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年甲申(1524),四十五岁,在南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435
颗粒名称: 嘉靖三年甲申(1524),四十五岁,在南都
分类号: B248.6
页数: 4
页码: 35-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绾嘉靖三年甲申(1524),四十五岁,在南都的记事。
关键词: 黄绾 年谱 简编

内容

正月,黄绾抵达南都,与时任南京刑部郎中黄宗明共讲圣贤之学。
  正月二十一日,“大礼议”再起。南京刑部主事桂萼上《正大礼疏》,并录南京兵部右侍郎席书、吏部员外郎方献夫《议大礼疏》,请改称孝宗曰皇伯考,兴献帝曰皇考,兴国太后曰圣母。
  二月,嘉靖帝得桂萼、席书、方献夫议礼诸疏,“下廷臣议”。
  二月十一日,大学士杨廷和致仕。
  二月十二日,黄绾继张璁、桂萼之后,向嘉靖帝上疏议“大礼”,曰:“武宗承孝宗之统十有六年,今复以陛下为孝宗之子,继孝宗之统,则武宗不应有庙矣。
  是使孝宗不得子武宗,乃所以绝孝宗也。由是,使兴献帝不得子陛下,乃所以绝兴献帝也。不几于三纲沦、九法斁哉!”奏入,帝大喜,下之所司。《石龙奏议》称这道奏疏为《大礼第一疏》,《知罪录》名之曰《一上大礼疏》。三月二十四日,奉圣旨:“是,该衙门知道。” 二月二十八日,黄绾再次疏申前说,上《大礼第二疏》,亦称《二上大礼疏》。
  四月二十日,奉圣旨:“该衙门知道。” 三月二十一日,罢礼部尚书汪俊,特旨用南京兵部右侍郎席书为礼部尚书,席书并未立即赴任。杨廷和、汪俊先后去职,时在南都的黄绾有《寄阳明先生书》(二首之二),就杨、汪二人罢官去职事,发表看法。
  三月二十九日,于南都俄闻帝下诏称“本生皇考”,黄绾复抗疏极辨,拜《大礼第三疏》,亦称《三上大礼疏》。
  三月,吏部员外郎方献夫,亦再上疏议“大礼”。
  四月十五日,上昭圣皇太后尊号曰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十六日,上兴国太后尊号曰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十九日,追尊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闻讯,黄绾又与张璁、桂萼、黄宗明合疏争,奏请嘉靖帝当明父子之大伦, “继统而不继嗣”,称孝宗为皇伯考、孝宗皇后为皇伯母,去兴献帝“本生皇考” 之“本生”二字。奏入,帝大悦,数月之后下诏,卒如其言,“大礼”乃定。(黄)绾自是大受帝知,(黄)宗明亦遂蒙帝眷。
  四月,邹守益上疏,请罢兴献帝称考入庙。帝大怒,下诏狱,谪广德州判官。
  四月,黄绾把自己“议礼”三疏寄呈尚在越中讲学的王阳明,阳明先生以为黄绾之议“甚明”。与此同时,霍韬、席书、黄宗明先后皆以“大礼”问阳明先生, 竟不答。
  五月,黄绾重申自己于“大礼议”之主张,作《大礼私议》。
  五月,张璁、桂萼奉诏抵京师任职,群臣侧目,欲扑杀之,二人处境险恶。
  张璁在嘉靖三年连上《正典礼》第二、三、四、五、六、七疏。
  六月五日,黄绾等议礼官受到御史郑本公等四十四人连章攻击,诬称“黄绾如鹰犬,张啄而旁噬”。
  六月十三日,以主事桂萼、张璁为翰林院学士,方献夫为侍讲学士。与此同时,张璁、桂萼继续受到护礼派攻击。十八日,御史段续、陈相请正席书、桂萼罪。二十五日,鸿胪少卿胡侍言张璁等议礼之失。
  六月,黄绾有《与罗峰见山书》(三首之一),涉议礼事。
  七月,十二日,嘉靖帝更定章圣皇太后尊号,去“本生”之称。十五日,廷臣伏阙,固争“本生”二字不可削。章上,不报。百官跪哭争之,“左顺门事件”发生,下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锦衣卫狱。二十日,杖马理等于廷,死者十六人。二十一日,奉安献皇帝神主于观德殿。二十六日,毛纪致仕。二十八日,杖修撰杨慎、检讨王元正、给事中刘济、安盘、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于廷,张原死,杨慎等戍谪有差。
  七月,国子监助教薛俊病故,黄绾应其弟薛侃之请,成《薛助教墓志铭》。
  八月一日,大同兵变,杀巡抚都御史张文锦。
  八月四日,黄绾汇编其本人议礼奏疏,辑成《知罪录》第一、二卷。
  八月二十八日,湛若水由翰林院侍读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之于“大礼议”的态度,是倾向于支持杨廷和、汪俊等“护礼派”。湛若水到南都任职,与黄绾有往来。此外,湛若水于南京国子监任,筑观光台以集四方来学者, 并作《心性图说》以教士。
  八月,席书应召入京,正式出任礼部尚书。先是原任礼部尚书汪俊以争建庙事去位,特旨用席书代之。
  九月四日,席书、张璁、桂萼等廷臣,奉诏定大礼。
  九月五日,嘉靖帝定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 章圣皇太后为圣母。十五日,诏布告天下。“大礼议”以嘉靖帝支持下的张璁、桂萼、霍韬、方献夫、席书、黄绾、黄宗明、熊浃等“议礼派”的胜利而基本结束。
  九月,黄绾有书函与张璁、桂萼二人,作《与罗峰见山书》(三首之二、三), 并涉“议礼”诸事。
  九月,锦衣卫革职百户随全、光禄寺革职录事钱子勋希旨,言献皇帝梓宫宜改葬南京天寿山;嘉靖命礼部集廷臣会议以闻,下礼官并议。时在南都的黄绾闻讯,上《止迁献帝山陵疏》。
  九月,张璁亦上《显陵议》第一、第二疏,反对献帝迁陵改葬事。
  九月,御史王木上疏,荐大学士杨一清、尚书王阳明,言:“今欲兴道致治, 非二臣不可。”章下所司。
  秋,黄绾赋七言绝句《访碧峰和尚》、《迟山为刑部邵照磨赋》等。
  秋,友人戴子良卒,黄绾有《奠戴子良方伯文》。
  冬,黄绾作七言绝句《写松赠仲思舜侍御》。
  是年,黄绾为使应良在“大礼议”事上与张璁、桂萼等达成一致,抄录自己议大礼诸疏与应良,还有《寄应元忠书》(三首)。应良不听,与黄绾有隙。
  是年,黄绾长兄黄绍卒。
  是年,黄绾与贵溪县令薛宗铠有书函往来,作《答薛子修书》。
  是年,王阳明在越,门人日进。郡守南大吉以座主称门生,辟稽山书院,聚八邑彦士,身率讲习以督之。南大吉还续刻《传习录》于绍兴,并作《传习录序》一种。
  是年,王阳明有书函《与黄宗贤一》。嗣后,黄绾就“著察之教”与王阳明进行切磋,成《寄阳明先生书》(二首之一)。
  是年,黄绾与南京刑部主事胡森结交。一日,胡森造访黄绾官邸,请黄绾为其父竹山翁别号———“竹山”作记;因黄绾与竹山翁相知,遂成《竹山记》。
  又,胡森奉养其父竹山翁、母王氏于南都寓所,黄绾获游于竹山翁、胡森父子间,“辱知最深”;一日,坐于燕寝,胡森请黄绾为其南都寓所命名,黄绾名之曰“善养”,并作《善养轩记》。
  是年左右,黄绾为太平石库钟氏后裔所创置的“合宗祠堂”作记,成《钟氏合宗祠堂记》。
  是年左右,南都名医谢贡资请黄绾为其自号“巢云”作记,黄绾有《巢云记》。
  是年左右,黄绾在南都龙广山,结庐以玩《易》,庐舍名之曰“学易”。还追记自弱冠以来学《易》、玩《易》的经验与体会,成《学易轩记》。
  是年左右,黄绾有《寄婿高洵书》,劝勉女婿高洵习举业之时,以圣学为先, 还希望高洵与小儿黄承文一同前往越中,师从阳明先生。
  是年左右,黄绾作《寄王定斋书》(二首)。

知识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黄绾年谱简编》

本书是研究浙江台州籍阳明学者——久庵先生黄绾的专著,所录文献,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再现黄绾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涉及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