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以其地为治”,是治还是冶?是县治还是东部都尉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554
颗粒名称: 一、“因以其地为治”,是治还是冶?是县治还是东部都尉治?
分类号: K289
页数: 4
页码: 112-115
摘要: 自《会稽郡典录》所载“因以其地为治”,后人认为“因以其地为冶(县)”,均以为“治”应是“冶”之误。周振鹤先生编著的《汉书地理志汇释》汇集编了唐代学者颜师古、清代学者王先谦对会稽郡中的第二十五个县“治”时的观点。宋、齐因之,陈置闽州,又改为丰州。隋平陈改为泉州,炀帝改为闽州,又为建安郡。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自《会稽郡典录》所载“因以其地为治”,后人认为“因以其地为冶(县)”,均以为“治”应是“冶”之误。周振鹤先生编著的《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汇集编了唐代学者颜师古、清代学者王先谦对会稽郡中的第二十五个县“治”时的观点。颜师古认为:“‘治’本闽越地。”王先谦认为:“‘治’官本作‘冶’。齐召南云‘冶’各本作‘治’,非也。汉五年(前202)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即此冶县。沈约《宋(书州郡)志》云:‘建安太守本闽越,秦立为闽中郡。汉武世,闽越反,灭之,迁徙其民江淮间,虚其地。后有逃遁山谷者颇出,立为冶县,属于会稽。’其说是也。玩师古说,知古本必作‘冶’。
  今改正。先谦按:《续(汉书·郡国)志》亦作‘冶’。章安下云‘故冶,闽越也’; 又永宁下注云:永和三年(138),以章安东瓯乡为县,是后汉之章安永宁,皆前汉冶县地。后改为东候官。见《太康地记》、《元和(郡县图)志》。《(清)一统志》:故城今闽县东北冶山之麓。《皇朝文献通考》:今福建全省,皆汉冶县地。” 王先谦“‘治’是‘冶’之误”的观点不仅代表了绝大多数古人的观点,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今人的观点。但仔细考析,其说自难圆。
  首先是与汉武帝“迁其民、虚其地”的东越战略背道而驰。建元三年(前138)东瓯不堪闽越侵扰,举国迁徙于江淮间。至东汉永和三年(138),后遗人渐出,东瓯方为章安县东瓯乡。阳嘉元年(132),台州曾旌聚众滨海起事,横行于温黄和宁绍平原间,朝廷震动,派兵镇压。为加强浙东南沿海的管理,特地将温黄平原的章安县东瓯乡(今温岭市大溪镇)升格为永宁县。这就是“汉永宁”的由来。闽越地也遭受了“迁民虚地”的经历,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平定东越后,当时并没有在东越实施郡县制的构想,为便于管理,汉武帝采取了“迁其民、虚其地”的东越战略,故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为由,诏军吏皆将其民迁于江淮间。如果汉武帝当初要想在闽越地实施郡县制,就无需“迁民虚地”,多此一举了。可见汉武帝当初并无实施郡县制之构想。
  其次是闽越历史上有无冶县的设置,由谁设置?“冶”是指吴越国善于青铜冶炼而得名,吴其实亦为越族,故吴越并称。春秋时期的著名铸剑家越国欧冶子与吴国的干将、莫邪夫妇,即是吴越善冶的代表。吴越之地均有“冶”的遗迹。吴国苏州虎丘的剑池,越国绍兴的铸浦岙、上灶、中灶、下灶、日铸岭,诸暨的五灶和龙泉的剑湖(又名剑池湖),据说都是当年欧冶子铸剑的地方。为纪念欧冶子,绍兴铸浦曾建有欧冶祠。东越之地亦然,闽越国都就名“东冶”。东冶之名始见《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东冶是秦汉之际闽越地尚未实行郡县制时的闽越都市名。历史上因喜“仍沿旧名”,故“东冶”之名不绝于史籍。《汉书·严助传》:“闽王以(建元六年)八月举兵于(东)冶(城)南。”苏林注云:“山名也,今名东冶,属会稽。”《后汉书·东夷传·倭传》:“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洲者。” 那汉武帝平定东越后,究竟有无设过“冶县”?很遗憾,历史上并无明确的记载。西汉设立冶县是一种“历史推定”,凭什么推定?一凭《汉书地理志》的“治”县,因为“治”即“冶”之误,所以就出现了“冶县”;二凭回浦县,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平定东越起,至西汉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旧地为回浦县,设立回浦县的目的是为了镇抚东瓯旧地,那设立冶县也应该在此时(也是始元二年)。设立冶县的目的也是为了镇抚闽越旧地。这样,历史推定就“自然形成”:平定东越后,西汉朝廷为了镇抚两越,始元二年,北置回浦县,南置冶县, 形成了镇抚两越的格局。强调冶县是西汉朝廷所置的正史有《晋书·地理志下》:“建安郡:故秦闽中郡,汉高帝五年(前202)以立闽越王。及武帝灭之,徙其人,名为东冶,又更名东城。后汉改为候官都尉,及吴置建安郡。” 然而,冶县究竟是西汉朝廷所设置?还是来自另外的力量?大概不少历史学家虽在肯定存在冶县的同时,又苦于找不到西汉朝廷设置冶县的历史记载。于是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冶县是民间所自立。代表民间自立冶县的正史有《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道条》:“闽:汉冶县,属会稽郡。秦时为闽中郡。汉高立闽越王,都于此。武帝诛东越,徙其人于江淮,空其地。其逃亡者, 自立为冶县,后更名东冶县。后汉改为侯官都尉,属会稽郡。晋置晋安郡。
  宋、齐因之,陈置闽州,又改为丰州。隋平陈改为泉州,炀帝改为闽州,又为建安郡。开元十三年,改为福州。皆治闽县。” 此后,南宋梁克家、陈傅良编著的《淳熙三山志》与明清时期的《八闽通志》和《福建通志》的“沿革”均奉《旧唐书·地理志》中“其逃亡者,自立为冶县,后更名东冶县”为圭臬。但此说亦难圆。主要是自立冶县是何人、何时、何地所立?自立冶县能得到西汉朝廷的认同吗?这一切的一切都靠历史的推定。既不知冶县为何人于何时所立,也不知冶县之疆域是囊括东瓯、闽越故地,还是仅有闽越一地?如此均无明确记载,历史推定也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此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编著《后汉书·郡国志》时,也稀里糊涂的写上“章安故冶,闽越地”这条引发后人千年笔墨官司的历史公案! 再次《汉书·地理志》的“治”,既非“冶”字,亦非县名,而应是个衍字。东冶与冶县,前者是闽越国都城之名,后者是历代史家的历史推定之名,史书并无明确无误的记载(有亦是沿用旧名)。《汉书·地理志》虽有“治”之名,历代史家均以为是“冶”之误。其实“治”是个衍字,因为在“会稽郡”二十六个县名中,二十五个县名下面或多或少都有解释,惟独“治”下面,就连一个字的解释也没有,这应是上面县名解释的后挂字的衍字,如“钱唐”下的“西部都尉治”、“回浦”下的“南部都尉治”和“%”下的“(王)莽曰:海治”。如失误多书一个“治”字,就单独成为一个县名,因此“治”应是个衍字。综上分析:汉武帝时既未立过冶县,闽越民间也无明确史料记载自立过冶县。《汉书·地理志》的“治”字,应是个衍字。闽越最早建县的应该是东汉建安元年(196)设立的候官县。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