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图书馆
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 从民俗学角度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851
颗粒名称:
(三) 从民俗学角度看
分类号:
K289
页数:
3
页码:
471-473
摘要:
既然在春秋战国时期,仙居已活动着数量不少的古越先民,那么从非物质文化性质的民俗文化遗存方面考察,是否能够找到一些有关越族或越国的历史信息呢?结果越王勾践大败,单枪匹马,落荒而逃,吴国士兵则紧追不放。人们还在越王丢失白马的前桩修建白马殿以示纪念。上述提及的有关越王的各个村名、山名,均相邻而存。其中越王山、越阵、麻田三村现属缙云县章源镇,而叶岩头、黄寮、金坑、前庄四村均属仙居县的溪港乡。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上文笔者提到,春秋战国时期,仙居丘陵岗地、山间盆地及山区较高处的第四纪夷平面,完全有可能建立了适宜于古越先民居住的聚落,这已在仙居送龙山岩画内容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既然在春秋战国时期,仙居已活动着数量不少的古越先民,那么从非物质文化性质的民俗文化遗存方面考察,是否能够找到一些有关越族或越国的历史信息呢?答案是肯定的。
20世纪80年代,仙居县文化部门在民间文学普查时,调查收集到溪港的缙(云)仙(居)边界一带广为流传的有关越王勾践的传说。杨建武的《仙居史话》对此记载颇详:相传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王和吴王的军队在缙云和仙居边界的一山岙里打了一仗。结果越王勾践大败,单枪匹马,落荒而逃,吴国士兵则紧追不放。当越王逃到一处种着络麻的田地时,眼见追兵即将来,危急之下便弃了白马一头钻进麻田,暂时躲过了追兵。而后越王移步往东,又躲藏在一块巨石后良久,见追兵确已过去,才在距巨石东边不远的一个小山岙里搭草寮暂居。事后,越王想起了在情急之下遗弃的心爱白马,一气之下扔掉了马鞭。这个传说,千百年来一直传颂不衰。为纪念越王,这一带留下了许多颇有意义的地名:吴越军队交战过的那座山叫“越王山”,山上还建有越王庙。吴越军队交战的山岙叫“越阵”。越王躲藏过的两个地方,一个叫“麻田”,另一个叫“叶岩头”(原名“隐岩头”,因“隐”与“叶”仙居方言是近音)。越王暂居之地则谓“王寮”(今黄寮)。此外,为纪念白马,叶岩头村后那座山名叫“白马山”,白马经过的永安溪叫“白马经坑”(今名金坑),越王扔马鞭的地方叫“马鞭头”。人们还在越王丢失白马的前桩(今名前庄)修建白马殿以示纪念。上述提及的有关越王的各个村名、山名,均相邻而存。其中越王山、越阵、麻田三村现属缙云县章源镇,而叶岩头、黄寮、金坑、前庄四村均属仙居县的溪港乡。
对于这一传说,原台州市文管会主任金祖明先生结合史书记载和近年来的文物考古发现,在《括苍山麓楚越战争遗迹之我见》一文中,认为:“历代相传仙缙边界有越王勾践遗迹,吴越曾在此发生过一次非常激烈的战斗。吴越是民间口碑传借的,吴越战争绝对不可能发生在台州,应该是楚越战争才合乎历史地理事实。”不过笔者认为,这一民间传说的主人公不一定真的是越王勾践, 很有可能是越国的一员大将或者王子。
上述民间传说,由于结合了史书记载和文物考古发现加以印证,其可信度是较高的,这一民间传说既然得以代代广为相传,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仙居境内古越先民人口数量不在少数,其集聚而居,建立村落,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据20世纪80年代仙居横溪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下汤遗址,我们可以推想,这些古越先民绝大部分应该是生活栖息在仙居境内的土著民族下汤人的后代。
文献资料、考古发掘报告和民俗学资料都表明,古代越人有鸟、蛇等图腾崇拜现象,这一现象直至今天还可以经过民俗学考察,找到它的文化遗存。至今仙居境内大部分乡村仍将燕子等益鸟视为吉祥动物,家中若做燕窝,则被认为是吉事、喜事,举家不得骚扰之。住房土墙上若安有鸟巢,家中或邻居老者则喋喋不休地告诫稚童不得乱掏,并说这是家中的福气。另外,仙居方言将小男孩的生殖器亲昵地唤为“小鸡鸡”或“卵雕(鸟)”,也是鸟图腾崇拜(连带也有生殖崇拜)的一种遗孑。对于蛇,仙居民间也多存有敬畏之心。夏天,乡野人家多有蛇行入室现象,家中长辈不会轻易打死它,而是在其四周撒些盐米,之后才以尊敬的口气念念有词将其请出门:“你家娘舅来了,请回家。” 这些鸟、蛇图腾崇拜现象,在仙居岩画上也得到体现,广度中央坑的崖刻图像中,有3个图像顶部很像鸟头(图4);西塘岩画有3个蛇的图像,其中1条蛇竟长达2米(图7)。
因此,从仙居境内的民俗文化因素,再结合岩画的部分内容和考古发现, 也可以大体推测出:仙居岩画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先民的作品。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