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远古东沤、越瓯原始海洋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海运海港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70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远古东沤、越瓯原始海洋开发
分类号: F552.9
页数: 6
页码: 5-10
摘要: 根据远古地质学研究资料,我国东南沿海的海域态势,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形成和变迁时期,大约在远古第四纪早期,我国沿海地区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南北最大河流为长江、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闽江等。台温沿海是我国海域中政治、经济、军事颇为重要的区域。正处于南北寒流和暖流交冲地带,形势险要,山林起伏,海洋鱼类特产十分丰富。温台还是我国最早的古港之一。沤越人民在我国上古开发海洋方面表现出的聪明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炳彪史册。
关键词: 海港 交通运输史 台州

内容

根据远古地质学研究资料,我国东南沿海的海域态势,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形成和变迁时期,大约在远古第四纪早期,我国沿海地区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东海北与黄海分界,南与闽越的南澳岛和台湾群岛相接,东与日本九州隔海相望。南北最大河流为长江、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闽江等。台温沿海是我国海域中政治、经济、军事颇为重要的区域。正处于南北寒流和暖流交冲地带,形势险要,山林起伏,海洋鱼类特产十分丰富。温台还是我国最早的古港之一。
  台州山海水连成一片,美丽的台州湾、乐清湾、三门湾区域港门林立,肥沃丰饶,多彩多姿,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奇观”。“山海雄奇、神奇幽秀”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台州区域的资源优势;而辽阔海洋和海域资源则是未来发展的优势,是台州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临黄太(温岭)地区人口约占台州70%以上,经济总产值为80%,“温黄熟,台州足”,惠及四明、嵊县、丽水及福建北部。因此,台州今后发展的总战略,是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开发东部海域、海运、海产的资源,推进并带动西部秀丽山区的开发。这不仅是台州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的深刻经验和教训,也是今天推进经济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实现台州现代化事业的当务之急。
  远古越沤人很早就有海洋开发意识,海上活动比较活跃,而且对当时我国东南沿海海域的开发有相当影响。《山海经·海南经》云“瓯居海中”,《史记· 正义》云“瓯于歧海中”,《越绝书》称“大越、海滨之民”,郭璞注《山海经·海南经》还说:“瓯即今临海、永宁县。”①这就充分说明早期台温人民,是居住在东南沿海善于从事海域和海洋开发活动的民族。在今椒江、温岭沿海就发现远古的单型独木舟。我国著名海运史家孙光圻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中说:“在东海沿岸和舟山群岛一带,由早期航行所进行的文化传播现象十分醒目,当时沿海人民已能制造并驾驭相当成熟的独木舟,到较深的近海水域进行航海活动了。” 我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较广。金祖明同志根据多年考古所得文物遗存,按其类型分为三地区:一、灵江上游,其代表性文化遗址有仙居郑桥下汤村、天台左溪五十罗庵、临海河头下湾山洞等遗址。二、灵江中游,其代表性文化遗址有临海城东白云山、杜桥塘头庵、上盘城山村、黄岩双宝珠、红旗日照寺、椒江观音洞、温岭泽国丹崖山、琛山楼旗村等遗址。三、沿海岛屿一带,其代表性文化遗址有三门亭旁村、六敖尖坑山、路桥小人尖、玉环三合潭等遗址。
  这些遗址一般散布在沿海山谷平原和平原近水处;或沿海沿岸易于避风的港湾处。可见台州原始人类在选择自己生活居地时,已意识到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有利地形,从事生产活动、与自然界抗争而求生存的技能有了很大进步。
  从目前台州各地所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磨制石器的技术,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并开始栽培水稻,各式各样的陶器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具。
  沤越、瓯越擅长水上活动,古籍称其为“龙的子孙”。《说苑·奉使篇》说: “彼越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又说: “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发文身,以象龙子。”所以《淮南子》载:“越人便于舟、胡人便于马。”①《史记·严助传》云:“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列子·黄帝》称古瓯似有“沤鸟”图腾:“海上之人,有如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王元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沤鸟即瓯鸟,可能是先古台温的图腾信仰。《逸周书》记“瓯人蝉蛇”,句越“骆鸟”;《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台温瓯越古有“江潮鸟”大如鹳,“潮起即鸣”,“世乐鸟,五色成文,头上有冠,鸣曰天下太平”,都是古越人的信仰;有“龙”则应有“凤”,相互印证。浙东地区发现古代石壁岩画,留有类似的象形图案。《山海经》称南藏“书禺始作舟”,“夸快为舟、剡木为楫”。在温岭、椒江、吴兴、余姚都发现距今四五千年的独木舟,被认为是我国古船的母船型或早期型式之一,揭开了古代航海的一页。《越绝书》说:“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则飘风,去则难从。”这些都说明早期越人习于漂流涉海,航海工具和操作技艺已有相当水平。《竹书纪年》说东越并非“蛮荒之地”,能制作舟船航行到中原,故称“于越献舟”、“于越来宾”。“于越”的“于”,学者有认为是助词,也有认为是确指绍兴、宁波、余姚,或者包括台温、闽南一带的越人。总之, 越人,尤其是东越族人民习水、便舟、擅长造船,活跃于海上,敢与大海作斗争, 他们开发海洋的活动,为中国航海史写出最初的光彩篇章,留下光辉的印记。
  商周时期,台州属于沿海东越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越族史学者蒋炳钊认为:“东越是百越一部分,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等一部分地区,因其居地在东部沿海,故称东越。”①显见,东越有别于苏南和浙北一带的吴越、句越, 闽南、广东的闽越、南越,以及广西、云南和中南半岛的骆越。《史记》和《汉书》的《东越列传》、《东夷列传》明确记载,战国秦汉时期,浙南闽北和福建中、南部建立了两个王国,“秦并天下,皆废于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闽越王无诸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②。闽中郡实际上就是古代越沤和后来西汉初年东海王国与闽越王国的前身。关于闽越王和东海王,有些学者认为是浙北越国王族的第七代后裔;有的认为就是春秋末期东越王国分裂成的两个王国。陈可畏先生称:“楚灭越,其大多数在王族的率领下,退到钱塘江以后, 又为楚逼,再南退到灵江、瓯江流域及福建。”这就是后来的东越,因此认为东越是浙北于越和勾越的王族建立的。我以为楚灭越后,“勾践遗族四散,而滨于江、海之上”,确有一部分吏民进入浙南、闽北的东越地区,所以《史记》正义释“江、海”在今临海、永宁(温州、黄岩一带)等地,但秦汉初年所建立的东瓯(海)王国和闽越王国绝不是勾践遗族所建立。③ 一、浙南、闽北早在夏商周三代已有土著越沤。我们在温州、黄岩、临海等古瓯越地区发现的出土文物、遗存,有自己的特色,说明瓯越人民早就生活居住在这些地区,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宗族形式,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作,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四散南下的勾践遗族不可能把他们全部赶跑。二、早在新石器时期,台州仙居下汤、玉环三合潭、福建仙游一带已有自己的宗族文化,出土的陶器、石器、青铜、瓷器等遗物,大同小异,但和浙北迥然不同,说明当地不仅有土著越族人民居住,并已建有独立方国,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文化。三、在汉初被封立在浙南、闽北的王国,称东海王国、闽越王国,而不称勾越王国、吴越王国,可见秦汉初年居住温台和闽北的东瓯、闽越人依然继续生存、繁殖和发展,并且还为后来的兴汉灭楚、打败项羽、建立汉国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汉高祖、汉惠帝称他们“佐汉有功”,故封为东海王、闽越王。总之,温台一带的沤越或瓯越人民,从远古开始就在东南海域的浙南、闽北一带活动、开发,到秦汉初年建立了颇具规模的独立方国,经历了将近三四千年的曲折发展的历程。他们开发自己的山河, 擅长海上活动,和东南各地的其他越族,以及中原华夏各族人民进行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共同推进了中华民族古文明的发展。
  沤越人民在我国上古开发海洋方面表现出的聪明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炳彪史册。据1999年《东南文化》第三期《远古灵江人或澄江人发现》载:1981年3月,在灵江、椒江交接的凤凰山麓发掘出来的石堆中,发现并陆续采集到东南沿海罕见的远古人骨、头骨、石器、穿孔饰品,以及古脊椎动物化石、贝类、果核等。“其中有不少属于经过粗糙磨制并反复敲击的击鱼、捕鱼和袭击地上以及空中动物如蝉、蛇等用的石器、木棒;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海贝、海壳饰品;其中还可看到悦人眼目且与天地间万物相类似的象形卵石,进行玩赏。”这些遗物、遗迹与我国古代早期文献《逸周书》等所说“越人水行而山处”, “东越海蛤,瓯人蝉蛇”可谓不谋而合。凤凰山麓的“灵江人”,亦称“永宁人”、“黄岩人”,是台州早期原始人类,他们的海上开拓活动,是东南沿海远古人类文明的象征,这些可贵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东南沿海早期人类活动有着重大意义。
  距今五六千年前灵江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较广,按其类型分布在三个地区:灵江上游有仙居下汤、天台左溪等文化遗址;灵江中游有临海白云山、黄岩双宝珠、温岭泽国和椒江观音洞等文化遗址;还有就是分布在沿海岛屿的玉环三合潭、路桥灵山小人尖、三门亭旁村等文化遗址。灵江上游和中游,从其地质结构以及目前所发掘的实物资料海蛤、海蚬化石而言,也应认为近海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一般都散布在近海河流或靠溪流的山谷平原地带;有的则是选择在沿海和溪河沿岸的易于堵风避浪的港湾深处,可见台州原始人类在选择自己生活居地时,已意识到利用靠海、近海所提供的有利地形。温岭、椒江沿海,发现多处原始人类的独木舟,用于采集和捕捉海上动物、植物等自然界资源,求得生存,繁殖后代。他们制作粗糙的磨制石器,开始和海洋进行抗争,并开始定居生活,建造简陋的竹木结构的房屋,敲磨打击石器,驯养牛羊动物,壮大原始群体,来安定自己的住所,并发展自己的智能。在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不仅有“东南沿海共同文化特征的一种特殊石器———段石锛”①,而且还有渔猎和原始锄耕所用的石镰、石钺、石斧、石镞等。值得一提的是,沿海新石器文化遗址大部分分布在山脉西北的山间平地和傍海的山间谷地之中,说明远古人类已经懂得台风来自东南方向,并利用依山傍海的特殊地形,避免台风和暴雨的冲击,让高山峻岭挡风避灾,以求得生存和繁殖。
  最早最典型的是在沿海岛屿的三合潭、路桥小人尖和近海傍溪的下汤村的河谷地带,发现新石器晚期的印纹陶、原始青瓷和石棚、窖藏、墓葬、窑址,以及竹木结构的屋梁、柱头、榫头等。石器的工艺特征是体大色新,琢磨比较精巧,并开始使用巨型石器和大型石犁;在三合潭、马头山、亭旁和路桥徐山一带祭祀遗址中出土的豆、盂、盘等原始青瓷,其装饰纹都为下划印的S纹、针点纹、象形鱼纹,这明显反映了海域地区各类海产的综合特征。在东越的临海上山冯、水洋,温岭楼旗村,温州手阳、玉环三合潭发现的属于铜石并用时期的原始青铜器,有兵器、用具器等生活、生产工具,具有近海先民与海洋斗争的特点:锋利、尖刻、形式多样。有的是铜、锡、铝合金,配料合理,火候比较得宜, 铸作达到一定水平,虽然质地粗疏,形制简单,但仍呈现出清新而犀利的青铜文明的特色。② 稍后在上山冯遗址出土的二窖近百斤饼形铜料,当为两汉之交的文物,可见当时青铜生产数量已相当可观,工艺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值得重视的是,在商周时期宁海、椒江都发现原始人类航海的二级独木舟,虽然是形制简单的一根大木,但要用大型石斧、梳形石刀,以及敲凿的石器工具,方能成舟;这说明随着原始锄耕、渔猎,特别是捞捕渔业的发达,原始手工造船也开始从锄耕、渔猎业中分化出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所载:“1970年在浙江温岭发现长7.1米,中宽1.1米,舱深0.5米,舟体有用刀斧,又以火烧加工的独木舟。”学者认为这是春秋战国以前的遗物。这些生产工具和技术工艺的展示,是台州早期沤越人聪明智慧的突出反映,是推动台州海洋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所以后来商周时期中原王朝文献中多次出现有关“越释钺”、“于越献舟”、“越人习舟,水行而山处”等记录,证明越人是我国上古擅长海洋开发的先进民族。

附注

① 林华东《试论河姆渡文化与古越族的关系》,引自《百越民族史论集》第34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① 《淮南子·齐俗篇》。 ①②③ 蒋炳钊《东越历史初探》,引《百越民族史论集》,第99页。 《史记·东越列传》。 拙著《台州文化发展史》、《战国至秦汉台州历史及文化概貌》。 ①② 林惠祥《中国东南亚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考古学报》1958年第三期。 金祖民《台州新石器文化初探》。

知识出处

台州海运海港发展史

《台州海运海港发展史》

本书共十五章,内容包括:台州海域和远古越沤的海上活动、瓯越兴起和东海王国海洋海交的开拓、秦汉章安古巷的崛起及海运兴衰、三国两晋海外拓展和临海郡的海航海交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