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瓯海》 期刊
唯一号: 111520020220000042
颗粒名称: 评论
分类号: I267
页数: 26
页码: 25-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瓯海大漠散文小辑、坝上采风记、见识西雁七瀑涧等情况。
关键词: 小说 瓯海 文学

内容

大漠散文小辑
  大漠
  故乡的江河
  我至今还弄不明白,籍贯到底是填青田还是瓯海。按祖辈出身我是青田人,而论出生地则是瓯海。不过,无论青田瓯海,这两个地名对我来说总是抽象的,对我的生命携刻下深深痕迹的,却是那两条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水。
  瓯海和青田大约相距几十公里,一条瓯江把两地紧紧地连在一起。在我的出生地,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江,叫戍浦江,它属瓯江的支流。以江为界,江的北岸叫北村,江的南岸叫南村。我就诞生在北村临江的一幢古老的房屋里。戍浦江虽然不宽,潮涨的时候,约五、六十米,潮落的时候,就那么二、三十米,但潮落时江水清澈,碧绿透亮,十分可爱。尤其到了夏天,这条江就如一个天然的游泳场,一群群活泼的少年、顽童和那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畅游其中,其乐融融。而村姑们则提篮提桶,来洗衣的洗衣,洗菜的洗菜。一些调皮的小伙子,乘机向其中的姑娘泼水,引来一阵阵浪浪的欢笑声……戍浦江畔种植着翠绿的水竹,密密麻麻,幽静宜人。我在故乡生活了十七年,从小学到高中,每天上学放学,几乎都要在江边经过。孩儿时,一艘小小的轮船经过,都要驻足观看,看那船浆激起的浪花,拍打着巨大弧
  形的两岸,直到水波彻底消逝。
  究竟是那年那月开始喜欢这条江的,已不很清楚。但至今还记得,父亲在夏天带我去洗澡,还不是在江边,而是抽水机埠的水渠里。一次,攀着水渠上方的石头玩得太开心了,一不留神淹了水,幸亏父亲眼疾手快,把我“抢救”出来,那第一次呛水的滋味,特别难忘。虽然呛水的滋味不好受,但我还是抵抗不住碧绿的江水的诱惑。小学三年级,我已经独自一个人下水了,当然,刚开始还是在码道和抽水机下水管之间扑来爬去。渐渐地,开始离开码道,直到有一天,我游过了江的对岸,才发觉自己已经学会了游泳,不禁欣喜欲狂。
  从此,每年夏天这条江就成了我的好伙伴。每当夕阳西下,农家吹烟袅袅的时候,我便捎上毛巾、肥皂快步来到码道,然后轻松一跃,一头扎进水中,一口气游到对岸。几个回返游累了,便躺在江岸边金色的沙滩上,或用沙子掩埋自己的身子,或在沙滩上堆积沙器。有时候,与同伴一起进行游泳比赛。特别是有女同学经过或在江边洗衣时,我们游得更欢了。我们会爬上停泊的船上,跳出各种各样不同姿势的动作,玩起很不正规的“水上芭蕾”。有时候,我一个人游到很远的江湾,在那里,伸手到岸边的石洞中,摸着小鱼小虾,虽然收获不是很大,但手边一次又一次鱼逃虾跳,都能带给我很大的满足。就这样,在日日戏水的陶醉中,夏天过去了。
  在我的少年时代,除了故乡,我几乎没到其他地方去过。唯一去过的便是我的另一个故乡青田。我的父母都是青田人,我的姑母就住在著名的侨乡油竹。暑假到了,我便与哥哥一道,去姑母家做客。姑母家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一是每天下午都有点心供应。那年月,一碗点心对我们来说,就犹如如今电子游戏机对学童的诱惑一样。二是姑母的村外也有一条溪江,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条江叫什么,但它比故乡的戍浦江更清更甜。站在溪江边,可以一眼看到江底的石子。每天傍晚,表哥收起了雕刻未完的石刻作品,大叫一声“游泳啦”,我和表弟表妹们便欢欣雀跃,一路小跑着跟着表哥来到溪水边,这里,男女老少早已会聚一起,洗澡的洗澡,游泳的游泳,好一幅乡村黄昏沐浴图!一个水潭便围着一群弟兄,一个水潭依着一组姐妹,或泼水戏耍、或潜水摸石,那种欢乐,那种情趣,是当今城市人根本无法享受到的。
  高中毕业后,我考进了大学,从此,我永远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我熟悉的戍浦江。而姑母一家在八十年代初期也移民法国,从那以后,我再也想不起要去青田。去年夏天,我到故乡,特地去看望我的“老朋友”戍浦江,可孩提时代的她已不复存在了,江道变得窄窄的,全是黄黄的污泥。不管是潮涨潮落,江水永远是混浊浊的,黄乎乎的,根本无人游泳。站在江畔,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为戍浦江,为曾经带给我无比欢乐和遐想的故乡的江!
  今春,我和父亲驱车在沿着瓯江而建的瓯青公路去青田老家扫墓,一路望去,江水浑浊,再也看不到碧绿的水和那晶莹的江石,还有那悠悠的小渡船以及江畔的白鹅。交通发达了,以前去青田坐车要几个小时,从故乡翻山越岭沿着瓯江南岸步行到青田要走整整一天。如今,四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了。经济发展了,我们的家园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可是,我们的环境呢?
  故乡的江已融入了我的血液,我的梦里时时环绕着那碧绿碧绿的水,因为我是枕着故乡清清的水长大的。虽然现今我已投入城市的怀抱,投进了文明的怀抱,但我还时时怀念着那份绿,那份自然的绿。现在我们可以建设起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可是我们能不能再拥有一条条碧绿的江河。
  啊!故乡的江河,我心中的江河……
  人生驿站
  我父母藏有一些老照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父亲16岁的那张半身照。照片上的他戴着一顶列宁帽,撅着嘴巴,一双眼睛忧郁地注视着前方,眼角似乎还隐隐留着泪痕。父亲给我讲了照片后面的故事:他远在西欧荷兰国的父亲——也就是我爷爷,来信要奶奶给他寄一张父亲的照片。我父亲出身在山区,那个年代拍张照片极不容易。当我奶奶邀好
  摄影师来到山上时,原讲好的事父亲却忘了,他和邻居伙伴一起到田里捉泥鳅去了。奶奶好不容易派人找回父亲,而父亲却是一身的污泥。奶奶气得把父亲狠狠地骂了一通,所以,就留下了这张别具一格的照片,成为父亲记忆中的一个人生驿站。
  父亲给我看过许多照片,我都记不得了,唯独一瞧见这张照片,就记起了这个故事。我反复端详着这张照片,想象着半个世纪前的父亲,刚开始下田捉着泥鳅的那张灿烂的笑脸,以及后来遭到奶奶责骂的那些苦涩的泪水。想象着那丘丘山田和那弯弯的山道上,父亲急冲冲赶回家的身影。想象着50多年前的那道太阳光是不是特别明亮。那时的父亲绝不会想到,那张刻下他“晴转多云”的脸的玉照,会给自己和他的儿孙们留下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故事。我想着16岁的父亲的淘气、顽皮、机灵,想着奶奶对自己长子的宠爱和对他的“不听话”的怒气。半个世纪以前的不少事,对父亲来说也许都模糊了,但这张照片的故事就仿佛发生在昨天。
  生活中有好多事都是这样,回味着父亲的历史,我的脑海中也浮现出自己即将高中毕业时,那个“定格”的镜头。那是我16岁的冬天——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飘着小雪,我裹紧大衣,靠着教室外的石柱上,默默地一个人想着心事:高中毕业后自己的前程和人生。毕业后做什么?能找到怎样的工作?我的思绪犹如空中的雪花,洒洒落落,不知飘往何方。我对自己说:人生如白驹过隙,这个16岁冬季的雪,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永远不要忘记历史上今日的我和我此时的心境。那时的我虽然没有读过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但大有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遗憾的是,在那个冬天的雪地上,我没有留下自己的照片。不然,我也要跟我的儿子说说我16岁的故事。
  在人的生命的里程中,有许多驿站。回忆着这些久远的故事,会感到无比的温暖,也可能会带来丝丝惆怅。但人生总是由许多这样的驿站构成的,正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所说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候鸟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在天高云淡、秋尽江南的黄昏,每每会看到这样一种景象:一群人字形排开的大雁,从我们的头顶飞翔而过,好像是经过专业训练似的,前后左右隔距相仿,翅膀一上一下,格外整齐。仿佛也不怎么叫唤,就这样无声地进行着它们的跋涉。正在玩耍的我们立刻静了下来,默默地注视着它们,看着它们怎样有力地扇动着翅膀,看着它们怎样整齐地穿越天空,直到它们在空中完全消失。与这群大雁一起嵌入我们眼帘的,还有江南水乡连绵不断的翠绿水竹和天际美丽的晚霞。
  我不知道,大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们的目的地在哪里,还要长途跋涉多久。后来,教书的母亲告诉我,天晾了,这些大雁要去南方去过冬。那时的我对候鸟的知识模模糊糊,只觉得这道风景线壮观好看。1978年,我考入了大学。翌年,全家从农村迁徙到城里。从此,几乎再也没有看到成群候鸟飞临我的头顶、穿空而过的壮美景色。
  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这个双休日,在家翻看印度新小说派代表作家沃尔马的短篇小说《候鸟》,书中那优美的景物描写,抒情的语句,伴随着小说里小人物的孤独、沮丧,像候鸟一样在等待命运安排而透出来的淡淡忧伤,深深地感染了我。当我读着“候鸟正从遥远的雪山上,朝山下陌生的异乡飞去”,“它们像用线系着的耀眼的陀螺一样排成长长的队伍逶迤飞翔——从人迹罕至的偏僻的山野,飞向那光怪陆离的城市。”此时,尘封的记忆被打开了,童年的那群大雁又从我的头顶上,轻盈地飞过来,飞过来……当年那些疑虑多少已迎刃而解,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在感叹时光似水的同时,也对候鸟的迁徙产生无尽的遐想……
  鸟类分留鸟和候鸟。候鸟总是随着季节的改变进行着长途迁徙,去避暑,或是避寒,或是是为了安全地渡过繁殖期。候鸟迁徙的艰辛真是难以想象,如北极燕鸥的迁徙简直就是一次环球旅行。它们每年都要从北极起飞,飞越千山万水,到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在南极度完暑假,又重返北极。来回行程三万六千千米。从候鸟迁徙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那条生存的自然法则——趋利避害、选优汰劣。
  其实人类未曾不是如此。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的祖父在我父亲四岁时,只身漂洋过海,前往欧洲荷兰国谋生。正当酒店开得火红,我祖母即将出国和他团聚时,却不幸地传去祖母摔死的噩耗,从此,没有读过一天书的祖父消沉颓废,卖了酒家,孤身在外,直到老死他乡。时过半个世纪之后,我的两个姐妹也步祖父的后尘,踏上法国和西班牙的土地,不为其他,就是为了家人和她们自己更好地生活。在她们离乡背井的那一刻,不知会有怎么的辛酸和无奈,会有怎么的泪水和遐想。在我国,每年有多少个像我这样的姐妹,为了谋生,像候鸟一样,漂洋在外,客居他乡。因此,故乡情和游子吟永远是那些离散家庭心中的情结。记得一位台湾作家说过,人有两道情结,一道是童年,另一道是故乡。童年情结是因时间而产生,而故乡情结是因空间而产生。因此,对童年回忆和对故乡怀恋的文章是那么的百看不厌。去年底,我的小妹回乡,我特地为她摄制了一盘光盘,取名为《故乡行》,用了费翔《故乡的云》等歌曲,来寄托小妹对家乡和亲人的相思和怀念。
  中国有句古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从这句话中,不难理解有时候迁徙是多么的艰辛和无奈。我父母在青年时期开始,常年离开故乡在外工作。他们工作调往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长年租用别人的房子,长期生活在农村。1979年,父母终于做出了他们这辈子最艰难,也是最明智的选择,在温州城买了房子,举家搬到城里。欠债的压力还是可以承受的,但离开熟悉的生存环境转入另一个空间,似乎就带来新的问题。周围一片陌生,人际关系几乎从零开始,那一年,我才尝到什么叫孤独,什么叫离群,才理解成语:“影形相吊”的深刻含义。我的一位山区的大学同学,因为造水库移民搬迁,从此永远没有了自己故乡的姿影。在水库周围,面对汪汪一片水泽,他再也找不到童年留下的痕迹。故乡的见证物没有了,只是在梦里、在泛黄了的照片中留下一丝回忆。他自嘲道:我成了丧家之犬。以前,我以为这是一句笑话,今天才明白这句话里包含的辛酸。
  如果上面所述的都是“幸福大逃亡”的话,那么八十年代我看的日本电影《望乡》,像阿崎婆以及无数像她那样命运的人,为了生计,远度南洋,以卖笑为生,真的不是仅只有无奈和忧伤,那简直是血和泪的迁徙,像上个世纪非洲黑人装到笼里运到美洲为奴一样。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妓女死后葬在南洋,墓碑却朝着故乡的镜头,刹那间,我们的心中有点感动,为人生的故乡情结,为有些残酷的生存的自然法则……
  候鸟迁徙的自然法则还不仅仅告诉我们这些,人类为争取美好幸福生活所做的努力也是一言难尽。但无论是轻松,还是艰辛,无论是无奈,还是苦涩,我想,只要遵循了这条自然法则,那么只有勇敢地走下去,像候鸟一样,永远不停地挥着它的翅膀,那怕征程遥远,再遥远……
  邂逅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故事,仅仅是因为邂逅。大约是前年吧,新版的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讲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船上的两位男女青年之间的邂逅。故事情节虽然不怎么曲折离奇,男女之间相遇蹦出的火花也不怎么浓烈,但在沉船的时刻,在人生面临着生死抉择的瞬间,我们还是被男女主人公在船上美好的邂逅和由此产生凄凉的结局所震撼。正是因为一生一死,才使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迅速划上句号,才使这个故事没有落入世人皆知的俗套。
  无独有偶,美国影片《廊桥遗梦》讲述的也是一个中年男女邂逅的故事。一位给地理杂志摄影的学家到一地创作,在镇上遇见了女主人公,由此涌动着爱的激流。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两颗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羁绊而最后又无奈的分离,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感伤的流浪情怀,由此带来的刻骨铭心的婚外恋情,显得那么的凄婉绝伦,动人心扉。对我们特别是已有婚姻家室的人留下了几多的叹息和思索。
  这两个邂逅故事都有明朗的结局。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仅滋生朦朦胧胧的美好情感,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和徐徐展开,就葛然而止,徒留下惆怅的情形。记得一位朋友给我说了这样的事,一次他在长江三峡游船上,与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性同一个房间,不知是江风或是旅途劳累,夜里这位女性发烧了,他忙里忙外,整整服侍了半夜。这以后船上的十几个小时,他们成为了好朋友。自从登岸分手后,却再也没有相见。朋友在述说此事时,露出几分无奈几分留恋。
  在邂逅的故事中,对我而言,最感人莫过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述说的事情。爱好画画的少女琼西因生肺炎,久治不愈,使她对生命丧失了信心。她望着病房窗外长青藤树上的叶子,对女友说最后一片掉落时她的生命也要终止了。她数着数着,当只有四片时,已经绝望了。可后来奇迹出现了,最后一片叶子就是没有掉下来。她因此获得了新生。但她不知道,一位60岁的老画家,她邂逅不久的的楼下邻居,却为了她活下去的信心,夜里冒雨在树上画了一片叶子,不幸得了肺炎而离开了人世。这是邻居之间非常寻常的邂逅,根本没有织热的爱情渲染和男女之间的任何故事,却令我感动不已。我第一次感到,人世间不仅仅只有爱情是珍贵的,世界也可能因为许多不相识的人们之间的某种邂逅,变得美丽和动人。
  邂逅为什么会如此美丽,我想,这是因为短暂的缘故。搞摄影创作的人都知道善于捕捉美的瞬间,一些著名的摄影作品就是在瞬间留住了美。所以很少有文学作品描写的动人爱情,是叙述人的一生的,往往只抉择其中一个片段。像徐志摩与陆一曼的爱情,刚开始也是爱也汹汹,可后来呢,两人不是恨也汹汹吗?如果不是徐志摩因飞机意外出事,还不知道两人会有怎样的结局。邂逅美丽还有一个原因是有神秘感。因为在短暂的时间里,双方都才知道对方的好,还不知道对方的坏,还有许多的事情没有搞清楚就永远结束了。
  邂逅虽然短暂,但有时候短暂也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十年前我当记者时,曾去采访一位成功了的青年企业家,在他的办公室,我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了抓产品质量、抓内部管理、抓新产品开发这些谁都知道的话。中午吃饭时,他才告诉我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个女人。在上夜校时,他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几番交谈,彼此之间都产生了好感。可后来这位姑娘因家庭贫穷,由父母做主,被迫嫁给了一位华侨,他之所以不能与她继续交往也是因为穷。他发誓要改变这一切,经过几年拼搏终于成功了。在饭桌上,他很有感情地背诵着他写给她的情诗。还没有背诵完的时候,他已经热泪盈眶。
  坝上采风记
  沙开胜
  金秋十月,我报名参加了北京视觉印象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组织的摄影创作团,赴坝上采风。
  坝上,泛指河北省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广阔地域。这里地势陡然升高,成台阶状,故名“坝上”。它西起张北,中挟丰宁,东止围场(主要景点集中在该县,即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3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多米,有丘陵、草原、森林、沙漠以及湖泊。正因为有这样的特殊环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的一批摄影家将坝上美景展现在世人面前时,立即引起轰动。从此,坝上的声誉在摄影界、美术界骤然鹊起。
  此次采风活动虽然仅短短的5天时间,但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2002年10月2日 星期二 多云
  晨6点许,我们的摄影创作团一行45人,分乘两辆中巴车,从北京朝阳区百子湾路出发了。
  从北京到坝上有两条公路可走:一是经密云、承德、隆化、围场,至坝上,全程近500公里;二是经怀柔、丰宁、郭家屯、牌楼、御道口,至坝上,全程400余公里。此路虽近一些,但路况较差,反而更费时。因而我们选择了前一条路线。汽车行驶在宽畅的道路上,如风似电。一路上,我们在京郊就前后遇上了6支迎亲车队。“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脱口而出。而司机却不以为然说:“看见迎亲车队,是霉气;而遇见出丧队伍,才有运气。”我问何故,他说:“听老人说的呗!”民俗这东西也怪怪的,有时让人摸不透、道不明。
  中午12点20分,车至河北省围场县城。饭后,承德围场外事旅行社张俊忠经理上车来,为我们当向导。他介绍说:坝上风很大,昼夜温差也大,若未带冬装的同志,可以考虑增添一些衣服。于是,不少人即进超市购买了风雪衣、帽子、手套等,而我已带足衣服,仅买了两瓶酸牛奶、五块巧克力。
  下午13点半,继续上路。15点许,至八十三号乡。只见两旁的山坡上,尽是一片片白桦林,在阳光的斜照下,处处是富有魅力的秋色图。公路边已停靠着许多中巴车、吉普车和摩托车,摄影家、游客纷纷走近白桦林,或摄取美景,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欣赏……。我们赶紧取出照相机、三脚架下去创作,可走了30多米,身穿T恤、外加衬衫和摄影服的我,经寒风一吹,觉得有些哆嗦,于是即刻上车穿上羊毛衫后再去拍摄。
  16点许,我们终于进入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者,蒙古语也,意为“美丽的高岭”。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无疑是一种高级享受。落叶松、云杉树、钻天杨等,一一扑入我的视野,令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我也仿佛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鸟,沿着绿色的树梢,自由飞翔,一直飞上蔚蓝色的天空。当车子上了几道弯坡时,意外地遇上了路阻,这使我们赶到御道口大峡谷拍摄日落的计划,也告吹了。在等待期间,张经理向我们介绍说:塞罕坝这片大森林,共有150万亩。1962年,为了防风固沙,建立了国营机械林场,开始植树造林。经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林业工人终于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浇灌出绿色的林海……
  待道路疏通,车抵住宿地——北京理工大围场培训部山庄,已是18点10分了。
  晚20点40分,欣赏此次创作团指导老师、北京著名摄影家陈彭桂先生的幻灯片。作品有两类:坝上风光和天安门广场人物纪实。
  2002年10月3日 星期三 阴转晴
  晨,寒风凛凛。4点半,我们准时出发,赴喇嘛山。途中,我乘坐的汽车抛锚了,原因是油箱里为O号柴油,一遇冷天气就供不上油,而那辆车已换为35号柴油。无可奈何,我们只好耐心等前辆车回头来接。5点40分,至红山军马场。而后下车爬山坡,爬了40来分钟,终于登上了喇嘛山顶。阴沉沉的天,让人非常沮丧,看来指望日出是不大可能了。一排排三脚架,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竖立在寒风里。人们或就地活动筋骨,或相互寒喧,或商讨摄影技术,或议论周围环境……,尽量地消磨时光。我见北京摄影家郎先生的装束与众不同,帽子、衣裤、鞋子都具有防水性能,胸前挂着的手表也惹人注目。一打听,他原是职业登山运动员。这只表是多功能的,价值2000多元,他按了几下,演示给我看,此处气温零下3.4℃,海拔为1750米。
  天色渐渐发亮了,山头上的白桦林在寒流的肆虐下,树枝上已凝结着银白色的冰霜了。俯瞰山下,都是几何状的大色块:红的是白桦林,黄的是草原,黑的是刚刚收割完的玉米地,还有军马场附近人家的袅袅炊烟,点缀其间,富有诗情画意。这样的景象,本可以大拍特拍的,但只因缺少阳光,显得平平淡淡,仅拍摄几张资料片而已。我认为,摄影离不开光,摄影家要用动人的光影去描形、抒情、表意,这样才会出佳作。8点多了,云层越来越厚,大家只得悻悻下山,到红山宾馆吃早餐。
  上午9点半,我们开往东沟。半路上,太阳已钻出云层,蓝天也迅速在扩大面积,车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车至小红山附近,大家迫不及待地要求停车。站在褐黄色的草原上,环视四周,都可以按快门。东面是:横亘着连绵起伏的丘陵,一团长长的白云,在碧蓝的天空里,显得更加纯净、耀眼;南面是:小红山上的白干红叶的白桦树,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鲜明,分外妖娆;西面是:点点羊群散落在广袤的草原上,与轻飘白云竞相辉映;北面是:一条弯弯的小溪,一座木屋,一圈木栅栏,此外,草原上还不时出现奔腾的骏马,这又给摄影画面增添了勃勃生机。拍着,拍着,也许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没过多久,摄影人渐向四周分散了。我和湖南、山东几位影友走进了小红山。徜徉于白桦林中,激情难抑,无论顺光、侧光、逆光,皆成动人的画面,那就让胶卷尽情地定格吧。本来说好停车创作1个小时的,但我们迈出小红山时,已近12点了。两辆中巴车已远远地停在斜对面的草场了,由于草原上透视极好,车子好像离我们很近,其实相距起码有6公里以上了。喊话听不到,手机无信号,走路吃不消,怎么办?一位影友说:托游客叫几匹马骑过去吧。稍后,一牧马人策马过来了。我说:不如付10元钱给他,请他叫司机开车过来接。大家都赞同这主意,牧民也乐意效劳。在东沟的白桦林中,那些影友不顾饥饿,还在孜孜不倦地寻觅美感,我也迅速投入其中,抓紧拍了半小时。
  下午1点多,才吃中饭。饭毕,即去桦木沟创作。深秋季节,逆光下的白桦林,色块鲜明,层次分明,确实令人心旷神怡。我用200毫米的镜头,努力捕捉白桦林的密与疏、浓与淡、光与影的魅力,用光影抒情,将抽象的意念融和在可视的作品里。这里的草地上,羊群、牛群随处可见,任人拍个够。17点许,我们又匆匆赶到哈蟆坝拍日落。绚丽的晚霞别有一番情趣,但山势变化不大,前景较一般,于是我也无心多拍。17点半,夕阳西坠。我们收拾东西,回旅馆。
  晚20点多,集中观看领队徐正胜先生的幻灯片。共有100余幅作品,主要题材是坝上风光和人体作品。
  2002年10月5日 星期五 阴有雪
  晨6点,起床。早餐后,乘车去大峡谷。坝上的地域范围很广,自然风貌多变,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创作题材。途中,看到一条小河边有马群在草地上吃草,大家即要求停车。我赶紧跑上附近的一个山丘,当取出三脚架,准备安装相机时,牧马人开着摩托车,一边叫喊着,一边赶着马群,迅速避开我们,不让大家拍摄。此时光线、情景极妙,但马群一下子从我的眼皮底下一拥而过,一幅充满草原情调的作品也瞬间消失了,令人深感遗憾。
  一条蜿蜒溪水在静静地流淌着,斜坡上长满白桦树,这就是从草原上突然裂开的大峡谷。其实谷底离草原仅10多米高。不过,此处充满野性、充满魅力,确实是创作的好地方。虽然白桦树的红叶已掉了许多,但秋意还是甚浓,层层叠叠的树冠,在侧逆光下,层次分明,赏心悦目。数百头牛在草原上、峡谷中悠然自得,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和谐,于是,我选择多个角度,拍摄牛群与白桦林的动静结合的景象。然后,我独自进入峡谷里,沿着小溪,一路欣赏,一路拍摄。走着,走着,眼看尽头还很遥远,便停步折回。步出大峡谷,风沙乍起,使人生忧。12点许,我们去红山宾馆吃中饭。
  下午13点40分,我们驱车去将军泡子(湖)。一路上,沙尘暴已愈演愈烈了。徐正胜说:“北京每年这样的天气有五、六天,房间里处处有细沙,出门戴口罩,挺难受的。”在内蒙古的克什克腾旗乌兰布通草原,看见羊群正在吃草,有人建议下车拍摄。由于尘沙飞飞扬扬,能见度明显受到影响,我不带相机,只是下去随便走一走、看一看,但只要张口与他人说几句话,那些细沙不知何时就进口了,牙齿一咬即感到有声响,很不舒服。16点许,车至将军泡子。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场,当地管理部门最近决定,车子一律不能进入核心景区。此时,近百名牧人(男女老少都有)牵着马,将我们的两辆中巴车围得水泄不通。张经理介绍说:骑马绕将军泡子一周,大约需要1个小时,收费20元。据说,租马本来是有顺序的,但有的人为了抢生意,故意压低价格,争客源。两个戴红袖章的管理人员面对混乱的秩序,也无能为力。不少人打开车窗,用长焦镜头抓拍那些包着红头巾的年轻女牧民,以致她们都不敢面对我们。17点许,两位管理人员下班了,一个戴眼镜的瘦小老头上车跟领队讲:稍等片刻,车子可以开进湖边拍摄日落。领队问:多少钱?老头答:不收钱。也许有些人太疲倦了,不想进去拍了,表示要早一点回旅馆休息。于是安排那辆车先回去,而我们这辆车就沿着小路一直开到湖边。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九年八月(公元1690年),康熙皇帝亲自率兵,将葛尔丹叛军包围在这里,经过两昼夜的苦战,叛军伤亡惨重。情急之中,葛尔丹使出诈降计,才侥幸逃遁。但康熙的舅舅佟国纲在大战中被乱箭射中牺牲,将军的鲜血染红了湖水。后人为纪念他,即称该湖为“将军泡子”。当我支好三脚架时,一阵狂风突然袭来,将我的帽子吹落,我追赶了10多米,才逮住它。第二次又一阵大风刮来,帽子被卷走了,并很快滚落到湖水里。唉,就算向将军泡子致“脱帽礼”吧。17点半,太阳终于沉进了厚厚的云层,大家便纷纷收拾相机上车,可汽车离开将军泡子大约5分钟,我们却望见圆圆的红日冲破云层,光芒万丈,真是激动人心的一刻。不过,我们也只是以饱眼福,无法记录这一刻,因为不到1分钟,夕阳又无影无踪了。
  2002年10月5日 星期五 阴有雪
  晨5点半,我们前往七星湖。透过树林,仰望东方,天空已微微泛红了。
  七星湖,由七个湖面组成。据说,从高处往下看,犹如天上北斗星降落人间,因此而得名。置身于七星湖畔,闯入视线的是青山、绿树、草地和碧水,让人觉得是那样静谧、那样温馨、那样怡人。此时,满天的朝霞,多姿多彩,分外迷人。一条7字型的木栈道上,挤满了三脚架,由于色温低,相机速度设定很慢,因而每次按快门之前,都不免喊一声,请别人不要乱走动。我不断地变换角度,两台相机交换使用,一口气拍了50余张。彩霞是如此醉人,但也有一点遗憾,红日始终未能突破云层,普照大地。
  上午7点许,我们转移阵地,至泰丰湖。这里的环境,有点像九寨沟的景色,水面平静如镜,清澈见底。可惜没有明媚的阳光,不然的话,完全可以出一些片子。据介绍,泰丰湖是拍夕阳的好景点。当夕阳西下时,在东侧的高处,可以欣赏到:满天彩霞染透湖底,金光灼灼,水天一色。在落日接近远山时,便会出现地上、水下各有半轮红日,并渐渐向地平线靠拢,神奇无比,蔚为壮观。这美妙的景象,只能盼望下一次能遇见了。
  此刻,因受西伯利亚的寒流影响,雪花也飘飘扬扬了。下车观赏一阵子,领队发令先回去吃早餐。饭后,我们又来到泰丰湖。朵朵雪花,越下越大,树枝上、道路旁都已积雪了。从南方来的影友,大多兴奋不已,积极地去猎影了。而我由于拍摄过黄山的雪景,对此没有一点兴趣。于是,我和部分影友坐在车上,听张经理侃大山。据他说,他们的旅行社每年接待1000多位摄影家到坝上创作,这一项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上午11点许,我们回到旅馆。领队宣布:由于阴天,大家中午休息1个小时。这是一个好决定。近几日,大家早出晚归,中午都没有休息,也够辛苦的。
  下午1点10分,我们出发到三拐子沟。天空偶而露出一点蓝色,也给人带来一丝希望。我暗暗祈求上苍开眼,出现蓝天白云、光照大地的景象。车至第一拐,大家即下去创作。一条小溪汩汩地从草原流过,跨过去,便步进山坡上的白桦林。景色虽美,但老天爷始终未开恩,我仅拍了6张,就毫无感觉了,回到车上躲风。而许多影友还继续深入树林,寻觅灵感。直到天色渐黑,他们才回来。回到旅馆,已过18点了。
  2002年10月6日 星期六 阴转晴
  晨5点半,眺望窗外,整个大地已是一片白茫茫了。真意想不到,秋意未尽冬来早。这次坝上之行,竟能拍摄到秋冬两季的作品,确实令人高兴。
  计划服从变化。领队决定,再去三拐子沟。可是车至半路,发现去三拐子沟的路上雪太厚,汽车行驶困难。为了安全起见,领队又临时改变去小红山。没多久,看见一大片橙色的棵麦,在雪地上非常引人注目,后景又有马群、雪山,于是,我们立即下车拍摄。我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拼命靠近马群,也来不及撑三脚架,靠在一根木桩上,就拍了起来。不一会儿,牧马人过来赶马了,我又连拍数张。7点多,车停小红山后翼。在银装素裹的环境里,到处是中国水墨画。我扛着三脚架,疾步进入白桦林。在一处小山坡上,我支好三脚架,用80-200毫米的变焦镜头,瞄准对面山坡上的白桦林,注意取舍,精心构图,拍摄高调作品。不到两小时,我共拍了100余张。9点一刻,领队招呼大家上车。我真有点心不甘情不愿啊!因为面对如此秀美的风景,却要结束拍摄,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再留半天,到一些著名景点去拍摄,肯定会有好收获。但领队反复强调,一些人早已预订好机票、车票,今晚必须赶回北京。一切行动听指挥,撤!
  上午10点半,汽车行驶至阎王鼻子坡。见前面停靠着大量车子,不敢上坡。听到这个名字,就使人有点胆颤心惊。在这段弯弯的陡坡,因为积了一层厚雪,令每位司机均得小心翼翼。许多客车,都是旅客下去推车上坡的。而我们的司机,也许是艺高胆大,叫我们先不要下车,开足马力一直往前冲去,只是在最后一个特别陡的坡段,才叫我们下去推车。大部分人在车后推,另一些人拿着树枝或石块,防止轮子打滑、下坡。11点10分,汽车终于爬上了阎王鼻子坡,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车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时,天蓝了,太阳也出来了,而我们却不得不与坝上说再见了。
  井冈山走笔
  杨桦
  为了重温党史纪念“七·一”,单位党组织利用双休日组织党员到革命摇篮井冈山访问。
  7月18日傍晚,大家怀着憧憬和兴奋,踏上了前往英雄城市南昌的火车。一路上大家的心情犹如炎炎夏日的气候般持续“升温”,激动的气氛充溢着列车车厢。第2天清晨抵达南昌,早餐,稍作休整旋即乘旅游大巴朝井冈山进发。行进途中,大家七嘴八舌的提问令导游小龚实在无法招架,只得频出“黄牌”:“请各位一个个来……”
  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境的罗霄山脉中段,平均海拔在1000米,山势雄伟险峻。据史料记载:1927年9月中旬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起义军向湘赣边界进发,开始走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经过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基础,使工农革命军成为执行共产党革命政治任务的工具。10月3日,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县古城,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着重讨论了在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问题。10月7日,工农革命军一部到达茅坪,建立留守处和后方医院。10月27日,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和湘南农军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下,多次打退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剿”。井冈山根据地全盛时期拥有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和吉安、安福、遂川、酃县一部分,东起拿山、西到水口,北起茅坪,南到黄拗,方圆275公里。红军利用天险要隘,筑起双马石、八面山、黄洋界、桐木岭、朱砂冲五大哨口,设立红军医院、被服厂、军械处、公卖处、各团留守处,还有造币厂。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井冈山的革命遗址主要集中在茨坪、大小五井、五大哨口及宁冈县砻市、茅坪一带。因山中多盆地,以茨坪为中心,风景秀丽,现辟有小井龙潭、茨坪南山、黎坪石燕洞、笔架山等风景区。
  这正是多雨湿热的夏日气候。
  一会是阳光灿烂,暑气迫人,真是“赤炎炎似火烧”。但是,霎时又云遮雨注,立刻又成为“沾衣欲湿可花雨”的境界了。
  就是在这种阴晴不定,风雨无常的气候里,车子沿正在扩修的公路颠簸着前行。途径吉安由泰和进入井冈山区,车子迂回盘旋于崇山峻岭和飞瀑流泉之间。雄奇陡削的高山与公路两旁,满目青松翠竹,沿途夏山苍翠如滴,正像古人描摹的“靓妆美人,袖黛绮靡”。山深幽境,夏趣颇多,真好像置身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中。经过8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于下午4∶30抵达盼望已久的井冈山市——茨坪。
  茨坪,在井冈山的中心。四周环山,中为盆地,一溪穿过,地势险要,有山路通五大哨口和大小五井,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最高机关所在地。“八月失败”以后,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红四军军部、湘赣边防务处、军械处、红军被服厂,红四军军官教导队、党团训练班等都设于此,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也在此常住。1953年在茨坪北面山冈上,建有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塔前建有纪念亭,亭前是革命烈士墓,安放了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死难烈士的遗骨。1959年又建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着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
  19日上午,我们乘车冒雨去了距茨坪17公里处井冈山北的黄洋界。黄洋界海拔1342米,是江宁冈和湖南酃县通往井冈山的要隘,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站在哨口举目眺望,数百里群山起伏,山下白云翻滚,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故名黄洋界。哨口有瞭望哨一处,作战工事三处。第一道哨口设在小伙店左侧下坡处,扼守由宁冈山的道路。第二道哨口设在小伙店右侧前方,扼守由宁冈茅坪、白露等地入山的道路。其西有一棵树,高十余丈,三人合抱,枝繁叶茂,像把大伞。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军挑粮上山时,常在此休息。瞭望哨在黄洋界最高点,海拔1558米。1928年8月底,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在此进行。1977年10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之际,修建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镌刻了毛泽东写于1928年秋的著名词作《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人们在纪念碑前随着风雨声读着这首词,依稀耳边又响起那隆隆炮声,又响起井冈山军民击退敌军的欢呼声。
  毛泽东曾于1965年5月回到了自己战斗过的井冈山,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世,只要肯登攀。
  词中字里行间蕴含着丰沛感情,跃然笔端,非当事人决难深切体会其中“三昧”。
  参观当地政府建设的“贺子珍同志纪念馆”时,大家抱着崇仰的心情,在导游的讲解引领下,肃穆仔细地观看着每帧珍贵的历史照片。眼前清晰地浮现出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井冈山第一美女”的英姿:她眉清目秀,长发飘逸,身材娇好,善使双枪且百发百中。她在任毛泽东秘书期间,一次因毛泽东不满未看到当天的报纸,她竟一赌气只身犯险闯到敌占区永新县买了一份回来,令毛泽东大为感慨。其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武之气由此可见一斑。在人流爆满中,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有人倘佯其间不觉忘返,直至导游和同伴数度往寻才回到车上出发。一路上大家仍纷纷议论着,谈着自己的观感,怀念之情,勃然不禁。
  1928年5月4日上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砻市东边广场即红四军教导队操场,召开了隆重的会师庆祝大会。大会由陈毅主持,朱德、毛泽东、王尔琢及党政军各界代表都分别讲了话根据前敌委员会的决定,会上宣布全体部队进行改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陈毅任教导大队队长。还有一条大会没有宣布的消息,就是毛泽东兼第11师师长,朱德兼第10师师长。毛泽东第一次挎上了匣子枪,显得非常兴奋,诙谐地说道:“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可见会师既给军民增强了信心和力量,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悦。但毛泽东很快就把驳壳枪交给了警卫员。据跟随毛泽东的老同志回忆,此后再也没见过他身上带过枪。最早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通晓兵法、运筹帷幄的军事大家毛泽东,却并不喜欢带枪,这倒很有意思,也许这就是这位巨人性格的一大特征。
  从1928年5月起,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5、6月先后取得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战斗的胜利,三次占领永新县城。根据地有很大扩展,各级苏维埃政府,各县区乡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党的队伍有很大发展。5月20日在茅坪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了边界特委,毛泽东作书记。
  由于受“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红军两度冒进湘南,造成根据地3月和8月的两次失败,为了挽救8月失败的形势,夺回失地,红军主力在毛泽东亲往湘南迎回井冈山后,于9月13日一战遂川,攻占遂川县城。10月1日二战坳头垅,收复宁冈全县。11月9日三战新城和龙源口,进占永新县。三战三捷,收复了边界的大部分失地,造成南自遂川井冈山南麓,北至莲花边界,包括宁冈全县,遂川、酃县、永新各一部的南北狭长的区域,使边界割据又重新恢复。
  在访问途中,当同伴问导游小龚毛泽东祖居地时,有说湖南韶山,有说江西吉水,究竟在何地?知识丰富的他竟运用知慧来了个“模糊”回答:“现在两地争论很大,各执一辞,互不相让。但决不可能是浙江!”这最后一句,是针对我提出的毛泽东祖居地据学界新近考证在浙江衢州的明确回答。当时我虽嘴上喏喏,心实不然。我回温州后,急忙检索资料,验证了我的记忆无误。据毛泽东研究专家郑艮安的研究,按《韶山毛氏族谱·凡例》中记载:“渊源。遵照老谱,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书让公世居三衢。生子休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出守吉州,迎尚书让公就养,占籍吉之吉水龙城家焉……”文中“三衢”即浙江衢州。史实是:“让公世居三衢”,韶山毛氏“渊源”在衢州。就是说,浙江衢州是吉水毛氏原籍,江西吉水是韶山毛氏原籍,湖南韶山是毛泽东故乡,毛泽东祖先“世居三衢”,毛泽东祖籍在浙江衢州。另据,目前已入选第一批《中国档安文献遗产名录》的《清漾毛氏族谱》,全谱共66册,为“宋龙图阁待事制、清漾毛族第二十七世孙毛渐于元丰六年实纂。”是清代同治年间的重刻本。据考证:该族谱自宋代初刻,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诸代,共刊印过10次,其中宋代1次、明代3次、清代4次,民国时期2次。可谓流传有序,为今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佐证。下次待我有机会重游井冈山时,一定向小龚推荐耳闻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郑艮安先生的研究专著《毛泽东祖籍溯源——从韶山到衢州》(2000年4月),以作了个了结。
  从1921年迄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1年的光辉历程。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光照千秋的英雄业绩,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她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把一个经济落后、地位低下、积贫积弱的国家初步建设为一个稳定、繁荣、富强的新国家,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二十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历史永远记得: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斗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她如今已经成为蕴含丰厚的革命历史资源宝库。巍峨的井冈山,使我神往,令我敬仰,催我振奋,促我前进。
  以上是我这次井冈山之旅的收获。今形诸笔墨,以示同好。正所谓:犹记黄洋云海,井冈松风,时时引人入胜地呢。明代钟惺曾经说过:“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曰事,曰诗,曰文。之三者,山水者之眼也。要以吾与古人之精神,俱化为山水之精神,使山水文字,不作两事,好之者不作两人。”(《蜀中名胜记序》)明,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集韵》中说:“观山水亦如读书,随其见趣高下。”我深以为然。不知同访诸君意以为何?
  见识西雁七瀑涧
  陈天赏
  国庆长假第二天,我乘坐10路公交车,从市区南站飞霞桥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到达了西部山区泽雅镇。泽雅又称温州西雁,是我市近年开发的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距温州市区35公里,这里展现着古朴、独特的浙南山水画卷。
  西雁总面积为128公里,分崎云山、泽雅湖、高山角、西山、龙溪、七瀑涧、金坑峡和五凤8大景区,有230多个景点。我这次选择了七瀑涧景区游了一天。
  从泽雅镇转车向西行,沿着泽雅水库迂回曲折盘旋而上。一条通往七瀑涧的水泥路,现一车道也是断断续续的,尚未建成。车子在单车道上行驶,交会时要让着行。由于路面坷坎,车子摇晃得很厉害,仅约10公里路,开了半个小时。到了停车场,20多辆轿车和3辆来自上海青浦旅行社的豪华大巴早已停在那里了。
  从检票处入口,攀登上高约100米的山岭石台阶,穿过象鼻岩,便下到了幽谷底。走进峡谷,一条龙溪呈现在眼前,只见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瀑声如歌。人们在欣赏瀑潭美景,赞叹大自然赋予人类无穷的享受。奔腾不息的瀑布弯成九曲,截为七折,引成了一瀑一景,一景一形的七折瀑涧,分别称为深萝漈、鳄鱼瀑、石蛙瀑、姗姗瀑、莲花瀑、龙虎瀑、九条瀑、落霞瀑、七瀑。瀑布一折高折,美景一瀑胜一瀑。深箩漈为进山见到的第一潭漈,碧绿潭水深不可测,传说,用一箩筐麻线放下去见不到底而得名。近邻的鳄鱼潭,潭深45米,水碧透如兰,潭边有块巨石,形如张牙裂嘴的鳄鱼在戏水,故名鳄鱼潭;姗姗瀑如同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姗姗来迟而取名,观此景要走过高约50米,长约50米的一座悬索木桥才能望见;人行其上,晃晃呼悠悠哉,左右摇摆,虽然担惊受怕,却富有情趣,人们乐意来回。龙虎瀑气势不凡,湍流的峭壁上,如同一龙一虎凸现,朦朦胧胧,犹如神话;九条瀑和七瀑,以数取胜,历历在目,各瀑自成体系,远远望去,白如银带,从空而降,煞是好看。
  七个瀑潭,水出一源,连成一线,互相独立,恰似藏在深山中的七颗耀眼明珠,只有走近,才能看得真真切切。游遍七个潭,来回需3个小时,瀑从溪涧流,青山映碧潭,山绿水绿,美景醉人;高约500公尺的大山,两边对峙,从峡谷口一直延伸到天际;山中有奇岩怪石,有绿树成林,有芳草飘香,有悦耳鸟声,构成了有形、有声、有色、有味的美妙世界。
  人在山中游、宛如画中行,高山在欢笑,流水在欢笑,游客在欢笑,笑声编织成一曲动听的乐章——西雁交响乐,令人乐而忘返。
  走青田
  李长飙
  清真寺
  仲夏,几个朋友约定青田石门洞游览,当车到达青田县城后,不是一直上去,而是绕山行。我想:可能去石门洞绕山行近一些,杨妈妈和我想法一样,说:“石门洞开山上过呀?”陶姐姐笑看说:“我们先去青田大岭后清真寺。”我和杨妈妈这才明白。
  车绕山道行,一下子瓯江在我们脚下;一下子见山顶上有隆隆的汽车声;一下子见山腰有公路,谁知盘来盘去就是一条公路。这公路是刚建造的。不是平滑的水泥路和柏油路。而是石子黄泥路,车来来往往,车屁股扬起一股浓烟,我们的头上身上蒙上一层白色的泥尘。车越升越高,山山垅垅,峰峰屿屿,一座座收入眼底。车里的人个个心情舒畅,高歌笑语。阿光老师心情特别高兴,他将《园缘》一首诗歌老调新唱。他虽然唱得不那么柔和动听,但另有一种韵味。这也许是饭吃厌了,初吃番薯换换口口味。大家为他拍手助兴,他还举起手哼起过门:“当当叮,当当叮”大家捧腹大笑。游友们在欢愉中,不知不觉来到清真寺。
  清真寺,原名清真堂,座落在青田西部高山上,该寺占地面积六千余平方米,有正殿、配殿、山门、钟楼、鼓楼、客房、花园、水池。殿外一红布横幅上写着国家二A级风景区。有浙南名刹之称。是全国百座名寺之一。寺内题匾、楹联、浮雕出于名人之手。规模宏伟,建筑精美,刻雕精湛,一殿内端坐一位白衣丞相塑像。他白髯垂胸,双目有神。据当地老者介绍,白衣丞相是唐朝名臣,他在朝中勤政廉洁,爱国爱民,抗御外侮,捍卫国土立下不朽功勋。后被奸卧所疾,曾两度归隐衡山。他博经史医理,晓天文地理,解岐黄入卦,懂阴阳五行,通仙灵达性,终得道成仙。
  我们观看了白衣丞相殿、罗汉殿、娘娘殿后,步上鼓楼、钟楼时徐徐山风掠过额前,瞭视四周环山绿如翡翠,顿觉心旷神怡。我们提棒捧起木边撞钟鼓边念:“击鼓鸣钟,身体健康。”
  石门洞
  从清真寺回转至青田县城,车向北三四十公里到达石门洞。石门洞是一处省级风景区,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颇多。这里有朱元璋皇帝的军师刘伯温祠,有民国陈诚别墅。我们来到刘基祠后,忽听一瀑布声传入耳鼓,我们仰望。只见瀑布垂天而下,一阵风来,瀑布如仙女起舞,如白玉散下碧潭,这潭形似洗脸盂,面积不小。几只鸭形的船在潭里划游,潭中的红田鱼,青草鱼不惊不惧地摆动尾巴,你追我赶。真的美极了。正如郭沫若先生所云:“横过后门渡,刘基尚有祠,垂天飞瀑布,凉意喜催诗。”
  我们一行人马租来草席,在潭旁岩石上坐下。我爬上高处面对瀑布,屈膝盘坐。那种虚无意境无语可容。游友游兴极浓,有的脱衣下裤,跳下潭中,仰胸露背,手脚一伸一缩,如青蛙过河。这时候,不得不惊得田鱼、草鱼躲闪在一团。有的提撑下船,坐在鸭船上划船好不开心。我坐在那里纹丝不动,闭目养神。
  游友们热闹一阵后,来到刘基祠后的亭里唱唱说说,跳跳扭扭,那烦恼和忧愁早抛至九霄。我坐在那里突然闻听头顶上有呼呼噜噜的声音。站起来伸头一望,有两个人在石背上睡大觉。这石背长约二米,宽一米半余,石背下立一石碑,石碑刻上国师之床的字样。我明白刘国师隐居过此地,这石背是他修炬、看书、睡觉的床。我也想去睡一下,可已有人占睡了。过一会儿,有一人起床,我赶紧上去睡。我在朦朦胧胧中,对面亭坐传来游友的歌声。我一觉惊醒,来到游友那边,游友问我:“你睡在刘基的床里,他有无托梦给你呀!”我点点头:“有,有。”我和大家一起,心情特别舒畅,本来颇斯文的我,这下子简直疯了。不仅和大家放声高唱,而且还舞起手势,开起戏步。
  我们将要离开石门洞时,一游友忽然问我:“我们游石门洞,还未见门,没钻洞呢。”我说:“渡船上来就是门。里面就是洞吧。”我这么说,游友们还不大理解。我们来到了渡头旁的亭里等归途的船时,看了亭柱上的联语:“有门无门是为佛门,似洞非洞适成仙洞。”游友们这才恍然大悟。
  梅林土语
  高土
  1.云林洁癖
  元画家倪云林有洁癖,实际是他的卫生意识超前,他的所居画室名清閟阁,地上铺着青色的地毯。放着许多紵履(即丝制的拖鞋类),客至脱鞋易紵履而入。洗脸改换汤水数次,穿换衣服时振拂多次,还喜欢焚香,他常说:“我口可百日不吃肉,我鼻不可一刻没有香。”有一种香名叫“金颜香”黄金一两只能买来三钱,每次点烧一点子小丸,这香气一月也不会散。他这种清洁的习惯和现代人们相比也还称得先进,所以在当时一般人没有卫生习惯与意识,反而说他有怪脾气。他为人“轻财恢量”田地产业已属他人所有,但田粮还要他纳,他只得遁逃在外躲在舟中,藏在湖边芦苇深处,但他在船中点燃一种“徐弦月露香”香气被公人发觉把他捉住,在牢狱中,狱卒送饭来,他要求狱卒把饭碗拿高一点(以免唾沫沾饭),后来狱卒知道他的意思,受到狱卒的侮辱。
  2.眼欲枯,还读书看报有“万卷纵横眼欲枯”(陆游语)之叹,在家桌上放本古人笔记,随笔之类的书“待饭未熟还读书”。年龄老了,要保护眼睛,不能读书太长久,要学会打游击,有一下空,看一小段书,这办法最好能把做事与读书穿插起来。
  3.吃饭难
  温州谚语说:“做家私容易,供吃难”这句话讲得也很有道理。一个人创造好条件,又遇到好机会,一切顺利,办好事业,使家庭变成富裕,这看来好像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一个人为了使自有吃有住,生活过得去,一年到头忙个不停,这倒觉得难了。一个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动,又愁旱,又愁雨,到秋收后算了一下,除了成本和自己家庭的费用,多余的钱也是不多的。古话说是“饭盘饭”即是这个意思。郑板桥因老来得子,他在临终时把儿子叫到床前问儿子会不会亲手做馒头给自己吃,儿子说自不会做,郑板桥叫他到橱房里学做馒,他学好后拿去给父亲看,发现床边茶几上有张字条,上写:“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儿子看后才明白父亲叫他学做馒头的用意了。
  4.张光致蔡笑秋信
  池明华先生珍藏温州画家张红薇先生致蔡笑秋信扎一纸,横25公分,直20公分,墨笔楷书,池老复印一份赠我作为欣赏。从信中知道二位女画家感情之深厚,今抄录下来以作参考:“素秋吾妹如见,一别数十年,相念之怀无时或息寸心郁结,把袂无由,每怀旧雨辄萦婕梦之劳人,昨得媚川大姐来函云:吾妹至大姐处三次询问我之起居,闻之欣慰莫名,光本早欲修书邀妹来沪盘桓数月以消积愫,因与吾妹别离太久,若用笔墨通情愫,即俗语所云一部廿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故甚盼,吾妹如能惠然肯来,则不胜欢跃也。光在(此)间文史馆,前年秋调至华东画院教师,闻吾妹亦在文史馆,如能来沪亦可设法调至此间文史馆,光又被此间选为人民代表,前月至今日日忙于开会,因人代开会,画院开会,美
  协开会,均为反右派斗争,近日又忙于赶画华东展览会,忙碌不堪,竟至不能执笔,光年过古稀,吾妹亦近古稀,尚为托天之福,二人均能健康,亦属难得,故欲能早获见面谈心为快,临颖神驰,欲言未尽,专此即颂秋祺,愚妹张光,德怡顿首,九月八日〓。如蒙复示请寄陕西北路30弄6号张光。
  5.送杨梅
  回忆十五、六岁时,我肩挑两篓杨梅,跟着妈妈从茶山一直挑到丽岙霞岭,送给外公外婆家。当时是1952年时,温州解放初期,一切都未开始大建设,瑞安到温州的公路也未建设,仅仅是一条又旧又破的公路基,却被农民开垦做园种植农作物了。我挑着两篓杨梅在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古道上走,经过一个一个村落,挑到霞岭时间也将近中午了。过了八、九年温瑞公路造成了,但还是一条石子沙铺成的又狭又不平的小公路,来往的车班次也很少,茶山到白象的公路也没有。我妈妈也早已逝世了,我已是廿三四年的青年小伙子,很有力气,杨梅熟肩挑四五篓杨梅从茶山沿霞岙山根一直到帆游,因汽车少为了省钱,挑着杨梅从下川福田垟心里行走,在一条相当直的田间大泥路.横到霞岭,很好挑,又是掠垟路也相当近,外婆外公也老了,舅舅舅妈很快乐,我也和许多茶山人一样,一年一年地送杨梅到舅舅家。这条茶山到霞岭的公路也已连接早已相通,石子沙的通面改变成柏油路,由狭改阔,又由柏油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我年龄一年一年变大,由青年变中年,一直进入老年,外婆外公由六十岁到七十岁,到八十到九十,后来相继逝世,舅父也在八十多岁逝世了。我的几位表兄弟也同我一样由少年到青年到现在也有四五十多岁。今年我挑着四五篓杨梅到茶山车站,乘坐一部茶山到瑞安的客车,虽夏至酷热,但车内空调冰凉,杨梅放在车厢里,一直很快地驶到丽岙霞岭路口下车,舅母老了见我来很快乐,表兄弟的孩子年龄小的读书,大的去外国创业,表兄弟们吃着杨梅谈谈说说,格外亲热。想来这条公路以后还会变直变阔变平,这汽车以后还会变好变快变得冬暖夏凉,但只是我的年龄一年一年地老了,想到外公外婆对我是多么关怀热爱,我心中永远留存着他们播给我的爱。今年我孩子买来小汽车,明年送杨梅我可以坐着孩子的自备汽车从茶山一直到霞岭表兄弟家,那时年老的舅母看了会更快乐,我们大家亲情更亲,我们大家生活过得更美好,这一切是社会的进步,赐给我们大家进步美满,幸福!
  6.挑水吃
  我住在茶山前村,从前吃水靠得是一条卧龙溪,这条卧龙溪。是因山深处有一个卧龙潭得名。前村人家从祖宗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吃这条卧龙溪里的水,由此村民房屋沿溪而建,门对青山绿水,风景格外幽美,茶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杨梅柑桔著名,由此人口兴旺房屋越建越多,这条卧龙溪里的水,吃也在这里,用也在这里,上面洗粪桶,下面挑来吃,种田人家靠人粪尿做肥料,河两岸茅坑建得很多,人们为了卫生在这条潭边从上透下定几个埠头给人家担水吃,为了饮水清洁,大家总在天早去溪里挑水倒在灶房缸里备用,所以有时天早挑水人多都要排队,但这条卧龙溪也不是一年透到头全有水,一到大旱,溪里就没有水,大家只得去很远的山边水井里挑水吃。下大暴雨,打台风山园里的黄泥被冲进溪流中,整条卧龙溪变成黄浊的混泥水,从前称这为“龙洗潭”,说是龙王爷把这卧龙潭洗净给自睡卧。一遇到龙洗潭,人们挑来混泥水用明矾放入水里淀清吃,所以一讲起山边人吃得是好山水,但前村人吃水也很难,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吃溪里水很容易传染。建国后六十年代,农村卫生面貌转变改善,村村都建起自来水厂,前村也把卧龙溪上游山中的溪水引入蓄水池,用钢铁自来水管分送到每户人家,从此大家吃的是清洁的山水,天旱也不用去挑水,传染病也少了,现在的青少年这一代人都不知老辈们世世代代天旱挑水的苦了,龙头一放,清水即来。应该懂得,这水来之不易,水看来很便很平常,但我们的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缺水的,希望珍惜每一滴水吧!
  乡间故物
  黄舟松
  锄头是文物
  什么是文物?不管辞书和专家怎样解释,我都情愿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回答:文物就是文明的遗物。
  如果我们会因为发现一件上古时期的石器而欣喜若狂,我们为什么就对一把锄头视而不见呢?这是因为锄头太普通了。可是现在还有谁能告诉我,你每天都看见锄头吗?作为农业文明时期标志性的生产工具,锄头很快就会变得不普通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把它当作一把破扫帚一样丢掉,它很快就会变作铁锈,化为泥土。
  若干年后,我们的文物专家们会因为发现一把锄头而欣喜若狂的。难道我们真的都要等到失去之后,才感到那个东西的可贵吗?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和坤为了使件瓷器增值而微笑着砸碎了另一件与之一模一样的珍品这件事。当和坤解释了他这样做的原因之后,每个人都要佩服他那超出常人的想像力的经济头脑,但在他做出解释之前,他的这个举动显得是多么诡异啊!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文物”的本质,文物在本质上的价值,而不仅是它的标价,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一些有预见性的行动,在它们变成珍稀品种之前就多留住它们一些呢?正如我们对于大熊猫一样,在大熊猫还有一万头的时候就应该保护,而不是等到只有一千头的时候。
  我想说的是我们曾经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具,要问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出局。大概还没有人相信它们也有能会成为稀世珍品的。但如果你能想一想夏朝的一只陶罐也曾经是日常用具,你就不会觉得我的观点有多么可笑了。也许你会说现在去寻一把锄头还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我再重复一次,我们难道一定要等到锄头成为稀罕物了才去找吗?
  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正在离我们远去,也许你还不能想像加速度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但是对一部分人来说,那个时代离他们很遥远了。
  如果你同意锄头也是文物通一说法,那么现在需要把他们请进博物馆保护起来的,已不仅仅只是锄头这一代了。比如拖拉机,比如黑白电视机,比如那种像砖头一样的手机,那种近乎脑塌了的电脑,等等等等。也许你曾对某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这把电风扇该进博物馆了。”这仅仅只是一句玩笑吗?
  如果你喜欢收藏,你想拥有文物,请你不要刻意去搜求秦砖汉瓦,周鼎商尊,请你把眼光落在那些最普通的物品上面,估量一下它那其貌不扬躯体上承载着哪一种文明的信息,而不是总在想,它值多少钞票?
  箸笼
  我曾经渴望我的房间里摆满各种精致的,华美的,晶莹剔透的古代官窑瓷器,就像电视里看到的那些达官贵人的会客室或收藏室一样。但现在,我的房间里却被二十几个黑不溜秋的箸笼塞满了。我是因为要筹建乡村博物馆才收集这些箸笼的。
  这些粗糙的,笨重的箸笼,比之那些青花瓷或者哥窑瓷,简直是天壤之别,简直就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和国色天香的大美女之间的区别。但若是我的房间里也有瓷器,我的视线恐会慢慢离开那些光人眩目的华美和精致,而锁定箸笼。
  如果从一件器物能提供给你的它那个时代的信息这个角度来说,官窑古瓷展现的是那个时代高超的技艺对生活的质量和美的精益求精的追求,它是那个时代开出的最美丽的鲜花。但它所代表的文明,却不是那个时代的全部,而仅只是一点点。
  我们总是用瓷器和丝稠,国画和书法,来夸耀我们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却似乎不大愿意承认,最能代表那个时代大众的文明载体,不是瓷器和丝稠,而是箸笼。如果你看不到这一点,你一定会厚古薄今的。
  箸笼是粗糙的,材质粗糙,工艺也粗糙,但这正是我们的前辈先人们粗糙生活的真实反映。粗糙的箸笼,就像一个老农粗糙的脸。朴实无华的脸,箸笼是笨重的,这也许就代表着前辈们沉重的生活,他们从来没有像丝稠那样轻舞飞扬,他们的生活距离瓷器的华美很遥远。
  但箸笼毕竟是一件器具,是器具就有机巧。它内部的分格,底部的漏水洞,都体现了工匠的智慧。箸笼的表面也并非没有任何装饰,就像瓦当一样,其上有花纹,有文字,“五世其昌”,“四世同堂”,“九世同居”,等等,看到这些文字,你就会想到,我们的先辈对种族的繁衍有着怎样执著的信念,绝不因生活的艰难而放弃这种追求。也许你还能想到,一个要以用到九代的箸笼,甚至世世代代永远可以传承下去的箸笼,比之当今的一次性用具,又会具有一种怎样的稳定感啊!
  看着一个个粗糙的箸笼,我好像面对着我的父亲,爷爷,爷爷的爷爷,在他们纯朴的性格中也不乏在艰难求生中历练出来的机巧,在朴实无华的生活中,也还有着对文化和美的追求。
  广播箱儿
  当有线电视在我市城乡普及的时候,有线播早已停止播音了。
  由《东方红》开始,再做《广播体操》,早、中、晚,一天三次播音,结束曲是刘天华的二胡独奏《良霄》或阿炳的《二泉映月》,伴着我们起床,吃饭、睡觉。有谁还记得这段历史和生活吗?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在一座老屋的横梁发现一个积满烟尘的,被人遗忘多年的广播箱儿,才突然忆起,那段有线广播的生活和历史。
  我站到一条凳上,小心翼翼地把广播箱儿摘下来,把它拿到溪水里洗干净积上的烟尘,恢复了它草绿的本色,赫然看见它的正面原来还印着两行金色的文字,上一行字体较大,是“拥军爱民”四字,下一行是“温州市毛泽东思想广播站”。我突然记起,这两行字我曾经是非常熟悉的,现在看见,却好像是什么新发现一样了。
  也许,这个小小的广播箱儿可以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它不只是代表着有线广播的历史,我国广播通迅事业的一段过程,也许还有别的意义。
  在农家灰黑色的老屋里,安一个草绿色的广播箱儿,是否代表着传统社会里加进了现代文明,封闭的社会里侵入了外来文明?是否代表着宁静的老屋里刮进了一阵强劲的政治和文化之风?在这个与他们的老屋色调不同的广播箱儿里,他们见识了新社会的神奇,听到了与他们不同的说话声,与他已听惯却很好听的音乐不同的音乐。
  当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广播箱儿不响了,再也不用听“温州市人民广播站”的播音了,他们同时也意识到,过去的一切也都结束了。那时候,他们已经很习惯看电视了。铁箱子里走出人来总比木匣子里有人唱歌更有趣一些。
  我突然担心起来,如果有一天人们再也看不见广播箱儿了,他们会不会把那段历史忘了?当有一天他们看见广播箱儿的时候,会不会也像我一样突然忆起那段有线广播的生活和历史呢?也许他们的耳朵里还会响起“东方红,太阳升……”或者“大海航行靠舵手……”
  也许有人会问:“这是什么东西?”
  于是,我决定收藏广播箱儿。我希望有人会问:“这是什么宝贝?”
  卖桂花糕
  林永良
  五十多年前,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年暑假和寒假,我几乎天天喊着:桂花糕噢——桂花糕烂脚糖买吧——?声音昂扬而悠长,尾音显得低沉和苦涩。那时候的孩子很少有读书的,村里除了几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外,穷人的孩子没有书读。我六岁死了父亲,母亲租种财主的三百斤田(租人家一亩田,一年要缴租谷三百斤。)家里穷得连锅盖也揭不起来,可是母亲还要培植我读书。她对我说:孩子,读书才有出路,我讨饭也要让你读书。八岁那年,母亲挑了一百斤谷子,捣成大米,送到学校里缴了学费,我才有读书。读了一年,第二年田垟虫灾,稻禾遭受蝗虫叮咬,收成很差,交了租谷连饭都没吃,眼看就要辍学,怎么办呢?我和母亲商量,去卖桂花糕,自己挣钱缴学费,母亲欣然同意。
  桂花糕是糯米粉做的,拌上红糖和桂花,一块块长方形有两个指头那么宽,中间馅豆沙。烂脚糖是纯净雪白的糯米粉,拌上白糖,四四方方一块,馅心是黑色的芝麻猪油,象一块香药一样。这两种糕点都香、甜、松软好吃。又是农民自己种的粮做成的,价格便宜,吃的人较多。
  做桂花糕的作坊就在邻村,步行一个小时就到。为了抢生意我每天天未亮就起床,摸黑到作坊去批发。冬天的早晨,小路上结满了白霜,脚踩上去沙沙作响。穿着草鞋的脚,脚趾头全露在外面,冻得红肿,僵痛难受。作坊老板给每个去批发的小贩几片桂花糕偿励。我都是空着肚子去的,把偿励的两片桂花糕当作早餐。虽然不够饱,但可以勉强熬着点。吃了后,批了一盒桂花糕一盒烂脚糖叠起来,顶在头顶上,一路叫卖。
  刚开始做生意,人生地不熟,连村庄也不知道走。只是跟在别人后面转。同村的阿强哥十三岁是我的好朋友,我就跟在他的旁边,他叫一句我也学着叫一句。初次叫喊,很怕难为情,叫也叫不出口,只是羞答答的,轻声轻气地哼着:桂——花——糕买吧?象是在牙齿缝里透出来的,自己也叫不清。我想想,这样怎么行呢,我是在做生意呀!学费挣不到就没书读了。这样一想就觉得很沉重,也不管别人笑不笑,提高了嗓门,高声地喊起来,边走边喊。阿强哥也不时地数我怎么喊,怎么喊的婉转,怎么叫的好听,教我把尾音如何拖得长。碰到有人要买桂花糕的时候阿强跑得快,抢先卖给他了。阿强哥卖了好几年,脑子里点子多。我看见,有人想买不想买的时候,他很快用棕叶包了几块,笑嘻嘻递过去。还边点头边讲:好吃,好吃,吃了再付钱。有时候买的人多,他来不及了,我也抢着卖了几块。他挑了八盒糕子,卖完比我还早。他常常在卖完以后帮我卖。这样卖了几天,阿强哥对我说:“学来,你天天跟在我旁边,生意不好,还是自己开辟一条新路线吧。”
  我哭丧着脸说:“我到哪儿去卖呢?”
  阿强说:“从糕坊出来,我向西,你向东。”
  “向东我不会走呀!”我说。
  阿强说:“别怕,向东走过油车头,栏杆桥,水浃潭,河潭弄,下庙桥就可以到家了。卖的快,中午在家里吃,卖的慢,路上吃几片桂花糕当点心,下午继续卖。”
  从后,我和阿强分了手,怯生生地独自一人走,在乡间屋弄里转来转去。说来也奇怪,由于这条路线新开辟,卖的人少,我的生意蛮好。常常不到中午,两盒糕子都卖掉了。一盒赚二角,两盒赚四角,中饭还在家里饱饱吃了一顿。阿强知道我卖的快也替我高兴。有时我们两人晚饭后一起玩,阿强常常告诉经验:我尽量往孩子多的地方转,他们会拖着爸爸妈妈来买,我们生意就会好。有一次在栏杆桥,一位妇女抱着个孩子,我故意提高声音叫:桂花糕噢——桂花糕烂脚糖买吧——?那个孩子拍打着妈妈肩膀嚷着要买。他妈不买,还狠狠地骂我:你这个童子牢,滚开!不要在我这里叫。我被她凶狠的眼神瞪怕了,悻悻地离去。后来想想:不对!生意没做成,反而被骂了。于是折转来,厚着脸皮又高声叫卖。这位母亲被孩子吵不过,只好到家里拿了钱,买了我的两块桂花糕。
  俗话说:生意靠人做的。由于我的这条路线上天天跑,跑的勤快,有些人吃习惯了,天天等着要吃我的桂花糕。只要我叫着:桂花糕噢——桂花糕烂脚糖买吧——?就有人站在门口,吆喊着要买的我的桂花糕。渐渐地我两盒不够卖了,增加到三盒、四盒了。逢着赶集或村庄里做戏,六盒八盒都卖的掉。所以一个假期下来,我差不多把下学期的学费都准备好了。
  不过天有不测之风云,生意上常常有不顺利的事。有几次早晨起来天气好好的,但走过一、二个村庄后天色突变,下起大雨。虽然在村中好心的乡亲家借来蓑衣,箬笠,糕盒子上盖了油布,喊来喊去还是卖不掉。晚上我们母子俩自己吃了一些,省下一些送给隔壁邻居,请他们也尝尝桂花糕的味道。他们吃了后也拿来一升、半升米,我们总是不收的。母亲说:隔壁邻里,亲如屋底,况且这些我们卖不掉的东西。有时候有一盒子以下的糕子剩下来,我和母亲就在当天晚上赶到作坊,请作坊老板重新给煎一煎,让我第二天再去卖。这种重新加工过的糕子,我
  们称它为“双炊糕。”双炊糕没有新鲜的松软,好吃,不适口。我在卖的时候就向人们讲明白,便宜一半的价钱出卖。有的人贪便宜也喜欢吃。我呢,虽然贱了点,但避免了大损失,也是乐意的。
  读四年级的暑假里,一天天气特别热早晨太阳一出来就火辣辣地烫。走过两个村庄就汗流夹背。我脱掉背心,赤着膊,只穿一件短裤沿街叫卖,到中午时还有一盒子没卖掉。我见家家户户都吃中饭了,想想上午是无法卖出去了。于是就吃了两片糕子,躺在河潭弄水沟边一颗大榕树下,头枕着桂花盒,伸直两腿乘凉。一会儿便呼呼睡着了,待我醒来时,已是下午二点多了。我被村里一位大叔踢醒的。他去耘田,路过树下,见我额头豆粒大的汗珠直往下滚,踢我两脚,我被踢醒了,一翻身起来。他笑着说:我以为你死了呢。我全身一颤,忙问:现在几时了?他说:下午二点光景。我一跺脚道:糟糕,我桂花糕未卖完呢。于是想把糕盒子顶在头顶上。刚一拿盒子,见地上,糕盒子上一大群蚂蚁爬来爬去。我慌了,连忙打开盒子盖,只见大队蚂蚁围住烂脚糖馅心团团转。有的在咬,有的在吃,有的还叼上一块往回背。我急了,两只拳头在糕盒子上密密捣。经过一番震动,蚂蚁虽然撤去了,但烂脚糖被叮的象麻子一样,无论如何不能出卖了。我把这几块烂脚糖用棕叶包好,藏在一个空盒子里,其余的又去叫卖,一直到傍晚才回家。晚饭后全身无力,四肢发抖,手脚凉冷。母亲吓慌了,急得直哭。隔壁邻居连忙赶过来,大家都说我中暑了。好心的阿公请来一位医生,医生摸摸我的手,翻翻我的眼睛,马上给我放痧,擦薄荷烧酒,折腾了好长时间。到了半夜,我渐渐清爽了,舒服了。但第二天我仍手脚疲软,走起路来头重脚轻,摇摇晃晃。母亲说:今天不要去卖吧。我想了想说:还要去的,有几家顾主等着我的桂花糕呢。我若不去,失信了,以后没生意了。于是我勉强振作精神,提了一盒桂花糕,一盒烂脚糖,送给几位老顾主,未到中午就回家歇息了。
  我从小学二年级起,每年的假期去买桂花糕,靠卖桂花糕挣来的钱读完小学。解放后我考上了中学,国家给了我助学金,资助我读完中学,以后参加了工作。可以说卖桂花糕开创了我的人生之路,使我生命起了转折。桂花糕噢——桂花糕烂脚糖买吧——?这响亮的声音到如今还在我的耳边清淅地悠扬地回响着。
  中秋之夜
  陈春海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拎着水果去看望爸爸和妈妈。想到爸今年80岁,妈75岁,他们手脚活动不灵便,生活起居已经不能完全自理,只得雇保姆关照护理,我步履沉重,空落落的心里再也没有了像过去那样荡漾着欢快团聚的向往和想像。
  爸患的是冠心病。两年间住院治疗两次,第一次出院后,还能到300米外的老人乐园走走,第二次出院回到家,走动的范围更小了,只能趁天气好的时候,到房前院子里的藤椅上坐坐。他坐在藤椅上眼帘下垂,半天也没有转动身子,就好像挂在墙上的沉寂的油画。我不禁想起一句俗话:老人一年,稻老一夜。
  爸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经历过惊人的风险,身上蕴藏着很多精彩奇妙的故事,从前我总是不爱听他讲述,或者感到不耐烦,有几次爸好像想说什么,乜我一眼,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如今我迫切想打探他的秘密经历,他却懒得动口了。爸几乎都没有什么反应,或者微微抖动一下重叠着老年斑、松驰下坠的脸颊,这就算是回答了。
  8年前我搬到新街以后,爸妈仍然住在后岸老屋里。他们说在老屋里住惯了,不想住到别处去。老屋是一间二层楼,屋后是一条不很宽的小路。我每次都沿着那条小路走去看他们,如果半个月没去,妈就会挂念:“春海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了?”
  妈一年前眼睛失明,耳朵也背了。现在我走过她身旁,她也没有反应。我大声地喊了一声:“妈。”她才慢慢地转过身来,脸上露出灿烂而苦涩的微笑,凭着感觉猜测说:“哎,是春海啊?”
  妈年轻时视力就不大好。,家穷得没能得到应有的治疗,就留下了眼疾的后遗症。年轻时看东西还行,纺纱织布纳鞋底等细活都做得还可以,进入古稀之年后,妈的眼才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不过洗衣服、做菜烧饭等家务事都还能做。一年前的一个早上,妈醒来后突然觉得眼一片漆黑,看什么都是一团黑影,一夜之间就失明了。说起这些,她脸上布满悲戚、无奈和莫明其妙。
  我把水果放在爸妈手中,妈说:“不用带东西,人来了就好。”太阳已经西下了,院子里的梧桐树长得又高又大,淡黄色的叶子被秋风吹拂着,飘下了一片,又飘下了一片,我双眼穿过幽深的院子,远眺着宽宽的河面。
  这时,一艘轮船从后岸桥的桥下钻了出来,拖船带着四五节驳船,一溜儿拽过我的眼前。轮船压起的水浪沿河岸滚了过来,随着驳船远去。一会儿,河面又恢复了原先的平静。可是我心里被激起的涟漪却不停地翻腾。30年前的一个夏季,每到傍晚,爸就带我到这里游泳,河水清澈,人们吃的也是这河里的水。当时我刚刚学会,在爸的看护下沿着岸边游,累了就站在那里看爸游泳,爸仰泳、蛙泳、自游泳都会,他时而变换着游泳的姿势。爸手一刮,脚一蹬,便游出去很远。那时候爸的身体是多么壮健啊。
  记得20世纪末的那个团圆热闹的中秋节,我和哥哥姐姐们带着孩子去看爸妈,子孙满堂,福气多多,欢声笑语溢出户外。爸妈抢着买菜洗菜烧菜,我劝老人家坐在那儿歇息,可爸妈高兴得怎么也坐不住,好像怀着小孩子过年的乐趣,这里瞧瞧那边看看,反应也灵敏,谁说一声差点淀粉、青椒什么的,就赶紧去拿去买。菜烧好了,大家围着张桌子,里一层外一层,吃得津津有味。爸把珍藏了多年的老酒掏出来。虽然每个人的酒量都不高,但还是把杯子碰得乒乓响,祝爸妈健康长寿,祝大家万事如意。爸妈感到无比欣慰,简直被欢乐和幸福陶醉了。
  今年中秋节的气氛却一落千丈。我从新街走过来,远远地主看见家里的门关着,窗台上一只小麻雀疲惫地用嘴巴梳理羽毛。我从腰间抽出手机看时间,已是5点10分。走近几步,小麻雀整了整肢膀,吃力地飞到隔壁去。门没上锁,我推了进去,“妈,”我边喊边上楼。妈伫立在阳台上,双手按着栏杆,好像在期待着什么。爸半躺在竹椅里,我叫一声“爸”,他麻木的眼帘睁开了一条缝,“嗯”了一声。我说:“你们这几天身体怎么样?”妈说:“老样子,年纪大了还想怎么样呢。”我上去揉了揉爸的肩膀,然后转过身来搓了搓妈的手指。房间里只有孤寂的时针嘀嗒嘀嗒均匀地移动。也许此时子孙们或工作,或学习,或安排着别的什么事,总之都很忙,所以没时间来。
  爸妈晚餐吃的是玉米糊。过去想吃好一点没有条件,如今条件好了身体不争气。医生说米饭不能多吃,最好多吃些粗粮。保姆把切碎的包心菜倒进锅里炒几下,加入自来水,烧开,然后右手拿着一双筷子,左手抓一把玉米粉,边筛边搅拌。一会儿,两碗玉米糊摆上餐桌,爸妈分别接过筷子和调羹,一口一口吞噎下来。看到这种情形,我一阵心酸,差点掉下泪来。
  晚饭后半小时爸妈都得服药。保姆给爸妈分别倒了开水,给爸配上药。妈能记住自己的药。妈是凭着记忆摸出药来的。每次都要服好几种药,有降血压的,降血糖的,疏通血管的,还有利肾的等等。大家断断续续地聊了周围发生的情景,我没有说中秋月饼的事,月饼是甜食,爸妈现在都不能吃。我也不说其他与中秋节有关的话题,怕勾起爸妈凄凉痛苦的思绪,而只能说点别的什么。这时,从桌子底下窜出几只花脚蚊子,在身边哼着飞舞,我双手“啪”地一声打掉一只。妈说我们到楼上去吧,楼上蚊子少一些。爸妈每天都这样,服下药就上楼歇息,准备睡觉。
  我扶着爸一直走到阳台上。阳台上散乱的兰花叶大半都焦黑了,几株花花差不多掉尽了叶子,没精打采地戳在那里。
  爸妈不约而同地仰望天空,也许他们在回味年轻时曾看到过的圆圆的中秋月亮。“唉”。爸轻轻而又长长地叹了口气,坐到竹矮椅上。今晚的月亮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妈当然更看不到。我说,妈,你站着不累啊。妈这才无奈而遗憾地转过身,摸着矮凳坐下来。此刻的气氛显得更加苍凉,大家有一句没一句的。妈不置可否地说,没事就早点睡吧。我说,那么你们休息吧。说着,我帮爸妈拴好蚊帐,然后轻轻地走出来。
  屋外的路灯很亮,也很刺眼,我的双脚好像灌了铅或者被什么拖住似的,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劲儿。我边走边想,父母为养育子女费尽了心血,无私地奉献,转眼间,父母已经到了年老多病、朝不虑夕的境地,几十年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我作为儿辈到底给父母报答过什么了吗?我想,今后至少要挤出时间常常去看看他们,让他们在风烛残年中也享受子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
  天空中还是黑乎乎的,看不到月亮,看不到星星……
  微风送寒忆蔡翁
  周建勇
  一九九三年秋天,我怀着愉悦及仰慕的心情,去翠微新村拜访温州著名书法家蔡心谷老先生,我步上楼梯走到四楼敲开蔡老先生的寓所的门时,出来开门的就是蔡老先生。我说明了来意后,蔡老先生就请我进去,便把我迎进里屋,热情的招待了我坐下。
  蔡老先生的房子不大,但非常整洁一张书桌,一张板床,一张椅子,还有一张沙发椅也是特供来访者坐的。窗前的书桌旁栽着一棵“文竹”,那“文竹”已照映着那扇窗户,窗外的阳台上还有几盆兰草,其花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特别的飘逸,窗外吹进了一丝丝凉意,兰花淡淡的香气在整个书室里排闼莹回,书室里似乎很安静,长长的“文竹”也特别显的清新高雅,几盆兰草更把书室里点缀着淡淡清香。
  我落座后,便再作介绍说:“因叶润周老师的介绍特特来拜访你老先生。”我并递上一封叶老师的介绍我的书信,蔡老先生看了以后就说:“原来是叶老介绍来的,你是他学生啊!难得,难得”……
  因我十分喜欢蔡老先生的书法作品,在交谈中就要求他给我写一幅书法作品,他随即答应,稍加思索,就提笔挥毫写下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望天门山》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行书条幅,字体古朴,苍劲,笔笔含蓄,柔中有刚,别有雅趣。
  蔡老先生在书写时,是用很软的毛笔写字的,为了不打扰他,我静心地站在书桌边观看,只见他胸有成竹,挥毫自如,时快时慢,顿挫有力,不几分钟,就题款铃印完成了书法作品。
  我好奇特别强,问蔡老先生书写时用的笔这么软,是什么做的,蔡老先生微笑说:“这是鸡的毛,用公鸡的毛做的。”蔡老先生还说:“用毛笔去写字要掌握其笔的性能,特别是软柔一点的,这样书写起来也就挥酒自如了。”并说自吟诗句以赞书风“忽似闲云忽骇涛,千姿百态出柔毫。”
  说实在话,我那次的谈话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想得到一幅蔡老先生的书法作品,但我以为他是不会接见的,哪里想到我们一见如故。他那种热情豪放和侃侃而谈的面容实在令我感激万分。我想这也是一大缘份吧。
  缘来缘至,在书家前辈面前,我犹如初入学的小子听老师讲课一样,听得特别有味道。
  别时,我为了答谢蔡老先生,就赠给他一本册页,蔡老先生始终不肯接受,便说:“留着给自己用吧,”经过我再三恳让,他才肯同意收下。
  那时,蔡老先生已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但他精神焕发,神气清爽,做事干练,显示出书法家的气魄。
  经过了五年时间的交往,自九三年至九五年间一共写给我的作品有十二余件。在这期间蔡老先生还帮助我为友人们写过五幅作品,每次叫他写,蔡老先生总是甘心乐意不推托,并不摆架子认真的书写每幅作品。其中写过二幅对联“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疏影横斜水清棲,暗香浮动月黄昏。”还写过一幅李白的诗句。蔡老先生最后写给我一幅书法作品是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四条屏四尺对开条幅,当时我在场蔡老先生就写给我的,但十分可惜其作品在装祷的过程中被装祷的师傅偷卖了,现在也不知落在什么地方了。现在想起来我对那四条屏的书法内容记意犹新,也十分清楚,这是蔡老先生给我最后一幅作品,而今被丢失,我实在为之痛惜。
  此外蔡老先生在一九九五年间为我写的斗方扇面,其内容为“雅趣”,“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作品现为俞坚平先生及卢建恩先生收藏。同时因我的邀请蔡老先生到我家玩,我有幸的请到老先生,在我家中蔡老先生书写的硬笔小品更是风趣清新。并在我的册页这样的教导我“学艺之道应克苦勤习,重视学识,品格,修养,方达高境”。我牢记住蔡老先生的教导,对我人生道路上有很大的启发与教育。
  如今,蔡老先生已经不在了,永远的离别了,这真是温州书法家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书风独特,受人敬佩的书法家前辈,这是温州书法家界一大损失。
  现在每当拜读蔡老先生的遗作时,更能勾起那段与蔡老先生的来往情景,他那种只求学艺不图名利的高尚学风和蔼的容颜深深地落印在我的脑海里。他那种为人以及孜孜不卷的教导,对我人生选择和学习态度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诗曰:
  微风送寒忆蔡翁,
  拜读遗作泪沾襟。
  谈笑风生心若谷,
  孜孜不倦恩师情。

知识出处

瓯海

《瓯海》

本书收录了瓯海1991年至2005年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诗歌、散文、人物、小说、寓言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