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台“衍”茶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与中国五百罗汉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760
颗粒名称: (五)天台“衍”茶道
分类号: B949.2
页数: 3
页码: 85-87
摘要: 本文概括了天台茶俗台州因天台是佛窟仙山,僧道修炼,以茶驱睡,遂衍为“茶道”,东传日本。天台茶艺天台山茶艺虽有杯泡、盖碗(俗称闷碗)泡、壶泡三种方法,其基本程式大致相似。
关键词: 天台 罗汉 宗教文化

内容

第一,天台茶俗台州因天台是佛窟仙山,僧道修炼,以茶驱睡,遂衍为“茶道”,东传日本。
  而在本山,反而时久失传,仅留余风流韵而已。在民间,城乡士民以茶待客,相沿成习,有一套敬茶礼仪。凡有客来,由主人或儿女奉上一杯清香四溢的云雾茶,交谈之中,不时添水,颇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味。唐代不仅台州佛寺设有“茶头”,而且官方还以茶代酒送别饯行。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从天台山求法学成回国,向台州刺史陆淳辞行,陆淳设茶宴以饯行。台州司马吴凯在《送最澄上人归日本国诗序》写道:“三月初吉,遐方景浓,酌新茗以饯行,劝春风以送远。”①这是中日之间交往最早记载的茶宴。
  随着“斗茶”习俗的风行,台州无论是士人和僧人,多能“斗茶”。明代贾诗《葛仙茶圃》诗纪录了明代台州“斗茶”的风俗: “绝山献匿精庐,苍烟路孤迥。草秀仙翁园,春风发幽茗。野僧四五人,脑绀瞳子炯。携壶汲飞瀑,呼我烹石鼎。风涛泻江滩,天籁起林岭。七碗鏖祁源,一水斗双井。我虽冠履俦,心乐祗园静。濯足卧禅扃,梦堕蒙山顶。” 20世纪90年代,天台县旅游局根据天台山茶文化的研究成果,对传统茶礼进行挖掘整理和规范化,整理出杯泡、盖碗泡、壶泡三种泡法,并组成天台山茶礼表演团。在1991年杭州中国国际茶文化节上,孙红兵等十位天台山姑娘,以端庄的气度、娴熟的技艺被国家旅游局、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授予“茶道艺术表演家”的称号。1996年,天台山茶礼表演团赴日本切磋交流茶艺,显示了源远流长的天台山茶道艺术,给日本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台茶艺天台山茶艺虽有杯泡、盖碗(俗称闷碗)泡、壶泡三种方法,其基本程式大致相似,其绿茶“杯泡”茶艺略介于下: 在解说员简介天台云雾茶的历史和茶艺之后,伴随着悠扬的民间乐曲,主泡和两位助泡穿着旗袍款款上场。主泡上前一步向来宾一鞠躬、就位落座。
  助泡退入后场,将茶碟、茶巾盘、调羹盘、茶叶罐用托盘端上来,放在主泡的右面。主泡将盘子移至桌中部,茶巾盘、调羹盘分放身前左右,茶叶罐则放在左边桌角上,然后将茶碟放进盘里(以上为备茶)。 主泡拿起茶叶罐,用大拇指顶开盖子。右手将盖朝下放在桌子右边,左手持罐转动几下,用调羹将茶叶分放在茶碟上,每碟l—2克。然后放回调羹和罐子(分茶)。接着主泡将碟连盘移至左面,请助泡将特级天台山云雾茶端给来宾尝看(尝茶)。助泡把玻璃杯端上放在桌子右面。主泡将它移至桌中部(备具)。主泡用茶巾将茶具自左而右、自上而下擦拭一遍,放回原处(洁具)。在每只杯子里放上1.5—2克茶叶(置茶)。助泡将盛有80℃至85℃开水的水壶端上,放在桌子右侧。壶嘴朝前。主泡移壶,使壶嘴朝左(备水)。然后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往杯子里冲25克开水。冲时要自左至右转动着,沿杯壁倒下。
  润泡30—50秒钟(润泡)。接着主泡又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往杯里冲75 克开水,溶泡60—90秒钟(冲泡)。主泡将茶杯移至左侧,请助泡将茶水捧给来宾(奉茶)。来宾啜茗(用茶)。加泡二度之后,主泡将茶具整理好,移至桌子右侧,请助泡收进后场(收茶具)。助泡将茶食端上,主泡检查、移至左面,请助泡奉上,然后退场(奉茶食)。来宾用茶食(用茶食)。用毕,主泡从座右退出二步,向来宾行礼,退入后场(退场)。主、助泡一齐出来,向来宾一鞠躬,然后退场(谢幕)。一共十六道程序。
  高级绿茶盖碗泡,用的是青花瓷盖碗茶具,显得古色古香,茶食采用天台南瓜子。程序基本上同杯泡一样。向来宾奉上茶以后,主泡可作示范或陪饮: 端茶时,左手三指托碟,拇指按扣碟沿,小指自然伸直。右手无名指按盖顶,拇指、中指扣住盖头,掀盖嗅香,然后用盖撇三次茶水,放下碗盖,饮茶。
  高级绿茶壶泡法,选用青花瓷有柄茶杯,茶壶一只。茶叶冲泡在壶中,然后将茶水注入杯中。① 天台茶道形成后,通过佛教文化交流,使天台山云雾茶茶种东传日本、韩国,成为中日韩友谊的象征。这是天台山茶文化独步于其他名茶的价值所在。

附注

① 见最澄《传教大师全集·显戒论缘起》。 ① 刘爱国《茶礼》,载王振勇、许尚枢《天台风物》,内部编印本。

知识出处

天台山与中国五百罗汉文化

《天台山与中国五百罗汉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天台山五百罗汉传播考、天台山五百罗汉与茶文化、天台山五百罗汉与诗画艺术三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