张溪乡,南接岩坦镇、潘坑乡,西连溪下乡,北与仙居县接壤。清属仙居乡五十二都,民国时称黄南乡、霄岭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黄南乡。总面积152平方公里。境内山岭连绵,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达10座,最高峰大里山海拔1164米。1990年,辖15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9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921户,8274人。耕地面积4080亩,其中水田3603亩,主要种植番薯、单季晚稻;宜林地219528亩。粮食总产量133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19万元,工业总产值35万元,农业总产值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元。为省用材林基地,有“永嘉竹乡”之称。乡人民政府驻地黄南村,公路达县城80.6公里。
  潘坑乡
  位于永嘉县西北部,楠溪江上游。东邻岩坦镇、溪口乡,南连表山乡,西接溪下乡、大岙乡,北界黄南乡。清属仙居乡五十二都,民国时称潘坑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潘坑乡。总面积75平方公里。境内山峰连绵,最高峰溪龙山海拔1041米,山间溪流纵横,大楠溪上游自西向东横贯乡境。1990年,辖12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527户,10567人。耕地面积4748亩,其中水田4251亩,主要种植单季水稻、杂粮,宜林地113836亩,是省重点用材林基地。粮食总产量186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06万元,工业总产值73万元,农业总产值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元。乡人民政府驻地潘坑村,公路达县城92公里。
  第六节 碧莲区
  碧莲区位于永嘉县中部。东南与沙头区相连,西南与永临区接壤,西北和四川区交界,东北与岩头区毗邻。总面积202.1平方公里。1990年,辖白泉、桐州、昆阳、茗岙4乡和碧莲镇,计93个行政村,179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8372户,76179人。耕地面积31651亩,其中水田23230亩;宜林地181823亩。粮食总产量1741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716万元,工业总产值300万元,农业总产值1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元。境内大若岩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景区。区公所驻地碧莲镇。
  碧莲镇
  位于永嘉县西部,小楠溪中游。东邻白泉乡,南接昆阳乡,西连茗岙乡、巽宅镇,北界山坑乡、表山乡。清属清通乡四十五都,民国时称碧莲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碧莲建制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境内山峰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最高峰童子坳海拔908米。小楠溪横贯中部,镇区一带是河谷盆地。1990年,辖16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17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372户,17750人。耕地面积5590亩,其中水田4620亩,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宜林地38782亩。粮食总产量3788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77万元,工业总产值202万元,农业总产值2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元。为县内早香柚、杨梅、缸钵的主要产地。镇人民政府驻地碧莲,公路达县城51公里。
  白泉乡
  位于永嘉县中部。东邻岩头镇、桐州乡,南连昆阳乡、徐岙乡,西接碧莲镇,北界表山乡、五〓乡。清属清通乡四十四都,民国时称白泉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白泉乡。总面积59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最高峰将军山海拔1006米,小楠溪自西向东蜿蜒于中部,长9公里;大箬溪自北向南汇入小楠溪,沿溪为河谷盆地。1990年,辖17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15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991户,12783人。耕地面积5046亩,其中水田3922亩,以种植水稻、小麦、番薯为主,宜林地53802亩。粮食总产量334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09万元,工业总产值53万元,农业总产值1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元,为省油桐林基地。乡人民政府驻地白泉,公路达县城42公里。
  桐州乡
  位于永嘉县中部,小楠溪下游。东连渠口乡、溪垟乡,南接下寮乡,西邻白泉乡,北界岩头镇。清属清通乡四十三都,民国时分属白泉乡和渠口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桐州乡。总面积33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全境,最高峰将军山海拔1006米,小楠溪横贯中部。1990年,辖18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945户,11839人。耕地面积4708亩,其中水田3266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番薯,宜林地34960亩。粮食总产量296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91万元,工业总产值32万元,农业总产值1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元。乡人民政府驻地桐州店,公路达县城36公里。
  昆阳乡
  位于永嘉县西北部。东邻白泉乡,南连徐岙乡、六龙乡,西接茗岙乡,北界碧莲镇。清属清通乡四十五都,民国时称昆阳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昆阳乡。总面积25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全境,最高峰白岩头海拔1028米,昆阳溪纵贯中部。1990年,辖20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21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355户,17915人。耕地面积8328亩,其中水田6084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22427亩。粮食总产量362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15万元,工业总产值6万元,农业总产值2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元。乡人民政府驻地昆阳,公路达县城50公里。
  茗岙乡
  位于永嘉县西北部。东邻碧莲镇,南衔六龙乡、瓯渠乡,东南连昆阳乡,西接荆源乡、下嵊乡,北界巽宅镇。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时称茗岙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茗岙乡。总面积41.1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过全境,最高峰石马尖海拔894米。全乡村庄均在山上,茗岙溪纵贯中部,乡境西南诸小溪流入西溪。1990年,辖22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17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709户,15892人。耕地面积7979亩,其中水田5338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31852亩。粮食总产量368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24万元,工业总产值7万元,农业总产值2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元。茗岙田鱼产量为全县之冠。乡人民政府驻地茗岙,公路达县城62公里。
  第七节 四川区
  四川区位于永嘉县西北部。东连岩坦、岩头两区,北界仙居县,西与缙云、青田两县接壤,南和永临、碧莲两区相连。总面积495.71平方公里。1990年,下辖山坑、应坑、大岙、溪下、界坑、西岙、石染、下嵊8乡及巽宅镇,计91个行政村,400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6392户,68401人。耕地面积35226亩,其中水田28271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614016亩。粮食总产量1418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510万元,工业总产值846万元,农业总产值11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元。全区是县内木材山货的主要产地。区公所驻地巽宅村。
  巽宅镇
  位于永嘉县西部,小楠溪上游。东连山坑乡、碧莲镇,南界茗岙乡,西接下嵊乡、石染乡、西岙乡,北邻界坑乡、应坑乡。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时称双溪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巽宅乡,198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巽宅建制镇。总面积48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境内,山势浙趋低缓,镇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最高峰万里林海拔839米。1990年,辖14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760户,11256人。耕地面积4710亩,其中水田3980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47683亩。粮食总产量281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54万元,工业总产值185万元,农业总产值1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7元。镇人民政府驻巽宅村,公路达县城65公里。
  山坑乡
  位于永嘉县西部,小楠溪中游。东连表山乡,南邻碧莲镇,西接巽宅镇,北靠应坑乡、大岙乡。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时称澄川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称山坑乡。总面积39.4平方公里。境内东有九峰山,西有洞背〓、万里林,南有山坑尖,北有童子坳,童子坳海拔908米,为全乡最高峰。1990年,辖11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10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946户,7745人。耕地面积3388亩,其中水田2377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55683亩。粮食总产量154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94万元,工业总产值80万元,农业总产值1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元。乡人民政府驻地山坑村,公路达县城60公里。
  应坑乡
  位于永嘉县西北部。东接大岙乡、山坑乡,南连巽宅镇,西邻界坑乡,北界溪下乡。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时属澄川乡,建国初建应坑乡,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应坑乡。总面积29.4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峰海拔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大柏山海拔1211米。1990年,辖8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10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39户,6833人。耕地面积3931亩,其中水田3440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48636亩。粮食总产量146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34万元,工业总产值105万元,农业总产值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1元。境内山场广阔,是县内木材主要产地。乡人民政府驻地应坑村,公路达县城70公里。
  大岙乡
  位于永嘉县西北部,楠溪江上游。东邻潘坑乡,南连表山乡、山坑乡,西接应坑乡,北界溪下乡。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后期称大岙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大岙乡。总面积47.2平方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最高峰大柏山海拔1211米。楠溪江干流上游自西向东贯穿中部,至横潭流入潘坑乡境。1990年,辖7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853户,7329人。耕地面积3171亩,其中水田2615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57183亩,其中有林地47388亩,为省重点用材林基地。粮食总产量138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93万元,工业总产值128万元,农业总产值1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元。大岙村炼铁历史悠久。乡人民政府驻地大岙村,公路达县城88公里。
  溪下乡
  位于永嘉县西北部,楠溪江干流发源地。东连黄南乡、潘坑乡,南接界坑乡、应坑乡、大岙乡,西北邻仙居县。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后期属大岙乡,建国初建溪下乡,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溪下乡。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全境,境内山高谷深,属典型中山丘陵地貌,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达23座,大青岗海拔1271米,为全县最高峰。1990年,辖12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9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665户,7420人。耕地面积4726亩,其中水田3223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等,宜林地150796亩。粮食总产量149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62万元,工业总产值81万元,农业总产值1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元。溪下乡是省林业重要基地之一。乡人民政府驻地溪下村,公路达县城104.2公里。
  界坑乡
  位于永嘉县西北部,小楠溪上游。东邻应坑乡,南连西岙乡、巽宅镇,西界缙云县、仙居县,北接溪下乡。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时称界坑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复称界坑乡。总面积86.4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乡境,属中山丘陵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19座,最高峰高山尖海拔1255米。1990年,辖11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11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027户,8485人。耕地面积5439亩,其中水田4493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94163亩。粮食总产量171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56万元,工业总产值43万元,农业总产值1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元。界坑村是永嘉、仙居、缙云三县的货物集散地。乡人民政府驻地界坑村,公路达县城97.8公里。
  西岙乡
  位于永嘉县西北部,小楠溪上游。东邻界坑乡、巽宅镇,南接石染乡,西北连青田县、缙云县。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时属界坑乡,民国37年(1948)划给青田县,属峰山乡。1961年划归永嘉县,称西岙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西岙乡。总面积40.61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括苍山脉的大洋山东支延伸于乡境,最高峰大风尖海拔1082米,西南部诸大小溪流汇入石染乡境内小楠溪段,东北部诸溪则汇入界坑溪。1990年,辖9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347户,5644人。耕地面积3663亩,其中水田3280亩,以产单季晚稻、番薯为主,宜林地48951亩。粮食总产量125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68万元,工业总产值46万元,农业总产值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元。西岙乡是县内田鱼的主要产区。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岙村,公路达县城90公里。
  石染乡
  位于永嘉县西部,小楠溪上游。东连巽宅镇、下嵊乡,西南邻青田县,北接西岙乡。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时属下嵊乡,民国37年(1948)划给青田县,1961年划归永嘉县,称石染人民公社,1984年称石染乡。总面积61.2平方公里。境内山岭连绵,最高峰派柴坪海拔940米,楠溪江上游小楠溪自西向东蜿蜒于乡境中部,南北侧有数十条山溪汇入,构成树枝状水系。1990年,辖10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652户,7182人。耕地面积3280亩,其中水田2714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宜林地77936亩,其中有林地44434亩,是省重点用材林基地。粮食总产量123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20万元,工业总产值136万元,农业总产值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元。境内有钼矿,已开采。乡人民政府驻地石染村,公路达县城80公里。
  下嵊乡
  位于永嘉县西部,小楠溪上游。东接巽宅镇、茗岙乡,南接荆源乡,西界青田县,北邻石染乡。清属清通乡四十六都,民国称下嵊乡,建国后数易其名,1984年仍称下嵊乡。总面积33平方公里。括苍山脉延伸全境,最高峰插旗脑海拔1081米,小楠溪自西向东,蜿蜒于乡境中部,乡境成南大北小两片。1990年,辖9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9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403户,6507人。耕地面积2918亩,其中水田2149亩,主要种植单季水稻、番薯,宜林地32985亩,其中宜林地20027亩。粮食总产量129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29万元,工业总产值42万元,农业总产值1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元。境内有钼矿,是县内香菇主要产地。乡人民政府驻地下嵊村,公路达县城74公里。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