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胡珠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868
颗粒名称: 三会胡珠生
分类号: K289
页数: 2
页码: 489-490
摘要: 2012年11月22日,《温州日报》第十版《瓯越·土风》专版上刊登胡珠生署名文章《东瓯国都在温州———评周琦论东瓯王都城四文》,全文五千余字,并配发了温州“东瓯王墓”等三张照片,可谓是图文并茂。其主要观点有二:一是汉永宁并非治瓯江北岸贤宰乡,因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平市坊”有“汉永宁城壕”,而是汉永宁县治今温州市鹿城区;二是因《温州府志》记载东瓯王都城在瓯江南岸瓯浦,故不是传统所说在瓯江北岸;还举例说南朝郑缉之《永嘉记》的“水出永宁山”是历史差错,而是“水出宁山”。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2012年11月22日,《温州日报》第十版《瓯越·土风》专版上刊登胡珠生署名文章《东瓯国都在温州———评周琦论东瓯王都城四文》,全文五千余字,并配发了温州“东瓯王墓”等三张照片,可谓是图文并茂。胡文认为:东瓯国都城在温州,这是千余年的“历史铁案”,不容否定!其主要观点有二:一是汉永宁并非治瓯江北岸贤宰乡,因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平市坊”有“汉永宁城壕”,而是汉永宁县治今温州市鹿城区;二是因《温州府志》记载东瓯王都城在瓯江南岸瓯浦,故不是传统所说在瓯江北岸;还举例说南朝郑缉之《永嘉记》的“水出永宁山”是历史差错,而是“水出宁山”。
  周琦于2013年春节前夕,撰文《东瓯永宁本台州考———与温州学者胡珠生先生商榷》(载《台州文化学刊》2012年第3—4期合刊),指出胡珠生先生东瓯研究有“三误”:一、误解文献;二、误传史实;三、误导后人。深入剖析了东瓯与永宁的关系,考证了南朝刘宋郑缉之《永嘉记》的“昔有东瓯王都城……今犹在也”的佚文,系“昔有东瓯都亭(驿站)”之误;并引清代温州籍学者黄汉《瓯乘补》中“东瓯都亭”之温州文献加以佐证,说明“东瓯永宁本台州”。
  胡珠生看到周琦寄给他的商榷文章后,又在《温州通史编纂通讯》2013年第1期撰文《汉代永宁县在温州———兼答东瓯王都城问》,则是对周琦商榷文章的回应。该文分“汉永宁在温州”、“答东瓯王都城问难”两部分。在“汉永宁在温州”部分引《(弘治)温州府志》所载“平市坊”有“汉永宁城壕在此”为据,说“汉永宁在温州”,并罗列温州城中一大堆与“汉永宁”根本无关的街巷之名来佐证;在“答东瓯王都城问难”部分主要是答复周琦对东瓯都城在温州的三个质疑。
  经过六年与省里、温州及临海等地学者的学术争论,尽管温州、临海等地目前尚有异议,但总体已暂时“偃旗息鼓”,告一段落。周琦通过六年“笔战群儒”,拓宽了东瓯文化研究的思路,厘清了东瓯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取得了东瓯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尤其是“东瓯永宁本台州”与“温州三无、台州四有” 观点得以广泛传播,在东瓯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近,周琦先生花八年心血研究的中国第一部全面而系统研究东瓯文化的学术专著《东瓯丛考》(近六十万字)即将面世,这是东瓯乃至百越学界的一件大事。我们期盼这位埋头苦干、勇于前行的攀登者不断奋进,取得更多学术成果,以嘉惠学林。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瑛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