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从东瓯国到回浦县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505
颗粒名称: (三) 从东瓯国到回浦县考
分类号: K289
页数: 15
页码: 70-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东瓯国到回浦县考。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1. 从“和睦相处”到“互相猜忌” 刘邦卒后,汉惠帝继位,他在位时间虽短,但对东越仍奉行汉高祖“分而治之”的策略。汉惠帝三年(前192)五月,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台州温岭大溪),世俗号为“东瓯王”。至此,西汉王朝只用区区三个印绶,就形成了东越“三王鼎立”的局面,使东越力量一分为三,互为制约;其中要数闽越实力最强。
  这加剧了东越的内讧,导致“自汉初定已来七十二年,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汉书·严助传》),达到了刘邦当初“分而治之”的目的。
  据福建莆田学院彭文宇教授《西汉王朝与东越的政治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年第1期)研究:在吕后八年执政(前187—前180)时期,对东南诸越民族,因其诸王并立,涣散不和,尤其是对南越国,采取强硬态度。吕后宣布取消对南越国的关市贸易,禁止汉人的铁器及雌性牛、马、羊与南越国交易。这一政策,导致南越王赵佗的强烈反对,于是赵佗发兵攻打长沙王边邑,以示不满。汉文帝即位后,抚慰南越王,才缓和了矛盾。但对“东越三王”,虽与东瓯、闽越相安无事,但镇压了南海王。
  南海王“谋反”的诱因是南海王织曾上书、献璧帛给汉文帝,竟被淮南国将吏间忌等截住燔毁。《汉书·淮南王传》载:“南海王织,上书献璧帛皇帝,(间) 忌擅燔其书,不以闻。吏请召治忌,(淮南王)长不遣,谩曰‘忌病’。”一个诸侯国的边吏,竟敢拦截南海王贡品,并受到淮南厉王刘长的包庇。由此足见西汉初期同姓王与异姓王之间的尖锐矛盾。
  淮南王刘安曾在上书汉武帝时追述道:“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指淮南厉王)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今江西清江县一带),后复反。”(《汉书·严助传》)引起南海王“谋反”后,淮南厉王刘长又遣边将间忌予以镇压,并将其已降军民迁于上淦(时属淮南国庐江郡)。这是东越人第一次北迁。
  未几,因不堪于淮南厉王刘长的残酷压迫,“南海民处庐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击之”。汉文帝因木已成舟,碍于同宗的情份,不得已“遣使者赍帛五千匹,以赐吏卒劳苦者”。但淮南厉王刘长并不领情:“长不欲受赐,谩曰‘无劳苦者’。”(《汉书·淮南王传》)可见南海王“谋反”的对象主要是淮南厉王,而非西汉王朝。南海王国被除后,使东瓯与闽越感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由震惊、警惕而引发对西汉王朝的强烈不满。
  汉景帝即位后,刘氏同姓王问题已成心腹之患,严重危及西汉中央王朝的统治。汉景帝遂用晁错“推恩令”来削藩,《史记·吴王濞列传》载(下引同): “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最终酿成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削藩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割断吴王刘濞与东瓯、闽越的联系,以防止这两股政治势力联结在一起。果然,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后,派使者南下, 寻求东瓯、闽越的支持。“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发二十余万人。南使闽越、东越,东越亦发兵从。” 汉景帝三年(前154)二月中,叛军很快被汉景帝的军队击溃,“吴王兵既破,败走”,退入参与支持“七国之乱”的东瓯国军队所控制的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军营。西汉王朝遣使对东瓯王施加压力,逼迫东瓯王诱杀了吴王刘濞。吴王子刘子华、刘子驹死里逃生,急奔闽越国,闽越王收留并保护他,这表明闽越王在七国之乱事件中,是公然反对西汉中央王朝“削藩政策”而同情吴王刘濞的。《史记·吴王濞列传》载:“吴大败,士卒多饥死,乃畔散。于是吴王乃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夜亡去,渡江走丹徒,保东越。东越兵可万余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汉使人以利啖东越,东越即绐吴王,吴王出劳军,即使人$(撞) 杀吴王,盛其头,驰传以闻。吴王子子华、子驹亡走闽越。” 从《史记·吴王濞列传》看,吴王刘濞反汉之心,萌于吴王太子刘贤被汉文帝皇太子刘启(即后来继位的汉景帝)博戏时所杀:“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由此久生反心:“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周代诸侯地不过百里,而吴国封地“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故司马迁认为“故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加上汉代文帝、景帝推行“削藩政策”,成为吴王刘濞反汉的“导火索”。刘濞反书“告东越(即东瓯)、楚、淮南三王,与吴王共西面击之”。东瓯欣然出兵万余人相助刘濞,积卷一极参与“七国之乱”。闽越表面则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实则也支持吴王刘濞反汉。东瓯王因受汉王朝的威逼利诱,出于自我保全之计,遂借吴王犒师之名, 命弟夷乌将军“$杀”刘濞。《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 (汉)高皇帝更封兄子濞为吴王,治广陵,并有吴。立二十一年,东渡之吴,十日还去。立四十二年,反。西到陈留县,还奔丹阳(徒),从东欧(瓯)。越王弟夷乌将军杀濞。东欧(瓯)王为彭泽王,夷乌将军今为平都王。
  《史记·东越列传》亦载: (东瓯王摇)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前154),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 归国。
  《史记·东越列传》称东瓯王驺摇“后数世”,应是指驺摇的第三代孙,即孙辈。也就是后来“举国内徙江淮”的东瓯王广武侯驺望。东瓯王驺望以自我保全,诱杀吴王刘濞,“以故皆得不诛,归(东瓯)国”。《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还记载东瓯王因功封为彭泽(今江西九江市彭泽县)王,其弟夷乌将军封为平都(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王。丹徒即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当时东瓯王出兵万余人从吴反汉,屯兵于丹徒。《史记正义》注《东越传列》“独东瓯受汉之购,杀吴王”云:“丹徒,润州(镇江)也。东瓯,即东越也。东越将兵从吴,在丹徒也。”《史记正义》又注《吴王濞列传》引《括地志》云:“汉吴王濞葬在润州丹徒县东练壁聚北,今入于江。《吴录》云:丹徒有吴王冢,在县北,其处名为‘相唐’。”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对东瓯王“前乱(七国之乱)后正(反正归汉)”的行动,表示肯定:“吴之叛逆,瓯人斩濞,葆守封禺为臣”,是自我保全的明智之举。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注云“言东瓯被越攻破之后,保守封禺之山,今在武康县也”。封山,今名防风山;禺山今名大山。据德清县地名委员会1983年编印的《德清县地名志·自然地理实体·山》载:“防风山,一名封山。
  《道光德清县志》:封山,以禁止樵采,故名。唐天宝六年(747)改名防风山。 大山,原名禺山;《道光德清县志》:禺山,本防风氏所都,后以夏王禺南巡至此,故名。” 封、禺两山中隔二里,禺溪流经其中,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
  按常规,东瓯国万余军队参加“七国之乱”,应还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保卫东瓯本土,以维持治安。因此东瓯军队总数应在1.5—2万人之间。按每五六人抽一人当兵的比例,东瓯国人口总数应在12万人左右。东瓯国军队从江苏镇江丹徒,退保德清封禺,说明今德清县一带曾是东瓯国的势力范围。
  汉景帝虽然平定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同姓王“七国之乱”,但东瓯与闽越二国,因东瓯王诱杀吴王,归心向汉。而闽越虽明则按兵不动,吴王子刘子华、刘子驹逃难入闽越。说明闽越与东瓯这对同根同源的“兄弟王国”关系,已从原先“和睦相处”阶段,转向“相互猜忌”阶段。闽越与西汉王朝的关系亦是如此。
  2. 从“反目成仇”到“迁徙江淮” 由于东瓯王“反正归汉”,导致与闽越王“反目成仇”。吴王子刘子华、刘子驹逃难入闽越后,多次怂恿闽越王郢出兵攻打东瓯。建元元年(前140),汉武帝即位之初,闽越与东瓯终于同室操戈,爆发战争。汉武帝当即派汲黯前去察究。然而,汲黯只到吴地就返朝复命,劝汉武帝不予理睬。《史记·汲黯传》载:“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 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此次闽越与东瓯同室操戈事件,因事见《史记·汲黯传》,为不少研究专著如《浙江通史·秦汉六朝卷》、《福建史稿(古代)》、《瓯越文化史》等所失载。
  建元三年(前138),闽越王郢因受吴王子刘子华、刘子驹的唆使,又出兵攻击东瓯。东瓯食尽且降,边遣使告急求救于汉武帝。《史记·东越列传》载: 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于是中大夫庄助诘蚡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 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诉?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与计。吾初卷一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
  《汉书·两粤传》与《汉书·严助传》载略同。此处记载比较重要,它透露出以下两大重要信息: 第一,反映了西汉王朝中对东南百越的“化外心态”。
  因东瓯与闽越处于东南百越之地,历来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之邦、化外之地”。越王勾践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吴复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虽然拉近了与中原王朝的距离,但仍相对落后。秦始皇虽置东瓯与闽越地为闽中郡,但并未真正实行郡县制,对处于“海天一隅”的东瓯与闽越,仍视为“蛮夷之邦、化外之地”,实行“羁縻政策”,保留其原有政治、军事、社会结构。故秦末天下大乱,东瓯与闽越名义上“由王降为君”,而能迅速集结本部军队,从吴芮佐汉平秦灭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东瓯与闽越享有独立自主权的“羁縻政策”。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对东瓯与闽越,继续实行“羁縻政策”。当东瓯与闽越“反目成仇”求救于汉武帝之时,故汲黯云“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太尉田蚡云:“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淮南王刘安亦云:“越,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强弗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故古者封内甸服,封外侯服, 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远近势异也。自汉初定已来七十二年,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然天子未尝举兵,而入其地也。”(《汉书·严助传》) 从上可反映出汲黯、田蚡、刘安等人对待东瓯与闽越的“化外心态”:一是自夏商周三代以至于汉,越地为“不居之地”,越民为“不牧之民”,其势“非强弗能服,非威弗能制”;二是越人经常互相攻击,且反复无常;三是越居“五服”之外,属“化外之地”,应弃而莫属。这种“化外心态”正是当时西汉王朝的“主流心态”。
  第二,体现了西汉王朝的“发兵制度”。
  闽越攻东瓯,东瓯求救于汉武帝。汉武帝付之廷议,太尉田蚡反对出兵救东瓯,而中大夫庄助则积极主张救东瓯。庄助,《史记》作庄助,《汉书》有《严助传》。因避东汉明帝讳,改庄为严。后汉武帝力排廷议,派庄助赴会稽郡发兵救东瓯。因刚即帝位,汉武帝不愿“出虎符,发兵郡国”,就命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但会稽郡太守因庄助无虎符仅以节发兵,拒不从命。庄助斩一郡司马, 会稽郡太守才不得已发兵,“浮海救东瓯”。闽越闻汉军来,未战而退。这一事例,体现了西汉王朝的“发兵制度”。据北京大学历史系陶新华教授《汉代的“发兵”制度》(《史学月刊》2000年第2期)研究:西汉王朝发兵有四种信物:虎符、羽檄、诏书、节。西汉王朝设有符节台,管理符、节、玺印。虎符要与诏书同时使用。节的使用没有地域限制。羽檄曾一度独立作为发兵信物,表示情况紧迫,请求援助的信物。
  1)虎符:汉代发兵的第一种信物是虎符。《汉书》卷四《文帝纪》:“(汉文帝)二年(前178)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史记·孝文本纪》载同) 裴骃《史记集解》引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颜师古曰:“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汉代虎符是铜制, 分成两半,右半部分留京师,左半部分发给地方长官,上面用篆书刻写了“一、二、三、四、五”等字样。当西汉王朝或地方需要调动军队时,就派使者去合符, 两半符的文字能够完全合起来时,就可发兵。虎符一般与玺书或诏书同时使用;虎符是发兵信物,诏书则是为了明确统兵长官的职权和任务。
  2)羽檄:汉代初期,还曾以羽檄作为征发军队的信物。《汉书·高帝纪(下)》:“(汉高祖)十年(前198)九月,代相国陈豨反,帝谓左右说:‘非汝所知也,陈豨反,赵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兵耳。’”颜师古注云:“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3)玺书或诏令:玺书或诏令也是汉代调发军队的信物。东汉议郎卫宏《汉旧仪》:“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帝信玺,发兵,征大臣。”(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孟康注:“汉初有三玺,天子之玺自佩,行玺、信玺在符节台。” 4)节:汉代发兵的另一信物是节。汉节是竹制,长七八尺,约合现在的五尺至五尺六寸。节上装饰是旄牛尾,共有三重,颜色时有变化,最初为赤色,武卷一帝时因戾太子矫节发兵,乃加黄旄于第一重之上,以示区别。王莽时似乎节旄皆黄,汉光武帝又恢复汉旧。宋代陈傅良说汉代兵制“材官、骑士散在郡国,虎符与檄召而后来”(陈傅良《历代兵制》卷二);宋代陈元粹也认为两汉“兵皆散于郡国,有事,则以虎符、檄召而用之”(陈元粹:《补汉兵制序》,见《二十五史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说明汉代兵制,材官(地方预备役步兵部队)、骑士(骑兵)、楼船(水军)基本在郡国,《汉官仪》:“高祖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 西汉军队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武帝时始行军屯,屯田卒最多时达数十万,是边兵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傅良《历代兵制·西汉兵制》说“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会稽郡面临东瓯与闽越两个王国,正是西汉东南边郡。其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军)兵力相当雄厚。因此建元三年(前138)东瓯求救,汉武帝派严助持节去会稽郡发兵以救东瓯。主要原因就是会稽郡兵力雄厚,尤其是水师。越人多习于水战,故楼船兵多为越人。因时行“郡尉分治”制,会稽郡治苏州,会稽都尉治句章(浙江宁波市江北区乍浦乡城山渡)。
  故汉武帝派严助持节去会稽发兵“浮海救东瓯”,就从句章港出发,西汉会稽水军未止,闽越军队自料不敌,引军而还。这是汉代持节发兵的典型一例。
  闽越军队撤回闽越后,东瓯王驺望自料不敌于闽越,就乘机向汉武帝请求“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将东瓯举国北迁于江淮间,列入西汉“编户齐民”范畴。《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载:“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处庐江郡。”《史记集解》引徐广曰:“《(史记)年表》云: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家庐江郡。” 庐江郡,汉高祖时属淮南。汉文帝十六年(前164)为庐江国。汉景帝景帝前四年(前153),庐江王刘赐被改封为衡山王,庐江为郡,治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东瓯举国的“国”,应是指东瓯都城。有如“国人暴动”的“国”,即指“城内”。据此,东瓯举国四万余人的北迁江淮之间的,应是指东瓯都城范围的军队与百姓等,并非是东瓯国全部百姓。清光绪十一年(1885),安徽庐州知府黄云总主修的《续修庐州府志》卷二十一《兵事志一》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孝武帝建元三年,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处庐江郡。”这是秦汉以来,东越人第二次北迁江淮。
  3. 从“东越终结”到“东瓯旧地”回浦县东瓯“举国”北迁江淮后,东瓯国旧地被闽越国所占领。从建元六年(前135)汉武帝二伐闽越,到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三伐闽越,直至东越终结。
  《史记·东越列传》《汉书·两粤传》虽为明确记载,但《汉书·严助传》中有所表述:“(严)助谕意曰:……今闽越王狠戾不仁,杀其骨肉,离其亲戚,所为甚多不义,又数举兵侵陵百越,并兼邻国,以为暴强,阴计奇策,入燔寻阳楼船,欲招会稽之地,以践句践之迹。今者,边又言:闽王率两国击南越。”闽越王北侵受挫后,就图谋向南扩张。建元六年(前135),就在东瓯举国北迁江淮后的第三年,闽越王郢乘南越王赵佗死后新王赵胡刚立不久的时机,发兵攻略南越辖地。南越王急忙上告汉武帝。汉武帝接报后,立即下诏出师干预。汉军兵分两路直向闽越国,其中韩安国率领的一路,也从会稽出兵。闽越王郢之弟余善,见汉军来势难以抵挡,余善与其他贵族合谋,$杀闽越王郢。并派人把闽越王郢的头颅送至汉军谢罪,西汉王朝也随之罢兵。于是汉朝立无诸之孙丑为越繇王,余善为东越王,并王闽越故地,主要是由余善行使实际的统辖权。
  此时汉武帝对东越是奉行“分而冶之”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干预”的方针, 这不仅有效地阻止了闽越王势力的扩张,而且使中央王朝在东越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此后,越繇王与东越王“和平共处”了二十五年,直至于闽越国与东越国除。《史记·东越列传》载: 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强,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焉。”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知埔焉余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卷一 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众持正。天子闻之,为余善不足复兴师,曰:“余善数与郢谋乱,而后首诛郢,师得不劳。”因立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会稽本是来越王勾践“灭吴复国”的根据地,桑弘羊在著名的《盐铁论·备胡》中述及“盐铁论战”,曾谈到汉武帝所面临的边患时说“朝鲜逾徼,劫燕之东地;东越越东海,略浙江之南”。所谓“越东海略浙江之南”,是指出动水师,从海上侵入会稽。故汉武帝称闽越王郢“欲招会稽之地,以践勾践之迹”,显然已对汉朝构成重大威胁。《汉书·严助传》中“今者,边又言:闽王率两国击南越”。建元六年(前135),只是闽越一国而已,何来两国?东瓯举国北迁江淮后,闽越侵吞东瓯旧地后,招募东瓯国余部,继而率闽越、东瓯(余部)兵而进攻南越国。故云“闽王率两国击南越”。严助谕汉武帝意旨意云闽越王郢“数举兵侵陵百越,并兼邻国,以为暴强”。这是闽越王郢侵吞东瓯旧地,招募东瓯旧部,进而“率两国(兵)击南越”的最早史料。当今相关专著《浙江通史·秦汉六朝卷》、《福建史稿(古代)》、《福建通史(远古至六朝卷)》、《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中亦有阐述。
  汉武帝两次出兵南下征讨闽越王,但都没有借机侵入东越之地。其原因正如彭文宇教授《西汉王朝与东越的政治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89年第1期)所分析的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如汉武帝对严助所表白的那样:“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汉书·严助传》)可见汉武帝刚继位时,对战争还是持慎重的态度,如同时匈奴族还维持和亲政策一样,聚集力量,等待时机。其二,中原人对东越地域不甚了解。如淮南王安上书说东越地“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耐其水土也”(载同上)。由于上述原因,使汉武帝在初期对用兵东越地仍有疑虑,不敢贸然挺进。
  在汉武帝征讨闽越王之际,淮南王刘安曾上书建议汉武帝以册封制度代替武力征讨。这个建议,虽然在汉武帝时未得到很好的实现,但对后来历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央王朝处理周边“四夷”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建议全文保留在《汉书》卷七十六《严助传》内,是研究当时东越一篇不可多得的“东越风情录”。
  第一,刘安阐明了“华夷”民族的文化差异。刘安强调:越,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强弗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故古者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 戎狄荒服,远近势异也。
  第二,刘安阐明东越地形复杂,越人反复无常,如汉军不能长期驻守,则胜利无法巩固: 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势阻而入其地,虽百不当其一。
  得其地,不可郡县也;攻之,不可暴取也。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视之若易,行之甚难。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民得夫妇相守,父子相保,陛下之德也。越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也。且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复,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一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
  第三,刘安阐明内地灾害连年,从政治形势考虑,出兵则疲敝百姓,进而影响国内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赖陛下德泽振救之, 得毋转死沟壑。四年不登,五年复蝗,民生未复。今发兵行数千里,资衣粮,入越地,舆轿而逾领,拖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后复反,会天暑多雨,楼船卒水居击棹,未战而疾死者过半。亲老涕泣,孤子啼号,破家散业,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悲哀之气数年不息,长老至今以为记。曾未入其地,而祸已至此矣。
  卷一第四,刘安阐明东越气候炎热、地多疾疠,且越军强大,汉军难服水土,既难取胜,出兵不如不出兵: 不习南方地形者,多以越为人众兵强,能难边城。淮南全国之时,多为边吏,臣窃闻之,与中国异。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载食粮下也。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边城守候诚谨,越人有入伐材者,辄收捕,焚其积聚,虽百越,奈边城何!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能其水土也。臣闻越甲卒不下数十万,所以入之,五倍乃足, 挽车奉饷者,不在其中。南方暑湿,所夏瘅热,暴露水居,蝮蛇丛生,疾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虽举越国而虏之,不足以偿所亡。
  第五,刘安阐明解决东越的方案,就是封闽越为王,建立朝贡体制,以其为属国。既不劳一兵一卒,又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若陛下无所用之,则继其绝世,存其亡国,建其王侯,以为畜越,此必委质为籓臣,世共贡职。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不劳一卒,不顿一戟,而威德并行。
  最后,刘安强调册封政策的优势: 陛下以四海为境,九州为家,八薮为囿,江汉为池,生民之属皆为臣妾。人徒之众足以奉千官之共,租税之收足以给乘舆之御。玩心神明,秉执圣道,负黼依,冯玉几,南面而听断,号令天下,四海之内莫不向应。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为一日之闲,而烦汗马之劳乎!《诗》云“王犹允塞,徐方既来”,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
  刘安给汉武帝上书时间应在建元六年(前135)八月前,因为此年八月,闽越王郢发动了南越国的战争。《汉书·严助传》载: 闽王以(建元六年)八月举兵于冶南(闽越国都东冶之南),士卒罢倦, 三王之众,相与攻之。因其弱弟余善,以成其诛,至今国空虚,遣使者上符节,请所立,不敢自立,以待天子之明诏。此一举,不挫一兵之锋,不用一卒之死,而闽王伏辜,南越被泽,威震暴王,义存危国。此则陛下深计远虑之所出也。事效见前,故使臣(严)助来谕王意。
  刘安上书应在此时。刘安的“华夷观”在当时还算比较系统而先进的,事实上也如此。西汉中后期册封政策在周边四夷实行,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
  此后,刘安“华夷观”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处理周边民族关系的主要原则。但刘安做梦也没想到,东越终结,第三次东越人的大迁徙,会迁徙到自己曾经的封国领土上。
  元鼎五年(前112),南越国相吕嘉等人反对南越王赵兴和太后摎氏所主张的“比内诸侯”的汉化政策,发动兵变,攻杀赵兴、太后及汉使者。汉武帝借此机会,发兵五路合击南越。当时东越王余善见有利可图,便上书汉王朝自告奋勇率兵八千,配合汉军进攻南越,但余善军队只到潮州揭阳就借故不前了。汉王朝指责东越王“持两端,阴使南越”。实际上东越王只是想乘机扩占地盘,并未有联合南越抗击汉军的意图。汉军于元鼎六年(前111)就迅速攻占了番禺等地,灭亡了南越。
  南越国的灭亡,使闽越国完全陷入孤立。与此同时,汉军在北边对匈奴也连战告捷。在此形势下,“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汉武帝不能容忍闽越作为一支独立存在的政权力量,决意用武力来清除这个多年隐患。于是在攻破南越国后,汉武帝就令大军移师东向,集结于豫章、梅岭一带,而这一带正是进攻福建的最佳前沿阵地。接着汉武帝又派朱买臣南下会稽郡,策划战船、粮食等作战物质,以供进兵闽越之用。
  东越王余善因为闽越面临汉武帝大军压境,要么投降,要么抗击,别无选择。余善选择了后者,率兵北上抵御汉军,并自号为武帝。余善自称为帝,标志着东越与西汉王朝的政治关系彻底破裂。由于双方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强大的汉军于元封元年(前110)攻破闽越防线,进入东越地。这时闽越贵族再卷一发生内讧,繇王居股与建成侯敖等密谋,计杀余善,尔后向汉军投降。《史记·东越列传》载: 至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余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兵至揭扬,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原便引兵击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豫章梅领待命。
  元鼎六年秋,余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余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发兵距险, 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终古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自兵未往。
  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余善,余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 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从建成侯敖,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余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众强,计杀余善,自归诸将,傥幸得脱。”乃遂俱杀余善,以其众降横海将军,故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说为案道侯;封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福者,成阳共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侯。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诸将皆无成功,莫封。东越将多军,汉兵至,弃其军降,封为无锡侯。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 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其实早在元鼎五年(前112)南越国反叛之时,东越王余善向汉武帝上书, 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余善兵至潮州揭阳,以海上风波为由,遂按兵不动,阴持两端,暗通南越。于时不久,汉武帝就命朱买臣为会稽郡太守, 为平定闽越“备粮食、治楼船、兴水师”。《汉书·朱买臣传》载:是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 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古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时朱买臣称:东越王余善居保泉山,泉山地形险要,一夫当关,千夫莫敌。
  关于泉山在哪里,林蔚文先生的《汉代东越泉山考》(《台州文化学刊》2009年第1、2期合刊)列举了福建福州说、晋江泉州说、福建浦城说、浙江江山说、浙江永嘉说五说。据其考证,最后只确定了福建浦城说,而排除了其他四说。笔者以为:林蔚文先生的考证史料翔实,无空泛之言,结论令人信服。虽然泉山在福建浦城,但东越王余善“协同”汉军抗击南越,闽越军留潮州揭阳不前,故朱买臣又言“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
  因从会稽郡至闽越,都是从杭州湾出海至于福州湾。汉武帝三次征讨闽越,不管是第一次“浮海救东瓯”,还是第二次、第三次“浮海伐闽越”。其故朱买臣所言“发兵浮海,直指泉山”,是讲从会稽郡“发兵浮海”,至福州湾登陆后再“直指泉山”;然后闽越“可破灭也”。后朱买臣与横海将军韩说将会稽水师击东越,因功封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今不少学者对泉山地望争论不止,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上述《汉书·朱买臣传》所载望文而生歧义。
  汉武帝灭亡闽越国后,越人“不再有王”。因担心“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影响西汉王朝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长治久安,汉武帝就强制东越移民江淮,直接置于西汉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下。当然,强迫东越移民江淮,并不是把全部越人都迁走,主要是把闽越的贵族、官僚和军队迁走;遂“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这是东越人第三次迁徙江淮。
  汉武帝平东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东越国除后,汉武帝“因以其地为治,并属于此,而立(会稽郡)东部都尉,后徙章安”,①将会稽郡东部都尉治所从句章迁至今台州温黄平原,以镇抚东越。西卷一 汉始元二年(前85),在东瓯旧地设置了东瓯首县回浦县。东越也由传统的分封制,进入了郡县制的历史时期。但其强制迁徙的贵族都是东越的精英,其结果导致了东南沿海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近千年。直至唐代“安史之乱” 后,才逐步扭转后进局面。司马迁对这一局面,也发出无限感慨:“越虽蛮夷, 其先岂尝有大功德于民哉,何其久也!历数代常为君王,句践一称伯。然余善至大逆,灭国迁众,其先苗裔繇王居股等,犹尚封为万户侯,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盖禹之余烈也!”(《史记·东越列传》)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