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天台宗的创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624
颗粒名称: (二) 天台宗的创立
分类号: K289
页数: 6
页码: 175-180
摘要: 天台宗的创立,分三阶段。即源于二祖慧文、三祖慧思,创于四祖智者,成于五祖灌顶。1. 北齐慧文树“一心三观”,启天台宗之源;南岳慧思悟“法华三昧”,建“十如是”理论,开定慧双修之先河。慧文,俗姓高,生卒籍贯无考。据《佛祖统记》卷六《慧文传》载约生活于东魏孝静、北齐文宣之际。在江淮间“聚徒千百”,力阐禅观,用般若实相学说创立大乘实相禅法。三智原是渐次而修,“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后于兖州、郢州说法,数遭毒害。又因东魏北齐战乱,遂中止北游,率徒南行。智者慕其名,不避战乱,师事慧思。智者教观总持,解行并进,破斥南北,会融三教,创立了独特的天台宗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天台宗的创立,分三阶段。即源于二祖慧文(始祖为印度龙树,因无直接师承关系,故略)、三祖慧思,创于四祖智者,成于五祖灌顶。
  1. 北齐慧文树“一心三观”,启天台宗之源;南岳慧思悟“法华三昧”,建“十如是”理论,开定慧双修之先河。
  慧文,俗姓高,生卒籍贯无考。据《佛祖统记》卷六《慧文传》载约生活于东魏孝静、北齐文宣(534—559)之际。在江淮间“聚徒千百”,力阐禅观,用般若实相学说创立大乘实相禅法。因读《大智度论》中有“三智实一心中得”之说及《中论·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三是偈”,悟“一心三观”之观行方法。三智即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为《大智度论》解释《大品般若》说修习的三种智慧。了解大小乘所说各种实践方法的名道种智,为菩萨所修;了解一切法通用平等共相的名一切智,是小乘达到的最高智慧;了解一切法全部各别自相的名一切种智,是大乘所追求的最高智慧。
  三智原是渐次而修,“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即小乘修一切智,菩萨修道种智,成佛得一切种智。三智足有高下层次,但点滴积累,最后达到圆满,故可“一心中得”。慧文由此理会修习般若结果“一心中得”三智,果既顿得,因亦可一时综合起来观察,成为一心中间圆满观察多方之理的“圆顿观”。又联系“三是偈”的“空”(“我说既是空”)、“假”(“亦是为假名”)、“中”(“亦是中道义”)三谛,认为一心同时亦可从空假中三方面来观察,成为“三谛一心”观。空为真谛,指一切现象的共相;假为俗谛, 指各别行持的方法;中即中道谛,指一切现象各别的全部别相。此三谛恰相当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所观之境。遂由原来的“三智一心”观,发展为“三谛一心”观,由此构成“一心三观”之禅法。“一心三谛”是所观之境,按此理境而修观行,即为“一心三观”之能观禅法,在此禅观上证得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的三智。观为主观,境为客观;观为因,智为果。依境立观,以观照境,智既可一心而得,观亦可一心而成。实相之理与实相之禅,得到了统一(唐释湛然《始终心要》及李安《童蒙止观序》)。因其学说源于印度龙树的《大智度论》与《中论》,故天台宗僧人尊龙树为始祖。慧文之后,弟子慧思发展了“一心三观”的哲学思想。
  慧思(515—577),俗姓李,武津(河南上蔡)人,年十五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谢绝人事,专诵《法华》,数年满千遍。又阅《妙胜定经》,修习禅观。后外出参访,从慧文受法。日随僧事,夜修禅观。融会《法华》之旨,悟法华三昧。
  复将所悟,就教于鉴、最诸禅师,而得以声名远播。后于兖州、郢州说法,数遭毒害。又因东魏北齐战乱,遂中止北游,率徒南行。梁承圣二年(553),止于光州(河南潢川)。住大苏山讲《般若》,造金字《般若经》,撰《立誓愿文》。智者慕其名,不避战乱,师事慧思。陈光大二年(568)六月,时乱频仍,“山侣栖惶不安其地”(唐释道宣《续高僧传·慧恩传》),又率徒四十余僧径趋南岳衡山。陈(废)帝慕名迎之金陵,住栖玄寺。因感南方佛教偏重义门,轻视禅法,遂“昼谈义理,夜便思择”,开定慧双修之先河。① 太建九年(577),卒于南岳。主要著述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立誓言愿文》、《随自意三昧》、《法华安乐行义》各一卷,《大乘止观法门》二卷(此书颇为宋明天台宗学所重视)等。
  慧思在佛学上的建树,主要是诸法实相的“十如”理论。他因十年专诵《法华》,认为此经“方便品”中的“十如是相”,即“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指诸佛与释迦牟尼),乃能究尽”的诸法实相(《法华经·方便品》)。
  “十如”为:一、如是相(形相、现象);二、如是性(本性、理性、佛性);三、如是体(众生之体质);四、如是力(事物所具有的功能);五、如是作(身、口、意三业的作为);六、如是因(业因,导致果的直接原因);七、如是缘(助因,间接的原因);八、如是果(结果,由所习之因,到所得之果);九、如是报(善恶之因所招苦乐之果报);十、如是本末究竟(本:指初相;末:指如是报;究竟:指所归趣处)。② 慧思认为“十如”概括了一切相,可作为一切智与一切种智的内容,由此构成他的诸法实相论。于是由《般若》而来的“一心三观”与《法华》的“诸法实相”学说,成为天台宗的主要哲学思想。故天台宗又因此而名为法华宗。
  2. 智者的破斥南北,圆融三教,集百川以归海,创千载之基业。
  智者(538—597),讳,,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颍川(河南许昌),后迁荆州华容(湖南华容)。出身士族,父起祖,南梁官为益阳侯。年十五,“值孝元之败,家国殄丧,亲属流徙,叹荣会之难久,痛雕离之易及”,遂“深厌家狱”。① 十八岁投湘州果愿寺法绪处出家。二十岁,从慧旷学律,后至大贤山诵《法华》诸经。陈天嘉元年(560),至光州大苏山师事慧思。慧思为说四安乐行,智者昏晓苦到,造诣精深。后常代慧思讲经,成为慧思的法嗣。
  陈光大元年(567),辞师至金陵创弘禅法,博得百僚与僧众的敬仰。太建元年(569),受请主瓦官寺开《法华经》题,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一宗教观之基础。会北周灭佛,遂排众之留请,率徒栖隐天台,初止石桥,后隐佛陇,创修禅寺(今废),陈宣帝曾割始丰(即天台)一县之“调”,“以充众费”。至德三年(585),应陈后主之诏请,回金陵讲授《大智度论》、《法华经》,不仅“太子深从受戒”,后主亦亲临听讲,并与大臣“起拜殷勤”(《续高僧传·智者传》)。
  隋灭陈后,隋文帝深知智者与陈王朝关系密切,曾下诏问候。劝其“固守戒规”,不要“身从道服,心染尘心”。② 智者深会其意,遂附新朝。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即隋炀帝)时任扬州总管,慕名迎至扬州,设千僧会,智者授以菩萨戒。杨广尊智,为“智者”,智者尊杨广为“总持”。翌年回故乡荆州,于当阳县玉泉山创玉泉寺,居此二年,讲《法华玄义》与《摩诃止观》。开皇十五年(595)春,又应杨广之请再至扬州,撰《净名经疏》。九月,辞归天台,重整山寺, 习静林泉。开皇十七年(597),杨广遣使至天台迎请出山,行至剡县石城寺(今浙江新昌大佛寺),疾亟寂于是寺。世寿六十,僧腊四十。
  智者一生弘法三十余年,“东西重范化通万里,所造大寺三十五所,手度僧众四千余人,写一切经一十五藏,金檀画像十万许区,五十余州道俗受菩萨戒者,不可称记。传业学士三十二人,习禅学士散流江汉,莫限其数”,③著述二十九部,一百五十一卷。④ 《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玄义》、《金光明文句》、《观经疏》,为“天台五小部”,是天台宗最主要之典籍。
  智者教观总持,解行并进,破斥南北,会融三教,创立了独特的天台宗哲学思想体系。在禅观修习上,比定慧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即《童蒙止观》)”,正式确立了“定慧双修、止观并重”的修习原则;在判教上,取“南三(三时教、四时教、五时教)北七(五时教、半满二教、四宗、五宗、六宗、二种大乘教、一音教)”之长,创立了“五时(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般)八教(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前四者为化仪四教,后四者为化法四教)”的判教体系,把《法华经》列为佛的最高最后说法;在融会儒道二教上, 将儒之“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五常(仁、义、礼、智、信)”,道之“五行(金、木、水、火、土)”,比为佛教之“五戒”(《摩诃止观》卷六),并把“神仙”西周王子晋、“武圣”关羽作为佛之护法伽蓝(《佛祖统记》卷六及《天台山方外志·神明考》);在教义上,依据《法华经》确定观的对象为诸法实相,并吸取僧肇《不真空论》中“立处即真”的思想,把慧文、慧思的“一心三观”发展为“三谛圆融”之说,并以“一念三千”加以发挥,成为天台宗哲学思想的核心。
  3. 陈隋王朝大力相助,奠定天台宗的物质基础;灌顶承前启后,结集建寺,标志着天台宗的形成。
  王权是制约佛教发展的主要因素。佛教传入之初,僧人亦想保持印度本土“超然世外,不敬王者”的特殊地位。东晋高僧慧远曾作《沙门不敬王者论》, 与世俗政权抗衡。但在中国“天地君亲师”的伦理文化构成中,佛教不可能超越王权之上,故慧远之师道安认为:“不事国主,则法事难主。” 智者处“二武灭佛”之后,更明“佛法再兴”、“仰酬外护”(《国清百录·遗书与晋王第六十五》)之理。因而,他常为国祈福,“为至尊对御,愿宝历遐长,天祚永久”(《国清百录·敬礼法第二》)。临终之际,还遗书杨广,表示身后“如有神力,誓当影护王之土境”(《国清百录·遗书与晋王第六十五》),并以讲经授戒、广结百僚周旋于陈隋王朝之间。南陈时,为宣帝、后主讲《法华》、《仁王》、《般若》诸经于瓦官寺,授皇太子陈渊、永阳王陈伯智以菩萨戒,仆射徐陵,仪同吴明彻、沈君理,侍中王固、孔焕,国子祭酒徐克孝,五兵尚书毛喜等均执弟子礼。隋灭陈后,又紧附新朝,为晋王杨广授菩萨戒,杨广尊其为智者,智者尊其为总持。《国清百录》中辑有智者与陈隋王朝信函往复达50余件,足以证明与王权关系之深,故唐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赞》称其“陈隋二代,三朝国师”。
  由于陈隋王朝的支持,奠定了天台宗的物质基础。
  陈太建九年(577),宣帝敕“割始丰县(即天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 用供薪水”(《国清百录·宣帝施物第六》)。一县赋税,成为智者创业之本。
  隋开皇十七年(597),智者临终之际,遗书晋王,乞求寺田:“(天台)山下一处,非常之好,又更仰为立一伽蓝。始翦木位基,命弟子营立,不见寺成,冥目为恨。天台未有公额,愿乞一名。移荆州玉泉寺(亦杨广为智者所建)贯十僧住天台寺。乞废寺田为天台基业。”(《国清百录·遗书与晋王第六十五》)杨广一应智者所求。翌年,命司马王弘入山督造寺院,并施废寺水田、肥田良地于天台僧众(《国清百录·王答遗旨文第六十六》)。仁寿元年(601),寺宇建成(《国清百录·天台众谢造寺成启第七十三》)。此即为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根本道场,日本、朝鲜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国清寺。
  国清寺的创建与智者著述的结集,是天台宗形成的标志,其功尤为五祖灌顶为最。
  灌顶(561—632),字法云,俗姓吴,原籍常州宜兴(江苏宜兴),祖世因避乱徙居临海章安(今属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故又称“章安尊者”。自幼失怙,7岁从章安摄静寺慧拯出家。年二十受具戒。陈至德元年(583)投天台修禅寺师事智者,“研绎观门,频蒙印可”(《续高僧传·灌顶传》)。自此随侍左右,记师所说,“三宫庐阜,九向衡峰”,未尝分离。开皇十五年(595)秋,随师归天台。
  智者寂后,灌顶将其遗书及《净名经文疏》带至扬州,献于杨广。旋奉杨广命, 随司马王弘入山设千僧会,建国清寺。仁寿元年(601),寺宇初成,初名天台寺(大业元年改为国清),灌顶为首任住持。是年适值杨广入嗣,灌顶以僧使身份出山参贺。翌年,应诏带《法华玄义》及《净名经文疏》至长安,缮写校勘,于宫廷中广为传弘。隋末兵兴,归隐山寺,潜心著述。唐贞观六年(632),寂于国清寺僧房,终年72岁。著有《国清百录》、《智者大师别传》、《天台八教大意》、《涅般玄义》、《涅般文句》等。
  智者虽然创立了天台宗的哲学思想体系,但天台宗的形成却始于灌顶。
  他撰写祖师传记,上溯智者、慧思、慧广、龙树四世,天台法统至此渐明(《摩诃止观缘起》)。又智者平时弘法“不畜章疏”,其“天台三大部”与“天台五小部” 等均由灌顶集录成书,而得以流传于世。宋释志磐认为:“章安(即灌顶)侍右, 以一遍记之才,笔为论疏垂之将来,殆兴庆喜结集,同功而比德也。微章安,恐吾智者之道,将绝闻于今日矣。”(唐梁肃《天台止观统例》)如此评价还是较为中肯的。此外,灌顶承前启后,成师之基业,创建了国清寺。于是,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以国清寺为根本道场,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第一个宗派———天台宗,至此正式形成。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