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泽雅采风作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坡度诗刊》 期刊
唯一号: 111520020220000234
颗粒名称: 瓯海•泽雅采风作品
分类号: I227
页数: 10
页码: 159-168
摘要: 本书收录了瓯海文学作品包括诗人本少爷、贾小愚、麦浪、任轩、叶来、卓铁锋等。
关键词: 瓯海 文学作品 诗歌

内容

本少爷
  泽雅古道
  寂照寺
  贾小愚
  寂照寺
  天长岭
  麦浪
  漫步黄坑
  古耸寨
  任轩
  忆庙后村写溪
  水碓坑古村观造纸工艺
  星落河
  古道春色
  龙井山
  叶来
  寂照寺
  泽雅
  卓铁锋
  众诗人泽雅采风记
  寂照寺行记本少爷两首
  泽雅古道
  这路径
  怕是一千年未有人踏过
  这花香
  怕是一千年未有人闻过
  一个人的古代
  人迹罕至
  星辰凛然入怀
  夜风席卷千家
  随便写一首诗
  喝一瓶酒
  到一个朝代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不亦快哉
  下山过穿乡公路
  卡车横行灰尘四起
  纵然怀古之情迷我眼睛
  眼前的牛羊声声
  却唤醒我回转尘世
  寂照寺
  总有月光会照到这寺院的时候
  那和尚的寂寞便减轻了一分吧
  总有夕阳照射的时候
  光阴不曾流逝和尚们有事没事
  抬头看看月亮
  没有和尚的夜晩
  月亮低头看看人间
  并非出家之人
  我们却徜徉在山下
  与空虚公子相谈甚欢
  把酒临风
  在松树下借那清冷的月光
  与姑娘们
  领悟了一千年
  人间真爱
  贾小愚两首
  寂照寺
  有人在世间蝇营狗苟
  有人在酒场虚与委蛇
  尘世间的种种
  是一种力不从心的重
  翻开山川的气息
  有关禅院钟声
  已被山色掩埋
  在寂照寺
  有一种行至水穷处的轻
  天长岭
  有人穿山越岭
  只为与你一见从唐朝
  到天长岭
  那个叫做王维的人
  并没有出现
  你所庆幸的人世间
  抵不过一场
  骤雨倾至
  举起杯,向天空大喊三声
  与你同醉
  就仿佛,天长岭
  是一条通往唐朝的石子小路
  每一步都蜿蜒曲折
  每一步都心怀期待
  麦浪两首
  漫步黄坑
  吴尚书的画像
  刻着七百年前的
  名士风骨
  黄将军的驻马石在春天里
  被野草掩埋
  山外的脚步匆匆而至
  试图倾听
  所有瓦当上的故事
  钉上一个金属牌的
  青砖门台以颤抖的身姿
  齐唱赞歌
  二百年前的吴提督
  曾在门前把酒问月
  此时的我,倚坐门槛古耸寨
  义军铁娘子陈献英
  领着一群草莽汉子招摇群山,
  群山吼起
  ——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我从山道匍匐而上
  寻找那些传说里的声响
  石板路掩在蒿草根下
  一段残墙据说是假装的哨岗
  我站在墙基上,喝一声:小二
  八百年前的陈狗蛋
  哟一声:来啰,客官您请
  满脸堆笑着给我摆上一桌
  叉烧包与迷魂药
  脚下的石头墙漆黑如夜
  在古耸寨之巅
  我透过铁娘子的视野
  一队官兵从温州府蛇行而来
  只听一声铿锵:放雷石
  整个古耸山
  开满了大片大片的红杜鹃
  任轩两首
  忆庙后村写溪
  到庙后村是迟早的事,
  人就是这样,改不了物以类聚。
  我也因此离幸福很近,可更愿意忘记,在白纸上写下原始的村落与溪流。
  在这棵漫不经心生长着的树旁,
  城市和时间都被叶子从自然中抹无。
  你顺着叶子和滩石观察溪上的桥,
  儿童们排坐其上,
  证明你经历过许多徒劳的训练。
  头脑中的这群朋友,我们不是诗人,
  就是摄影家在溪岸边坐下,有的在抽烟,
  有的在研究空间观念,有的在研究
  非人世的香味。每一个都那么专业,
  仿佛到庙后村就是迟早的事。
  水碓坑古村观造纸工艺
  这个地点就像一个慢动力的实验室。
  竹子慢腾腾生长,石灰慢吞吞腌蚀,
  水塘更是连动也懒得动,
  过道也窄得慢悠悠,倨傲的碓
  像个独裁者,慢了还想再慢,
  连日头也慢条斯里,才不管你
  急性子或慢性子,丝毫没有商量余地
  说什么是什么,仿佛我身体中的
  那个研磨者,吃准了我因为快,
  在许多事情上耗费了太多时间。
  星落河两首
  古道春色
  来自山野幽远的呼唤
  阳光撩拨泽雅细长的颈脖这个生命勃发的季节
  挣脱出岁月的褶皱
  看见了吗?
  盛竹子的水池
  造纸术翻开古老的光荣
  梯田秩序里
  绿意斑斑点点
  山苍子那黄色的碎碎念
  冲淡了石凳的严肃
  婆婆纳准是受了刺激
  把蓝色心愿全撒在路边
  金腰袋都不要绿叶扶一把
  兀自攀上陡崖
  春茶正等候一双双妙手
  准备拥抱人间
  溪涧里,山泉叫得挺欢
  就像此刻行于古道的
  心情
  龙井山
  秋天的阳光给龙井寺上了发蜡
  每一个台阶叠加着祈愿
  打卦求签,或者抚摸古老的莲花石
  你难以拒绝
  那一口流传着神话的清泉
  隐藏在经幡下,石壁内
  但是,你更难拒绝
  穿过荆棘,穿过结满红褐色果子的茶油树
  芦苇越来越多风载来远处稻谷的香味
  你可以尽情呼喊
  从胸膛里奔出的野马,驰骋在空中的草原
  这是龙井山的后背,与瑞安的交界
  是辽阔,有别于它另一面
  —俗世的求索
  叶来两首
  泽雅
  磨破了的鞋底,把古道叠高
  其中弯了几回便有了青苔的美意
  春色不再含蓄,群山脱去了棉袄
  胸脯立刻饱满起来
  那么下一场春雨,洗洗身子
  马蹄声打滑了夜晚,山色也浏亮了
  嗯,夜雨,很像这古村落里的媳妇
  整晚都在男人的肘弯里哭
  这种小幸福,在泽雅的山水间
  每一刻都会成为石板上的隽永
  寂照寺
  有一场轻雪,敷盖
  光线沿着剃度的角度向树林里喊了两声
  被枝叶送上泽雅的上空
  僧人、书生、香客
  前世的人
  都有一两枚脚印
  在遗雪上压了韵
  我知道,我便是位书生
  在赶考的路途中
  经过了这场雪事
  年轻的女尼
  目光流转
  雪就化了
  油灯、静夜、古钟都染上了美色
  被月光细细踩碎
  那么往事就留在了
  经血停留过的地方
  卓铁锋两首
  众诗人泽雅采风记
  天若有知,亦当浮一大白——此记
  沿着小路,任由这绵绵细雨
  涤亮每一块砾石
  多情世间,于是不朽
  比如这春风,一年年
  横扫这山这林,留下苍痕
  古道千年。我们站在唐宋的路口
  一边走马人间
  一边指点河山寂照寺行记
  不在江湖,不见人间
  一觉醒来已是六百年
  十里八村的少女们
  举一身粗裙,落落大方
  出没在大隐与小隐之中
  饮观音泉
  似乎青春不老
  这些情事,可能曾让主持
  也伤透脑筋
  直到六百年后
  江浙闽三地诗人路过此地
  停留片刻,写下诗歌
  即在江湖,便是人间

知识出处

坡度诗刊

《坡度诗刊》

出版者:坡度诗社

出版地:2013.6

《坡度诗刊》由坡度诗社编有,属半官方半民间纯诗歌刊物,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叶坪担任顾问,青年诗人卓铁锋担任诗刊执行主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