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东瓯王驺摇生卒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503
颗粒名称: (一) 东瓯王驺摇生卒考
分类号: K289
页数: 7
页码: 61-67
摘要: “九牧维扬外,三江霸越余。入关从汉约,遵海裂秦墟。豪俊宜如此,艰难气不除。策功夷项藉,分壤接无诸。迹异尊黄屋,忠能奉简书。长沙堪伯仲, 百濮定何如。万古开王会,孤城指帝车。灵旗存仿佛,过客尽唏嘘。殿瓦年频坼,霜林日渐疏。躨跜山鬼立,苔藓石堂虚。侧想风云会,乘时草昧初。远涂今日暮,下拜独踌躇。”这是清初学者朱彝尊于康熙二年 游历温州东瓯王庙时所作的《东瓯王庙》诗。此诗追溯了东瓯王摇与闽越王无诸,率领越兵从长沙王吴芮,相继揭竿灭秦、佐汉灭楚,建功立业的事迹。这也是古往今来、为数不多的题咏东瓯王摇的诗歌。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九牧维扬外,三江霸越余。入关从汉约,遵海裂秦墟。豪俊宜如此,艰难气不除。策功夷项藉,分壤接无诸。迹异尊黄屋,忠能奉简书。长沙堪伯仲, 百濮定何如。万古开王会,孤城指帝车。灵旗存仿佛,过客尽唏嘘。殿瓦年频坼,霜林日渐疏。躨跜山鬼立,苔藓石堂虚。侧想风云会,乘时草昧初。远涂今日暮,下拜独踌躇。”这是清初学者朱彝尊(1629—1709)于康熙二年(1663) 游历温州东瓯王庙时所作的《东瓯王庙》诗(见《曝书亭集》卷六)。此诗追溯了东瓯王摇与闽越王无诸,率领越兵从长沙王吴芮,相继揭竿灭秦、佐汉灭楚,建功立业的事迹。这也是古往今来、为数不多的题咏东瓯王摇的诗歌。
  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东瓯王摇(即闽君摇),驺姓,名摇。其父《史记·东越列传》失载;又据绍兴越文化研究所编《大禹三宗谱》载,绍兴禹陵村《姒氏世谱》称,驺摇父名亲,祖名尊。
  唐代学者林宝修撰于元和七年(812)成书的《元和姓纂》卷五认为,欧阳为“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乌程欧阳亭,因氏焉”。还称欧、瓯等姓,为东瓯王之后,称越姓为越王无彊之后,因其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姓。
  宋代学者章定所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卷四十三云:“《顾氏(宗)谱》云:越王勾践七世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因氏焉。汉初居会稽。” 明代学者凌迪知所撰《万姓统谱》,除承袭《元和姓纂》所说欧、瓯等姓为东瓯王之后,以及驺、越等姓,为越王勾践之后外,还认为:摇姓系“东越王摇之后,以王父名为氏(卷三十)”。
  而清代乐清学者施元孚据《欧阳(宗谱)》认为:“越自无彊灭于楚,楚封其子于乌程瓯余山之阳,曰瓯阳亭侯,子孙因以为氏,蜀江瓯阳氏其裔也。然越子孙受封者,惟瓯阳亭侯。余则散而南迁,如《台(州府)志》所谓‘保方城山者’ (即今温岭大溪方山,又名王城山)不一。王(指驺摇)独来东瓯,故氏驺,不氏瓯阳。”(见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五·东瓯王始末》,下同)施元孚认为:欧阳氏源出越王勾践,而顾氏非勾践后裔。因东瓯王摇显贵后,顾氏自附姓于东瓯王摇之后:“曰顾氏者,夏裔有封顾伯者,子孙以国为氏,海宁顾氏其裔也。惟谓顾伯之后,周时世王东瓯,传闻异词,未可深信。大抵王(摇)既贵显,故族类多援之耳。” 《顾氏宗谱》认为:驺摇其父名安朱,生于周赧王四十四(前271)年。施元孚却持异议:“《瓯阳谱》以王为无彊七世孙,《顾谱》谓王父名安朱,生周赧王四十四(前271)年,亦非也。”其理由是《史记·封禅书》记载东瓯王“信鬼,百六十岁寿”,施元孚据此认为东瓯王就是驺摇,按活百六十岁计算,应是无彊孙或从孙辈,并非无彊七世孙:“自越亡至汉惠三年(前192),才百四十二年,则无彊灭时,王(指驺摇)年已十八矣。安有同时之人,而相隔七世之理哉!王当为无彊孙,否则从孙辈耳。”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顾氏铭宗天荣支瀚派敏士后房谱·顾氏得姓考》中指出: 至我宗顾氏,乃自东汉著闻。其为越王之后,可证者一也;而顾氏乃世居会稽(西汉会稽郡治今苏州),至孙吴时成为顾、陆、朱、张四姓,其为越王之后,可证者二也;况《顾氏世谱》自吴丞相(顾)雍上追受氏之先,以东海王摇之父安朱为一世,后鳞次相承,代传不爽,其为越王之后可证者三也。
  《顾氏世谱》中所列的顾氏宗族谱系,自上古少典氏历53代至安朱,其子驺摇扶汉破秦有功,汉惠帝封为东瓯王。驺摇子期视受父封顾余侯,后遂以顾氏为姓。从期视上溯14代即越王勾践。
  从唐代《元和姓纂》、宋代《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明代《万姓统谱》、清代《浪迹续谈》,以及《姒氏世谱》、《欧阳世谱》、《顾氏宗谱》来看:一是自越王勾践后的世系不清;二是东瓯王的世系不清。无论是《四库全书》中的姓氏专著,还是姒、顾、欧阳等民间谱牒,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民间宗谱所载东瓯王的世系看,《欧阳世谱》载东瓯王摇为越王无彊的七世孙,显然是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而来。其实《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与《史记·东越列传》记载已经比较明确:无彊是越王勾践七世孙,东瓯王驺摇则是无彊的七世孙。东瓯王驺摇后又“数世”,方是“举国内徙江淮”的东瓯王广武侯驺望,因不堪闽越国侵扰,于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东瓯举国迁徙于江淮间。《姒氏世谱》、《欧阳世谱》、《顾氏宗谱》三谱,惟《欧阳世谱》记载最接近于《史记》。
  《史记·东越列传》说东瓯王摇,姓驺。而南朝史记专家裴骃在注《史记集解·东越列传》时,引东晋学者徐广(352—425)观点称“驺,一作‘骆’”;唐代《史记》专家司马贞注《史记·东越列传》时作《索隐述赞》曰:“勾践之裔,是曰无诸。既席汉宠,实因秦余。驺、骆为姓,闽中是居。王摇之立,爰处东隅。”说明“驺、骆为姓”是相通的。清代在台州温岭发现一枚骆镜,清代台州学者戚学标认为:骆镜应是东瓯王驺摇后裔的信物,因“勾践之裔,驺、骆为姓”;“驺,一作‘骆’”。戚学标《(嘉庆)太平县志》卷十八《杂物》①载: 骆镜,径三寸,围圆九寸,重十五两。背文镂异兽如蛟螭状,细字铭圜转,皆铁线篆。词曰:“骆氏作镜四裔服,多贺国家民人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镜光如新,不知何时物,骆氏何处人。《史记(东越列传)》:闽君摇都东瓯,姓驺氏。
  (晋)徐广曰:驺,一作骆。(司马贞)《(史记)索隐述赞》:瓯,骆为姓,闽中是居,王摇之立,爰处东隅。骆氏疑即摇后,君长其地。《博古图》载汉尚方宜子孙鉴铭,词与此同。惟易“尚方”字为“骆氏”,当是尚方铸此镜,其君长仿作,即用其词;又改“子孙力”为“得天力”,则非宜子孙而祝其亲,若忠孝镜也。古器汉以上多不著年号,用韵之古,非六朝人所为。台故为东瓯属邑,所以有此物。藏镜川叶氏。
  骆镜重十五两,直径三寸,方圆九寸,上有铭文,皆铁线篆。铁线篆是秦小篆的一种,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箸书风中脱出,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故名。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
  《博古图》是指北宋王黼编撰的《宣和博古图》二十八卷,只有图录和简介, 并未录出具体铭文。在《宣和博古图·鉴总说》中,王黼只是提到及“至于铭其背,则又有作国史语而为四字,有效柏梁体而为七言者”。
  骆氏镜铭文:“骆氏作镜四裔服,多贺国家民人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清代严可均所辑《全后汉文》卷九十七《驺氏镜铭》(商务印书馆,1999年)稍有不同:“驺氏作竟四□服, 多贺国家人民息。□□□□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兮,□ 东王公西王母。”驺氏镜铭当与骆氏镜铭一样,同属东瓯王驺摇之后裔。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胡淑芳教授《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认为此为汉代尚方镜常见的七言铭文。
  她列举了明代学者冯惟讷的《古诗纪》、梅鼎祚的《东汉文纪》和民国学者朱剑心先生的《金石学》中所录的汉代铜镜铭文。《古诗纪》所录汉代古镜铭七言诗:“上方作镜四夷服,多保国家人民息,寇乱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吉后世乐无极。”《金石学》(文物出版社,1981年)中记录的“(新莽)王氏博局四神镜”铭文七言诗:“王氏昭镜四夷服,交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 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告后世乐母(毋)极。”《东汉文纪》中记录的东汉“尚方鉴铭”七言诗:“尚方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 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吉后世乐母(毋)极兮。” 骆氏镜的“铁线篆”铭文与上述所引汉镜七言铭文相较,清代在台州温岭发现的骆氏镜,应是西汉时所铸。因为不仅“勾践之裔,驺、骆为姓”,“驺,一作骆”, 而且从“胡虏殄灭”的骆氏镜铭文看,是指汉武帝北击匈奴。经元朔五年(前124) 的漠南之战、元狩二年(前121)的河西之战、元狩四年(前119)的漠北之战“三大战役”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此时的东瓯国虽于建元三年(前138)迁于江淮,但其后裔肯定有遗留在台州。因而戚学标认为:一是《宣和博古图》所载西汉尚方宜子孙鉴铭文,词句与骆氏镜相同;二是所改变的只是将“尚方”为“骆氏”,又改“子孙力”为“得天力”;三是台州为古东瓯之政治中心,“所以有此物”。
  21世纪初,台州温岭大溪东瓯国城址与东瓯大墓的文物考古,揭开了东瓯国都城之谜,证实了戚学标的判断,温岭大溪就是东瓯国的政治中心。
  至于驺摇生卒年史载不详。不但《史记》、《汉书》无载,连绍兴《姒氏宗谱》也无记载,唯《顾氏宗谱》谓驺摇卒于汉惠帝三年(前192)。据清代施元孚《元孚释耒集·东瓯王辨异》记载:“汉高元年(前206),(驺摇)王从诸侯伐秦。又四年,从汉高灭项,封海阳侯;又十年,为汉惠三年,都东瓯……《史记》叙王都东瓯,下即云后数世亡;是王当卒于汉惠时。《顾谱》谓王卒于封王年,颇与史合。”① 从常情分析: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降东瓯王与闽越王为君, 置东瓯与闽越地为闽中郡时,作为闽君的驺摇,其年龄应在25岁—30岁左右。
  汉高祖六年(前201)三月,汉高祖封驺摇为齐信侯时,其年龄应在45岁—50 岁左右。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封为东海(东瓯)王时,其年龄应在55岁—60 岁左右。《顾氏宗谱》谓驺摇卒于是年,虽非信史,也不失为一种参考数。故施元孚引《顾氏宗谱》说驺摇卒于是年,还是可信的。如按驺摇60岁的生卒年计算,那驺摇应生活年代在前252年—前192年之间。但从近年台州温岭塘山东瓯大墓考古,其墓中除出土祭天苍璧外,陪葬品几乎全是陶器,这因墓有盗洞而盗墓外,可能与汉文帝提倡“薄葬”有关。
  2006年台州温岭市大溪东瓯大墓的发现,是浙江迄今为止最大的汉墓,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元甫研究员等专家根据存在的东瓯古城址、“陵随城走”的规律、墓的规制以及随葬品等方面鉴定,此墓应为东瓯王驺摇之墓。而温州市鹿城区西山瓯浦垟所谓的“东瓯王驺摇之墓”,始见于南宋绍定(1228—1233)年间所编的《绍定旧编》。《绍定旧编》记载温州“东瓯王墓”有五处:“太平寺前谢婆埭有两冢,西山吴平山有两冢,均已圮废。惟瓯浦岭东侧之冢尚存。”这明显是后人根据传说而建造的“衣冠冢”。而温州将其作为真墓来对待,1992年还列为温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中华书局版的《温州市志》,却还比较实事求是,未将温州“东瓯王墓”列于《温州市志》“文物卷” 中。其实诚如温州市文物考古所长蔡钢铁先生所言,这不过是“后人建造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衣冠冢”(蔡钢铁:《能否公祭东瓯王》,载2008年10月6日《温州瞭望的博客》)。
  而温岭市大溪东瓯古城址附近的桥里村于1981年还发现了九座汉墓。
  据陈士良主编的《大溪镇志》第十三编《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载: “汉土墓群,1981年在温岭大溪桥里村冠滑塌岩平整土地时,发现汉墓九座,朝南,排列整齐,每座长2米,宽0.8米,四面土壁,覆盖木板,已开掘两座,发现墓内陶器壶、罐,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鉴定为汉代土坑墓,现已经保存7座。” 清代台州学者戚学标《(嘉庆)太平县志》卷十八《杂物》又记载清代温岭大溪东瓯古城址附近曾出土汉代铜弩机:“铜弩机,樵人于紫莲山普济寺侧两见火光出地上,掘得之。铜质,约长六寸,阔寸许。有首背眼舌,竖翅一脚,肠腹皆具,前后两小圆柱横贯。无识者,诸生叶开基以《博古》、《考古》二图核之,则汉弩机遗制,与安帝时书言府所作正同,但无金错、银错、款识耳。其用全在舌,一拨则腹张,脚后开,竖翅仆前,肠与眼俱动,安箭准望之法,在宋宣和已云失传。此物即非汉物,亦在千百年以上。精光上见,如丰城之剑,不欲终埋地下,亦神矣。相传山尝屯兵,寺南崖顶废炮一截,铁顽锈,至今存,其时则不可悬拟矣。” 从上可以看出:一是台州真实存在的东瓯大墓,附近并有九座汉墓存在, 又有汉代铜弩机发现;二是温州所谓“东瓯王驺摇之墓”,不过是后人纪念性质的“衣冠冢”。两者相较,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