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越先民的农事意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853
颗粒名称: (一) 古越先民的农事意识
分类号: K289
页数: 3
页码: 473-475
摘要: 根据岩画专家盖山林先生的研究,在我国种类繁多的岩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岩画约有四十多种,其中生活类母题,在全部岩画中数量最多,占有特殊的位置。这类母题都是反映古代人民生存需要的画面,是对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象的描绘。① 仙居岩画也不例外,其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先民为发展农业经济而奋斗的浓重农事意识十分明显。仙居地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已有古越初民生活栖息在永安溪畔的山间盆地上。其时,“下汤人已脱离了深山的穴居生涯,迁向平原过着定居生活。282002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根据岩画专家盖山林先生的研究,在我国种类繁多的岩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岩画约有四十多种,其中生活类母题,在全部岩画中数量最多,占有特殊的位置。这类母题都是反映古代人民生存需要的画面,是对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象的描绘。① 仙居岩画也不例外,其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先民为发展农业经济而奋斗的浓重农事意识十分明显。
  仙居地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已有古越初民生活栖息在永安溪畔的山间盆地上。其时,“下汤人已脱离了深山的穴居生涯,迁向平原过着定居生活。
  他们以经济农业为主,狩猎、采集为辅,并发展了纺织、制陶和捕捞业,农业和手工业已有了较明确的分工。”②下汤人的主要劳动工具应该是木工和石器农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仙居盆地在内的浙江地区已从原始农业发展到传统农业,其主要标志是:“(1)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了绝对地位;(2)金属农具取代了木石农具;(3)精耕细作的风格已初步萌芽,轮荒制开始出现。”③ 上述历史现象,已为浙江地区几十年来的田野考古成果所证实。那么作为“形象性史书”的岩画,对此有否反映呢? 仙居小方岩岩画的岩壁上,刻凿着一种似“田”字的图像,据王伯敏先生推测,“这个形象或符号,如果可以认定为‘田’形的话,可能与那时当地人的对农事方面所做的某种反映有关系。”④春秋战国时期,浙江诸多地区的山间盆地, 不仅土地广阔而平坦,地势高燥,不受咸潮的威胁,而且水源丰富,有利于定居农业的发展。古越先民们充分利用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不畏艰难,胼手胝足,垦殖耕种,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史书对此颇多记载,如《吴越春秋》卷六记载:“人民山居……随陵陆而耕种。”要发展垦殖耕种,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充裕的农田。仙居是个内陆山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可耕之田不是很多,故田土显得尤为珍贵而重要。考察仙居的诸多地域,无论是山间盆地、溪畔平原,还是丘陵山冈,只要略有平坦之地,现代农民便会垦地耕种。由此可以想见,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先民在他们所涉足定居的平坦之地上,开垦耕种,发展农业,是完全有可能的。在他们看来,“田”这种物象,是维系人的生命或者说是使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之需。他们将其刻凿于经常活动的岩壁上,强烈地体现了他们心中的热爱田地的农事意识。
  仙居小方岩、送龙山、西塘等诸多岩画点,刻凿得最普遍的要数锄耙形图像了。据初步统计,至少在三十个以上。这也不能不使我们联系到当时古越先民对农事的又一种意识的反映。上文已提到,春秋战国时期,于越族的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金属农具取代了木石农具。从几十年来的浙江地区出土的越国青铜器种类来看,青铜农具占有突出的地位。主要有青铜耨、青铜、青铜铲、青铜镰、青铜锄等。其中青铜锄器形有梯形或长方形两式,大小不尽相同,刃部微弧, 顶端有长方形銎可装柄。这种形式的锄,仙居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仍在使用,不过已是铁制的,俗称为“平口锄头”。这种形状的锄头在送龙山、西塘等处岩画也有少量发现。仙居诸岩画点中发现最多的锄形图像还是锄耙形,它告诉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仙居山间盆地、丘陵山冈间古越先民曾经普遍使用过这一农具。
  这种农具我们对此十分熟悉,因为它目前还普遍地应用在仙居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手里。它有四齿、皆略弯,既可松土,又可耙(挖)土,俗称“四齿耙”。从出土的古越农具种类看,这种锄耙似乎为仙居地区所特有,别的地区似乎还没有发现。仙居岩画中以锄耙形图像数量最多,说明当时这个物象与古越先民的生活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他们以虔诚的心理在岩壁上刻凿之,反映了这个物象对保障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