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越国天坛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500
颗粒名称: (一) 越国天坛考
分类号: K289
页数: 4
页码: 51-54
摘要: 自秦始皇置东瓯与闽越地为闽中郡后,天台山成为会稽郡与闽中郡的分界岭,天台山以北为会稽郡,天台山以南为闽中郡。天台山得名,道教、佛教均有解释。南朝道教理论家陶弘景认为:“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自秦始皇置东瓯与闽越地为闽中郡后,天台山成为会稽郡与闽中郡的分界岭,天台山以北为会稽郡,天台山以南为闽中郡。天台山得名,道教、佛教均有解释。南朝道教理论家陶弘景认为:“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
  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斗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名天台,亦曰桐柏。”(唐代道士徐灵府《天台山记》引陶弘景《真诰》)唐代天台宗第九祖湛然列举了世俗、道教、佛教的三种解释,并认为太子晋即天台山神:“云天台者,天者,巅也。元气未分,混而为一,两仪既判,清而为天,浊而为地。此本俗名,且依俗释。台者,星名。其地分野,应天三台,故以名焉。有云:本名天梯,谓其山高,可登而升天;后人讹转,故云天台。又章安(指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 《(天台)山记》云:本称南岳周灵王太子子晋居之,魂为其神,命左右公改为天台山也。”(《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卷第一之一) 东晋名僧支遁《天台山铭序》中说“余览《内经·山记》云:剡县东南有天台山”。(《文选·游天台山赋并序》唐李善注引)剡县即今嵊州,西汉初置县。
  这说明在汉代的《内经·山记》已载“天台山”之名。
  其实天台山作为山名,早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就有记载:“大荒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最近报道在陕西潼关隋朝皇家大墓中,出土文物中有东晋道士葛洪遗书《嵇中散孤馆遇神》(《网易论坛·网易历史》2009 年1月6日)。其引《竹书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经查古今本《竹书纪年》,均无葛洪所引《竹书纪年》条文。
  这是因为《古今本竹书纪年》均为辑佚本,故难免挂一漏万。
  从分布在中国江、浙、赣、皖、鲁、豫、晋、秦、川、黔、鄂十一省的天台山得名看,其最大特点均是神仙洞天福地,亦多为祭天之所。《周易·大畜》:“象曰: 天在山中。”东晋张湛注《列子》曰:“自地以上皆天,故曰天在山中。”《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云:“山岳以配天。”《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山海经》中记录的26个山区、477座名山,每座名山均有山神。因此先秦的山岳崇拜,即是天神崇拜。在周朝,周天子主祭祀“天下名山大川”,各诸侯国“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因而《史记·封禅书》引《周官》曰: “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祇。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汉书·郊祀志上》亦载:“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而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士庶人祖考而已。各有典礼,而淫祀有禁。”汉文帝前元十五年(前165)夏四月,汉文帝下诏,命各郡国对辖境内曾祭祀的名山大川后因故而停祀者,要按时恢复祭祀,“修名山大川尝祀而绝者,有司以岁时致礼”(《汉书·文帝纪》)。
  天子祭祀“天下名山大川”,各诸侯国亦“祭其疆内名山大川”,且设祭天坛于东南郊。“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史记·封禅书》)太一即天神,“天神贵太一”。《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王勾践为了“尊天祀鬼”,使“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东皇公”即东皇太一。天台山位于会稽东南,正是越国的天坛方位。唐代天台高道徐灵府在《天台山记》(明《正统道藏》本)中指出:“(天台)赤城山,山高三百丈,周回七里,即天台南门也。古今即是于国家醮祭之所。”赤城山作为天台山的南门,自古以来,即为“国家醮祭之所”。唐代天台宗第九祖湛然也认为:天台“本名天梯,谓其山高,可登而升天;后人讹转,故云天台”。这也是周代以来“天在山中”山岳崇拜在天台山名中的反映, 故可视为“天坛”与“天台”的佐证。“天南地北”,北京天坛在南面,地坛在北面。“天南地北”观念,古今一致。因此“天坛”与“天台”,实为一音之转。
  葛洪遗书《嵇中散孤馆遇神》引《竹书纪年》:“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 勾践灭吴后,遂迁都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琅琊台西北)。琅琊天台山,即今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在琅琊东南,此山亦为勾践的祭天之所。会稽、琅琊两处天台山,同为勾践的祭天之所。这使人想起自古流传的“东南王气”,也是《史记·高祖本纪》所载的“东南有天子气”,“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秦皇汉武,雄才大略,一代天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迷信神仙方术。
  “东南王气”,即指勾践而言。勾践被吴王夫差所败,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终于灭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明王樵《方麓集》卷七《阅内城记》载:“金陵在春秋时本吴地。越勾践灭吴,筑地于长干里,俗呼越台。楚置金陵邑于石头,金陵有城邑自此始。秦始皇以望气者之言,凿方山、断长垄, 以泄王气。”勾践灭吴后,筑越城于今南京长干里,此为南京建城之始,故言“金陵王气”。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升州》载:“《金陵图经》云:昔楚威王见此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乃凿地脉、断连冈,因改金陵为秣陵,属丹阳郡。故《丹阳记》则云始皇凿金陵方山,其断处为渎。则今淮水经城中入大江,是曰秦淮。”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第三次东巡,主要是为了镇住“东南王气”。听说金陵有“王气”,“乃凿地脉、断连冈, 因改金陵为秣陵”。
  在嘉兴听说土人民谣“水市出天子”,秦始皇遂凿山泄气,改名由拳县。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五《嘉兴县》载:“秦望山,《九州要记》:始皇登此山望海, 因以名。始皇碑在嘉兴县,吴主立于长水县。土人谣曰:水市出天子。始皇东游从此过,见人乘舟水中交易,应其谣,遂改由拳县。故由拳县在今县南五里。秦始皇见其山,有王气出,使诸囚合死者,来凿此山,因其囚倦,并逃走,因号为囚倦山,因置囚倦县。后人语讹,便名为由拳山。” 会稽是越王勾践的发祥地,剡县(今嵊州)天台山则是越国的“天坛山”。
  秦始皇听说此地有“王气”,改大越(会稽)为山阴,于此(今嵊州城区)剡地千丈,以泄“王气”,至今尚有“剡坑”之地名。《会稽志》卷九《嵊县》载:“剡山,在县北一里县治处,其坳下园囿亭台馆。白乐天《沃洲记》云:‘东南山水越为首, 剡为面。其山巅屹起小峰号白塔,俗传秦始皇东游,使人"此山以泄气,今土坑深千余丈,号剡坑。’”《剡录》卷二《山水志》载:“剡山为越面,县治府宅其阳, 北出一峰曰星子峰,比他山称峻竦,冈陇迢递与星婺脉络,其下曰剡坑。《沃洲记》:世传秦始王东游,使人"此山以泄气,土坑深千余丈,号剡坑山。坑涧之水,清激可爱,又多花果。”《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亦称:“剡山,在浙江嵊县治后,北峰名星子,四山迤逦,孤岑独出,稍下名白塔, 支陇延袤十数里。俗传秦始皇东游,使人"此山以泄王气,今山南剡坑是也, 其南二里谓之鹿胎山,县治跨其麓,宋朱子登眺其上,题曰溪山第一。”至今嵊州市剡湖街道戴望村,尚有50多户的下剡坑自然村地名。
  秦始皇第三次东巡,虽然“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史记·秦始皇本纪》),但真实目的是为了镇住“东南王气”。秦始皇在南京、嘉兴、嵊州三地,像《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一样,接连挖山不止。因为当时对付“东南王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挖山断脉,以泄王气,免得东南再“藏风聚气”,酿成覆国之灾。这也是秦始皇迷信神仙方术的产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羽、刘邦联军推翻了秦王朝。谁知“东南王气”却出在江苏沛县,取代秦朝天下的“真命之主”,正是汉高祖刘邦。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