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坡度诗刊》 期刊
唯一号: 111520020220000303
颗粒名称: 编后记
分类号: I227
页数: 1
页码: 210
摘要: 温州诗歌坡度诗刊2014年3期后记。
关键词: 温州 诗歌 后记

内容

编发本期诗刊,旨在延续温州诗歌传承和交流的精神,承载了坡度诗社对前辈诗人的致敬之意,与同代诗人的戮力同进之心。
  在时隔七年之后——以《温州文学》2007温州新诗档案为参照时间点——对温州诗歌整体写作状态再作一个集体性的展示,奈何限于篇幅以及与部分温籍诗人失联已久,没能尽达,且留待能者再续。
  本期诗刊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温州三十年诗歌社群谱系”,第一期共分列、展示温州14个代表性的诗歌刊物和诗歌社群,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寄望,相信这也是温州本土诗歌社群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推出诗歌社群谱系,是表明本刊的一个态度,在温州这座以商业闻名的城市,仍有那么多人多年来坚持不懈守持诗歌,在未能完全城市化的心灵和已经不能还乡的本命之间,设置一座精神的坐标,说:我来过,我存在!在温州,诗歌这种最难变现的文体形式在商业的水面下波涛汹涌,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值得我们献上敬意。
  第二部分是温州诗人(包括温籍诗人与部分在温工作生活的外地诗人)诗歌作品,共分四辑,分别为:“夜抒情”、“透过时间”、“风中的酒”、“天花板”,其名称分别取自谢加平、池凌云、圣歆和泥人等四位诗人的诗歌作品标题。
  我们在筹备编辑这期诗刊之前了解到,温州大学的前身之一——温州师范学院,曾经有过一个前后持续近三十年的诗歌社团——九山诗社,多,影响深远,是自朦胧诗时期开始开启温州现代诗写作的前驱与先行者之一。故而,在栏目编排时,本刊特地把九山诗社成员作,品合为一辑(即第一辑)发表。温州诗人作品则大体上按到稿时间先后,分为两辑(即第二、三辑)发表,充分展示温州诗歌与诗人状态,以方便广大诗评家、诗人、读者系统阅读、评鉴。坡度诗社作为本期“温州诗歌专号”编者,得编辑之便,将诗社成员作品自列一辑置于末处,既表达编者对温州前辈诗人与同代诗人的尊重,亦为不妄自菲薄之意。

知识出处

坡度诗刊

《坡度诗刊》

出版者:坡度诗社

出版地:2013.6

《坡度诗刊》由坡度诗社编有,属半官方半民间纯诗歌刊物,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叶坪担任顾问,青年诗人卓铁锋担任诗刊执行主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