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有个诗人叫高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坡度诗刊》 期刊
唯一号: 111520020220000250
颗粒名称: 中国东部,有个诗人叫高崎
分类号: I227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东部,有个诗人叫高崎,打开高崎的博客,《分量:深的声音》,博客依旧,只是再也无人来更新了。高崎离开我们已经近五个月。高崎的诗,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以他的离开而被忘记,在我,反而更深地记起他的诗。
关键词: 瓯海 纪念 高崎

内容

打开高崎的博客,《分量:深的声音》,博客依旧,只是再也无人来更新了。高崎离开我们已经近五个月。高崎的诗,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以他的离开而被忘记,在我,反而更深地记起他的诗。前些年,他一直叫我给他写篇诗评,但是我一直未动笔,我说,我还没有完全把握你的诗,等我基本把握了,再来写。却不知,一直到他走了,我还未写出诗评来。那一天,当我删除手机里高崎的号码时,突然感到无限的悲伤。
  他刚走的那些日子,我曾与友人说起高崎,我说,高崎于当代诗歌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只是太被忽略了。即使他的突然离去,也没有引起中国诗评界应有的关注。中国诗界,只是一个诗歌活动界,人们记住的只是那些诗歌活动家。
  我喜欢高崎的诗。他的诗是拮牙的,他是有意识地在诗中设置了一道道的障碍,阻止当代读者在阅读中追求流畅阅读的坏习惯。他甚至在一个句子中把词语分开来,填入陌生意象,在词语中设置矛盾,设置悖论,迫使读者停顿下来,咀嚼意象与词语。与此同时,他借此打开词语与意象的天空,让互不相涉的意象翻滚而出,渲染诗的空间。我以为,高崎的这种写作,与高崎的内心世界密切相关。高崎在现实中可以说是世俗的,但是他又是一个内心高傲的诗人,因为写出了杰出的诗篇而不为人知,就有了一种迫切感,这迫切感是自己己经年近七十,但是作为一个与生俱来的天才式的诗人,为了不让这个庸俗的世界埋没了优秀的自己,用世俗的方式呈示自己,我以为,于高崎而言,一点都没有错,
  因为他太孤独了,因为少有人能理解他与他的内心。也正因为此,高崎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痛苦的存在。有段时间,大约2009年,他曾给我打过几次电话,述说自己的诗的写作,嘱咐我写诗评。2011年,《诗刊》在永嘉开“青春回眸”诗会,在丽水街,我拍了高崎在午后强烈阳光下一张喝饮料的照片,他的深陷的眼窝,削瘦的双颊,因吸进液体饮料而深深凹陷进去,专注而忧伤一一在卡夫卡的头像照片中,我看到过这种状态。后来我在整理照片时,看到这一张,我想,这就是高崎,这个喝饮料的高崎与写诗的高崎是一致的。他的内心的是孤独的,痛苦的,同时又是忧伤的。这孤独、痛苦、忧伤,在这一刻被集中呈示了出来。他有首短诗,《南方》一一
  没有冬天的地方,珍视暴雪的到来
  我每次把一些亲切的雪米
  埋伏到第二年的夏天
  做着刻骨的梦幻,在炎热如歌的故乡
  知道吗,亲爱的,我瞻仰上帝的容量,也瞻仰雪
  瞻仰
  被公牛粗暴吃过的
  花草,及其精神,及其粪土。也瞻仰
  灾难:一如用光,去堵住
  银河的种种伤口
  这是一首有着刻骨孤独品质的诗,如此自我,孤独,高傲,有若在远远的河岸上漫步,流水与世界与时间与生命构成了一个金属般的处所,然后把自我安置其中,享用这近乎残酷的孤独。“我每次把一些亲切的雪米/埋伏到第二年的夏天/做着刻骨的梦幻,在炎热如歌的故乡/知道吗,亲爱的,我瞻仰上帝的容量,也瞻仰雪”,这个高崎就是那个午后强烈阳光下喝饮料的高崎,他埋藏着一些词语,连同自己一同埋藏起来,在词语深处做着孤独的交易。这里有着他对世界的期望,但是这种期望却越来越加深着他的绝望:“瞻仰/被公牛粗暴吃过/花草,及其精神,及其粪土。也瞻仰/灾难:一如用光,去堵住/银河的种种伤口”。这是最典型的高崎语言风格,一如他所说的“刻骨的梦幻”,他的诗的语言也是刻骨的,他用尖刀般的词语,从事物的旁边(不那么直接地)划开口子,使得诗中的情绪突然地流露出来,用以加深这个绝望的世界。
  他的另一首诗:《黄鹤楼》一一
  一只鸟来过此处,喘气,筑草,交颈,飞走
  有闲的人为它泡制了大楼。
  我也来过此处,观望,抽烟,恐高,消逝
  谁也没给他另一座建筑物。理由简单:你的宗教有“神”,你不是异物。
  白云,神的爪牙,洋洋得意,仍然煽动。
  另一个人只捞到空空的臆想,或破旧之光,
  此楼,一个钟座。虚与实的曱状腺。
  回忆事件是它的最正确刻度。
  我满头大汗。体内的自恋也有流淌。
  也埋伏了“想”许多,高度都无法干涉。
  其中最大的念头是:
  流浪太久了,大江两端
  都没有底部,鹤唳仿佛错觉。
  当人置于风景之中,完全是从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幽暗的存在,风景与我何干?它唯有加深着人的孤傲,一个黄鹤楼,是一个彻底的错觉,只有词语介入时,它才开始波动起来,而这个语词的创造者诗人高崎本身,也是一个错觉,是这个世界的错觉。这个世界存在过一个叫高崎的诗人么?这个叫高崎的诗人他写过黄鹤楼么?这黄鹤楼却又是一个与这个叫高崎的诗人毫无相关的所在。但是,高崎来了,语词来了,“我也来过此处,观望,抽烟,恐高,消逝/谁也没给他另一座建筑物。”他在此处看到了虚无,他完全游离了风景,他所到之处是另一座建筑物,但是这建筑物却是不存在的(“谁也没给他另一座建筑物”)!与前一首《南方》一样,高崎的这种孤独是具有金属质地的,被他自己所创造的词语所击,发出痛苦而铿锵的声音。
  我平时读得比较多的是高崎的短诗。高崎还写了《顶点》《洗礼以来》等长诗。他的长诗气象万千,词语坚硬、奇异,有如石砌台阶,于一步步艰难的上升中,感受着意象的旋转与冲击。得空我还要再次认真地静下心来读高崎的长诗,感受长诗中的高崎与短诗中的高崎的区别。
  这个短文,只写到高崎的极少部分,期待更有份量系统论述高崎的新的文章的出现。
  高崎,于当代诗坛而言,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诗人,他应该获得更高的评价与荣誉,应该为更多的人知道与崇敬。
  以后,当我遇见外地的诗人朋友,我会说,你知道么,中国东部,有个诗人叫高崎!

知识出处

坡度诗刊

《坡度诗刊》

出版者:坡度诗社

出版地:2013.6

《坡度诗刊》由坡度诗社编有,属半官方半民间纯诗歌刊物,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叶坪担任顾问,青年诗人卓铁锋担任诗刊执行主编。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