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九年甲戌(1514),三十五岁,在黄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425
颗粒名称: 正德九年甲戌(1514),三十五岁,在黄岩
分类号: B248.6
页数: 3
页码: 20-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绾正德九年甲戌(1514),三十五岁,在黄岩的记事。
关键词: 黄绾 年谱 简编

内容

二月晦日,黄绾登紫霄山顶,“夜烧生叶卧峰头”。
  春,湛若水奉母北上、入京复命之时,与王阳明会于滁阳之间,有儒佛之辩。春夏间,湛若水抵京师。
  春,会试,霍韬、黄宗明、应典等中进士。
  四月,王阳明升任南京鸿胪寺卿,离开滁阳至南都供职,专以良知之旨训学者。
  五月,王阳明在南京,与门弟子相与论学,门弟子亦有渐背师教者。
  深秋,黄绾有七言绝句《吾庐》。
  是年,黄绾在黄岩紫霄山中构草庵,并在灵岩为王阳明、湛若水各建一亭, 名之曰“阳明公亭”、“甘泉公亭”,并称“二公亭”。黄绾有七言绝句《紫霄怀阳明甘泉》,敬候王阳明、湛若水的来访。又成《寄阳明先生书》。
  是年,王阳明在南都讲学,因信奉朱学的魏校与之有“门户之分”,阳明门弟子与魏校门生之间亦展开论辩,颇似当年“朱陆之辩”。远在黄岩的黄绾与魏校不曾相识,但见过魏校写给乃师李逊庵的几通书函,便修《答邵思抑书》寄呈与魏校有交往且在南都任职的好友邵锐,希望邵锐从中调解,劝说魏校及其门生摒弃“门户之分”,与王阳明一道共倡圣学。
  是年,王阳明、魏校之间在南都发生的学术争论,已传至京师,京师友人致函黄绾,告知此事。出于维护王学立场,黄绾又致函先前在京城结识而此时在杭城任职的李逊庵,作《复李逊庵书》。以为逊庵之学与阳明之学无异,希望作为魏校业师的李逊庵能够从中加以调停,劝说魏校放弃门户之见,“朱果有益于此则求之于朱,陆果有益于此则求之于陆,要皆自成其身而已”。从而“以天地为度,各通其志,各尽其力”,共倡圣学。
  是年,时亦在南都供职的阳明门人王道受魏校、邵锐之影响,与乃师王阳明、好友黄绾所主“圣人之学”渐行渐远。王道先后有两封书函与黄绾,委婉告知自己对阳明之学“疑而不信”,并希望黄绾就魏校、王阳明之间的学术同异发表意见。黄绾以古圣贤相传之心学为参照,成《复王纯甫书》(二首之一),反对门户之争。或许系学术立场有异,王道未对黄绾书函作出答复。黄绾再有《复王纯甫书》(二首之二),希望深得魏校之说的王道覆函介绍魏校之学,以便甄别二家之学术同异。尽管黄绾不识魏校,但坚决以为王、魏二人的为学宗旨“元无不同”。
  是年,仙居学人应良偕永康学者应典,至黄岩紫霄山,拜访黄绾,遂一道切磋论学。
  是年左右,邻老林君自谓北宋西湖处士林逋支裔,裒辑林逋遗诗,将以锓梓,请黄绾为诗集《林和靖诗集》作序,黄绾乃成《林和靖诗集序》。

知识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黄绾年谱简编》

本书是研究浙江台州籍阳明学者——久庵先生黄绾的专著,所录文献,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再现黄绾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涉及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