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于黄绾研究的建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621
颗粒名称: 三、对于黄绾研究的建议
分类号: B248.6
页数: 4
页码: 213-216
摘要: 行文至此,笔者愿意并乐意结合自己近七八年来研究黄绾著作、思想的心得体会,提出深入研究黄绾的一点儿建议,与学界同仁分享。黄绾的文学、教育思想,尤其是黄绾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学术地位应该予以彰显,可惜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此外,联合地方政府、学界同仁、洞黄黄氏后人之力量,协同合作,择机举办“黄绾学术思想研讨会”,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笔者深信,随着《黄绾集》的编辑整理出版,当代学人对于黄绾生平、著作思想研究,必然会更上一层楼。后生小子作为久庵先生黄绾著作、学问的景仰者、研究者,愿与学界同人一并努力,携手前行。
关键词: 黄绾 哲学思想 文集

内容

行文至此,笔者愿意并乐意结合自己近七八年来(2008—2016)研究黄绾著作、思想的心得体会,提出深入研究黄绾的一点儿建议,与学界同仁分享。
  关于黄绾生平之研究,应重视对《(民国)洞黄黄氏宗谱》的利用,其中对黄氏先祖的记载颇为详细,并有黄绾佚文存录于其中。对于黄绾生平传记的研究与写作,我们基本上停留在容肇祖先生《黄绾传》的材料堆砌梳理之上,故而一部内容充实、考证严密、史论结合、雅俗共赏的《黄绾(评)传》编写,也是一件值得考虑的学术研究工作。此外,黄绾与阳明后学之间的学术交游、黄绾与明代中期政治家的交游,也是不错的选题,建议学界同仁对此开展研究,厘清黄绾与明代中晚期的阳明学、黄绾与明代政局的关系。黄绾的文学、教育思想,尤其是黄绾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学术地位应该予以彰显,可惜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
  数十年来(1940—2015),海内外学者关于黄绾研究论著有80余种,择选其中的优秀上乘之作,编辑出版《黄绾研究论集》,为后之学者研究黄绾提供便利,也是亟待进行的一项工作。此外,联合地方政府、学界同仁、洞黄黄氏后人之力量,协同合作,择机举办“黄绾学术思想研讨会”,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此外,整理影印出版黄绾于嘉靖十三年(1533)序刊的《阳明先生文录》(现藏日本国京都大学文学部),不仅对于丰富王阳明存世文集,而且对于深入研究黄绾与王阳明、钱德洪的关系,也极具学术价值。
  笔者在检录地方学者的文献史料之时,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学术争鸣” 现象,比如黄绾的“籍贯之争”,这种互相切磋的学风值得鼓励;但是“地方保护主义”式的意气之争,要不得。还有,黄岩地方上相传有“池黄两家墓地、风水之争”,为此,黄岩城西的池氏后人撰文《明代的一场官司》,称黄绾之祖因与池氏争风水,移(池)柩换(黄)棺,而后“黄氏父子为官明目张胆”,“清明上午扫墓”云云;为雪冤申诉,池氏后人至京师告状,皇太后“令大臣查访黄姓父子之劣迹,终被弹劾”云云。① 很明显,此类民间逸闻传说与正史文本记载不符。时至21世纪的今天,池、黄两家后人有必要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之下,以史实为依据,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讲明真相,使得池、黄两家后裔之间“化干戈为玉帛”,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更何况“池黄两家是亲戚”②呢?还有,《无锡高氏谱·高材传》、《锡金县志·高材传》记载黄岩县令高材惩处尚书黄绾之事,其是否属实,也需要以事实与史料为依据进行详细考论。此外,黄绾的墓葬屡迁之谜,即黄绾哲嗣黄承忠《黄绾传》所记黄绾之墓“始葬于邑南东盘山;以家多变,迁葬委羽山文毅公墓前;以地多水,又迁于紫霄山之南曰长陇”③的真实原委也值得学者关注。笔者的主张是,后世学人研究先贤黄绾之生平与著作,应采取尊重历史、心存敬意、同情理解的态度。
  说句题外话,笔者在检录、查阅黄绾研究论文之时,发现部分学者在对黄绾著作、思想进行研究之时,有抄袭前人时贤的学术观点而不加注释、不作说明的学术失范现象。还有部分论文据称使用了黄绾存世文集诸如《石龙集》①, 但是通篇注释之中未有《石龙集》的一处引文,这也是一种对读者不负责任的不良学风。新近刊发的论文据称黄绾研究论文“寥寥数篇”云云,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单单围绕一部三万余字的《明道编》就有数十篇论文发表,怎能说是“寥寥数篇”呢?部分学者在对黄绾学术思想进行研究之时,重复选题乃至“人云亦云”式“炒冷饭”现象时有发生,这也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无形浪费。
  在此,笔者呼吁并建议年轻的学者朋友,不应只是依据现成的编校著作(《明道编》),“坐而论道”,我们应该“一手拿着望远镜”,开拓学术研究视野,关注港台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更应该扩大黄绾存世著作的搜索范围,一句“黄绾著作很多……除《明道编》外,其他诸书都已佚失了”,就使得后辈学人主动放弃对黄绾存世著作的搜集、检录的做法不可取;我们还应该“一手拿着显微镜”,虚心向地方学者研究、观察问题的方法论学习,并重视地方学者(比如黄岩历史学会) 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论著虽未必符合现代学术规范,但是地方学者重视实地考察、注重从地方志书、家乘谱牒等文献中发掘史料的治学方法,值得借鉴。
  承上,随着新编《黄绾集》的整理出版,黄绾佚文的辑录工作也应提上“议事日程”。明代台州籍阳明学者潘瑊辑录的《天台胜迹录》中录有不少阳明学人讴歌天台胜景的诗歌②,其中有黄绾所作诗歌若干首,其中不排除有《黄绾集》未收录的诗歌。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明刻本的《宋杜清献公集》,其卷首有黄绾在嘉靖二十六年所撰序文③,《黄绾集》则未收录。今天津图书馆藏有明朱质刻本《甓余杂著》(现收录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8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卷首即载有黄绾撰写的“序”文一种,末署“嘉靖二十有八年夏四月望日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赐一品服前詹事府詹事兼侍讲学士同修国典经筵讲官久庵居士黄岩黄绾撰”。永康地方学者程朱昌、程育泉重新编辑整理的《五峰书院志》(增订本)卷十二所录《答周厚峰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345—346页)、《与一松先生书》(第372页),亦系《黄绾集》佚文。
  再有,黄绾佚著颇多,尤其是黄绾“落职闲住”后当有不少诗文篇章,而我们目前所能裒辑到的诗文(主要是《久庵先生文选》)有限。总之,黄绾佚文的辑录工作也是一件有意义的学术工作。
  笔者深信,随着《黄绾集》(《石龙集》、《久庵先生文选》、《知罪录》)的编辑整理出版,当代学人对于黄绾生平、著作思想研究,必然会更上一层楼。后生小子作为久庵先生黄绾著作、学问的景仰者、研究者,愿与学界同人一并努力, 携手前行。

附注

①池太华:《明代的一场官司》,《黄岩史志》,1988年第3期,第88页。 ②池太华: 《池黄两家是亲戚》。按:笔者手头上有《池黄两家是亲戚》一文复印件,但是具体载于《黄岩史志》的哪年(1988? 1989?) .第几期,有待查证。 ③转引自《洞山黄氏宗谱)卷四,第47页。黄承忠撰《洞山黄氏宗谱·黄缩传)全文又见拙编《黄绾生平学术编年》,第378-379页。 ①据笔者调查 .寻访所知,目前中国哲学、思想史学界学人之中拥有《石龙集》二十八卷复印件的学者有唐字元先生(8本学者土田健次郎.新加坡学者李焯然帮助提供,已转交吴锐研究员)、钱明研究;员(浙江省杜科院哲学所藏有复印件).张宏敏博士.朱湘钰博土.吴孟谦博士、朱红博士.王传龙博士等,其中唐宇元(转交吴锐)、朱湘钰、张宏敏(朱湘钰提供)、王传龙等还复印有《久庵先生文选)十六卷,此外吴震教授留学日本期间翻阅过《石龙集》.《久庵先生文选) ;吴震教授、张宏敏还先后查阅过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所藏《知罪录》。 ②《天台胜迹录》一书已由台州学院中文系胡正武教授点校,于2010年11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③巩本栋: 《论城外所存的宋代文学史料》,《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年第1期。

知识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黄绾年谱简编》

本书是研究浙江台州籍阳明学者——久庵先生黄绾的专著,所录文献,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再现黄绾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涉及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