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义利之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620
颗粒名称: 9.义利之辩
分类号: B248.6
页数: 2
页码: 212-213
摘要: 关于黄绾的“义利之辩”,也是学者关心的问题。侯外庐先生的《明道编序》、《中国思想通史·黄绾的哲学思想》指出:黄绾一反过去正宗学者的“正其谊不谋其利”的命题,认为利和义二者应该并重,不能仅重义而轻利。他在阐明这一点时,仍然是从“天性人情之真”出发的。刘辉玲有《黄绾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一文,称黄绾身为王门弟子,亦身处王学盛行的时代,在重义轻利思潮达到高点,能提出义利并重的观点,对王学和宋儒均给予严厉的批评,可见黄绾思想的独到性和特殊性;她所提出的反虚务实、肯定私欲的价值和重视理财等观念影响后世深远,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黄绾 哲学思想 文集

内容

关于黄绾的“义利之辩”,也是学者关心的问题。
  侯外庐先生的《明道编序》(1959)、《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黄绾的哲学思想》(1960)指出:黄绾一反过去正宗学者的“正其谊不谋其利”的命题,认为利和义二者应该并重,不能仅重义而轻利。他在阐明这一点时,仍然是从“天性人情之真”出发的。① 葛荣晋先生(1989)以为黄绾从“道心在人心中”这一重要命题出发,一反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主张“义利皆不可轻”,“义存利中”②。
  王宝汉的硕士论文《黄绾理学思想研究》(1999)第四章第一节题曰“(黄绾)的义利观”③,指出:黄绾在义利观上,斥责禅学乃自私自利之学,并在王守仁不排斥治生的前提下,更进一步阐释治生之于圣学的重要性,发扬实学精神。
  张安奇、步近智《中国学术思想史稿》(2007)以为与“天性人情之真”的人性论相似,黄绾又主张“义利并重”,而“圣人之学”就是要研究如何统一义利, 使其“得其正”④。
  刘辉玲有《黄绾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2010)一文,称黄绾身为王门弟子,亦身处王学盛行的时代,在重义轻利思潮达到高点,能提出义利并重的观点,对王学和宋儒均给予严厉的批评,可见黄绾思想的独到性和特殊性;她所提出的反虚务实、肯定私欲的价值和重视理财等观念影响后世深远,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⑤

知识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黄绾年谱简编》

本书是研究浙江台州籍阳明学者——久庵先生黄绾的专著,所录文献,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再现黄绾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涉及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