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古越先民的生活形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854
颗粒名称: (二) 古越先民的生活形态
分类号: K289
页数: 4
页码: 475-478
摘要: 仙居小方岩、送龙山、西塘诸地的岩画中,都发现有柴刀形的图像,共计11 个,有人以为是鸟头形状,如王伯敏先生即持此说,但仔细辨认,笔者认为应该是柴刀形(图8)。这种形状的柴刀,顶端带钩,刃部尖细,当是为古越先民砍斫树枝、杂草时所用,直至今天,还普遍使用于仙居各地的农民手中,俗称“钩刀”。古越先民在岩壁上刻凿柴刀形图形,无疑折射出了他们当时生活的某种情态。根据上文已引《吴越春秋》卷六“人民山居……随陵陆而耕种”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山民们在山间盆地、丘陵山岗上择地垦荒耕种是常有的事。要开垦地块,难免要清除杂草,人们除了用青铜或铁制镰刀之外,对于一些难以清除的粗大的柴株、草根,还应该普遍用到柴刀。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仙居小方岩、送龙山、西塘诸地的岩画中,都发现有柴刀形的图像,共计11 个,有人以为是鸟头形状,如王伯敏先生即持此说,但仔细辨认,笔者认为应该是柴刀形(图8)。这种形状的柴刀,顶端带钩,刃部尖细,当是为古越先民砍斫树枝、杂草时所用,直至今天,还普遍使用于仙居各地的农民手中,俗称“钩刀”。古越先民在岩壁上刻凿柴刀形图形,无疑折射出了他们当时生活的某种情态。根据上文已引《吴越春秋》卷六“人民山居……随陵陆而耕种”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山民们在山间盆地、丘陵山岗上择地垦荒耕种是常有的事。要开垦地块,难免要清除杂草,人们除了用青铜或铁制镰刀之外,对于一些难以清除的粗大的柴株、草根,还应该普遍用到柴刀。
  干栏式建筑是越人最显著的居住习俗,自新石器时代起,在以后的浙江地区一直绵延不断,无论是平原地区、山间盆地、还是山地密林地区,都曾经流行这种建筑形式。同时,巢居(半穴居)作为一种辅助的居住方式,也较普遍地应用于浙江低山丘陵较为干燥的地区。仙居区域的地形既有溪畔平原,又有山间盆地、丘陵山冈,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先民或筑干栏,或“喜巢居”。正如王伯敏先生所推测的那样:他们“上树砍枝,取木料搭平台,都需要有比较锐利的铁工具。”①笔者认为这钟铁工具应该就是仙居方言俗称为“钩刀”的柴刀。令人惊喜的是:这种柴刀的形制,今天我们在仙居各岩画点的岩壁上发现了。柴刀图像的刻凿, 说明这个物象对于古越先民来说,也是他们生命中所必需的。他们要生存,要维持生命,就要有干栏式或巢居等住所,只有依靠这些住所,人们才能御寒、防兽、避风雨。他们把柴刀形象表现于岩壁上,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中央坑崖刻如果排除它是古越族象形文字的话,笔者认为它也应该是一种抽象性稍强的岩画。这一地点的岩画,有两个形状皆似鸟头鱼身的图像值得我们注意。古越先民为何刻凿鱼形图像?我们推测,它应该是仙居地区古越先民喜食鱼类生活情形的反映。仙居地区虽未濒临大海,也没有湖泊江河, 但是其地人民或居于溪畔平原,或居于两山相夹的溪涧附近,捕鱼而食是完全有可能的。他们也像靠近大海的其他越民一样,好食腥味,“饭稻羹鱼”①《史记·货殖列传》张守节《正义》对此就有明确的记载:“楚越水乡,足螺鱼鳖,民多采捕积聚,棰叠包裹,煮而食之。”仙居作为内陆山区,鱼类资源不似海滨地区那样丰富,因此更显得珍贵。可以想见,古越先民是把它作为饮食菜肴中的最佳上品的,流传甚久的仙居传统饮食文化“八大碗”中,就有一碗是红烧大鱼,应该是古越先民饮食文化的孑遗。古越先民将其刻凿于岩壁上,反映了他们珍视热爱这一给他们带来营养的动物的心理。
  在送龙山岩画所在的第九级岩壁上,自东往西有序地排列着形似1间房屋、1棵农作物、2丘农田、1棵花卉的图像,在这些图像的南边刻着1条笔直的似溪水或沟状的图纹,如果这些图像的形状真如笔者所推测的那样的话,那么把它们联系起来看,这分明就是一幅古越先民理想的生态农庄图。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腹地的仙居盆地虽然生活栖息着不少的古越先民,但是相对于当时的人口数量来说,那时的土地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一些稍富有的人家喜欢在一些风水宝地上建立农庄小院,应该是有可能的。细看送龙山这幅生态农庄图,有房屋,房屋附近有农作物、农田、花卉,农家小院附近还有一条宽阔的溪流,其画面所表现的古越先民的居住生活形态,在近几十年来的田野考古发现中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证实,据《浙江通史》第二卷描述,古越先民“地面建筑的房屋遗存,在我国东南数省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遗址中都有大量发现…… 住所附近……和水沟。”②从送龙山岩画中体现的农家小庄园图景看,有屋可居,有田可耕,作物丰收,鲜花盛开,房屋附近一条宽阔的溪流,潺潺流淌,可以洗涤、吸热,调节小气候,美化小环境。可见古越先民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生态环境学知识。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农居生活情形,就是这样的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
  古越先民在辛勤的农耕之余,有没有文化娱乐生活呢?在《越绝书》、《吴越春秋》、《说苑》等文献中保存着不少吴越的诗歌、谣谚,说明包括仙居山区在内的吴越之地人民也是富有艺术生活情调的。既然他们在劳动中产生文学艺术,那么在劳作之余,他们也应该是有文化娱乐活动的。那么作为仙居山间盆地、丘陵山冈上的古越先民,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形态是怎样的呢? 在上张西塘高山塘岩画上,笔者发现了分布在不同方位上的5个棋盘形图像,每个棋盘图像由2个长方形纵横交叠而成。对于这些棋盘形图像,我们不能简单轻率地认为是现代农家小孩玩棋子时刻上去的。因为中国棋子作为娱乐活动的起源是很早的,相传始于尧时。查考有关文献也是可以找到一些信息的,如晋张华《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因此,我们不能根据现代农家小孩尚能刻画与西塘岩画画面上相似的棋盘来走石头棋子这一点,就否定仙居古越先民在岩画上刻凿棋盘的真实性。
  仙居一境,南、北、西面三面环山,“地非都会,崇山绾带,苍岭一线,仅通闽道,而车辙罕至”。① 千百年来,地域的封闭性很强,一些民俗活动绵延不绝,经久不衰,是十分自然的。从西塘岩画上诸多棋盘形图像,我们完全可以大胆设想,这是古越先民农耕之余发明的一种用石子作棋子、在岩壁上刻凿简易方格形作棋盘的一种游戏娱乐活动(图9)。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