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新诗三十年和“南麂诗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坡度诗刊》 期刊
唯一号: 111520020220000289
颗粒名称: 平阳新诗三十年和“南麂诗群”
分类号: I227
页数: 4
页码: 28-31
摘要: 本文由余燕双撰文的平阳新诗三十年和“南麂诗群”的文章。
关键词: 瓯海 平阳新诗 “南麂诗群”

内容

19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朦胧诗开始崛起,给诗坛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受其影响,平阳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也开始尝试诗歌创作。他们在诗人张君的引领下,以县文联《南雁》刊物为平台,举办诗歌沙龙,常常在周六休息日聚集在靛青路23号张君家中,讨论诗歌,相互鼓励,创作激情高涨。1984夏,在县文联王光明、王永剑等领导的支持下,在平阳剧院成立“潮声”诗社。诗社成员有张君、施小琴、陈玮、庄治中、毛光正、余燕双、鲍小红等20多人,由会员轮流自编油印《潮声》刊物18期,诗歌活动空前活络,社员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施小琴、陈纬、庄治中、毛光正、余燕双等十几位文学新人频频在《星星》、《东海》、《诗潮》、《飞天》等大刊亮相,陈纬的诗歌《清明》获浙江省诗歌创作二等奖,余燕双的诗歌获陕西省作协大学生诗歌创作三等奖,平阳成为瓯南诗歌名副其实的一块高地。
  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其中大部分人选择了离开,施小琴专心戏剧,现为国家一级编剧,创作越剧《出宫回宫》《范蠡救子》等10多个剧本,并多次在国内获奖。毛光正改写歌词,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陈纬擅长书法,余燕双沉溺于棋牌,坚持下去的则寥寥无几。因此,平阳诗歌创作跌入低谷,虽然像张君等诗人一直坚守诗歌阵地,但还是处于游兵散勇状态,形不成集团的冲击力。
  古人云:瑞安出才子,平阳出戏子。这确实是真实的写照。
  平阳诗歌由此陷入低谷,诗歌创作群日益萎缩,逐渐被边缘化了。但是在老诗人张君、任泽健的带动下却在逆境中不断发展,新生代诗人不断涌现。
  2010年6月,《南麂诗刊》创刊,平阳诗歌又迎来的新的发展期。这是一本非盈利性不定期诗歌民刊。《南麂诗刊》立足海洋诗歌,面向东
  部,面向民间,2013年改为《南麂文学》。主编任泽健,副主编余燕双、赵昌理。设置栏目有:南麂诗歌、名家新作、海洋地带、仙坛夜话、南麂风光等,已印6期。《南麂诗刊》创办之后,积极与有关部门联动,开展“山水平阳”、“诗意南麂”等原创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编辑成书在内部发行。2012年,《南麂诗刊》在平阳县文联支持下,编辑《平阳文学30年·诗歌卷》,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集中展示了平阳诗歌创作的最新阵容和丰厚成果。
  如今,“南麂诗群“逐渐形成,2012至2013年以“南麂诗群”名义两次在《中国诗歌》杂志亮相。《温州文学》2012年第二期专门推介平阳文学作品专辑,发表了南麂诗群七位诗人的作品。以《南麂诗刊》为依托,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群体,主要作者有张君、任泽健、余燕双、孔展雁、周春微等。张君、任泽健、余燕双等中坚力量经过十几年的沉默和积累,艰苦探索,不懈追求,以《新平阳》、《南雁》、《南麂诗刊》为阵地,重新凝聚力量,终于涓涓细流汇成奔腾之势,平阳诗歌再次进入新的全面发展阶段。赵昌理、孔展雁、周春微、吴思铺、海乐、徐永强等新人,抛弃浮躁的心理,潜心于诗歌文本的创作研究,难得可贵,且成绩斐然。
  张君的诗歌清新、自然、流畅,仿佛一杯陈年的早香茶,越品越有味,令人赞叹不已。
  任泽健生于鲁南滕州,他的诗歌带有山东豪爽之气和江南水乡的柔美。他远离故土,走进瓯南,几十年淬炼,诗歌越发娴熟,他的作品常见于《青年文学》、《安徽文学》、《山东文学》、《散文诗》等诸多报刊。他的诗集《谁的江南》,他的系列组诗《可以携带的风景》,从中就可以窥视他亲近生活,亲近自然的创作态度。
  余燕双曾经离开诗坛一段时间,归来后创作激情如井喷状爆发。他的诗歌以独特的表达风格,有抨击,有讽刺,有赞美,有感悟,有期待,有穿透现实的文字,突显一份深思。他常常截取生活的片段,读后余味犹在,耐品且蕴意深邃。近年来已在《诗刊》、《诗潮》、《诗歌月刊》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曾获2013年省作协会员重要期刊发表成果三等奖。
  出生于万全水乡的雁呢喃,原名孔展雁,她的诗歌接近本质,保有
  一颗童心。她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将自然生活中的普通场景与现代诗歌的抒情结合起来,用女性特有的感性思维,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已在《儿童文学》、《星星》、《绿风》等国内诸多名刊发表作品,并获得多项诗歌大奖。2012年出版个人诗集《遥望黎明的月亮》。
  女权意识在周春微的诗歌觉醒,她的诗歌具有一种叛逆精神。从她早期的诗中,还隐隐地看出尼采的哲学或者颓废派诗歌的影子,祈望逃脱生的痛苦和虚无。近期一改过往诗风,回归自我,回归自然。有时深刻剖析自己内心,有时将温和的目光投向山川大地,或吟咏,或歌唱,诗作率真而自然。有诗歌在《新诗》、《诗潮》上发表,已出版个人诗集《且走且吟》。
  赵昌理的诗歌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手法多变,诗歌技巧娴熟,诗风纯净,行吟与平阳山水间,有田园牧歌式的节奏,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许多乡土气息浓郁的佳作。他即将出版个人诗歌专著,创作前景看好。
  还有平阳籍诗人翁美玲、泥人、洪峰等诗人,他们带着平阳的灵秀之气,诗采飞扬,成绩出众,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纵观平阳诗歌创作阵容呈倒金字塔型状态,以生于60、70年代居多,他们是支撑平阳诗歌的中流砥柱。近年来,80后作者也开始崭露头角,如陈建平、子墨等。他们怀抱家乡的一山一水,承接先贤的泽被,体察民风民情,感受时代变迁,以开放和包容的理念、吸取传统和现代的诗歌技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凸显出对人生、爱情与生活的不同体悟,讴歌人间至真至诚的大爱。
  但是,平阳诗歌与周边县市比较,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没有代表性的诗人和强大的核心力量,诗歌理论研究创作方面落后。二是在大刊、名刊上发表的数量略显不足,轰动效应不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平阳诗群。三是对外交流机会少,诗歌信息蔽塞。
  笔者希望平阳的诗人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与全国各地开展密切交流,学习别人经验,推陈出新。
  小荷才露尖尖角,相信绵延了1700多年的平阳文化,产生过像林景熙、宋之才、黄公望等诸多旷世英才的平阳大地,他们的精神永远滋润这片沃土,滋润着诗人的灵感。

知识出处

坡度诗刊

《坡度诗刊》

出版者:坡度诗社

出版地:2013.6

《坡度诗刊》由坡度诗社编有,属半官方半民间纯诗歌刊物,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叶坪担任顾问,青年诗人卓铁锋担任诗刊执行主编。

阅读

相关人物

余燕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