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和睦相处”到“互相猜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506
颗粒名称: 1.从“和睦相处”到“互相猜忌”
分类号: K289
页数: 4
页码: 70-73
摘要: 刘邦卒后,汉惠帝继位,他在位时间虽短,但对东越仍奉行汉高祖“分而治之”的策略。汉惠帝三年五月,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至此,西汉王朝只用区区三个印绶,就形成了东越“三王鼎立”的局面,使东越力量一分为三,互为制约;其中要数闽越实力最强。吕后宣布取消对南越国的关市贸易,禁止汉人的铁器及雌性牛、马、羊与南越国交易。这一政策,导致南越王赵佗的强烈反对,于是赵佗发兵攻打长沙王边邑,以示不满。由此足见西汉初期同姓王与异姓王之间的尖锐矛盾。汉景帝即位后,刘氏同姓王问题已成心腹之患,严重危及西汉中央王朝的统治。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刘邦卒后,汉惠帝继位,他在位时间虽短,但对东越仍奉行汉高祖“分而治之”的策略。汉惠帝三年(前192)五月,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台州温岭大溪),世俗号为“东瓯王”。至此,西汉王朝只用区区三个印绶,就形成了东越“三王鼎立”的局面,使东越力量一分为三,互为制约;其中要数闽越实力最强。
  这加剧了东越的内讧,导致“自汉初定已来七十二年,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汉书·严助传》),达到了刘邦当初“分而治之”的目的。
  据福建莆田学院彭文宇教授《西汉王朝与东越的政治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年第1期)研究:在吕后八年执政(前187—前180)时期,对东南诸越民族,因其诸王并立,涣散不和,尤其是对南越国,采取强硬态度。吕后宣布取消对南越国的关市贸易,禁止汉人的铁器及雌性牛、马、羊与南越国交易。这一政策,导致南越王赵佗的强烈反对,于是赵佗发兵攻打长沙王边邑,以示不满。汉文帝即位后,抚慰南越王,才缓和了矛盾。但对“东越三王”,虽与东瓯、闽越相安无事,但镇压了南海王。
  南海王“谋反”的诱因是南海王织曾上书、献璧帛给汉文帝,竟被淮南国将吏间忌等截住燔毁。《汉书·淮南王传》载:“南海王织,上书献璧帛皇帝,(间) 忌擅燔其书,不以闻。吏请召治忌,(淮南王)长不遣,谩曰‘忌病’。”一个诸侯国的边吏,竟敢拦截南海王贡品,并受到淮南厉王刘长的包庇。由此足见西汉初期同姓王与异姓王之间的尖锐矛盾。
  淮南王刘安曾在上书汉武帝时追述道:“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指淮南厉王)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今江西清江县一带),后复反。”(《汉书·严助传》)引起南海王“谋反”后,淮南厉王刘长又遣边将间忌予以镇压,并将其已降军民迁于上淦(时属淮南国庐江郡)。这是东越人第一次北迁。
  未几,因不堪于淮南厉王刘长的残酷压迫,“南海民处庐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击之”。汉文帝因木已成舟,碍于同宗的情份,不得已“遣使者赍帛五千匹,以赐吏卒劳苦者”。但淮南厉王刘长并不领情:“长不欲受赐,谩曰‘无劳苦者’。”(《汉书·淮南王传》)可见南海王“谋反”的对象主要是淮南厉王,而非西汉王朝。南海王国被除后,使东瓯与闽越感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由震惊、警惕而引发对西汉王朝的强烈不满。
  汉景帝即位后,刘氏同姓王问题已成心腹之患,严重危及西汉中央王朝的统治。汉景帝遂用晁错“推恩令”来削藩,《史记·吴王濞列传》载(下引同): “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最终酿成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削藩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割断吴王刘濞与东瓯、闽越的联系,以防止这两股政治势力联结在一起。果然,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后,派使者南下, 寻求东瓯、闽越的支持。“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发二十余万人。南使闽越、东越,东越亦发兵从。” 汉景帝三年(前154)二月中,叛军很快被汉景帝的军队击溃,“吴王兵既破,败走”,退入参与支持“七国之乱”的东瓯国军队所控制的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军营。西汉王朝遣使对东瓯王施加压力,逼迫东瓯王诱杀了吴王刘濞。吴王子刘子华、刘子驹死里逃生,急奔闽越国,闽越王收留并保护他,这表明闽越王在七国之乱事件中,是公然反对西汉中央王朝“削藩政策”而同情吴王刘濞的。《史记·吴王濞列传》载:“吴大败,士卒多饥死,乃畔散。于是吴王乃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夜亡去,渡江走丹徒,保东越。东越兵可万余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汉使人以利啖东越,东越即绐吴王,吴王出劳军,即使人$(撞) 杀吴王,盛其头,驰传以闻。吴王子子华、子驹亡走闽越。” 从《史记·吴王濞列传》看,吴王刘濞反汉之心,萌于吴王太子刘贤被汉文帝皇太子刘启(即后来继位的汉景帝)博戏时所杀:“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由此久生反心:“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周代诸侯地不过百里,而吴国封地“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故司马迁认为“故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加上汉代文帝、景帝推行“削藩政策”,成为吴王刘濞反汉的“导火索”。刘濞反书“告东越(即东瓯)、楚、淮南三王,与吴王共西面击之”。东瓯欣然出兵万余人相助刘濞,积极参与“七国之乱”。闽越表面则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实则也支持吴王刘濞反汉。东瓯王因受汉王朝的威逼利诱,出于自我保全之计,遂借吴王犒师之名, 命弟夷乌将军“$杀”刘濞。《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 (汉)高皇帝更封兄子濞为吴王,治广陵,并有吴。立二十一年,东渡之吴,十日还去。立四十二年,反。西到陈留县,还奔丹阳(徒),从东欧(瓯)。越王弟夷乌将军杀濞。东欧(瓯)王为彭泽王,夷乌将军今为平都王。
  《史记·东越列传》亦载: (东瓯王摇)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前154),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 归国。
  《史记·东越列传》称东瓯王驺摇“后数世”,应是指驺摇的第三代孙,即孙辈。也就是后来“举国内徙江淮”的东瓯王广武侯驺望。东瓯王驺望以自我保全,诱杀吴王刘濞,“以故皆得不诛,归(东瓯)国”。《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还记载东瓯王因功封为彭泽(今江西九江市彭泽县)王,其弟夷乌将军封为平都(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王。丹徒即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当时东瓯王出兵万余人从吴反汉,屯兵于丹徒。《史记正义》注《东越传列》“独东瓯受汉之购,杀吴王”云:“丹徒,润州(镇江)也。东瓯,即东越也。东越将兵从吴,在丹徒也。”《史记正义》又注《吴王濞列传》引《括地志》云:“汉吴王濞葬在润州丹徒县东练壁聚北,今入于江。《吴录》云:丹徒有吴王冢,在县北,其处名为‘相唐’。”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对东瓯王“前乱(七国之乱)后正(反正归汉)”的行动,表示肯定:“吴之叛逆,瓯人斩濞,葆守封禺为臣”,是自我保全的明智之举。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注云“言东瓯被越攻破之后,保守封禺之山,今在武康县也”。封山,今名防风山;禺山今名大山。据德清县地名委员会1983年编印的《德清县地名志·自然地理实体·山》载:“防风山,一名封山。
  《道光德清县志》:封山,以禁止樵采,故名。唐天宝六年(747)改名防风山。大山,原名禺山;《道光德清县志》:禺山,本防风氏所都,后以夏王禺南巡至此,故名。” 封、禺两山中隔二里,禺溪流经其中,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
  按常规,东瓯国万余军队参加“七国之乱”,应还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保卫东瓯本土,以维持治安。因此东瓯军队总数应在1.5—2万人之间。按每五六人抽一人当兵的比例,东瓯国人口总数应在12万人左右。东瓯国军队从江苏镇江丹徒,退保德清封禺,说明今德清县一带曾是东瓯国的势力范围。
  汉景帝虽然平定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同姓王“七国之乱”,但东瓯与闽越二国,因东瓯王诱杀吴王,归心向汉。而闽越虽明则按兵不动,吴王子刘子华、刘子驹逃难入闽越。说明闽越与东瓯这对同根同源的“兄弟王国”关系,已从原先“和睦相处”阶段,转向“相互猜忌”阶段。闽越与西汉王朝的关系亦是如此。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