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山探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371
颗粒名称: 灵泉山探究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2
页码: 22-23
摘要: 灵泉山,地人已经不知其所在,笔者近来问之于当地文史界前辈,也各有说法,或说是在楼奇岭上,其根据是《(嘉靖)太平县志》卷八《寺院》下“惠众禅寺”记载:“在楼奇(一作崎)岭上,宋开宝元年建,名灵泉,治平元年改今名。”如果考察蒲华当日所赋诗的情景,似乎颇与楼奇岭上的灵泉山相合,他与林梅臣赶赴三十里去登高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九月八日晚上宿于山下,九日早晨登山就更显得从容优裕些。据《温岭县志》第二章记载,此山海拔359.8米,登览也不甚艰辛。蒲华与友人重九登临,也很有可能。近期, 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学者倾向于这一说法。
关键词: 灵泉山 蒲华

内容

灵泉山,地人已经不知其所在,笔者近来问之于当地文史界前辈,也各有说法,或说是在楼奇岭(现楼旗尖)上,其根据是《(嘉靖)太平县志》卷八《寺院》下“惠众禅寺”记载:“在楼奇(一作崎)岭上,宋开宝元年建,名灵泉,治平元年改今名。”据《(嘉庆)太平县志》卷一载,楼崎岭,在县西北三十里,“崖石陡绝, 直上凌霄汉,翩翩若幡幢然”,“顶有龙湫,汇为潭,每云雾罩则雨”,“晋王氏居其麓,种菊满山”。明谢铎、叶良佩等都曾登高赋诗。如果考察蒲华当日所赋诗的情景,似乎颇与楼奇岭上的灵泉山相合,他与林梅臣赶赴三十里去登高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九月八日晚上宿于山下,九日早晨登山就更显得从容优裕些。据《温岭县志》第二章记载,此山海拔359.8米,登览也不甚艰辛。但《(嘉靖)太平县志》卷八“明因寺”下又有如此记载:“在南隅,唐咸通五年建,始名灵泉,宋大中祥符元年重建,改今名。”从记载中我们知道,此灵泉山,就在太平县城南边不远,为历代文人墨客寻幽揽胜之地,如明代进士、诗人林璧,清代诗僧戒庵都曾游览或结茅,纷为题诗。蒲华与友人重九登临,也很有可能。近期, 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学者倾向于这一说法。

知识出处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游幕缘由、游幕之初:花前共举觞、长期寓居:台山游历路三千、蒲华艺术成长中的台州元素、风雅之盛: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的精神世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