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瓯越蛇图腾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596
颗粒名称: 二、瓯越蛇图腾考
分类号: K289
页数: 4
页码: 153-156
摘要: 温州既无“以鸥鸟为图腾”,那瓯越是否存在蛇鸟图腾的遗孓?中国古代的龙凤图腾,学界通常认为是蛇鸟图腾的神化。首先来追溯蛇图腾的历史记载。先秦以降,不少先秦或秦汉典籍,均视古越为“蛇种”。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因方位而得名。在“十二地支”中,“巳”即蛇。“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中,巳(蛇)属阴火,南方。春秋以降,“巳”位属东南。二是中原古人对南方民族的藐称。佛教是外来文化,崛起于南朝,与诞生于中夏的道教抗衡。因南方多蛇,故以蛇藐称百越,后世遂因之。三是大禹形象的图腾化。南方多泽国水乡,洪灾多发。总之,“蛇图腾”信仰被“龙图腾”崇拜所替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汉文化的传播与汉化过程。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温州既无“以鸥鸟为图腾”,那瓯越是否存在蛇鸟图腾的遗孓?中国古代的龙凤图腾,学界通常认为是蛇鸟图腾的神化。
  首先来追溯蛇图腾的历史记载。先秦以降,不少先秦或秦汉典籍,均视古越为“蛇种”。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因方位而得名。在“十二地支”中,“巳”即蛇。“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中,巳(蛇)属阴火,南方。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中,《容成氏》是简数最多、篇幅最长的一篇,其简20—21 载“东方之旗以日,西方之旗以月,南方之旗以蛇,中正之旗以熊,北方之旗以鸟”。《国语·吴语》载:吴王阖闾“欲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
  春秋以降,“巳”位属东南。最早的古越史书《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因复名之破楚门。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 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吴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羽为两鲵)以象龙角。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 二是中原古人对南方民族的藐称。中原古人自执传统的“夷夏观”,以己“居天下之中”,而藐视四夷,以“犬戎”之类藐称周边诸国。《逸周书》卷八《职方解》中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佛教是外来文化,崛起于南朝,与诞生于中夏的道教抗衡。
  天台山高道顾欢撰写了“意党道教”的《夷夏论》(《南史·顾欢传》),比较了“夏”、“夷”的风俗礼制之别:“端委缙绅,诸华之容;剪发旷衣,群夷之服。擎忌磬折,侯甸之恭;狐蹲狗踞,荒流之肃。棺殡椁葬,中夏之风;火焚水沉,西戎之俗。”因南方多蛇,故以蛇藐称百越,后世遂因之。
  三是大禹形象的图腾化。大禹形象的图腾化,主要体现“禹”的名字意象上。《说文解字》云“禹,虫也。从厹,象声”。《帝王世纪》、《竹书纪年》、《尚书》、《世本》、《史记》、《汉书》等,均称禹母名“修巳”。修者,长也;巳者,蛇也。
  顾颉刚曾据此考证“禹为一条虫”(《古史辨》)。闻一多据此考证为“禹是一条蛇”(《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南方多泽国水乡,洪灾多发。大禹是治水英雄,百越先民为避洪灾,而崇拜奉祀大禹,形成一种文化认同。后遂神化,演为图腾,奉为共主(祖、神)之一。历史上大江南北多大禹神庙,即为实证。
  从有关文物考古资料来看,瓯越与百越同样存在着蛇图腾遗孓。据新华网《浙江仙居古岩画呈现蛇图腾崇拜》报道,仙居上张乡西塘村发现了巨型岩画,据《中国绘画史》作者王伯敏考证,岩画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其中有2米多长的蛇形岩画,雕刻很深,蛇头形象生动,有两幅还把吐出的蛇信都刻画出来。
  台州古越“蛇图腾”崇拜,应是古越先民多神信仰之一。仙居古为东瓯地, 三国孙吴时属始平县(今天台县)。东晋永和三年(347),划出今天台县南部为乐安县,五代吴越时改名永安,宋景德四年(1007)改今名。仙居有着众多的东瓯古越遗迹:一是相传“夏帝践历”时的韦羌山蝌蚪文;二是浙东南目前最早、最完整的距今5000—7000年的下汤文化遗址;三是近年发现的东瓯古越文字;四是近年发现的东瓯古越岩画。这两幅东瓯古越“蛇图腾”岩画,亦是东瓯古越文化中的遗孓。在题为东晋陶潜所撰的《搜神后记》卷十中亦记有三国孙吴末期东瓯蛇神《乌衣人》的故事: 吴末,临海人入山射猎,为舍住。夜中有一人,长一丈,著黄衣白带, 径来谓射人曰:“我有仇,克明日当战,君可见助,当厚相报。”射人曰:“自可助君耳,何用谢为?”答曰:“明日食时,君可出溪边,敌从北来,我南往, 应白带者我,黄带者彼。”射人许之。
  明出果闻岸北有声,状如风雨,草木四靡,视南亦尔。唯见二大蛇,长十余丈,于溪中相遇,便相盘绕,白蛇势弱,射人因引弩射之,黄蛇即死。
  日将暮,复见昨人来辞谢云:“住此一年猎,明年以去,慎忽复来,来必为祸。”射人曰:“善。”遂停一年猎,所获甚多,骤至巨富。
  数年后,忽忆先所获多,乃忘前言,复更往猎。见先白带人告曰:“我语君,勿复更来。不能见用,仇子已大,今必报君。非我所知!”射人闻之甚怖,便欲走,乃见三乌衣人,皆长八尺,俱张口向之,射人即死。
  《乌衣人》的蛇神故事,发生在三国孙吴末期的东瓯旧地临海郡。当是东瓯蛇图腾在六朝志怪文学中的体现。
  在南宋《嘉定赤城志·祠庙门》(卷三十一)中对“龙神”多有记述,而“蛇神”史料,却寥若晨星:“杨少保庙,在(天台)县西一里西桥之北。俗传尝有大白蛇出,民祷辄应,呼为‘白蛇将军’。”《民国台州府志·杂事记》中的《任顼救龙》、《陷钟邱》等神话故事,折射出“蛇图腾”崇拜的历史信息。台州沿海渔民以蛇为海神化身,故有忌打蛇之习俗。八闽“蛇图腾”文化地理分布更广,遗迹更多,风俗更兴。何绵山在《闽文化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一书中指出:“蛇崇拜在福建蔚为风气,山上岩石上刻上蛇形,处处建蛇神庙以求保佑, 蛇神庙大量保留至今。如闽西长汀县西门有蛇王宫,平原里溪也有蛇腾寺,福清和莆田有蛇王庙,平和县三平寺与漳浦县交界地区村民,视蛇为神明加以顶礼膜拜。人蛇共寝司空见惯,南平县樟湖板崇蛇之习,至今不减。每年七月七日组成浩大迎蛇队伍,将蛇送到闽江放生。”这可能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王化”时间比闽北要早。台州自西汉始元二年(前85),就以台州、温州、丽水“东瓯故地,设回浦县”,治章安(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办事处)。
  而闽北在东汉建安元年(196)才设置候官县(按:《福建通志》说西汉闽越国除,民自立冶县以自治,但正史无载),比台州“王化”迟了281年。
  二是“汉化”程度比闽北要高。历次人口迁徙,晋代“永嘉南渡”,宋代“靖康南渡”,台州都是“侨寓点”之一。历代汉人南迁,提高了台州的“汉化”程度。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台州总人口为487.64万,少数民族人口仅878人(《台州地区志·人口》,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不到万分之二;而福州市总人口为534万,少数民族人口要占1.1%(《福州市志·人口》)。两者相较,可见台州汉化程度之高。
  三是出现了“龙神蛇妖”的图腾定位。随着“王化”与“汉化”南被,“龙进蛇退”已成一种趋势。代表中夏文化的“龙神”亦随之南下,而代表南方百越文化的“蛇神”,则借机“龙化”,大多融入“龙图腾”之中。在南方众多的龙神庙中, 有不少就是“龙蛇图腾的合一”。可能又因“蛇形象”较为恐怖,尤其是毒蛇,对人类危害甚大。因而出现了“龙神蛇妖”的图腾定位。因此,在东晋南朝的志怪小说中,“蛇形象”多以“蛇妖”的负面形象出现,如《搜神记》中著名的“李寄斩蛇”神话,就发生在闽北将乐县(今福建长乐市)。
  总之,“蛇图腾”信仰被“龙图腾”崇拜所替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汉文化的传播与汉化过程。汉化程度越高,“龙图腾”影响力就越大,反之则弱。这是数千年汉文化的传播、涵化、更新的规律。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