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瓯海区图书馆
温州瓯海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瓯海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序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瓯海》
期刊
唯一号:
111520020220000043
颗粒名称:
序评
分类号:
I267
页数:
12
页码:
5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瓯海序评,内容包括了探究、《瓯海政协志》序等情况。
关键词:
散文
瓯海
文学
内容
探究
董楚平
陈小平同志曾是我早年学生,一贯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辅导研究工作,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二十来篇,两篇获省级评比二等奖。其中与高中语文新教材相关的有十来篇。
近年,陈小平同志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作系统研究,积近四年工夫,集腋成裘,完成这本二十多万字的《高中语文语义探究》,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一本颇有份量的参考资料。
文如其人。陈小平同志做人、治学都有个突出特点,那就是认真。且看此书每一条目,都先列课本说法,再多方证引比较,指其错而纠正之,就其疑而缕析之,择其善而从之,因其缺而补之。思路对头,方法正确,结论言之成理。如《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条之“举手”,先举课本、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十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举手”作“举手告别”说,然后引《汉语大字典》等三家“手”通“首”,“举手”即“举首”说,从而得出结论:“举手”就是“抬头”。令人信服。又如《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注释商榷》一文,对该册教材的27条注释提出商榷,已被2002年第2次印刷本采纳了17条。
时下学界急于求成者众,甘坐冷板凳者寡。学术著作相抄袭时有所闻,书刊质量令人担忧。中学语文教材,关乎一代人文化素质,自当精益求精,规范、典范。因此,对教材的探究,尤其是对教材注释的探索,正需要陈小平同志这种认真负责、严谨不苟的态度。他的判断意见当然不可能全部正确,但他把各家的意见都罗列出来,就便于别人独立思考,作进一步的探究。这样,他的某条意见即使错了,也是一种贡献。
陈小平同志除了要我写序外,还希望我谈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看法。我对语文教学未作理论研究,只能谈点感性的东西。
回顾自己在中小学读书阶段,语文课收获最大的是两个学期。一是1947年下半年,我在玉环坎门小学修最后一个学期的课业。当时的语文教师是郭一民老师,他现在是北京商务印书馆资深编辑,著名的翻译家和空想社会主义研究专家。当时,他从西南联大毕业不久,回乡探亲,在家乡教了一学期课,我的运气真好,刚好碰上这样一位有学问的老师。他的语文课不用国家规定的课本,而是自编教材,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作,如鲁迅的《孔乙己》、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胡适的《谈做梦》、闻一多的一首诗等。他还自己翻译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犬》、英国作家哈代的短篇小说《塔里双人》以及一首诗,作为教材。上了一学期语文课,我眼界大开,知识大增,激起学习文学的极大兴趣。
另一次是1953年某一学期,我在温州师范学校读书,语文教师本是王阜彤老师,后来王老师生病,马锡鉴、王伯敏、徐步奎(朔方)等老师都来代过课。这几位老师都很有学问。他们都不用国家规定的课本,都是自选教材,选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当时,苏联著名诗人吉洪诺夫访问中国,王老师在北京《文艺报》上发表一篇评论诗人吉洪诺夫诗歌的论文,他就把吉洪诺夫的一首诗与自己写的评论文章作为教材。王老师的教学风格特别严谨,板书一丝不苟,时间掌握得很好,他的最后一句话常常与下课钟声同时发出。马锡鉴老师的教学风格与王阜彤老师刚好相反。他潇酒自如,名士风度,一件蓝长衫,两支白粉笔,古诗新诗,天南地北,讲得天花乱坠,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钟声响了,他还滔滔不绝,同学们意犹未尽,常常连小便都来不及,但大家都乐于迟到。王伯敏老师现在是中国美术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专家。徐步奎老师现在是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戏曲史专家。王伯敏老师因为是美术专家,上课善作艺术分析,讲些艺坛劢事,开拓学生眼界。徐步奎老师喜欢作思想分析,很有深度。上述四位老师,知识结构不同,教学风格各异,自由发挥,各擅胜场。学了一学期语文课,吸收了各种不同营养,收获之大,可想而知。如果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由一位老师上课,即使这位老师很有学问,也难免有营养不良之嫌。
上述两个学期,收获特别大,其根本原因是老师水平高,一个个都是名师。提高教师水平,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此话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此外,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上述五位老师,都善于表达,表达的方法、风格各有特色,很难说哪一种是最好的。
拉拉杂杂,写了一大堆,言之未必成理,说的都是真话,是焉非焉,只能请读者诸君自己判断。
2002年8月18日
于杭州桂花城
《瓯海政协志》序
章方松
瓯海素有山海气象,人文风采之美称。洞宫山脉绵亘起伏,成崎云峰巅巍峨天霄,列七涧飞瀑峭壁潭影;吹台体势层峦耸翠,得碧溪幽谷攒青簇黛,觅密林掩映古刹钟声;大罗山麓果林漫坡,俨五美呈秀开天气象,赏梅雨潭古贤诗篇;丘陵平川土地肥活,披稻菽稷蔬碧浪千重,戴花卉园圃星罗棋布;广袤河乡群鸥翱翔,尽鱼跃虾跳菱莲旖旎,极云销雨霁姹紫嫣红。瓯海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瓯海地杰人灵,名人辈出,俊采星驰;先贤精神,脉脉清泉,滋育后人。
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瓯海1981年建县,1992年改区,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二十年间,瓯海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步伐,与时俱进;文化殊勋,蒸蒸日上。瓯海政协,始建1984年,遵循党的领导,得惠政府支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发扬民主与团结主题。政协委员,群贤荟萃,履行职能,发挥优势。高瞻远瞩,保证政治协商质量;肝胆相照,加大民主监督力度;视野多维,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各尽其才,做好建言立论工作。君不见,筑巍峨绵延东海大堤,辟碧水蓝天高山湖泊,修四通八达平川通途,绘高新科技锦簇园区,建规模示范效益农业,创时代城乡社区文明,促科教文卫公益事业……荣辱与共,精诚合作;集智广益,建言献策;深入社会,积极调研;委员大会,畅所欲言,各展所长,各抒己见;提案建议,求真务实;反映民意,客观公正;字字真诚,句句深情;扶贫义诊,足迹深山;捐助救灾,慈善至上;无私奉献,深受赞许。祖统联谊,广交朋友,搭两岸彩桥,架海外飞虹,叙同胞友谊,展乡亲情怀。瓯海文史,已出九辑,以史作文,以文载史,前有所稽,后有所鉴,存史资政,团结育人。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盛世修志,功惠后世。《瓯海政协志》几度寒暑,数易其稿,资料翔实,编纂告竣,此乃瓯海盛事也!回首往事,丰硕成果,数甚艰辛,历历在目;展望未来,前程远大,锐意进取,更铸辉煌。爰撰数言,以志为感,是为序也。
琦君童年传略
章方松
一
琦君,中国现代著名旅美作家(名潘希真,小名春英)。民国六年丁已(1917)七月二十四日,出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
父亲潘国康,生于光绪丙戌年三月三十日,卒于民国戊午年(1918)五月二十九日。母亲卓氏,生于光绪壬辰年二月初九,卒于民国辛酉年(1921)九月二十三日。琦君出生1岁,父亲病故,4岁,母亲病亡。由伯父潘国纲(潘鉴宗)和伯母叶梦兰收养。
琦君曾祖父潘显谟,字增琳,生于道光壬寅(1842)正月初二,卒于民国癸丑(1913)八月二十日。曾祖母郑氏,生六子一女。六子为崇发、崇强、崇刚、崇毅、崇木、崇纳,一女崇芬,嫁永嘉泽雅(今温州瓯海)周德沛为妻。周德沛于咸丰庚申(1860)参军于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擅长武术,智勇双全。祖父潘崇发生于咸丰辛酉(1861)六月二十六日,卒于光绪乙未(1895)正月二十二日。祖母麻氏生于同冶甲子(1864)正月初十,卒于光绪辛卯(1891)六月初七。祖父以农为生,在庙后(今温州瓯海区境内)、瞿溪兼营印染业,手工制作染布。
琦君少时,在永嘉(今温州)名镇瞿溪,生活了十二年。后来,随伯父伯母离开瞿溪到杭州求学。瞿溪镇由瞿溪、雄溪、郭溪三溪汇集中心之地。又名三溪。瞿溪为一马平原,成为三溪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瞿溪距永嘉县城(温州市区)仅13公里,此地山水清秀,风光优美,商贸繁荣,人文荟萃。
清代学人孙扩图有一首竹枝词赞美温州山水田园风光:
温州好,
别是一乾坤,
宜雨宜晴天较远,
不寒不燠气恒温,
风色异朝昏。
这阕词也正是给瞿溪的江南山水田园风光,描绘出一幅轻岚雾霭,朦胧迷茫的悠然自在,淡雅风神的诗意画境。
瞿溪三面环山,清溪绿荫,翠木茂盛,土地肥沃,正是农耕时代优越的生息之地。明清时代,这里依托永嘉纸山的黄坑、北林、泽雅等地,曾是浙南地区以水竹制作土纸的最大集散地。这里的“四屏纸”曾远销国内的上海与国外的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瞿溪山水之美,常使游人俯仰留连,吟咏不辍。瞿溪有溪绕镇,民居屋前舍后,溪流潺潺,清木遮荫。有八仙岩、泉明山、石潭、石岩屋等风景名胜。晋宋时期,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任永嘉(今温州)太守,足迹温州山山水水,在游览瞿溪时,写下了千古名诗《过瞿溪石室饭僧》。诗云此地风光:
清霄飙浮烟,空林响法鼓。
谢灵运足迹后,历代文人墨客相继游访瞿溪,宋代薛景石,明代何白,王激,清代朱彝尊等,均有诗赋瞿溪山水之美。当地人有语赞其自然与人文之美:
一塔二寨龙潭滩,桥亭二十屿墩湾。
庵堂寺院十六座,宫门殿宇十四间。
琦君生活在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的瞿溪,使她幼小的心灵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
在琦君的祖父潘崇发之前,潘氏的祖辈都居住在永嘉与瑞安、青田三县交界的永嘉北林垟庙后。此地偏僻深山,山水清华,竹林如海,距温州城区50多公里。据庙后潘氏家谱所载:庙后潘氏自东嘉潘桥(今温州瓯海潘桥镇),迁往二十三都庙后,先主文公“见山水秀丽,可以安居,遂卜家焉。秀者,习以诗书;农者,力于耕耦”。“山水秀丽,层峦叠嶂,泉甘而干土肥,以为采于山美可茹,约于水鲜可食”的庙后,“处万山之中,跨三县之界,两山排闼;一水横门,水口则山峦环抱形,若龟龙石齿,森罗状如虎豹,移下水济,重叠瀑布千层,形势险峻,猿则畏攀,鸟犹惊度,至其地者,知重交叠锁不得,骤登俱,由羊肠曲径绕山而行。术者谓其中必有贤人为斯地光自”。
潘氏自明代迁移到庙后居住有600多年历史。庙后其名来历于潘氏宗祠附近有庙称之为地主庙,祭祀当地之神。据说此地原是一片荒草荆棘丛生,一次山洪发大水,将山中两座神像冲到此地。一日一对公牛,忽来此地,在一片荆棘中触角殴斗,踏出一片空地。当地人认为此是神明所指引,建庙以示纪念。
潘氏故宅建造在地主庙对面的高坡上,高瞻远瞩,面对青山翠林,苍穹悠远,下临清溪奔流,庭前绕过,风光清幽,奇婉秀美。潘氏故宅面临清溪,发源于群山连绵,高峰入云的崎云山。此地溪水长流,清澈见底。北林垟位于温州西部山区,有龙溪、五凤、崎云、七瀑涧、珠岩寺等风景殊胜之奇。此地树木葱郁,层峦叠翠,苍山银溪,飞瀑流泉,古村水碓,如一幅连绵不绝的中国山水画卷。传说曾有风水先生预言:此地山水清流,必出文秀。不论风水先生此说是否效验,但此处溪流清澈,翠竹悠悠,山道弯弯,水木清华,是一派清丽绝美的山水风景。这犹如琦君小说、散文语言的风格,清新淡雅,自然天成。2001年秋天,琦君与丈夫李唐基(四川酆都人)回庙后老家寻根探亲,俩位老人一见如故,为此地清静绝尘的山水,赞不绝口。
二
琦君伯父潘鉴宗,原二名潘国纲。生于光绪八年壬午(1882)六月初六,卒于民国戊寅(1938)六月初六。出生于北林垟庙后(后迁居瞿溪)。潘鉴宗父母早丧,由祖父母抚养成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秀才,次年入福建武备学堂,与李济深同窗学友。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保定北洋陆军学堂,与蒋介石校友。辛亥武昌起义返浙任事,充浙府官员、革命军一等参谋。民国元年(1911)五月复入改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二年癸丑(1912)春毕业后,出任浙军第五军司令部上校参谋兼第六师参谋长(后改称第一师)。民国四年(1915)冬奉派日本考察军政,因洪宪之变,于次年归国任浙军第二师四旅少将旅长。民国八年(1919)粤闽之战援闽,升任第一师师长晋升中将。民国十三(1924)年退出军旅。民国十四年(1925)段祺瑞执政,应召赴京加上将衔虚为执政府“参议”。民国十六年(1927),从北京返回温州,次年迁居杭州。此后晚年生活退出政坛,笃学儒行。抗日战争爆发,回故里瞿溪避乱,心忧国难,谢客养病。1938年病逝,享寿57岁。
潘鉴宗十分重视对琦君的文化与性情的熏陶。他常常带着小琦君,在乡间田野行走,教她背诵唐诗和《千家诗》。他还带她游览温州风景殊胜的素有“诗岛”之称的江心孤屿;晋代大书家王羲之在永嘉(今温州)任郡守时留下的遗址“墨池”;纪念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积谷山下的池上楼;曾有语意“千川映一月,一月摄万流”的唐代高僧宿觉大师,修行过的松台山……家乡的山水和文化,给童年的琦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伯母叶梦兰,生于光绪七年辛已(1881)十二月十二日,卒于民国辛已(1941)十一月二十七日。为邻村社山叶佐臣次女,年长潘鉴宗一岁。他们是远房表亲,青梅竹马。叶氏出身名门望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小年时,叶公常以传统文化教育她为人礼仪,慈善美德,还教其背诵《朱柏庐治家格言》,学会念《孩儿经》、《月光经》、《灶神经》、《心经》、《白衣咒》、《往生经》等。她信奉佛教,为人仁慈宽容,持家勤劳俭朴。她精攻针线,敬重依顺丈夫,抚养琦君兄妹,关心怜爱贫民,善待怜惜生灵,是中国女性贤妻良母的典型代表。叶氏待琦君兄妹亲如已出,百般爱抚,连饭菜也都供佛之后给他们吃。琦君小时候,有时因写错字,被启蒙师罚跪,伯母总是跟她站在一起。琦君见伯母小脚(小时候曾缠过小脚)站着太辛苦,知悔自己不该不认真读书,这样太对不起伯母的一片真诚关爱之情。从中可见伯母对琦君的关爱用心良苦。
琦君幼年父母双故,4岁时,母亲病危将她和六岁的哥哥长春托付给伯父潘鉴宗和伯母叶梦兰。伯父母膝下无子女,待她如掌上之珍,亲胜儿女。潘鉴宗为中国一代军人儒将,叶梦兰为东方女性美德的代表。他们俩位长辈的行藏、品格、情操深深地熏陶着年幼的琦君。潘鉴宗忠义刚强、沉静文雅的儒将的性格;叶梦兰慈悲厚道、仁善宽容的女性美德;潘鉴宗文武相兼、为人诚恳的儒家精神风采;叶梦兰关爱生灵、尊老爱幼的佛学修行情操……俩位长辈一刚一柔,一阴一阳,一忠一义,一仁一德的文化品格,深深地熔铸了琦君幼小的心灵世界。我们读琦君的文学作品常常感知到一种慈祥宽容的仁善美德的人文精神里,流露出刚毅沉着的伟岸神韵。
三
温州历史悠久,文化三资源丰厚。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有过几度辉煌。东晋郭璞精通卜签,建郡于瓯,为《山海经·海内南经》的“瓯居海中”注:“今临永宁县,即东瓯,在歧海中”;刘宋时期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诗风,给温州山水披上了璀璨的光芒;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墨池”,不知潜移默化了多少代温州书家;陶宏景在楠溪江大若岩结出了心慧的果实《真诰》,他那岭上的白云,不知安妥了多少名流隐士的不安灵魂;永嘉“四灵”的山水田园诗篇,开创了宋代清丽自然的诗风,为中国诗坛开辟了一片自然诗境的风景线……“诗因得山水灵性而造作,山水凭籍诗作传播而增辉。”温州这一片富有神奇魅力的江南山水田园风光,吸引了历代文化名流的向往与憧憬。他们为温州传播文化,教化礼乐,宣传温州山水田园风光,起了重要的效应。这样,温州山水田园风光更加名扬天下,使“天下之士行过是邦者,莫不俯仰留连,吟咏不辍,以诧其胜”(《光绪永嘉县志》)。
历史文化流脉,滋润了温州历代文人墨客,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温州的文化名士辈出,其中人格与学识的佼佼者有一代词宗夏承焘和刘景晨,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杨雨农,他们都是琦君的伯父潘鉴宗的挚友。伯父与这些具有学识的挚友交往,对童年的琦君自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刘景晨(1881——1960),初名鳌,字冠三。生于永嘉县城(温州市区)朔门头。他能诗、能画、善文辞、工篆刻,多才多艺。他刚直不阿,不附权贵,诗人黄或苏赞誉他:“老来傲骨犹如昔,不画群花独画梅。”(《读贞晦画梅诗卷》)
1923年,北洋直系军阀曹锟以5千至1万银元的高价贿买国会议员,闹出贿选总统闹剧。刘景晨不为金钱所动,断然拒绝出席选举。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从上海返回温州故居,从此息影家园,洁身自守,与古籍书画为伍,过着恬淡的隐居生活。他平时酷爱画梅,有诗云:“绝爱画梅人莫笑,百花唯此耐清寒。”
刘景晨与潘鉴宗为挚友,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志向与爱好,交往甚为密切。刘景晨爱好书画,常跟潘鉴宗谈论学问,在潘家吟诗作画,对琦君的小年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琦君在许多文章中,对这位尊敬的刘伯伯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述。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小号仲炎,晚号瞿髯。温州市鹿城区人。一生专研中国词学,称为一代词宗。他少年读过私塾,考入浙江省第十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勤奋好学,几乎读遍学校图书馆的古典文学书籍,时与校友吟咏诗词,切磋词学。1918年毕业后,由于家境清贫,不能上大学深造。在温州市瞿溪、任桥、梧田等地小学任教。
夏承焘与琦君的伯父潘鉴宗有着深厚的情谊,他在瞿溪执教时,常到潘家作客,潘慕其才,一生心仪这位青年学者与词人,对他十分敬重。并对童年的琦君说:“这位年轻人将来一定是大学问家。”少年的琦君受到伯父的熏陶与关爱,对夏承焘有着无限敬仰之情。后来,琦君到杭州之江大学读书时,拜夏承焘为师。夏承焘在他的《希真生日嘱为诗》里写道:
我年十九客瞿溪,正是希真学语时。
浮世几回华屋感,好山满眼谢家诗。
从中可见,夏承焘对少年的琦君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潜在效应。这为琦君在文学创作的小说与散文方面所表现的词学境界有着内在的联系。以至夏承焘成为她终身难忘的恩师。也正如琦君所说“师恩似海无由报。”
杨雨农(1880——1951),名振,字行。生于永嘉县城(今温州市区)花柳塘。温州著名的商绅和慈善家。先后担任过浙江省议员、永嘉商会会长,普华电灯公司、东瓯电话公司、国货公司光明火柴公司、瓯海实业银行、温州商业银行等公司经理及董事长。生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出资出力,共襄其成。如修理温州江心寺与文信国公祠、筹办普安施药局、瓯海医院、救济院等。
杨雨农是一位有品格的社会知名人士,抗日时期,温州三次沦陷,他都避寇乡下,不为敌伪所利用,并被选为抗敌后援会执行委员,还担任中国红十字会温州分会会长。杨雨农家居温州花柳塘,筑有占地千余平方的花园式洋房,庭院曲折,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树木葱郁,花木扶疏,颇有江南园林特色之美。小琦君常到杨家作客,优美清雅的庭院环境,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
瞿溪是江南水乡,有平原稻田,大户人家都养有黄牛耕地。琦君小时候常和黄牛相伴,因开智较迟,3岁时只会说单字,见人常喊“哞”声。那时,夏承焘在瞿溪执教,常到潘家作客,教小琦君学说“月光”两字。以月光之美,引导琦君启蒙审美性情。
《易》云:蒙泉初开,智慧汩来。蒙以养正圣功也。伯父潘鉴宗十分重视对琦君童年的“蒙以养正”。在琦君5岁时,他特聘本地私塾老师叶巨雄作为家庭启蒙教师。叶巨雄先生(瞿溪下村人,号见云),信奉佛教,脖子里常年挂着佛珠,素食长斋。食物先供佛再给自己吃,一月有六天过午不食,只喝米汤。怜惜生灵,跳蚤也不攫死,用纸包起来塞进墙缝。叶巨雄对琦君教育相当严格,有时琦君因写错字或者读书不用功,要罚她长跪。叶师在家开始教她认识方块字:人、手、足、刀、尺……有时叶师因脚气病,不能到家教她,琦君就到瞿溪蒙馆学校去当旁听生。6岁时,她开始学写描红,因不会握毛笔写字,常挨先生打手掌心。7岁时,开始读古典文学《诗经》、《唐诗》,以毛笔习字,并学写对联。她很喜欢听堂叔潘雪庵(潘骏)讲《三国演义》。他讲《三国》时,会一边唱京戏,一边作动作,讲得有声有色,引起了小琦君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她还喜欢看阿荣伯画戏台上的武生,背上八面旗子飘舞,怀里抱着孩子的“赵子龙抱阿斗”。阿荣伯还教她唱歌谣:“十八岁姑娘学抽烟,银打的烟盒儿金镶边……”民间文学和歌谣深深地引起了琦君的兴趣,对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8岁时,叶师教她读《女论语》、《孟子》、《女诫》等。课外喜欢收集香烟画片,读香烟画片背后的《封神榜》、《三国演义》、《西游记》、《二十四孝》等故事。9岁时,叶师开始教她读《论语》、《左传》、唐宋古文。《论语》每一节都要她背,《孟子》要选节背。有时候背错了,要在蒲团上罚跪,跪完一支香。琦君爱听故事。叶师一边教读,一边讲孟子的故事给她听。
堂叔潘雪庵当时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青年,他常常给琦君带来社会上新思潮,讲一些外国的文学故事给她听。他要琦君不要学习传统的封建的东西。琦君对他的才能佩服得不得了。受到他的影响,琦君也喜欢接受新思想,并对书法也产生了兴趣。她临了潘雪庵写的一副对联:“莼菜钙鱼,人生贵适意;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挂于花厅中,自我欣赏感觉良好。10岁时,她能熟读背诵《千家诗》,叶师准她看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中部分内容。古典小说激发了她读书的欲望,她常避开叶师和伯父,偷读二妈书厨里的《红楼梦》、《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躲在谷库后面,边嚼生番薯边看小说。先看武侠小说,后看义情等小说。她特别喜欢读《红楼梦》。11岁那年,最亲的亲人哥哥在北京因病去世,使她悲痛万分,以文言文写了《祭兄文》,表示对这位聪明善良的兄长,无比的怀念之情。后来她又以白话文写了《哭哥哥》的文章。12岁时,读到二叔在上海读大学回家带一批书籍,比如林琴南的《茶花女轶话》、《浮生六记》、《玉梨魂》、《黛玉笔记》等。有时候读得摇头摆尾,泪流满面。读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更是涕泪交流。此时开始喜爱写作,喜欢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写有《说钓》、《说蚁》等文章,满篇尽是“之乎者也”。写得最感兴趣的是叶师给她讲了一个老卖艺人与猴子相依为命的故事,并命她以文言文写了《义猴记》。因喜爱《红楼梦》,从黛玉的人生、爱情、遭遇出发,模仿《黛玉笔记》的笔调,写了一篇《碎心记》。
五
琦君童年生活在瞿溪非常豪华的潘宅庄园里。潘宅庄园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表现了简炼精美的中国古典词学境界。对琦君后来的词学研究,散文、小说的词境创作,有着重要的审美效应。
潘宅庄园占地面积18亩。1920年动工兴建至1924年竣工。潘宅庄园主体建筑有楼房与前庭平屋各五间外,园内模仿苏州园林格式,造型新颖。并建有花厅、书房、池亭花圃、回廊曲径,庄园里植有古木成荫,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瞿溪山水秀丽,清溪环绕。潘宅庄园处于平畴原野,四季风景交替之中,有碧水清溪绕宅而过。潘家前门小径出去数十步就是一弯蔚蓝的溪流。春风和暖的天气,潘鉴宗每在夕阳里,总带着小琦君到亭亭的菜花麦浪中散步,他在前面策杖闲吟,琦君在后面摇头摆尾地跟着背《千家诗》。
庄园内的平坦两侧有四季常绿的桔园,每逢夏天清香幽幽,秋天果满树梢。门庭前两旁有八棵柏树,青翠郁绿,高大挺拔。道坦四周绿树成荫,数十棵桂树,秋到香溢村野。潘家前后大院落里,最多的是桂花树。一到八九月桂花盛开季节,一阵风吹来,桂花就纷纷落在小琦君的头上、肩上,她就好开心。世上有这样可爱喷香的雨吗?伯父还吟诗说“花雨缤纷入梦甜”。
潘宅的回廊老墙,门庭花窗,都是精致的砖雕和白灰泥雕的工艺品。既讲究精雕细刻的工艺,又使花木绿草与之相映成趣,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园林工艺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和在一起,正是给人以一种散步清幽,读书入静的好地方。特别是秋到桔果幽馨,桂花飘香的季节,更有一番妙境。
庭院里的桂花有银桂、金桂两种,银桂又名木樨,是一年到头月月开的,也称月月桂。花是淡黄色的,开得稀稀落落的几撮,深藏绿叶之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似有若无。正厅庭院中与书房窗外各有一株。潘鉴宗于诵经吟诗之后,总喜欢叫小琦君端把藤椅坐在走廊上,和他一起闻闻木樨的清香,说是这清香有清心醒脾之功。
潘宅庄园有书房、亭池、花圃、玻璃厅组成相当精美的花厅建筑布局。
花厅中的书房有一厅二室。书房里分别放有商务影印的大藏经、四部丛书、二十四史、十三经注疏等古籍。书房小厅写有一幅对联:
半天朱霞云中白鹤,湖边青雀陌上紫骝。
潘鉴宗的书房在正屋右首边,隔一道青石大屏风。一幢单独平房内分三间,最外面一间摆着红木镶云母石面的长桌,以备赏书之用。进圆洞门另一长房间是书房,一边一张油木榻床,伯父看书倦了在此休息,右首是经房,是他诵经静坐之处,书橱里是藏经。四部丛刊以及木版善本专集等,则放在外书房中,这一座书城已足够使小琦君留恋了。一次,琦君和堂叔潘雪庵在山中捡来一些松树的内皮,就着自然的笔磔并成“听雨轩”三个字,贴在圆洞门上。伯父看到了也点头赞许,经堂的落地门外是小院落,种着茂盛的水竹,风雨掠过,竹浪翻腾。
听雨轩是一处自然与建筑融于一体的听雨的好地方。听雨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嗜好。琦君的伯父也是深知其中的审美意趣。这种听雨之恋,自然也影响着琦君。五月黄梅天,院子里风竹萧疏,雨丝纷纷洒落在琉璃瓦上,发出丁冬之音,玻璃窗也砰砰作响。
此时,伯父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院子里各种树木,经雨一淋,新绿的枝子,顽皮的张开翅膀,托着娇艳的花朵冒着微雨。他用旱烟管点着它们告诉小琦君,这是丁香,那是一丈红。
书房前庭是飞檐跷角的六角亭。亭沿雕绣栏槛,槛下有鱼池,清澈见底,田鱼漫游。池沿摆设着奇花异卉的盆景,姹紫嫣红,花香馥郁。玻璃厅朝南走去,又是一个花圃,种植着各种花木。花厅院墙边,有一株几丈高的白兰花。每天有冒不完的花苞,摘不尽花,浓烈的花香,薰得人头都昏昏然了。
贵族的生活环境熏陶了琦君的贵族气质。童年的不幸命运,给琦君带来了无限愁绪的哀伤。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生活环境造就了琦君文学的贵族气质。
六
温州古隶属瓯越之地,民俗文化蕴意深厚。汉代时,温州建立了“东瓯王国”。当时“东瓯王敬鬼,俗化焉”,民间“尚巫渎祀”之风甚盛,并有“端午竞渡,用以祈赛”之俗。隋唐时,温州一带“尚歌舞”(《隋记》),以歌舞娱神。唐顾况有诗云:“东瓯传旧俗,风日无边好。何处乐神声,声歌出烟岛。”宋代时,俗信巫祝禁忌,好佞佛,并信仰海龙神,“奔走拜伏,咒诵呶杂”(宋叶适《水心集》)。同时,元宵灯会、端午竞渡之风颇为盛行。温州民俗历程中,受到楚、闽文化的影响,兼融了南北民俗文化,使温州民俗文化更具有丰富性复合性特殊性。
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生活在浓厚的瓯越民俗文化气息中的琦君,少年自然受到熏陶和影响。
瞿溪是浙南商货名镇,很讲究民俗文化。每年二月初一是瞿溪特有的盛大节日,来自温州城区以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青田等地的商贩、顾客、旅游者、探亲访友者都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游人摩肩接踵,家家门户大开,喜气洋洋,设酒待客。各式各样的祭祀、敬神、戏社、魔术、物资交流等活动综合一起,非常热闹。
春节来临时,正是瞿溪农闲时节,经过一年辛勤劳作的农民终于盼到了休闲养息的时候。江南的温州过新年特别热闹,从“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开始,一直要热闹到十五,滚过龙灯,吃过汤圆,才算落幕”。这个时候,有吃的,有玩的,童年的琦君真是快乐极了,外公给她的压岁钱,跑去买鞭炮玩。
小琦君最喜欢的是点喜灯。她跟着长工阿荣伯,从“前后院的大树下,大门的门神脚旁边、走廊里、谷库门前、厨房水缸边……统统都点了摆好。全个大宅院都红红亮亮、喜气洋洋起来”。
“点喜灯的有趣节日以后,五天新年当然是没头没脑的玩乐,然后眼巴巴盼望初七八的迎灯庙戏。”“迎灯”就是“迎佛”,“也是庆祝丰年、歌舞升平的意思”。“迎灯是一年之首,地方全体百姓,对神祗的佑护表示感谢,典礼不但隆重,还要愈热闹愈有摆场愈好。所以大户人家都是慷慨捐款,出钱又出力,把迎灯庙会办得体面非凡。”迎灯队伍走过来,“远远看见灯笼火把像一条火蛇似的从稻田中游来,我就合掌朝着那方向拜。队伍渐渐近了,高大的开路先锋摇晃着双臂过去后,就是乐队、香案、马盗。菩萨的銮驾在最后,晴天就坐明銮,可让大家一睹风采。”看龙灯,“锣鼓响起,鞭炮齐鸣,我又躲在大人身后面,从人缝里看大龙。大龙昂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张牙舞爪地来了。我有点害怕。主祭者念完一段词儿,锣鼓又响起,大龙又开始滚舞了。每一个舞龙者手举一段龙身,穿花似的美妙滚舞。他们平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夫,但这时都变成了龙的一部分”。那样神奇的契合,看得她目瞪口呆。
过了元宵灯会节,庆贺新年还没有降下惟幕,家家邀饮春酒。饮春酒自然有着无限的快乐。春酒又名“八宝酒”。“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裳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猫也是个酒仙呢!”
温州的端午节是一个很讲究综合的节日,有着地域民俗文化特色。除了划龙舟、滚龙灯之外,还有比如,早上挑五月五河水,点露水抹眼睛,吃灰汤粽,嚼碗豆,雄黄烧酒泼地。早晨起来,将米粽、鸡蛋、百草(菖蒲、五爪龙藤、青草等)放入灰汤里煮熟。
小琦君最喜欢吃这种灰汤粽。她说:“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端午节,阿荣伯还带她到邻村去看比龙船更好玩的台阁。“那是一条大的平头船,船上是张灯结彩的亭台楼阁。高高的楼顶上竖着一根木柱,上面挂着一块木板,木板上骑着一个小孩,红袄绿裤,圆嘟嘟的脸上搽了厚厚的胭脂粉。鼻梁正中一点红珠点,头顶一根冲天小辫子。”“船在微微地摇摆,小仙童也在空中荡来荡去。”
除夕时节,掸尘、捣糖糕、祭灶神、吃分岁酒等,都是小琦君快乐的节日活动。
温州一带江南水乡,百姓生活丰富多彩。特别讲究婚礼仪式。参加婚礼是乡村童年一大快乐的风景。小时候的琦君去看婚礼凑热闹,或者陪着大妈去吃“请辞嫁”或者“坐筵酒”。“嫁女儿当晚的酒席,称作‘请辞嫁’,是做女儿的最后一顿在娘家吃饭。所以酒菜非常丰富,而且有一道菜必定是母亲亲手做的。“娶儿媳妇的喜宴叫做‘坐筵’。一坐起码两小时,这是为了要训练新娘子的忍耐心。”“坐筵的酒席也十分丰富,被请作‘坐筵’客的一半是长辈,一半是年轻姑娘,姑娘必须长得十分标致。年龄十五六年左右,已经订了亲,在半年内就要做新娘的最合适。我当时才十一二岁,长得明明是个塌鼻子斗鸡眼的丑小鸭,但因为是妈妈的独生女,她每次总是带我同去作‘坐筵’上的小贵宾。”
七
温州地处丘陵,气候温暖,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有平原、山地、江河、海洋。温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平原田野,稻菽茂盛,连绵山地,树木繁茂,花果满山,面临东海太平洋,潮汛时生猛海鲜,应有尽有。这是物产丰富,庄稼茂盛的鱼米之乡。
小琦君喜欢吃家乡的杨梅。她说:“我乡的茶山杨梅,可以媲美于绍兴的萧山梅,色泽之美,更有过之。一颗颗又圆又大,红紫晶莹,像闪光的变色宝石。”“我们要从杨梅上市的第一天青的酸的,吃到下市的最后一天烂的苦的才罢休。”有时候,“我一面做着代数,一面把杨梅放在嘴里慢慢儿啜着甜汁。令人头痛的代数题,一道也做不出,十个杨梅却在万分不舍得吃的情形下吃光了。母亲笑着端起剩下的说:‘再吃一个,明天的代数就考个杨梅大的零分。’我也笑着,紫色的杨梅汁滴落在练习薄上。”
瓯柑是温州的特产,有2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因为瓯江冲积的泥层,最适宜种植这种柑子,所以叫瓯柑。“瓯柑比桔子形状稍尖,皮亦较厚,但皮上那股清香味儿,却有胜于桔子。瓤子水分充足,只是吃后回味稍稍有点苦。”小琦君就是喜欢那一点隽永的苦味,这是任何其他水果所没有的。由于保藏得好,到了清明、端午还能吃到瓯柑。那时的瓯柑,表皮虽不那么光泽,可是水分一点不减少,而且甜得出奇,也苦得清口,可以解煤烟,去火气。头痛、嗓子痛,吃一两个就好了。
琦君更喜欢吃的食物有桂花卤、桂花茶、桂花糕、烂脚糖、溪虾、螃蟹。
桂花卤是“摇下来好多簟的桂花,先装在篓里。然后由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小朋友们,一同把细叶子、细枝、花梗等拣去,拣净后看去一片金黄,然后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钵装起来,一层糖(或蜂蜜),一层桂花,用木瓢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处;一个月后,就是可以取食桂花卤了。过年做糕饼是绝对少了它的。平常煮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卤是越陈越香的。”“母亲又把最嫩的清明前或雨前的茶焙热,把去了水气的桂花和入,装在罐中封紧,茶叶的热气把桂花烤干,香味完全吸收在茶叶中。”
“桂花糕、豆沙糕、茯苓糕、烂脚糖啊!”清早,小琦君一听到叫卖声,就会从床上跳下来,连声喊着:“妈妈,我要吃烂脚糖,我要吃烂脚糖。”伯母说她是吃烂脚糖长大的。她每天早上吃两块,下午吃两块,吃得满嘴满鼻子的豆沙,然后用舌头一舐,桂花香一直留在牙齿缝里。
温州地处海滨,到渔汛时,渔民把海里捕到的小虾子,先煎熟,然后晒成小虾干。因虾体小,人们称之为溪虾(炊虾)。溪虾“用米酒洗一下,再蘸醋吃,非常的鲜美下饭。”小时候,每天早上,母亲都给小琦君煮一碗热腾腾的蛋花溪虾泡饭。小琦君跪在长板凳上,吃得津津有味。还有鲜美的螃蟹,无论是清蒸以后,蘸酱油醋吃,或是由面粉鸡蛋调了炒来做面拖蟹吃。都是最最鲜美的。这也是小琦君所喜爱的食物。
八
琦君出身大家闺秀,是闻名遐迩的潘家大小姐。她从小受到伯父母的良好儒家伦理的善化美德熏陶教育,对底层平民寄予一种同情的理解和尊重。在她童年的心灵里,潘家庄园里的长工阿荣伯、修剪花木的阿标叔、父亲的马弁胡云皋、陈德胜以及桥头阿公、三叔婆、牧师张伯伯等等人物,既是她可敬的长辈,又是寄予同情理解的底层人物。少年的琦君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悟到了许多为人的美德。
长工阿荣伯是最疼她的,阿荣伯带她去看龙舟,讲故事给她听,关心他,还教她画画。她跟阿荣伯点喜灯时,在红红的烛光里,看见阿荣伯的鬓边有好多白发,她捧住他的手膀关心地说:“阿荣伯,你也长大一岁了。”他笑笑说:“我不是长大一岁,我是老了一岁。你才是长大一岁。”“大人总是要老的,只要小的长大,一代一代接下去就好了。”“单句讲”的桥头阿公,教她在溪流中踩丁步,对她说:“这才是真正走桥,一步步跨过去,眼往前看,心不要慌,脚步就稳了。”童年的琦君记下了阿荣伯和桥头阿公的一席话,里面包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
阿标叔是她家的老工友,是她伯父部队里退下来的。他常常出口成文,说话成语很多。他和阿荣伯很要好。阿标叔很喜欢擦煤气灯的玻璃灯罩,常常戴起老花眼镜给小琦君糊花灯玩。父亲的两个贴身马弁胡云皋、陈德胜。胡云皋是管武的,专管擦指挥刀、勋章等等,擦得亮晶晶的,再收起来,嘴里直嘀咕:“这些都不用,真可惜。”陈胜德小矮个子斯斯文文的,会写一手好小楷。伯母有时还让他记菜账。他们俩人为了到杭州看潘家别墅,被日寇杀害。她对伯母的朋友二干娘十分同情,将自己的压岁钱送给她解难。三叔公的异国少妇三叔婆,因语言不通,受到长辈和妯娌的排斥,不得已离开五岁的爱子,回归巴西,像破碎了的水晶盘,是多么可悲啊!她常常跑到家对面的天主教堂里,给牧师张伯伯送桂花枝,一边吃着烂脚糖,一边听张伯伯弹风琴唱赞美诗。她不嫌乳娘的女儿阿月,家境贫困,情同亲姐妹,心心相印,有着童年的友谊。一对金手镯,阿月一支,自己一支,成为永恒的思念。
童年的琦君有着亲人生死离别的痛苦。特别是他唯一亲人哥哥长春的去世,二姨妈的突然来临,伯母的无限哀伤,给童年的琦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在她八岁的时候,哥哥的身体越来越弱,伯父决心接她北上时,哥哥竟然因病去世。琦君永远也忘不了,兄妹分别才两年,也就成了永诀。失去了亲人的小琦君就独个儿躲在房里,闩上了门,捧出金盒子,一面搬弄里面的玩物,一面流泪,觉得满心的忧伤。 这些给童年的琦君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悲伤。童年的琦君就是在这多愁善感中度过的。可是十年后,她的另一个小弟弟在七月十五深夜里去世了。这给琦君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潜在的情感丰富性。参考书目:
1、琦君散文以及《词人之舟》有关琦君写作年表
2、《瓯越文化丛书》戈悟觉主编(作家出版社,1998,2)
3、《温州民俗大全》叶大兵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2)
4、《瓯海文史资料》
5、《温州文史资料》
6、温州瓯海庙后《潘氏宗谱》
7、周惠津、潘长江先生有关琦君文章
8、2001年,琦君回故乡访谈录
初稿写于2001年12月,修改于2002年8月
知识出处
《瓯海》
本书收录了瓯海1991年至2005年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诗歌、散文、人物、小说、寓言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