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遗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瓯海诗词》 期刊
唯一号: 111520020220000126
颗粒名称: 乡贤遗珠
分类号: I227
页数: 6
页码: 155-160
摘要: 本文收录了瓯海诗人潘鉴宗、谷旸、董每戡、苏莘尧、琦君等诗词作品。
关键词: 瓯海 诗词 文学

内容

潘鉴宗
  潘鉴宗(?-1938),名国纲,出生于永嘉县(今瓯海县)北林垟乡庙后村。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北泽军阀时代,任浙江第一师师长。
  丁丑年秋避乱归来、云雷与贞晦来访
  十七载乡居,闲情得晏如。
  学期永一贯,志切运三车。
  雁荡山光远,虹桥河闰馀。
  法堂传净业,钟罄自疏疏。
  谷旸
  谷旸(1894-1975),字寅侯,今温州市瓯海梧田人,原瓯海中学校长。
  题刘定寰斋壁
  小有林庐背市成,炎天花石亦阴清。
  鹿门留客无宾主,陈氏传家有弟兄。
  缥缈秦箫奏夜月,呢喃蛮语乱风声。
  团圞灯下联吟坐,争倩高堂为品评。
  怀英伦蔡博敏夫子
  不见先生久,临风有所思。
  重围粮绝日,远道雁来迟。
  列国酣龙门,讲堂仰虎皮。
  何时海坛畔,问字复停车。
  董每戡
  董每戡(1906-1980),原名董华,温州市瓯海潘桥横屿头村人。曾任东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著名戏剧家。
  《中国戏剧史》完稿后作(二首选一)
  王氏开山八十年,多人继武缺犹然。
  穷源探委通今古,愿续新华铺绣篇。
  题《西厢记论》稿后
  (一)
  初探西厢粗有知,敢为古作释群疑。
  人生七十童年始,恕我胡言欠审思。
  (二)
  人生七十童年始,今后应多少壮时。
  整顿故鞍旧辔镫,冲锋陷阵再骞期。
  注:人过花甲,又成童稚,我方七十,恰在童年。
  相思
  (一)
  故乡风物最宜人,膏蟹鲜青味可珍。
  凤尾鱼怀满肚子,蚕虾软甲世无伦。
  (二)
  池塘春草年年绿,月夜花朝入梦频。
  我亦有家归未得,痛心追悔负慈亲。
  述志
  千秋大业属我曹,原与前贤试比高。
  余悸余生贾余勇,春来又试解牛刀。
  痛失书稿
  一箱论稿十箱书,珍护何曾饱蠹鱼。
  病手推成文百万,无端野火付焚如。
  排愁
  (一)
  一病廿年贫到骨,三番四次死逃生。
  全家都在风声里,抖擞精神斩荆棘。
  (二)
  昔年曾効唐生哭,今日谁怜范叔寒。
  困踬幸能留锐气,兴来上市买新鞍。
  苏莘尧
  苏莘尧(1914-2001),温州市瓯海区蟠凤村人,温州市中国百货公司退休,温州诗词学会会员,著有《听雨楼吟草》上下集。
  由舜岙至茶山口占
  舍舟徒步两衰翁,舜岙茶山一径通。
  五月大罗峰下路,风蒲猎猎稻戎戎。
  庭候兄赏梅未果次韵
  引得诗人远道来,虽然无利亦宜栽。
  茶山闻有百年树,且待今冬再度来。
  醉题茶山水边亭
  雨洗前山浓更浓,快人添有过溪风。
  酒酣暂借村亭槛,莫笑醺醺一老翁。
  庚午春偕国恩老经瑶溪登大罗山访香山寺
  登上云峰近碧空,香山犹在万山中。
  路迷借问茶园女,遥指重峦复涧东。
  注:此诗作于1990年。
  琦君
  琦君(1916-2006)女,原名潘希真,浙江瓯海瞿溪人。台湾女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主要著作《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荅和叶云帆先生游庐山仙人洞留影
  逍遥直上最高峰,瞻仰神仙遗世容。
  得失荣枯身外事,桃源只在此胸中。
  临江仙·红梅
  窗外一枝斜更好,亭亭玉骨临风。暗香和月透帘栊。芳心浑欲醉,脉脉吐新红。冉冉轻云都带恨,盈盈流水无纵。几番幽梦矮墙东。数声羌笛里,软语话重逢。
  减字木兰花·莉花
  春风弄好。点点枝头浑似雪。庭院幽幽。茹射仙人倚玉楼。
  轻风吹散,花影婆娑云影乱。招得吟魂,香径他年印梦痕。
  水调歌头·重阳随友游碧潭
  客里逢佳节,蜡屐厕诗翁。黄花莫负今日,直上最高峰。指点兰桥仙路,一笑轩轩霞举,回首望云中,千片奔岩下,碧水自溶溶。危楼上,邀明月,舞长风。豪情旦付杯酒,百尺羡元龙。我欲高歌击节,更挽笠箜篌天半,此曲和谁同。禾黍中州梦,泪眼若为容。

知识出处

瓯海诗词

《瓯海诗词》

《瓯海诗词》为瓯海期刊,收录瓯海诗词等文学作品,分别包括2011辛卯集、2012王辰集、2013癸巳集、2014年甲午集、2015年乙未集、2016年丙申集、2017年丁酉集、2018年成成集、2005年乙酉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