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崭露头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857
颗粒名称: 一、崭露头角
分类号: K289
页数: 2
页码: 483-484
摘要: 周琦先生曾戏称自己“出生上海,长在临海,老在海门”。他出身于书香门第, 父母均为中专知识分子,1959年精简回乡到临海。因“文革”而初小辍学,然其好学之心、上进之意,从未泯灭。因其平时对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台州通》编辑职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当好《台州通》编辑,周琦晨则早起,夜则晚寐,或钩沉古籍,或寻章摘句,或浏览文物,或询于长者。台州各县、市博物馆、图书馆,成为周琦经常光临的场所,都是这位《台州通》编辑修炼台州文化内功的道场。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的名誉顾问是任继愈先生,当时每两年中日两国轮流举办佛教学术年会,年会闭幕时任继愈先生都会与两国学者会晤合影。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周琦先生曾戏称自己“出生上海,长在临海,老在海门”。他出身于书香门第, 父母均为中专知识分子,1959年精简回乡到临海。因“文革”而初小辍学,然其好学之心、上进之意,从未泯灭。1985年秋,他从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台州分校毕业后, 即考进台州日报社,先是任《台州日报·要闻版(第一版)》编辑、记者;后报社要创办《台州日报·周末版》,其第四版是宣传台州历史文化的《台州通》专刊,却无人担当编辑。因其平时对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台州通》编辑职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当好《台州通》编辑,周琦晨则早起,夜则晚寐,或钩沉古籍,或寻章摘句,或浏览文物,或询于长者。台州各县、市博物馆、图书馆,成为周琦经常光临的场所,都是这位《台州通》编辑修炼台州文化内功的道场。
  从此,周琦先生开始了后半生孜孜于台州文化研究的攀登之路。
  《台州通》编辑一当就是八年,此间参与台州文化研究有两大收获: 一是主持编撰“中国第- -部名山文化专号”—— 《东南文化·天台山文化专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各地“文化热”方兴未艾,台州也兴起了“天台山文化热”。在台州地委宣传部长梁雄先生的牵头下,1988年5月,一批台州地方文化研究者成立了“天台山文化研究”课题组,并向浙江省社科规划办申报了由周琦起草的天台山文化研究课题。同年9月,省社科规划办将“天台山文化研究”课题列入浙江省哲学社科“七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为促进天台山文化研究,1989年5月18日台州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在天台成立了,使台州文化研究从自发向自觉转变。周琦笔耕不辍,撰写了《中国佛教天台宗概说》、《天台山与日本文化交流》、《天台山与朝鲜半岛文化交流》、《天台山与日本的茶叶之路》等近十万字的论文,发表在《东南文化》1990年第6期首期《天台山文化专号》上。著名哲学史家任继愈教授、历史学家罗元贞教授、现代文学家许杰教授均欣然挥毫题词,予以充分肯定。美国《史学文摘》杂志摘登专刊文章,《美国:历史和生活》杂志刊载目录索引,《人民日报(海外版)》誉之为“中国第一部名山文化专号”。
  二是首度参加中日佛教学术会议。
  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的名誉顾问是任继愈先生,当时每两年中日两国轮流举办佛教学术年会,年会闭幕时任继愈先生都会与两国学者会晤合影。1991 年10月中旬,周琦与丁式贤先生作为列席代表,出席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的中日第四次佛教学术年会,提交了《中国佛教天台宗概说》、《天台山与日本文化交流》、《天台山与日本的茶叶之路》(以上三篇为周琦所撰)、《天台山佛教文学述评》(丁式贤、朱封鳌合撰)等四篇论文,分发了首期《东南文化·天台山文化专号》。丁式贤先生代表台州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介绍了天台山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了与会中日学者的好评。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长陈高华教授都是浙江籍学者,纷纷与他们合影留念。任继愈先生作为台州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的名誉顾问亦与他们合影留念。中日第四次佛教年会标志着台州文化研究从本土开始走向国际学术界。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瑛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