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世俗人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368
颗粒名称: 2. 世俗人士
分类号: B94
页数: 4
页码: 359-362
摘要: 何福庆(1909—?),祖居广东南海恩洲王圣堂村。有意效法济公普济众生,创立何济公药厂,又因为厂名谐音为“活济公”,遂使“何济公”其名不胫而走。倡导“半为慈善半营生,利人利己驰盛誉”的经营理念。他在1936年研制生产的“何济公”牌解热止痛散,原名“灭痛星”。民间流传有“何济公,何济公, 止痛唔使五分钟”的美誉,畅销全国和东南亚等国。产销量均居全国散剂药之首,现已成为该厂的支柱产品之一。影响所及,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于1885年在北京市区最早建立的一家西医医院,也以道济医院为名。在500余起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百万元以上。后又在大世界基尼斯擂台赛东视电视播出中再次亮相。
关键词: 文化 世俗人士 济公文化

内容

何福庆(1909—?),祖居广东南海恩洲王圣堂村。有意效法济公普济众生,创立何济公药厂,又因为厂名谐音为“活济公”,遂使“何济公”其名不胫而走。倡导“半为慈善半营生,利人利己驰盛誉”的经营理念。他在1936年研制生产的“何济公”牌解热止痛散,原名“灭痛星”。民间流传有“何济公,何济公, 止痛唔使五分钟”的美誉,畅销全国和东南亚等国。产销量均居全国散剂药之首,现已成为该厂的支柱产品之一。影响所及,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于1885年在北京市区最早建立的一家西医医院,也以道济医院为名。
  晏济元(1901—2011),名平,字老济、济公,四川内江人,祖籍山东高密。
  中国美协会员,曾任重庆美协副主席、重庆国画院副院长等职,是当今画坛最具全方位成就的高寿书画家。有《晏济元书画作品集》等画册。
  中国十大慈善家林东,表演艺术家游本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贤育(1938— )、高公博和画家戴云辉,则因为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为弘扬济公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了“活济公”的美誉。常德市阳光孤儿院院长、63岁的农民杨绍军因“扶孤育才,奉献社会”卓有成效而受到总书记的表扬,有“当代济公”之誉。沙县工商局检查大队大队长张万杰,是农民利益的“守护神”,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济公活佛”。像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简成道(1963— ),原名简雷锋,中原人。1970年出家洛阳白马寺做小沙弥,开始研习佛学与《易经》。1992年在安阳周易研究院研究《易经》,被授予高级预测师称号,翌年开始用其独特的预测奇术为各界人士指点迷津。因其不拘一格,功力深厚,准确率极高,被《周易》界称之为“活济公”、“懒散道人”,曾多次出席国际《易经》研讨会,并被聘为顾问和研究员。2003年在第14届国际《易经》研讨会上,简成道的报告《环境风水与教育》,受到一致好评。中国《周易》学会创建人唐明邦为之题词:“崇德广业斯为美,乐天知命故不忧。”简成道现任宏名堂企业形象策划中心董事长,首席设计师,创建并主办简成道《周易》预测网。
  有的人不但学济公为人,还按民间传说中济公的形象把自己打扮成一位“时尚乞丐”。湖南邵东贺银海(1979— ),被一位新杭州人、服装厂工人徐文财的行动所感动(这位农民工花费了近3万元的积蓄,志愿创办了一个展示农民工文化、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草根之家网站,最近又在筹划创办中国首届草根文化艺术节),专程来杭州协助。后来在全国各大省城宣传及组织一系列公益行动。2008年4月到6月,阿海又一次来到北京。他在中国传媒大学进修了表演专业知识,于2008年6月参与浙江《以爱的名义》赈灾影视剧拍摄,正式进军影视圈,参与多部影视剧拍摄。8月,这位担任影视作品《绝望的承诺》一号男主角的新演员,努力把社会娱乐炒作转变成为有积极意义的公益力量, 正式开始实现自己的娱乐慈善事业的梦想。
  四川金堂王禄金(1932— ),也是一副济公打扮,古道热肠,在街头巷尾看见有人占道经营,或将东西摆上盲道,就立即上前劝阻。他说,他崇拜济公, 说:“我也要做一个打抱不平的人。”被媒体报道后,网友称他为“济公城管”,成了网络红人。
  四川省德阳市有一位周氏好人,如济公般破鞋破衣足踏乡野,匡扶济世, 不计个人得失,深受当地人爱戴和敬仰,尊称他为周公。1995年去世后,当地人建起一座寺院来纪念他们心目中的活佛。
  当然更多的人像雷锋一样,脚踏实地为大家服务。辽宁阜新曹克林,是位从部队复员的煤矿工人。面对种种不平事,他下决民自学成为知名律师。在500余起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百万元以上。在他的努力下,13名得不到孝敬的老人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制止了十余起自杀、凶杀事件的发生,挽救了10余条生命。被誉为“当代活济公”。重庆忠县忠州镇民政办主任李和芳从事民政工作恪尽职守,为全镇30多户无房残疾户、25户崖洞窝棚户过上安居生活而忙碌;先后参加救灾268起,为50多名残疾人找到就业门路,帮助112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活济公”。2006年1月,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阳光孤儿院院长杨绍军, 用从养猪起家到创办企业实体所赚取的绝大部分利润都无偿投进了慈善事业。1982年开始赡养孤寡老人,1995年创办阳光孤儿院,人称“活济公”。在25年如一日的长期慈善事业中,他创立了一种新的农村慈善模式,得到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的高度赞扬:“绍军同志,你干得不错,发扬了中华民族行善积德的传统美德”。2002年,国际慈善组织授予杨绍军“爱心工程奖”,是当时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他办的孤儿院还被民政部誉为“神州第一院”。
  游成昌,罗源迹头边防派出所责任区民警,人称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活济公”。
  侯希贵(1946—2007),湖南汉寿县人,气功大师,政协全国委员。十多年来已累计向社会无偿捐款9000万元人民币,创当时国内个人向社会捐款最高纪录,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誉为当代中国大慈善家、“当代济公”、“当代第一仙”,200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
  黄佩新,出生中医世家,少时起从师修炼武当内功,随大师云游名山大川, 遍访名医高人,悉心研习道家内外丹术。以“学医当相救生灵为己责、习武成将扶正义行人道”为座右铭,精心为患者治病,记录下了许多的感人医案。
  1995年上海电视台14频道《千家万户》节目播出了他现场以鸡为活体标本进行“神功接骨”,让大家目睹了传统医学接骨的实在性。后又在大世界基尼斯擂台赛东视电视播出中再次亮相。半年后,上海电视台“重要新闻”中还播出了黄佩新为二军大长海医院某专家右小腿胫骨粉碎性骨折治疗15分钟后,疼痛消失当场走路的奇迹。

知识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济公文化面面观》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天台是济公的故乡,我家就住在离济公祖居永宁村不远的地方,从小听祖辈讲述济公传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